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計劃還是順其自然?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做好計劃,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順其自然。
先說我的結論。對於一般人來說,還是做計劃好。對於應變能力比較強的人可以順其自然(你懂我意思吧,對於足夠強大的人來說,過程並不影響結果)這種神人不在討論範圍內…
先說說計劃的作用吧。
第一,明確你的目標在產生「有效」計劃之後,至少你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比較籠統的把握,對自己的人生不再迷茫,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該怎麼干,乾的這麼些是為了吃到麵包還是為了欣賞到美景。第二,改變你的人生態度
在做計劃的過程中,你便是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對自己的認識,對環境的認識,以及環境階段性地對自己產生的正負相關的認識。這無疑能大大提高你的行動力和積極性。畢竟不再像剛開始想跑馬拉松那樣想著終點遙遙無期,不如就不跑了。至少你姿態是向上的。如果你所做的計劃對於你而言,一點作用都沒有,那肯定是你的計劃做的不夠好。關鍵還是自己。這和做計劃本身沒有任何關係。比如:你的計劃做了相當於白做,老是實現不了。那麼,有可能是你的計劃做的不夠具體,沒有步步緊跟,對自己產生不了激勵。沒嘗到甜頭,沒動力,嘗到了自然就會雞凍了。當然,計劃的作用也有限。它不是萬能公式,只要套用了就能立刻解題。只不過再怎麼有限,它對你的好也比不好的多。不然為什麼那麼多書教你怎麼做計劃,也沒見哪本書教你怎麼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大多情況下是做計劃後的結果。人家不是什麼都沒幹,只不過他想過了(做計劃),把想的過程省略掉,然後告訴了你結果。你就以為可以不用想了。接著重點說說題主的幾個糾結點。
1.「做長期計劃的意義何在呢?個人認為有一個悖論,現時所做的計劃,受限於你此時的能力、知識和見識等,但你卻要指望這個程度得自己,去讓自己走向更高的層次。就好像四年級的自己指導六年級的自己如何讀書。」出現這個問題,我覺得追根究底還是計劃沒做好。而不是做計劃不好。記得初中做過一道政治題。是這樣的:製作科學的學習計劃需要遵循哪些原則?答案是:⑴.彈性原則⑵.自然原則⑶.增強原則.彈性原則指的是在時間分配圖上留有空缺。適當的空缺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富有彈性地實施實驗計劃,並不斷地調整好自己的實驗進度…在當你升上五年級時,你還當自己是個四年級的小學生, 這時你做的計劃當然是不合時宜。因為你忘了根據現狀及時地去調整。但是如果一個五年級的學生計劃著從現在直到六年級的學習計劃。這應該是非常常見的吧。大概知道的人只會誇這個學生學習認真了。2.「長期計劃可能提供了一種「自己在軌道上行走因此安心」的感覺,但相對,一味的沿著軌道行走而忘了去想軌道到底對不對,是否實際上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我想題主在這邊應該是憂慮在制定計劃後,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導致之後步步出錯吧。很多人在指定了計劃之後便放鬆了下來,放棄了對計劃執行力的警惕,就是因為題主所說的這種安心的感覺。懶是人的共性。有些人在制定了計劃之後就懶了,懶得去做,懶得去想,懶得去改。有些人呢甚至在制定計劃之前就懶了。懶得全面觀察身處的環境,懶得探究自己內心的真實需求。這樣的計劃不「坑爹」坑誰。短期的計劃是為了更長久的計劃。長期的計劃是為了規劃我們更加輝煌燦爛的人生藍圖。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但很多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大概都忘了吧,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我們還沒成神之前,還是規規矩矩地按一般人的做法來好。就醬。我個人的建議是做短期計劃。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但是如果不做任何計劃,效率就會非常低。
當決定要開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應該先在腦海中計劃該如何做,如何更高效
,並且計劃好時間後迅速落實。長期計劃只要一個大概的構想,細緻了費心費力,且落實太難。
我認為,可以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但做之前必須要安排好,要麼效率大大降低,也是做到最後什麼都沒做完。
做短暫計劃,後面的事後面再說,也是一种放下,這樣又安逸,事情又能把手邊的事情做好,懶得計劃那麼多其實也是很剩心的說。不矛盾的保證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順勢而為
都沒用,成習慣才最好
過猶不及。個人認為詳細的規劃是對於三年以內的事情,你想國家力量這麼強,也只是對五年的計劃。長遠的事情不是說不能去計劃,可以去想像、但是不要多花時間做詳盡計劃,到最後會發現那是在浪費時間的,百試不爽.
