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國內做音樂不賺錢,是否有國內聽歌多是網路免費下載的因素?相比美韓等,中國音樂人窘境倒地體現在哪裡?

先不說外部原因,音樂圈子裡面的人就有很大問題。

早幾年我在midifan上面看見一位作者寫了一篇關於Blue話筒的測評,我看完文章,作者是真的很認真在文章中分享使用後的感受:

以上是文章部分內容的截圖。

但是我看見評論的時候真的發現是哪裡都有噴子,什麼都能拿來噴。就因為作者介紹了一下自己用過什麼器材,被指責成炫耀:

作者的回復:

我是文章的作者,看了回復後感覺很奇怪,為什麼沒有與主題相關的問題呢?我開篇寫出我的經歷和使用的系統怎麼會是炫耀呢?難道不應該讓讀者知道作者的經驗和評測所基於的器材么?那樣的話評測又有什麼可信度呢?如果您們知道國內音樂人與世界的距離有多遠,您們就不會把這些當作炫耀了。我的器材並不算多,經驗撐死也只有區區5年,但是我的這些設備都是自己一個小時一個小時踏踏實實掙出來的,我不覺得有什麼可恥。謾罵能夠使您們得到財富和為理想奮鬥的成就感么?希望各位深思。希望中國的音樂人能夠團結、踏實地進步。

最後,大家有興趣可以點擊Blue 話筒 Spark(火花)評測文章鏈接,文章與評論有彩蛋~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聽眾的問題,絕大部分樂壇作者的窘境和他的粉絲有很大關係,這個有空再說

倒是想說兩個事,一個是十幾二十幾年前的樂隊,出的作品是什麼水平,賺的多少?網路上的歌隨便下,各種bt,pt,各種論壇,那時候的環境算怎麼樣

第二個是最近幾年的樂隊,歌手等等,賺的多少錢,出的什麼作品?現在講究版權,越來越多的收費聽歌和版權保護,各個城市少則一兩個,多則五六個的演出場地,一年不停的音樂節 這時候的環境怎麼樣

現在賺著大把的錢還老跑出來抱怨環境的真沒啥意思

出不出好作品跟創作環境有關係,但這也不是借口,舉一個打lol的朋友應該都能明白的例子 lpl


藝術本來就不是賺錢的行當,如果賺錢了,說明在市場中經營的好,同時也需要一些運氣在裡面!

很多所謂的音樂人至多就是音樂愛好者,根本不具備任何專業素質,還妄想發財!既然你是這麼認真的藝術家,寧可餓肚子也要做音樂,那您百分之百是個理想主義者呀!我所知道的理想主義者們都是不在乎錢的,甚至都想不到錢的事!而你呢?這麼牛逼的音樂人,理想家,卻口口聲聲管大家要錢?您不覺得自己虛偽嗎?想出名就去參加選秀吧!

中國的歌曲很多人都不聽,反正我是不聽,人家都不聽,你管誰要錢呀?只有在你的音樂很火,大家都來聽的時候,收錢才可能收得上來,因為不交錢就聽不到嘛!這不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嗎!

有的人說,你憑什麼免費聽。我呵呵,關鍵是你免費提供給我聽我他媽都不聽,然後你還管我要錢?你有毛病?

還有的人說,應該找市場的問題,市場是個人呀?市場主動適應你?市場需要你自己去經營,你腦子不靈活,賺不到錢你活該!你才華不夠沒人賞識你,應該!

那些所謂的音樂人,連市場都不懂,還想靠音樂發財?您還是哪涼快去哪玩吧!

順便推薦各位音樂理想者個電影,伍迪艾倫的[子彈橫穿百老匯]。如果沒人喜歡您的作品,說明您可能真的不是藝術家。沒準是毒瘤呢!


