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與臘八粥
小寒與臘八粥
元旦才過完,就迎來了小寒,離新春又更近了一步。雖然叫做小寒,不過卻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個節氣,「三九」寒冬的天氣,就是在小寒里的。
古時,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每個節氣對應三種物候特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三候為:「一候為雁北鄉,二候為鵲始巢,三候為雉雊」。
中國人講究不時不食,唐代「藥王」孫思邈認為:「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尤其對於飲食的重視,冬令飲食,更需要講究基本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寒時節中最有特色的臘八粥吧。
臘八節
臘八節的前身是臘日,是上古時代最重要的祭祀日。古時農耕社會春耕、夏耘、秋收都異常的忙碌,而字冬藏之後,才能安安穩穩坐定,祭祀神明,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臘八粥的起源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注意,臘八粥可不是八寶粥喲),是臘八節的傳統飲食,相傳佛祖釋迦摩尼苦修六載,身形消瘦,有一牧羊女獻上乳糜狀的粥,釋迦摩尼喝後體力恢復,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東京夢華錄》中所載:「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說明臘八粥最早與佛教寺院有著緊密的關係,儀式感也更為厚重。
臘八粥的故事
根據劉若愚《酌中志》記載,明朝宮廷臘八粥的製作方法是: 在臘八前的數日,將紅棗捶破泡湯,到臘八早上,加入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
曹雪芹的《紅樓夢》第十九回中,賈寶玉對林黛玉說:「明兒是臘八兒了,世上的人都熬臘八粥」。其後用來做臘八粥的果品是紅棗、栗子、花生、菱角、香芋。一碗臘八粥,還帶出了綿綿情意呢。
金庸《俠客行》中也有寫道臘八粥的情節,「只見熱粥蒸汽上冒,兀自在一個個氣泡從粥底鑽將上來,一碗粥盡作深綠之色,瞧上去說不出的詭異。本來臘八粥內所和的是紅棗、蓮子、茨實、龍眼乾、赤豆之類,但眼前粥中所和之物卻菜不像菜,草不像草,有些似是切成細粒的樹根,有些似是壓成扁片的木薯,葯氣極濃」。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魄力喝下這黑暗料理似的臘八粥,說不定也能內力大增喲~
冰心寫道:「從我能記事的日子起,我就記得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母親給我們煮臘八粥。這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18 種乾果摻在一起煮成的。乾果里大的有紅棗、桂圓、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乾等等,小的有各種豆子和芝麻之類,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母親每年都是煮一大鍋,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還分送給鄰居和親友。母親說:這臘八粥本來是佛教寺煮來供佛的——18 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後來這風俗便在民間通行,因為藉此機會,清理廚櫃,把這些剩餘雜果,煮給孩子吃,也是節約的好辦法。」從此能看出,臘八粥,還有隱藏的清理剩餘雜果的用途。
沈從文在《臘八粥》一文里描繪到「提到臘八粥,誰不口上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併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嘆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嘆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看來,各位都對臘八粥有別樣的情感呢!
臘八粥的選料
臘八粥的食材選取與配料極其豐富,因不同地方的產物不同而各不相同。臘八粥的口味甜咸皆宜,其原料主要有大米、小米、高粱米、紅小豆、綠豆、黃豆、芸豆、花生、蓮子、白果、紅棗、栗子、桃仁、葡萄乾、杏仁、桂圓肉、菱角、茨菰、香芋、木耳、柿餅、瓜子等幾十種。
臘八粥原料品種,有的地方以八種為限,有的則不然。根據自家口味選好食材,將米淘洗乾淨、果剝皮去核,先用大火煮開,之後文火慢燉,一鍋甜香軟糯的臘八粥就完成了。現代臘八粥其實已經適宜一年四季食用,不過在這三九寒冬的天氣,更需要這麼一碗簡單的臘八粥來養心養胃。
臘八之後
就如同民謠里唱的那樣,過了臘八就是年。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也不遠了,大家都已經做起了打算,收拾好了心情,為過年時候的大吃大喝做好了準備,我們當然也不會倦怠,在新年來臨之際,更肆無忌憚的吃喝吧^_^。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