計劃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能力,它從側面反映出了你的自我認知能力。
·為什麼計劃往往不能如期完成
1.沒有足夠的自制力
人腦有兩個運作系統,一為感性面,一為理性面,前者渴望及時享樂,後者懂得剋制自己,而人往往更容易被感性面所支配。
這是因為感性面可能有超過幾十億年的進化,而理性面可能只有幾億年的進化(註:感性面指人腦的邊緣系統,理性面則指新大腦皮層,亦即前腦。此處為便於讀者理解而以此稱呼)。
可能很多人是這樣的:睡前做好第二天的計劃,心滿意足的上床睡覺了,但是第二天起床後卻會習慣性的拿起手機,以「只看兩分鐘就行動」的心態,耗掉了整個早晨,關鍵還樂此不疲。
這是因為理性面對計劃階段帶來的滿足感大於執行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我實現的願望得到了滿足,現實里又完成了感性面所需要的自我愉悅。
你被理想現實的自我主義主導,每天沉淪在虛假又迷人的自我提升中,即便已經意識到,卻也往往無法自拔。
2.對每件事的預期不夠充分(此節黑體內容取自《精進》)
很多時候不是你沒努力,而很可能是完成這件事的複雜程度超過了我們的預料。無怪乎計算機科學家侯世達在其名著《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侯世達定律:【實際做事花費的時間總是比預期的長,即使預期中考慮了侯世達定律】
3.干擾或意外
很可能你在執行計劃時肚子疼,一個朋友忽然來找你玩,學校突然要收一個調查報告,又或者外面有人唱歌,這都會造成計劃的中斷,無怪乎蔣血在《我不計劃著去失敗,為什麼卻總是失敗的計劃?》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蔣血定律:【實際做事總是會有各種意外產生,即使預期中考慮了蔣血定律】
人們無法預估未來發生的意外事件,而意外事件總是時有發生。
於是列表上的計劃開始滯後,這使我們變得情緒化,而受感性面操控後,我們會本著舒服的原則,去做一些順心如意的事,計劃列表由此徹底夭折。
所以很多人得出結論: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應該放棄計劃,隨遇而安。
意識並接受這三點後,請繼續往下看。
·計劃是否一定要做
凡事有個計劃是沒錯的,不一定要寫下來,但起碼腦中要有個輪廓。
正如燒爐子的目的,既不是為了得到灰,也不是為了把房子熏黑般,做計劃既不是為了啪啪啪啪打臉,也不是為了獲得心理滿足感,我們需要的是實現計劃。
當然如果某件事簡單到無須計劃,比如你準備每天晚上跑幾圈,這是一句話就可以說清的事:「每天晚上慢跑半小時。」那麼直接做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大張旗鼓的發在朋友圈。
·計劃要如何做
計劃要從簡到難的做,這是一個深刻認識現實自我的過程,很多人以「計劃趕不上變化」作為不做計劃的借口,這是因為他們自以為能做很多事,但一天下來發現計劃列表裡的完成事項寥寥可數,為了避免再次和「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感」相逢,遂不再計劃。
這樣一來,雖然自我感覺良好,但卻喪失了對實際自我的認知能力,從長期來看,這無疑是有害的。
正如沒人天生就是知乎大V一般,沒人天生就會做計劃。
