布聯講堂:王朝衣冠——元代服飾

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後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朝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滅南宋統一中國,結束了自晚唐五代以來的分裂局面。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汗國,滅西夏、金之後,其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紡織業、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

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1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

「質孫」為蒙語音譯,意思為「單色衣」,在元代大宴活動中,天子百官要穿統一顏色的服裝,也就是穿「質孫服」。「質孫服」,其形為袍襖狀,與漢族深衣相近,元代服裝,都以以長袍為主。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

《元史·輿服志》有:「質孫,漢言一色服也,內廷大宴則服之。冬夏之服不同,然無定製。凡勛戚大臣近侍,賜則服之,下至於樂工衛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別,雖不同,總謂之質孫雲」。據載,天子的質孫服款式繁多,冬服有十一種,夏服有十五種「質孫服」是較短的長袍,比較緊、比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這種衣服很方便上馬下馬。

元代的貴族婦女,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這種帽子叫做「罟罟冠」。她們穿的袍子,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常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華夏五千年文明,每個王朝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衣冠,服飾不僅僅代表的是一個朝代的象徵,也是中華文化淵源流傳的印記。

找布料,來布聯網,專業現貨面料交易平台。

專屬面料買手服務,免費找樣,一「布」到位!

熱線:0575-84125555

推薦閱讀:

愚昧不是病,也不是毒,是病毒
我們對傳統武術的誤會到底有多深
男孩子為什麼要窮養?

TAG:服饰文化 | 王朝 | 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