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搖滾樂隊的典範——The Clash
樂隊的主要成員為:
- 主唱:喬·斯特拉莫(Joe Strummer)
- 貝斯:保爾·西蒙農(Paul Simonon)
- 吉他:米克·瓊斯(Mick Jones)
- 鼓手:托佩爾·海頓(Topper Headon)
鼓手托佩爾胸前有中文
在The Clash的首張專輯發行二十五年後,樂隊入選搖滾名人堂,除了剛才提到的四個人之外,海頓的前任、錄製了樂隊第一張專輯的鼓手特里·查莫斯(Terry Chimes)也一同入選。The Clash是搖滾歷史上最重要的樂隊之一,滾石雜誌將其排在歷史上最偉大藝術家的28位,在我看來,他們對待音樂和社會的態度,堪稱搖滾樂隊的典範。
1. 樂隊成立和同名專輯
1976年的五月末,主唱喬·斯特拉莫加入The Clash,標誌著樂隊正式成立。The Clash的經紀人伯納德·羅茲(Bernard Rhodes)在和喬接觸的時候曾說,樂隊的目標是挑戰Sex Pistols,這是喬答應加入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因此樂隊最初的方向便已確定:朋克。而在這之前,喬是樂隊101ers的主唱,這是一個有著早期搖滾和R&B風格的樂隊,這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喬並不是一個純正的朋克青年。
很快,The Clash便參與到了朋克的潮流中來,且幸運地在誕生之初就直接進入了英國朋克的中心。樂隊的第一場演出在1976年七月四日,為SexnPistols的演出開場,接下來又和後者一起,參加了由Ramones組織的一場演唱會。這個剛成立的樂隊能與英國和美國最重要的兩支朋克樂隊同台演出,可謂是一個完美開端。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英國和大洋彼岸的美國一樣,充斥著各種社會運動。這個動蕩不安、暴力頻發的時期,也正是朋克運動的高潮來臨之際。當大多數英國朋克樂隊還處於政治懵懂階段的時候,The Clash已經做出了選擇。那時在英國,以種族主義者組成的國民陣線組織(National Front)為代表的右翼勢力正處在上升期,倫敦的街頭時常會爆發左翼分子和右翼分子的激烈衝突。
諾丁山狂歡節騷亂現場
1976年八月的諾丁山狂歡節因黑人示威遊行而氣氛緊張。在對峙中,一場由倫敦警方挑起的與黑人的大規模暴力衝突,最後演變為一場非常嚴重的騷亂。當時喬和保爾都在現場,目睹衝突的他們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回去後,喬寫出了The Clash的第一支單曲「White Riot」。他鼓勵白人青年要像黑人所做的那樣,勇敢的走上街頭去抗議自己遭受的不公,而不是默默服從,他在歌詞中寫道:
All the powers in the hands
所有的權力都在Of the people rich enough to buy it…那些能用錢來買的人手裡Are you taking over你是要掌權呢Or are you taking orders?還是要服從呢?
這首歌作為The Clash的第一個作品,於1977年三月正式發行,從此確立了樂隊的政治態度,呼籲人們用實際行動去抗爭,而不是選擇沉默或妥協。
When people say that were a political band, what they usually mean, I gather, is that were political in the way of, like, left and right—politics with a capital P, right? But really, its politics with a small P, like personal politics. When somebody says, You cant do that, we think you should stand up and ask why, and not go, Well, all right.