做計劃是一種能力,李笑來在《把時間當做朋友》一書中說到:「直到快30歲時,我才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制定計劃的期限延長到一年。到今天,我也依然使用一年作為計劃制定的最長期限。」而在這之前,他是從每天到每星期,半個月到一個月,然後發展到一個季度的計劃,這樣一步步不停的努力過來的。
我相信在這個過程中,他每一份失敗的計劃,都使他對自己的現實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認知,這個過程固然痛苦,充滿了掙扎,可也在他「以年為單位制定計劃」時變得其樂無窮。
·如果計劃一直無法完成怎麼辦
我相信有相當一部分人至今還不具備制定每日計劃的能力,甚至提起計劃這兩個字就會莫名的惱火,因為這實在是他們最不願面對的事之一,對於這種情況,我建議你直接去行動,因為行動是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環,很多事情剛入手時,我們並沒有制定合理有效計劃的能力,上大學前我花了整整七天時間去思考大學四年的藍圖,但是入校半個月左右,我的計劃就已經與現實完全脫軌了,我不得不基於現實情況重新規劃大學四年的走向。
但我不會因為這個計劃未能完成而懊惱,在我看來,學會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計劃是一種明智的選擇,也能使我對自己的認知更加切實,而基於現實的理想才是最容易實現的。
所以很多事我們需要先去做,先去試錯,在一次次失敗的過程中,目標和策略才會變得明晰,計劃才不會淪為空談,要知道,缺乏行動的計劃是毫無意義的。
我相信,只要大家不停地往前走,終會在行動中成長起來的。人應當在行動中準備,而不是準備好再行動,那些能夠謀定而後動的人,往往早已身經百戰駕輕就熟。
所謂的順其自然,是盡人事而安天命。只有盡人事後才有資格說順其自然,而不是告訴自己順其自然,然後等著天上掉餡餅
如下,簡單粗暴
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有計劃的順其自然,並不矛盾
我是一個嚴重計劃控,為什麼計劃是內心不夠強大,做不到隨遇而安。所以我必須做計劃,讓自己心裡有底。我覺得做計劃沒有問題,並且會讓你在hold事情上更有把握。但是過度依賴計劃是不行的,因為自己嚴重感覺,自己在內心上,沒有計劃就非常局促。我認為,要有順其自然的強大內心,但是要在可能的情況下多做計劃。能夠隨遇而安,但也能有條理有步驟,有要求前進。
所謂的順其自然,不過是因為無能為力
在…完全…點開題目…之前…我…都…還以為…題主…是要…生孩子呢
大方向上有所計劃剩下的順其自然結局往最壞想細節往深了想有時候有個Plan B 沒啥不好的沒事多想幾步
計劃趕不上變化,該生還得生……
順其自然是做好了大致計劃心中有了方向對於細枝末節不窮其想像對於結果不過分執著而應該有的思路。
還沒有計劃就想順其自然,那應該叫心裡沒數……要有大致計劃,但是不要規定過於細緻,沒用,變數太多了
遇到新情況要及時改變最後送上論語里一句話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什麼是可以計劃的?為人處事得體,待人寬容,獨立思考,為他人著想,姿勢水平更高…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一個人,是可以計劃著來的呀。
什麼是不能計劃的?自我改變範疇以外的東西啊。當然,僅僅是不能計劃,而非順其自然。
誰說不能計劃,就只能順其自然了。主觀能動性被那什麼吃啦?!計劃不是模板。
既然是計劃,那就是可以更改的,只是更改的周期頻率如何。計劃和變化並非水火不容。那麼,什麼樣的更改頻率是合適的?或者說,如何知道計劃是否需要更改?
