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定要在最好的學校讀書才能成才嗎?
最近和妻子討論孩子今後的教育問題上,雙方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妻子認為孩子的教育必須從小就要抓緊,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這才是盡了父母對孩子的義務。所以,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幼兒園開始,父母必須竭盡所能,把孩子放進第一流的幼兒園,因為這對於今後是否能上第一流的小學、中學乃至大學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想這是絕大部分中國父母的想法,但我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這是孩子唯一的成材之路嗎?
要知道,現在中國的一流學校的教學資源是非常稀缺的,如果每個學生的家長都是抱著這個願望的話,那意味著資源更加稀缺,永遠都是只能滿足一小部分收入高的家庭。而且更加可怕的是,家長的這種美好願望將成為學校斂財、官員腐敗、權錢交易的溫床,是造成更大的社會不平等的現實。
就比如我孩子的情況,未滿三周歲之前,只能送託兒所,打聽了附近的幼兒園,離父母家隔一條馬路有家公立的一級幼兒園,但我父母家正好被划到了另一個區域。
如果要上這家公立幼兒園的話,幾千元的贊助費是少不了的。也聽我的朋友說,他的同事花了一百萬買了個不能住人的學區房,只為了他的孩子能在那所市重點中學有上學的機會。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創造環境。對於有錢的父母,花個一百萬也許不心疼,但對於工薪階層,那就是非常沉重的負擔。
我身邊就有一位朋友,先生在外面辛苦的賺錢,妻子沒工作在家帶兩個小孩。他們把孩子放進私立幼兒園,每個月要花費5000多元的學費,而且寒暑假放假期間也必須付學費,所以在上海很多年了,還是要租房子。
問他們為什麼要不顧自己的經濟狀況還要這樣做?他們的回答是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別人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
我個人認為,孩子的教育當然很重要,但還是要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收入水平來合理安排孩子的讀書學習,不能盲目攀比。
再說,我也不認為孩子進入好的學校就一定能真正把書讀好。教育是個系統工程,是家庭生活環境、學校教育環境和孩子個人努力三者之間的互動。
我們經常從新聞報道里聽到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的小孩在國內和國外留學學習不努力,只是靠父母的關係在社會上混。所以我覺得家庭的生活和教育環境對於孩子的人格發展和今後的成長是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的。
但現實中,往往很多父母缺乏對自身素養提高方面的認識。以為直接把小孩送進好的學校就一定能出人投地,那時很缺乏責任心的表現。
所以,孩子的教育不只是老師的事情,更重要的孩子的家長在孩子面前能以身作則,啟發和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未來和人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意義。
所以,要讓孩子今後在學習上有好的表現,除了孩子天賦條件和後天的努力之外,家長更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引導孩子的全面發展。
現在好的學校內部的競爭非常厲害,很多聰明的學生在考上大學之後,就幾乎喪失了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這是中國教育體制所造成的,片面注重升學率而忽視對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以為考上一流大學就是找到好工作的保證,其實這是家長最大的誤區。
在做諮詢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家長盲目指導孩子的專業和擇業,造成了孩子的依賴心理。其實家長認為好的專業和工作,並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這也是很多孩子在學習或工作中沒有表現出該有的興趣和能力。
最後我想對家長和孩子說句心裡話,好學校的畢業文憑只有在找第一份工作是會有一定的幫助,但並不見得在今後的職業發展道路上能一帆風順。
大學畢業只是人生的起點,學習的開始。真正的學習是在畢業後的人生探索中去獲得的,所以人生是一個大課堂,只要每個人對自己「不拋棄,不放棄」,那就永遠都沒有畢業的一天。
讓我們享受學習的每一天吧,因為每天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成長的人生是有意義和價值的,每天尋找自己的過程是值得體驗的。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只有不斷去思考「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人生問題,我們才能確信自己走在「人間正道」上。
(本文系通識教育實驗機構教育規劃師、職業規劃師 黃銘峰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關注公眾號:tongshi_edu
推薦閱讀:
※家庭中隱蔽的暴力,一直在傷害我們的親人,你知道嗎?
※為什麼吃飯吃得很乾凈會被某些人嘲笑?
※《非暴力溝通-親子篇》讀書筆記
※爸爸媽媽教育孩子時意見不一致,後果很嚴重
※合理的懲罰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