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狀是過往的積累的結果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對自己的生活感覺到相當的滿意,也有些人對自己的生活一般滿意,但是還有一些人對於自己的生活感覺特別糟糕,甚至是討厭自己的現在的生活。他們在抱怨,抱怨為什麼自己的生活一團糟,抱怨為什麼自己的父母沒有為自己創造更多,還有一些人總生活在對生活的無奈,自怨自艾中,總之只要路過他們身旁,你總能感受到那股抱怨的之氣相當濃厚。

我很不喜歡和這種人交朋友,其實抱怨這個事情在一定的側面反映出,要麼是這個人的能力不行,要麼就是這個人不足夠堅韌。為什麼呢?因為如果出現一個事情,如果他們能夠解決,自然事情就不會煩心更不會有抱怨,甚至會為解決了生活中問題而有成就感。另外一方面呢,如果這個事情他沒有能力解決,如果他能夠承受住,同樣他是不會對外抱怨的。如果這個人既沒有能力去解決這個事情,又沒有辦法去承受的話,他們最後的結果就會以抱怨的形式出現。

抱怨多了之後慢慢的這個人就會對他的現狀的各方面都不會滿意,進而生活中處處碰壁,總是覺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針對他。

這個人之所以會出現對生活的各種都不滿意,其實很大部分原因完全來源於過往的一個積累。不管是能力也好還是堅韌的品質也好,其實都是可以積累的變得強大的。

現狀就像是生活中的「萬有引力」,我們如果想要改變不滿意的現狀,其實就需要我們擺脫在過往的歷史當中有足夠的積累,可以過往我們已經無法改變,過往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凝固在那裡。但是未來的「現狀」我們是可以改變的,在未來的不滿意的「現狀」還沒有發生之前,我們其實可以從此刻開始就做好準備。

那麼我們為了需要改變未來可能出現的不滿意的「現狀」,我們現在需要做那些改變呢?

1,改變觀念

把時間當做自己的朋友,一切都是可以積累的。一定要相信這句話,時間可以磨掉痛苦,時間更可以使一個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就拿寫作這件事情來說,我從2015年11月28日開始到現在,一直在寫,對比一下一開始的歷史文章,其實能夠感受到的發生的太多變化。甚至我可以說,寫作是我最好的朋友,通過每天晚上想法從大腦流出,通過手指的敲擊鍵盤的聲音,再到反饋給我的文字呈現,它與獨特的方式與我相伴。這個朋友幫助我重塑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幫助我塑造邏輯理清思路,幫助我整理學習到的新的觀念,和沉澱下來處理事情的方法論。

2,刻意練習

在提到刻意練習之前,我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下的是,我們儘可能的去刻意練習那些要麼是有積累效應,要麼是能夠突破能力邊界發展新的能力的事情。我還喜歡一句話,就是「如果你想要讓你的能力獲得增長,你一定要去做那些在你的觀念中不敢,或者是不願意去做的事情。」通常在這兩種事情當中,包含了你現在所不具備的能力。你不敢做,說明你的在這方面的勇氣還欠佳,說明你的能力還不夠,對於事情的思考邏輯混亂,所以不足以支撐你做出堅定的決策。你不願意做,說明這在考驗你的堅韌性,對於惡劣環境或者輕而易舉沒有挑戰卻考驗耐心的事情。

還是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吧。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甚至和女孩子說話都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一說話就會臉紅。沒錯,就在我上高中的時候。當初意識到這個問題,然後就有意識的去找學校的女生聊天,經過不斷的練習之後,這個問題最後被我克服了。其實現在想想都好笑。

包括在我的一篇文章中也寫過,其實演講這個事情也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慢慢變好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空背包」,回復「演講」兩個字。

3,耐心

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現在越有耐心。其實這句話我自己品味了很久,不同的階段能夠品味出不同的感覺。我現在的感覺就是我們要活在未來,為未來的滿意的現狀去行動,因為你現在關注的焦點已經不是當下馬上需要獲得回報,我們的期待在未來,而這個未來設定的時間是多久就決定了你現在的耐心有多持久。

總結:

不抱怨現狀因為那是過往的選擇和經歷所累積的結果,為了不讓未來的自己對「現狀」的不滿,我們就必須選擇從現在開始改變,從現在開始累積。把時間當做朋友,一點一滴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要耐心相伴。

推薦閱讀:

24歲處於迷茫期的我怎樣改變自己改變生活?
由單身病想到的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什麼樣的人為鏡,明得失,明的是什麼得失?
如何進行周密的思考,盡量做到滴水不漏?

TAG: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