我覺得國內大部分默默無聞的音樂人都是靠著情懷支撐吧…

不同的曲風玩法也有著很大的不同,比如玩搖滾的和民謠的製作人從生活節奏到處事都會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我是做電子的,所以像《成都》這樣的作品和它所蘊含的情懷我是完全不能理解的。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回答你的問題不具體而論也不行。

所以呢,我這就暫且以默默無聞的電子音樂製作人的寫一份回答吧

我是在上初中的時候認識到音樂的未來屬於電子的,並且對合成器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於是在學完各類DAW後就買了這本講解合成器的書,那時候英語不好,也看不懂國外的文獻講解,好在這本講的就很透徹。初中畢業後的那個暑假就開始進行各種聲音的測試和編寫了。那時候我就認為,華語樂壇遲早會有電子音樂的一席之地,可事實並非如此,更多好的電子音樂出現在Billboard、Beatport榜,各大廠牌也輪番出新,而這一切卻又彷彿與國內隔絕一樣,國內依舊是土嗨主導,聽眾毫無品味而言,就這年復一年。

不過話說,那時候創作一首曲子用Fl的話也是相當操心的。Envelope和後期處理是相當耗時而且影響創作激情的細活。

後來,感覺真的對作品推廣失去信心並解散了自創的製作人團隊,我團隊正式解散的時候也正是《Faded》剛發行的時候,當然還是要感謝各大電音節中國外大佬們讓更多的國人知曉EDM,也不知道為什麼,總能感覺到有一股力量催促著國電的崛起,Ableton以及方便的外設控制絕對是推動重要力量,另外,隨著時間推移,更多聽眾會發現曾經喜歡的華語歌手/製作人的作品越來越套路化、商業化,當創作被各種理論和套路框死 理所當然作品會淡然無味,不受眾而抑鬱跳樓也是可以理解的。

為避免過激言論我還是這樣說比較好, 從帶上耳機起我就離華語樂壇越來越遠了。

然後對於國內的電子音樂呢,怎麼說呢,絕大部分都是音樂人自己的一種行為,當然是不求回報的,甚至還有好多新興的小製作人00後,既有大佬帶又會翻牆找工程,發展很快的…

留心的話,那些玩電子音樂的說話都很有風格,這本身和他所處的圈子有關吧。自己的作品發表後,既要拜託聽眾來聽,而對於聽眾他們又是大佬一枚。也有創立廠牌共同發展的。

總之,對於電子音樂製作人,他們是高冷的,不屑於向小白去宣傳,偶爾發表作品,能受到圈內製作人的認可就很開心了

主要是這些作品,都不會很火的…


個人覺得國內音樂有很渣的但是也有很多不錯的歌手其實很有實力,唱的歌質量也不錯的,但就是因為公司不會包裝不會宣傳,以至於他們的歌就算免費也沒人聽,有的不免費但是他出了新歌大家根本不知道,我好像偏題了但我還是要說


薛之謙做音樂不賺錢難道不是因為他的音樂沒有他的火鍋好嗎?


還是要看是什麼音樂啊!處在一線還是三線!知名度~才華~公司實力等方面啊!單靠音樂賺錢不太可能,太功利了。我們走的社會主義路線,很多東西是免費的。


還是要從歌曲的質量上分析吧。絕對的實力是肯定能賺錢的,但發財很難。


版權版稅 那是你已經有一定搜索量有一定名氣之後的事情了

如果是剛開始的話 我覺得問題主要出在廣大人民群眾和手握資源金錢的大佬們買單還是不買單的問題

如果你搞音樂 沒人脈 沒資源 受眾更不可能多的時候......

時間是有限的 但是當潛心鑽研音樂喂不飽你的時候......

