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之行隨感

自古以來江蘇和浙江總是被相提並論,這是因為江蘇文化和浙江文化都是從吳越文化衍生而來,現實文化性格也比較相近,所以人們常把江蘇和浙江合而為「江浙」。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就是江浙以水為特色的文化和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而蘇州和杭州則是江浙地區的最典型的代表。作為一個江蘇人,我曾多次去過蘇州,在我眼裡的蘇州是一個古典與現代的高度融合的城市,從老火車站到公交站台,無不融合了園林式的精緻和典雅,吳儂軟語更增添了獨特的江南風韻。在去過蘇州之後,我便更加嚮往杭州,然而卻一直沒能如願。10月8日,我於來到了美麗的杭州城,開始在浙大為期五天的培訓,通過精心安排的課程不僅增加了見識,收穫了知識,更一睹了大杭州的風采,宏大的G20會場、婉約的江南鎮、浪漫的西子湖畔,都讓我感覺不虛此行。下面就從我感受最深的幾個方面,分享一下此行的心得與體會。

一、互聯網是浙江的未來,更是中國的未來

浙江和江蘇一樣是我國大省,無論在文化還是經濟發展上,既是友好的兄弟省份,又是競爭激烈的對手,更是互相學習的對象。浙江省是一個互聯網產業發達的省份,杭州更是被稱作「電商之都」,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集團總部就坐落於美麗的杭州城。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里程碑式的大會——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代表了中國在互聯網行業的先進性與帶頭作用;第二屆大會宣布,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足見浙江在互聯網行業的實力與魅力。

因此,我們的第一堂課就由浙大陳德人教授為我們講解「互聯網+」的時代發展趨勢。陳教授是浙大電子服務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還是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獲得者,對於互聯網發展歷史和前景的分析總是娓娓道來、入木三分。陳教授說,在過去都是「+互聯網」,互聯網只是一種附加在傳統事物上的一種輔助工具,而如今轉變為了「互聯網+」,電子商務已成為了一種「新經濟」,滲透著從業者超前的視野。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要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可見互聯網不僅融入了主流社會,成為了千家萬戶不可缺少的工具與生活的組成部分,更上升為國家的戰略計劃。

李克強總理還指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足見互聯網思維已經可以代表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形態不斷的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路平台。習近平主席的一句「互聯網已經讓世界成為了一個地球村」形象地描述了互聯網對世界做出的重大改變,浙江作為互聯網大省已經從中獲得了太多的良機,並藉此迅速發展,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它不僅是浙江的未來,更是中國的未來。

二、公共危機的處理需要急智,更需要遠見

在浙大的第二堂課由浙大傳媒與國際文華學院的兼任專家徐迅雷老師給我們講解,徐老師更常用的身份是《杭州日報》的首席評論員,對於突發公共事件與公共危機管理有著豐富的經驗。在他的課堂上,他給我們展示了很多公共輿情處理的正面或反面的例子,有的讓人拍案叫絕,有的讓人啼笑皆非,通過這些生動的例子,他又闡述了大量的個人見解,足見他豐富的經驗。

外交部新聞司前司長、新聞發言人秦剛曾經說過:「沒有不好的問題,只有不盡如人意的回答,發言人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徐老師從秦剛的這兩句話出發,圍繞「真實地回答、睿智地發言、生動地表述、成功在準備、管控在平時」五個方面,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對輿論危機應急管控工作方法進行了系統闡述。真實地回答。回答首先要遵循的就是真實的原則,真話永遠是最好的回答,真話即便不能全說,那麼也要堅持「假話全不說」,要以真誠說真話。如果總想著在發言中玩弄什麼技巧,躲避什麼責任,那麼只會欲蓋彌彰,引發更大的矛盾和懷疑,因此發言的時候一定要真誠、坦誠,不可過度使用什麼辭令技巧,因為最高的技巧其實就是無技巧。從天津爆炸案、杭州二文西路飆車案、杭州公交縱火案等案例可以看出,當一件公共事件,尤其是負面的公共事件發生時,如果官方沒有第一時間平息輿論,向公眾還原真相,給出一個滿意的答覆,而是把公眾當傻子,以為編一套看似能夠矇混過關的謊話想去應付公眾,只會引發更多的猜疑和議論,對政府的公信力有極大的傷害。睿智地發言。徐老師表示,作為一個新聞發言人,首先要自信,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便無法說服媒體和公眾。自信源於對業務的熟悉、高效的反應能力,以及強大的心理素質。危機到來,接受採訪、發布新聞,要避免「三不」,即「不敢說、不願說、不會說」,同時,要堅持「不回答假設性問題」的原則。真實的回答與睿智的發言並不矛盾,我國前外交部長李肇星曾經說過,發言人必須掌握兩條:一是說我知道的,二是說我可以說和應該說的。生動地表述。發言人並不總能在和諧的氛圍中回答問題,常常會面臨咄咄逼人的提問以及尷尬的氛圍,轟動一時的會理「懸浮照」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事情發生後,縣領導以自嘲的心態,和網友們一起欣賞那些PS照片,最後又向網友「討饒」:感謝大家讓我們「免費環遊世界」,現在我們已經回到了工作崗位,也請大家把目光轉向美麗的會理。不僅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轉」,還成了一次漂亮的「反向營銷」。

通過這堂課我們發現,寫材料雖然能夠體現一個人的思維深度和廣度,但是會說話卻更能體現一個人的思維速度和反應能力。在這一點上,僅憑這半天的課,還是有很多提升的空間等待我們通過實際工作去提高的。課程的最後二十分鐘,徐老師安排了互動提問環節,我也舉手進行了提問,並獲贈了徐老師出的簽名書《權力與籠子》,回到賓館仔細讀了一下,還是很有智慧的。

