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乳酪?
「嘿,木工」作坊 9 號作品
- 作品名: 「一塊乳酪」
- 木材:紅橡 Red Oak
很早之前答應做一個「筆筒」送給朋友 @Momolog ,遲遲沒有完成,因為一直在想「筆筒一定要做成一個空心圓柱體或者長方體么」這個問題。一部分原因是我缺少工具「木銑」,為了繞過這個工具做出一個「筆筒」,問題就變成了「她要一個筆筒是為了做什麼」。回想了一下主播的桌子,覺得筆並不多,所以這個「筆筒」應該不需要有「大容量」的特徵,問題最後就成了「用一個什麼樣的容器來收納兩三根筆」。這個時候,腦子裡就浮現了百看不厭的動畫片「貓和老鼠」里最常見的「乳酪」,想到用一塊乳酪收納筆,也是很有趣,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個「筆筒」,更有趣的是,主播最近在給「吃很重要」寫稿,感覺就更適合她了。
回味這個作品的構思,覺得是在享受一種「重新定義」的過程。什麼是筆筒?材料有木、竹、瓷、塑料等變化,圖案可有可無,造型從圓柱和方形交替著變化,好像提到「筆筒」就會想到這幾種固定的搭配,卻容易忽略它最初的功能「一個收納筆的容器」。說到容器就會想到在湖北省博物館看到的各式各樣青銅器,僅僅裝熟食的就有豆、敦、簋(guǐ)、簠(fǔ)、盨(xǔ)這幾種,如果從外行人的角度來看,很難區分出來它們,就更難準確得定義出來每個的用途了。如果從這樣一種陌生的角度來看筆筒,完全可以跳躍出之前那幾種搭配,而想到筆筒還有更多可以存在的形式,比如一塊乳酪。
常說小孩的世界和大人是不一樣的,去年好朋友當了媽媽,看著她女兒從出生到咿呀學語,這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完全是一種「學會定義」的過程。比如她最開始會說的是爸爸,但是當她爸爸開心得沖向她時,她卻躲開了,其實她只是學會了發 baba 的音而已,卻不知道這個定義什麼,一直在反覆對她教育以後,她才慢慢感覺到 baba 這個音應該和那個男子有聯繫。後來學會 mama 時,她就會拍拍她媽媽,也是在把這種發音和我好朋友做一種聯繫。當我們觀測到小朋友認知世界的這個過程時,就會覺得很好玩,再回想一下我們的認知,其實一直說的「同理心」我覺得也是一種「重新定義」的過程,對同一個事物兩個人的定義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這樣去看待一些事情,就可以很從容,而且會發現很多樂趣,一種「他居然會這樣看待這個」的驚喜感。
一直認為「設計」的本質是去解決一個真需求,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一個所謂美觀的層面,所以我會希望我做的每一件作品都可以又有趣又實用得解決問題,享受一個「重新定義」的過程。最後,祝主播生日快樂~希望她喜歡這塊乳酪
推薦閱讀:
※如何DIY一枚木戒?
※木匠故事(一)
※第一期:為什麼木材會收縮膨脹
※什麼膠水可以把木頭和木頭粘一起?我的古箏散架了,要自己弄,用502稀稀的就滲到木頭裡了,粘不住。?
※想當木工怎樣入門學作圖?
TAG: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