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做音頻自媒體的三個理由
自媒體領域將會越來越飽和的,這時自媒體人就需要去擴大自媒體水桶,怎樣去擴大呢,那就是去開發新的領域或者在已有領域做出重大的改變。作為一個普通的自媒體人,後者就不要去想太多了,畢竟自媒體飽和的原因就是領域的擁擠,而且還有很多大咖站在雲尖之上,他們是不會輕易「讓位」的。這時我們需要的是在一個發展趨勢好的且還空曠的領域去開拓自己,音頻領域就是一個不錯額選擇。
那怎樣去理解音頻自媒體呢?
我們不能以「音頻」二字去理解「音頻自媒體」,人類能夠聽到的所有聲音都稱之為音頻,它可能包括噪音,而「音頻自媒體」是站在自身客觀的立場上來迎合用戶主觀的價值心理,所以簡單說「音頻自媒體」就是將內容通過聲音的方式輸出到各個渠道里,供人收聽。當然這兒並不一定是你的聲音,也可以是你別人的聲音,反正最終都是要在「聲音」上下功夫並期望得到收益。
有些人可能把「音頻自媒體」給理解錯了,他們認為音頻不同於文字、視頻、圖片,後三者可以憑藉自己獨到的見解、搞笑的創意、美觀的編輯來做好,而前者必須要有一副好的嗓子或者相聲般的智慧才能做好。我只能說擁有這兩個特點的人在做「音頻自媒體」時優勢會更大,但並不是說明他們就一定能比沒有這兩個特點的人做得更成功。畢竟現在的音頻自媒體的門檻還是比較低的,作為剛剛進入的自媒體人,基本不用去考慮什麼成本。就比如我想來做音頻,直接去下載一個「喜馬拉雅」,在上面祖冊賬號就可以了,然後通過軟體自帶的錄製、截取、配樂等功能就可以完成音頻節目的初級製作,然後上傳通過審核即可。
那麼有哪三個理由可以讓你對「音頻自媒體」動心並付諸實踐呢?
一、音頻商業化價值偏高
雖然現在的自媒體領域主要是文章作為載體來呈現商業化價值,但是用戶漸漸的對文章的耐讀性產生了質疑,於是一目十行的快速閱讀也就成了「流行」的閱讀方式,這可是對商業廣告大大不利的,因為用戶與廣告的接觸率變小了,商業價值也就大大降低了。這對音頻來說基本上是沒有這個問題的,假若用戶在聽你的音頻內容,那麼用戶很可能是不會往後拉進度條的,因為在斷音之後就感覺不到了聲音的那種純粹用耳(心)才能有的定格意境。
但是音頻還是比文字的門檻高一點,因為文字的成本更低,所以也就造成了音頻在數量上的劣勢,並且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在數量上超越文字,但是有句話叫做「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只要你在音頻自媒體領域走下去,你會感受到離回報更近的。
二、大眾認知感官的改變
以前很多做音頻的主播只要是基於自己的興趣來生產內容,但是好像沒有聽到過幾個出名的人,這是於那時候的「互聯網+硬體」不夠完善所造成的 。隨著移動智能手機爆發性普及,方便了人們利用移動中的碎片時間獲取各種信息,尤其當眼睛被佔用的時候,「聽」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獲取途徑(所以大喇叭式廣播也就被淘汰了)。我認為現代人最累的不是心,而是眼睛,因為我們每天所接收到的影像已經超出了眼睛的承受範圍,所以這時應該緩解一下眼睛,用耳朵來代替,並且聲音是能緩解現代人急躁的心情的。
總之聽是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把原本浪費的時間有效地利用起來,這是其它媒介方式無法替代的。
三、門檻低、內容少
上文我已經提到過這個好處,雖然音頻相對於文字是要求高一些,但是之於視頻又要求降低了,並且在音頻渠道方面的發展空間還是相對較大的,眾多細分類別下,節目的數量並不是非常的多,其質量整體也不高,這意味著較小競爭,成功的幾率也就更大。
總之音頻領域尚處在一個早期階段,所以不要完全用利益的眼光去看待,很多事情是不能用利益來解決的。所以在你當主播時更多是要把自己的興趣、資源放在一起才是推動你自身前行的不竭源泉。
推薦閱讀:
※自媒體:2017年,進入自媒體需要慎重
※抵抗娛樂至死:從UC名家看我們為什麼需要嚴肅閱讀?
※自媒體推薦少量閱讀量少怎麼辦?
※微博MCN機構是怎麼運作的?
※自媒體:視頻音頻自媒體的春天到來
TAG:自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