三、音樂讓生活更豐富、更美好

另外一堂讓我印象深刻的課,就是杭州室內樂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張博老師的音樂與人文素養課。張老師一方面給我們普及了音樂欣賞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呂思清演奏的《梁祝》給我們進行了形象化教學。我們每個人一生都離不開音樂,在人們大肆追求物質享受的時候,精神享受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精神享受分很多種,而音樂則是給人以最生動體驗的一種,但是提到聽音樂,很多人都僅僅局限在流行音樂,甚至是一些水平不是很高的作品上,縱然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各人的品味也有所不同,但是而世間有那麼多的更好更美妙的音樂,它們曾經感動過千萬的人,並且流傳百年,為人們所傳頌,很多人卻從未聽過,不得不說也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音樂和文學作品不同,按照我的理解,文學作品屬於「沉浸式」藝術,當你在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你會漸漸沉浸到作者所營造的世界當中去,縱然文章會有觀點不同、筆法高低的差異,但受周圍環境的較小,人們在任何時候閱讀,都能感受到大部分文學作品的魅力。而音樂作品則屬於「營造式」藝術,所謂營造,就是需要營造氛圍,音樂來自聽覺,而人們在聽音樂的時候往往還會對周圍環境產生視覺反應,還會因為眼前發生的事情而產生思考,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對耳邊音樂的理解,這一點有點像電影藝術當中的配樂,一部電影好不好看、是否成功,不僅取決於電影的劇本、畫面構圖、燈光、場景的設計、演員的演技,更取決於電影的配樂,如果音樂的配的好,電影的氛圍和表達的情感才能到位,否則就像那句廣告詞說的「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而平時我們聽音樂也和電影一樣,音樂就是生活的配樂,張老師舉了一個例子,某天他來浙大上課,駕車經過西湖邊的時候,天氣特別好,這時車裡響起了莫扎特降E大調第三鋼琴三重奏第三樂章,陽光從車窗上恣意地傾灑進來,頓時音樂配合美景形成了一幅特別美好的畫面,他一下子就通過音樂感受到了杭州西湖的獨特的風韻,也通過西湖美景感受到了音樂里描述的畫面,「情」與「景」一下子彙集交融。這種感覺彷彿就像站在泰山的山頂突然明白了什麼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就像站在滕王閣夕陽的餘暉里突然明白了什麼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像面對黃河波濤奔涌的時候突然明白了什麼叫「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心理學裡有一種療法叫「音樂療法」,並非沒有道理,不同的音樂會給人不同的心理暗示,旋律積極的音樂可以讓人緩解壓力、心情舒暢,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呂思清演奏的《梁祝》的版本是我父親非常喜歡的曲子,從小就經常在家裡聽到我爸播放,但是我素來都只知道那最耳熟能詳的那一段旋律,並未聽過26分18秒的完整版本,也從不知道這支曲子的每一個段落、旋律都敘述著什麼樣的故事。張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播放了梁祝,並且讓我們閉上眼睛,通過他的解說去感受曲子裡面的音樂語言,張老師管這個叫「高質量的藝術體驗」。一開始聽起來很玄乎,讓人有點不置可否,《梁祝》這支曲子我聽了很多遍了,難道通過他的解說,還能聽出什麼新意嗎?結果經過他的解說,我真的從這支曲子裡面聽出了小河流水聲、遊人說話聲、腳步聲,甚至霧氣散開的畫面,以及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對話,當然這一切都是用樂器來表現的。這是我第二次有這樣的體驗,切實感受到不同樂器演奏的快慢輕重、音調高低,可以表現出這麼豐富的意象和情感,第一次是在小學音樂課上,當時的音樂老師楊小剛給我們播放《百鳥朝鳳》並且輔以鑒賞解說,在以嗩吶為主的不同樂器中,表現出了各種鳥類對於鳳凰的不同態度,非常之有趣。

後來張博老師給我們講述他很多有關於工作、業餘愛好和家庭生活的片段,總之一點就是離不開音樂。課間的時候,張老師說有個朋友帶了十幾張德國進口的亨德爾豎琴協奏曲,感興趣的可自助購買,大家搶購一空,足見音樂的魅力。

四、杭州印象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觀摩日,那一整天我們都穿梭在杭州城中穿梭,參觀了桐廬健康小鎮、杭州夢想小鎮、G20峰會主會場,路過了阿里巴巴總部、美邦總部大廈,從實地考察中,既看到了杭州古典婉約的一面,又看到作為「電商之都」的現代面貌,浙商自古便名揚天下,如今的浙商有了「互聯網+」作為翅膀,已經在全國、全世界範圍內飛的更高、更遠了。當然,去杭州不能不不去西湖,因為白天要上課,我們只能夜晚去西湖,夜晚的西湖波光粼粼,倒映著這城市燈火輝煌,雷峰塔帶著難以言狀的神秘感在佇立在遠處,儘管已經是夜晚,西湖邊依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白堤上行走的情侶、斷橋上自拍的行人,都表明著古老的西湖依舊散發著青春的活力,並以無窮的吸引力繼續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人。杭州的夜晚是讓人難忘的,不過唯一失望的是在西湖邊的一家飯館吃日料的時候沒有海膽,這也是此行唯一的遺憾。

浙大之行受益匪淺、不虛此行,通過五天的學習,我們開拓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提升了技能。更重要的是,這一路充滿了歡笑,大家加強了交流、增進了友誼,這段經歷必將成為我們腦海中最珍貴的記憶。

推薦閱讀:

說到浙江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江浙滬人民對民國會不會有特殊的情結?
浙江名字含"州"的城市,每一個發展都很厲害!
中國有個小島被拋棄20年,現在竟然美成這樣!
浙江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TAG:游记 | 浙江 |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