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年紀越長,一年就過得越快?

我少年時,逢歲終年末,便覺不安。覺得年這一去,就此不返。彷彿一個手機用久了,要扔時,忽然捨不得,前塵往事都上心頭。

而且人越是長大,越覺得時間過得快。總覺得什麼都沒做呢,一年過去了——不對啊,小時候,日子過得明明很慢才是。如此這般,過新年,簡直就成了煎熬。

欲緩解這煎熬,便靠分化。比如,2016年12月31日到了,自我安慰:不急不急,過了農曆,這年才算真過去呢……真過了農曆了,也習慣2017年了,便罷。

直到我一位同學跟我如是說:「其實每一天每一秒,過去了都獨一無二啊。」

比如2016年12月31日過去了,永逝了;但2016年3月19日凌晨3點17分58秒——這一秒過去了,也永逝了。2016年,也無非是這樣一秒一秒過去的。

這有些像禿頂效應:人掉頭髮,一根一根,不以為是;不知不覺,禿了大半,才悲從中來——其實這只是個時間流逝的漫長結果而已。

其實一年早就過了,只是到最後幾天,大家才想到,才感慨起來。

我周遭有幾位朋友,到年底做做總結,不免喜憂有之。我問若沒達成年初目標會如何呢?答曰也沒如何,就是心理不太順……這其實是,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懲罰自己了。

時間這玩意,只是個刻度——年這個概念,是人類拿來計時用的,是個工具。地球繞太陽恰好一圈,就算一年。時空里並無刻度。星辰不記得,太陽不記得,只人類自己記得而已。公元紀年,又是二千多年前伯利恆一個人出生之後至今。所以2016年過去了,無非是2016年前伯利恆馬廄里一個孩子出生後,地球繞太陽轉了2016個圈——過去了就過去了吧。地球自己都記不得這許多呢。

別被工具所束縛啊。

我最喜歡蘇軾的一句話,是這樣的。《東坡志林》里說:

余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麼歇不得處?」

要歇就歇,哪裡都可以歇。非給自己定個亭子作為目標,徒然自苦而已。

一天天流逝,許多人忽視了;一整年過去,許多人感慨。說來也只是旅途行程,一個亭子,又一個亭子。要感慨歇息,鬆快自心,任何一個時候,都是可以的。若這一年果真極好,就好好記取,以待來年;若這一年過得不好,嗨,那就任他去吧——其實這一年過去了,元旦醒來,之前的一切仍在,只是個心理而已。

時間刻度紀年,都是為了人類開心方便,是工具。

若開心就用,不開心,忘了就是。

我這一年,也沒什麼新的心得——大概人年長了,許多道理自然而然明白過來,也不覺得是多了不起的心得了。若值得與人說的,大概是這個:

以前聽人說時間流逝,覺得無常無常,無常是苦。

現在多少覺得,也不壞。

比如我偶爾胃痛時,自我安慰:「過去這一陣,就好了。」快樂時,會提醒自己,「這陣樂子總要過去,所以得用心體會啊」。

世間喜樂不長久,同理,哀苦也不長久。對希望永遠離苦得樂的人而言,無常是苦。對悲觀的人而言,無常未始不是種安慰:倒霉事兒遇多了,也總會有喜樂的吧?

開心時,念及無常,多珍惜開心的時光。難過時,多想想無常,總會過去的。

一定有人會說,這樣太自我安慰了吧?不嚴謹啊?——嘻,如上所述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精神概念與物質工具,本質上都為了離苦得樂。

給上面這段話一點科學依據。

Dan Zakay先生有個看法:人精神緊張、注意力集中、吸取新信息多時,會覺得時間變慢。反之,人休閑無聊時,時間會變快。

所以面試前,

人緊張得很,會關注周圍的細節,覺得煎熬;無憂無慮無所用心過著日日規律的生活時,會覺得時間一閃即過。

所以回到題目:

小時候,每天接觸新東西時,會覺得時光悠長。

反之,在規律無驚喜的時光里過久了,一切都過得快。

這算是我今年給諸位的祝福:要祈願2017年事事大順,我說了不算。只好這麼說:世事無常,時間流逝,凡事有因果。好事壞事,都有盡頭。

開心時,想想這一切會過去,多在意周遭的一切,好好體會歡樂的細節,歡樂的時光就似乎會過得慢一些。

難過時,想想這一切總會過去,不去多想悲傷的細節,封閉信息汲取,難過的時光會短暫些。

不要自己發明些概念和心理,比如,用時間流逝之類,來為難自己——自己為難自己時,痛苦的時光會格外漫長。

無論2016這一年過得是苦是樂,是慢是快,現在都過去了。時間本身在一成不變的流逝,感官上決定幸福與哀苦長短的,是我們自己。

所以,惜福棄厄,繼續吧。大家新年快樂。多謝過去一年的關照。

推薦閱讀:

抱歉了!這次「年終大禮包」實在超值,所以我們不得不限量
給自己2017年的3個關鍵詞
2016年年終總結
每年的最後一天怎麼能不來一篇小結

TAG:年终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