當人們說我們是一支政治性樂隊的時候,我覺得他們通常指的是我們是左還是右,是一個大寫的P,但其實我們是一個小寫的p,個人生活中的政治。有人對你說「你不能這樣做」的時候,我們覺得你應該站起來問為什麼,而不是說「好」。
上面這段話出自The Clash的貝斯手,保爾·西蒙農(Paul Simonon)。他準確地總結了The Clash的特點:一支政治性極強的樂隊,卻並非空談政治觀點,而是著眼於每個人的生活。我尤其喜歡最後一句話。
不光是說,他們也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在The Clash存在的幾年裡,他們在各種各樣的自由主義運動中露面,舉行演出,其中就包括參加「反納粹聯盟(Anti-Nazi League)」,以及參加著名的「搖滾反對種族主義(Rock Against Racism)」運動,並在同名演唱會上表演。
保爾(左一)和米克(右二)參加反對種族歧視活動
1977年四月,樂隊同名專輯The Clash發布。它是一張十分典型的朋克專輯,不論是音樂風格,還是歌曲長度,只有三首歌超過三分鐘,其中一首還是翻唱。翻唱曲目「Police & Thieves」是一首雷鬼(Reggae),最初它並不在專輯當中,這首長達六分鐘的歌曲被加入是因為樂隊發現專輯長度不夠。他們加入這首歌可以看出,雷鬼音樂很早便開始對The Clash產生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這張專輯的封面只有三個人,少了鼓手特里,雖然他參與了專輯錄製,但嚴格說來他並非樂隊成員,只是偶爾參加一下樂隊的演出,且在這張專輯之後,特里便徹底「退出」了樂隊。
這張只花了四千英鎊製作的專輯,所帶來的回報不可計量。除了銷量驚人外,這張專輯在日後橫掃樂評界,很多知名的樂評雜誌在回顧這張專輯的時候都給出了滿分。當時The Clash所在的公司CBS由於種種原因,在1979年才在美國發布這張專輯,而在這之前,美國的樂迷之中已經有很多人買到了「走私」的英國版專輯。為了提高銷量,美國版的The Clash專輯只好加入了幾首新錄製的音樂。
當初CBS公司,也就是著名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Columbia Records)在簽下The Clash的時候,很多內部人員都對這個合同表示過質疑,他們不贊同哥倫比亞這樣的大公司應該參與朋克這種「不入流」的音樂,不過這張專輯後來取得的成就讓他們刮目相看。由此看來,CBS公司英國區總裁奧貝斯坦(Oberstein)力排眾議簽下The Clash,不論是對樂隊還是對公司,都有好處。
有人在The Clash加入CBS公司的時候說:「朋克在The Clash和CBS簽約的那天起,就已經死了。」這種觀點雖然極端,但也稍稍說明了一些東西,比如唱片公司對於樂隊的控制。在1977年五月,CBS公司沒有經過樂隊成員同意,便發行了單曲「Remote Control」,這令他們非常生氣。有趣的是,這首由米克·瓊斯寫的歌本身就是在表達反對官僚主義和反對壓迫下的服從。而這首歌被唱片公司強行發售,彷彿一種諷刺,更讓樂隊不滿。於是他們把聲討的對象轉向了自己的公司,寫出了「Complete Control」。這首歌被譽為最偉大的朋克歌曲之一,它對唱片公司、經紀人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和嘲笑,同時宣揚朋克精神,歌詞第一句話就是:
They said, release "Remote Control", but we didnt want itnon the label.
