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論[整理]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1
見亂是亂。見亂不是亂。見亂還是亂。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看見物品很亂心就會很煩躁。恨不得收拾整齊。可是很忙沒時間很累很懶。拖著拖著就抓狂起來了。
見不得自己亂,也見不得別人亂。
後來我們學習了整理術,快速擺脫混亂之後,更有時間去反思混亂。哦,原來混亂的背後都是有理由的,有動機的。內心開始柔軟,更願意探尋背後的原因——原來從小對媽媽過於依賴導致生活能力低下,分手邊緣精力耗盡,離職關頭心煩意燥,孩子太多照顧不過來時間過於碎片等等。
看見別人亂,不會再覺得煩躁反而心疼對方起來,你實在太糟蹋自己了。。。
再後來,見得實在太多了。這個世界上本來就多元選擇,大自然本來就崇尚物種多樣化。所謂整齊,也不過混沌眾生里的一種形式。而且一山還有一山高,所謂整潔,在空無一物的人眼裡還是太多太亂了。參考系不同,審美的標準自然不同。
亂還是亂。亂得自在。亂得通爽。
2
物亂不怕。怕的是心亂。
就好像風動、旗動還是心動的偈語。如果心實在亂動,就返回去從物亂開始下手。由物及心,層層遞進。把混亂的金木水火土統統收在掌中,把整體掌控起來,御風而行。
整理術分五步走。
清空分類篩選收納捨棄。練習的是看見、統籌和捨棄。
都是一生的功課。
3
清空
要看清楚全局,看清楚物品的全部數量,看清楚容器的整體格局。容器的大小,決定數量的多寡。從一開始,就開始布局。把主動權拿在手中。
一次次的清空,也是一次次地清洗自己的貪嗔痴。也一步步把自己還原成一杯清水,一張白紙,再重新打造,重塑那個理想的自己。
越整理,越誠實越返老還童。
4
分類
要看清楚物品的情況,按照功能一類一類地分,就好像是清倉盤點工作。把數量掌控起來。對自己,對物品越看越清楚。為什麼會買、留下這類物品,就好像一部長長的歷史,誠實地記錄了這個家的生長過程。
藝術家宋冬的母親趙湘源把幾十年囤積的物品分類展示了一遍——「物盡其用」,把逝去的集體回憶活生生地給展示出來。從北京到光州,從柏林到紐約,無數觀眾默默地流下眼淚,好像突然見到過世已久的親人與摯友。
把你所有的物品全部攤開,它們也是你的一部紀錄片。會讓你落淚的。
5
篩選
這是一個看清楚自己真正需求的練習。
很重要。很關鍵。每個人在這個過程真正開始變得誠實和柔軟。哦,原來我內心裡住著一個一直不被肯定和滿足的小女孩,那些幼稚的波斯米亞風的不捨得捨棄的衣服成為了最真實的見證。哦,我還是很懷念在美國的日子,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衣服還一直帶在身邊……
物品不會說謊。你想把自己真實地看見嗎?
6
收納
其實是一個統籌的過程。
把時間、經歷和計劃統統統籌進來。收納美不是唯一的維度,還有好多更重要的東西。我們開始排序,開始注意動線,開始關注習慣。喜愛又需要的放在重要的位置。其他次之。
越整理越關注邏輯,越擅長統籌。
衣服,書,紀念品,都是身外之物。整理起來很容易。身內之物同樣可以被整理,思維,關係,情緒,時間,計劃,身體,精力……
一步一步拓寬整理的範圍,成為更高效能的人。更優秀的人。更遊刃有餘的人。
7
捨棄
放下是一種智慧。一種修行。一種練習。
放下不需要的物品是第一步。很容易。
難的是放下執念。貪嗔痴。
每一次的放下都是一種成長。年少時我們不斷長大,不斷放下不合身的衣服。年長之後,因為身材定型,卻很難放下不合時宜的衣服了。還有那些不合時宜的感情,關係,回憶,工作,項目等等。
囤積在你家,你心中,那些糾結、不安、恐懼和焦慮,你都看見了嗎?你放下了嗎?
靈蛇會褪皮。蝴蝶會破繭。壁虎會斷尾。
你呢?
推薦閱讀:
※在內觀中心做法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打坐的時候,如何清除腦中雜念?
※怎麼修心,做到寧靜致遠?
※突如其來的極大的幸福感,是怎麼回事?(不間斷持續了N個月)
※我想修佛修道修氣功,應該看什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