手動微笑


不能簡單從賺不賺錢的角度來看,不過,不賺錢是事實。

曾幾何時,仰慕學友歌喉,咬咬牙花幾十塊(差不多現在的100吧,當時還是高中)買了一盤正版磁帶,帶回家反覆賞玩。買學友哥唱片?what ?隔壁老王如果買了倒是可以借來膜拜膜拜。這是音樂生態鏈的黃金時代,核心是擁有高價值的多樣變現渠道,錄音帶,電台,CD ,強勢帶動上游的詞曲創作,音樂製作,發行等各個板塊(大白話就是說各個相關的部門都能分到足夠多的錢)。

其次,當時大家能接觸到的娛樂方式特別有限。what ?手機除了打電話還能玩出這麼多花樣?這從側面也強化了人們對音樂這種娛樂方式的需求。

現在呢?你聽到誰還在談論唱片,談論錄音帶,談論電台?互聯網對那個時代的音樂生態是致命的。當你的變現渠道被堵得密不透風,那麼這條生產線也變得死氣沉沉,因為無法變現意味著各環節都會虧損。先不談別的,沒有好的歌曲,你唱功再好難道就會紅?多米諾效應很恐怖。

但娛樂行業這麼大的市場這麼多人還是要吃飯的,轉型開始了。音樂本身不賺錢,那就往賺錢的地方鑽,歌手去拍電影,去跑綜藝通告,製作方改經營粉絲經濟,整個行業變得浮躁,都想著賺些快錢,所以這是一個沒有四大天王的時代。

不過近兩年,付費聽歌下載的習慣逐漸養成,被社會主流所接受,大環境是物質和認知的提升,大家更願意為優質的內容付費。期待音樂行業能重回正軌,帶動整個生態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不是,很早前就開始收版權費的。


我和我爸都有我們各自喜歡的樂隊或者音樂人。

暑假回家了剛好遇到他們發新專輯,我爸也剛好想找一張他原來買的後來找不著了的一張唱片,於是我和我爸兩個人決定去記憶中的唱片行逛逛。找了五六家全部倒閉了,最後終於找到一家——賣的全是盜版,還賣不出去。

最後我和我爸失望地空手而歸,我在網上訂購了台版的專輯,至於我爸,只能繼續翻來覆去地聽他手上僅有的那幾張。


因為追國外的明星所以對國內的娛樂發展產業很失望,全方位的,影視歌舞都是。

收費音樂出現的時候除了懵逼就是開心,不知道可不可以期待在國內有音像店而且買的專輯可以計入銷量。

偏個題。

我和我身邊大部分追國外明星的人,都是因為國內唱功不好的都可以唱歌,演技爛出地心都可以主演五十集電視劇,長得稍微好看一點自戀的不得了,紅起來膨脹太快,對粉絲沒有感恩之心。並不是因為腦殘。


12.12我大棒線上發行MADE FULL ALBUM。

8塊錢,三首新歌。

然後就發生了這個。

雖然說現在很多音樂播放器各種搶佔資源,下在手機里很麻煩,但是我願意付錢。

支持版權。

白嫖滾蛋。


我只知道國外有很多獨立音樂人和樂隊……他們做的音樂都不錯。

這裡我想說一個國內的獨立音樂人,

來自香港,中文名林灝揚,英文名Y Lam

高中時一次朋友推薦聽到了他的一首Echoes In My Head,當時頓覺驚艷,以為應該是一個外國歌手,後來百度以後發現他來自香港,是一個單純喜歡音樂和認真在做音樂的人,自己也有去澳洲念過音樂學院,學過不少樂器,然後開始了自己的原創之路。

分享Y Lam的單曲《Echoes In My Head》http://music.163.com/song/183758?userid=84577315 (@網易雲音樂)

雖然他最近沒有出新歌,但是我相信他在音樂的路上會堅持下去

Your Love and Music ——Y Lam


花錢不是關鍵,關鍵是如果是不看歌手只聽好聽的歌的人,面對不同的歌在不同的APP上還要適應不同的下載程序是十分讓人厭煩的


其實還是水平問題

舉個栗子

就連我這種萬年白嫖的

這次都狠狠心剁了Bigbang完整專

因為質量太好了(相比其歷年及同時期其他韓專)

如果國內能出幾張跟fame monster水平差不多的專

怎麼可能賺不到錢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