他們說,發行「Remote Control」,可我們並不想這樣做
同樣有趣是,在七月份,這首歌以單曲的形式由被它聲討的對象、CBS公司發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後來被收錄到了美國版的The Clash專輯中。它也是鼓手托佩爾·海頓作為樂隊成員錄製的第一首歌。
2. 第二張專輯和劃時代的London Calling
1978年的十一月,ThenClash的第二張專輯Give Em Enough Rope發行。它在歷史當中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在它之前有朋克經典專輯The Clash,在它後面則是劃時代的London Calling,作為過渡的它,常常被後世樂迷所忽視。
這張專輯由於唱片公司的要求,聲音比前一張更乾淨,而它的歌詞所關注的範圍與前一張相比更加廣闊,他們不僅僅把目光投向了英國的社會政治,也看向了整個世界。例如「Tommy Gun」關注中東的恐怖主義,「Julies Been Working for the Drug Squad」關注世界範圍的LSD濫用。讓我驚訝的是,這張專輯封面畫的是一個中國的共產主義士兵騎在馬背上走向一個美國牛仔的屍體,封底則是一群解放軍。
其實就當年的排名而言,這張專輯曾排到英國專輯排行榜的第二名,而接下來要說的那張專輯,在發行後最高也才衝到第九名。這從一個側面表示出,至少在當年(朋克盛行的年份),樂迷的耳朵更喜歡Give Em Enough Rope。
只不過一張專輯的地位並非由銷量來判斷,除了好聽,還要評估其對後世的影響。
1979年初的時候,開除了經紀人的ThenClash在第二張專輯發布後,便開啟了美國巡演。這次巡演的經歷給予了樂隊成員很大的靈感,體現在了後來的專輯中。從新大陸回到英國的樂隊成員,經過短暫休整,又立馬開始了新專輯的創作。
London Calling於1979年十二月在英國正式發行,第二年一月在美國正式發行。恰巧的是,這張專輯被美國的滾石雜誌評選為八十年代最佳專輯,真是可惜了後來十年里發行的優秀專輯。
在各種歷史最佳專輯的榜單里,一定少不了這張。London Calling如同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nBand、The VelvetnUnderground & Nico以及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一樣,從封面就透露著一種經典專輯的味道,如果硬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它的名字比這三張都要短很多。
這張專輯涉獵範圍之廣,在音樂上,他們將朋克音樂和雷鬼、鄉村搖滾樂、Ska、新奧爾良R&B、流行、爵士以及硬核搖滾結合在一起(好些都是美國的傳統音樂)。整張專輯風格跨度極大,卻又都統一在樂隊特有的氣質之下(除了最後一首),聽起來非常舒服;歌詞方面,這張專輯主題的深度和廣度比起前兩張有過之而無不及:反叛、革命、戰爭、世界末日、死亡以及個人自由等等。他們簡直是在炫耀自己的才華。
光是列舉這張專輯曾獲得的稱號就夠我寫幾百字了,因此三言兩語沒辦法將這張專輯評價清楚,我之後會專門寫一篇關於這張專輯的樂評,來討論一下為什麼這張專輯如此經典。
這張專輯取得的成功讓樂隊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成為最偉大的樂隊。在各種報道中,他們甚至有了一個稱呼:The Only Band That Matters(唯一重要的樂隊)。在他們之後,沒有其他樂隊得到過這個稱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The Clash的六張專輯
3. 從第四張專輯到解散
開除了經紀人而從此一切自主的The Clash的確在創作上迸發出了更大的活力,London Calling便是一個例子,但卻也失去了一個統一的方向,他們在1980年發布的第四張專輯Sandinista!就是一個例子。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形容女子的美貌: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如果說這句話在形容London Calling在風格的拿捏上恰到好處,不長不短,那麼Sandinista!則是太長。
在前一張專輯中嘗到甜頭的樂隊成員們,更為肆意地發揮自己的才華。米克探索著嘻哈(Hip-Hop),喬和保爾繼續將雷鬼以及其他一些強節奏音樂融入創作,而托佩爾則在爵士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他們拿到了三十六首風格跨度更大的歌曲,在這裡又可以列舉一系列的音樂風格,其在前一張專輯的基礎嘗試了福音音樂、放克以及布魯斯等等,讓人眼花繚亂。
這些完全可以分為三張專輯發行的歌曲,在米克的堅持下,被塞進了一張專輯中,只賣了一張專輯的錢。唱片公司一開始對此事並不知情,CBS公司在弄明白情況後,十分震驚和憤怒,樂隊不想要版稅,公司還想要呢,只可惜木已成舟。
為了約束樂隊成員,前任經紀人羅茲被重新起用。這個決定讓米克極其不爽,為了樂隊,他還是做出了讓步。只不過那時成名後的樂隊成員,已經有了一些倦怠的心態。米克已經開始逐漸和樂隊產生距離,他希望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每天奔波演出;托佩爾則沉迷在酒精和毒品之中,他傑出的才華曾是樂隊成長的關鍵,但隨著他精神和身體狀況出現問題,喬開始對他失去信心。
遭遇的一系列不順,使得他們在1982年發布的第五張專輯Combat Rock質量有所下降。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創作出了一些樂隊的「金曲」,例如「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和「Rock the Casbah」。
最後,樂隊開始走向分裂。喬作為樂隊的核心人物又得到經紀人支持,先是在1982年以沉迷毒品的借口,開除了鼓手托佩爾·海頓,又在1983年開除了吉他手米克·瓊斯。若從現在來看,這是兩個致命的決定,尤其是後者。米克和喬作為樂隊的兩個主要創作人,長期的合作才有了The Clash的今天,在滾石雜誌評選的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創作者名錄當中,米克和喬以合作者的身份排在第57位,二者缺一不可。雖然他很快便後悔了,但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直到他在2002年去世的時候,心中的遺憾都未能消散。
在1985年末,敲敲補補地發布第六張專輯Cut the Crap後不久,The Clash便走到了盡頭。
1986年初,喬·斯特拉莫和保爾·西蒙決定解散樂隊。
The Clash最初作為一支朋克樂隊登上搖滾歷史的舞台,在朋克狂潮的末期又進行了完美的轉型。在音樂上,他們不斷在各種類型中進行探索,尋求風格的融合,讓很多的後繼者們在其中找到了靈感。他們對待政治的態度同樣影響著後來的無數搖滾樂隊,尤其是美國的政治朋克樂隊,例如Anti-Flag、Green Day以及Rise Against等等。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有一篇文章採訪了多位英國搖滾界、文化界的明星,詢問The Clash對他們的影響,其中包括The Who, The Stone Roses以及U2成員等等。有興趣的可以看看:Why the Clash are still rock titans。
在今年的美劇《怪奇物語》第一季中,你也能聽到The Clash的著名單曲「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在《馬男波傑克》中,波傑克主演的電視劇《胡鬧的小馬(Horsin Around)》的主題曲和「Lost in the Supermarket」謎之相似。
我有想過,The Clash的影響力是否和他們的商業運作有關,畢竟他們的東家是大名鼎鼎的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答案是肯定的,但也只限於他們存在的那些年。這麼久的時間過去了,無數的樂隊建立了又解散,無數的唱片發行,然後被淹沒在同類中。如浪淘金般,The Clash和他們的音樂被篩選下來,這其中必定有他們的價值。
- 風格舉例
我在他們發行過的單曲中,選了幾首風格差異極其明顯的歌,可以直觀感受一下他們歌曲的跨度,後面註明了歌曲類型和發行時間:
- 「White Riot」 - Punk, 1977
- 「The Guns of Brixton」 - Dub, 1979
- 「Train in Vain」 - New Wave, 1980
- 「The Call Up」 - Post-Punk, 1980
- 「Bankrobber」 - Reggae, 1980
- 「Hitsville UK」 - Soul, 1981
- 「The Magnificent Seven」 – Rap, 1981
- 「This Is Radio Clash」 – Disco, 1981
- 「Rock The Casbah」 - Dance-Punk, 1982
但更多的時候是各種風格混在一起,比較難分辨。
————————————
參考資料:
The Clash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e Clash (album)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London Calling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Sandinista!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olling Stone:The Fury and the Power of the Clash
推薦閱讀:
※有什麼搖滾雜誌可以推薦么?
※請問硬核,金屬,朋克三種搖滾有什麼區別與各自的特點和發源等信息是什麼?
※21世紀以來,有哪些承前啟後的搖滾樂隊?
※地下嬰兒的覺醒到底是什麼意義?
※對於日漫《NANA》怎麼看?
TAG:TheClash乐队 | 摇滚乐队 | 朋克PunkR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