首先,心裡得有份地圖,你得知道你要去什麼地方。
其次,得保證這份地圖的信息準確,越詳盡越好。不能是道聽途說或是想當然,得有切實的了解調查。這份地圖得保持更新。最後,只要能確保做出的決策和計劃符合這份地圖的最終目的地,那麼就無所謂「計劃是否更改/更改的頻率」了。(只是,光是下載到足夠正確的地圖,就得花一些精力)兩點原則:1.執行時全力以赴,避免浪費時間。2.決策時隨心而動,爭取做最優解。無論做好計劃還是順其自然,都不忘初心,自己得知道自己在幹嘛,為了什麼。大框架不變,計劃可以調整,甚至發現問題可以把計劃全盤推翻重新來過。不能被計劃綁死了。而順其自然也不是隨波逐流,是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不勉強自己,才不會自己給自己過多壓力,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方向。總而言之,不能一昧得按照計劃執行,也不能完全順其自然渾渾噩噩。兩者結合,按自己舒服的方式來調整兩者比重就好。
舉個小例來玩玩。
用幾張地圖來說說計劃和順其自然。
個人以為這個問題就像是去旅行。看圖一,代表順其自然。無目的,無計劃,臨時決定去什麼地方旅行,說走就走,這樣的旅行會被各種意外而放棄。(也就是指環境的變化)(圖一)再看圖二,代表5年或10年的計劃。有目的,有始點,有終點,有計劃。
(圖二)再看圖三,可以理解為大計劃里的小計劃。
(圖三)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計劃的本身是為了達成目的。
四年級的自己計劃並非要指導六年級如何學習,而是計劃在四年級的基礎上學習五、六年級的課程。達到六年級的水平是結果,而達到結果的手段是計劃。
長期計劃有沒有實際意義?
《論持久戰》算不算長期計劃?《迂迴大包圍》算不算?這樣子優劣應該比較容易分辨出來了。
個人認為,計划起碼要符合SMART 的標準,計劃應該是為了達成目的。儘管現在制定計劃對於未來的自己不可避免的具有局限性,但制訂計劃不代表你要一成不變的按其執行,作為你茫然時的參考,能有效防止自己陷入低潮期,我自己就是這樣。
長期計劃宜抽象,短期計劃宜具體。 反之,很明確的事情,你不要放到長期計劃里去了,趕緊去做吧。因為太具體,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計劃跟不上變化。說到底,所謂長期計劃,不過是給自己一個奮鬥和努力的方向而已,幾個字一句話即可。
很多問題並不衝突,都是相互補充的。2者都有用,平衡好度,因時因地制宜。
啊!@肥肥貓老師關注了問題,那我也來湊湊熱鬧吧。
結論先行:計劃好還是順其自然好,取決於個體做決策的傾向,因人而異,不可一概而論。
為什麼這麼說呢?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根據MBTI(人格類型測驗)理論模型中「判斷(J)-知覺(P)」維度來解釋。持「判斷」方式的人趨向於在一個有計劃、傳統的方式中生活,希望有規律和控制生活。
而持「知覺」方式的人則相反,他們趨向於在一個變通的、自然產生的方式中生活,追求體驗和理解生活,而不是控制生活,拒絕計劃和決定,保持對經驗的開放性。
『任何人都同時有這兩種傾向,然而兩者所佔比重的不同造成了個體差異。』
計劃與順其自然的區別是:
計劃,是指有一個非常清晰明確目標和一套實施方案,舉個例子:還有60天期末考,分別考A、B、C、D科目,每科均分時間15天,那麼就要把每一章節知識點的複習包括試題練習,都要落實到每天每節課每個時間點,查漏補缺,最終掌握,通過考試,動機非常明確。順其自然,只有一個模糊的目標,那就是通過考試。回到「問題描述」中的問題,計劃分為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而長期計劃往往是無數個短期計劃組成,短期計劃可以給個體提供及時的要求和壓力感,那麼長期計劃呢,可以讓你在深陷某個短期計劃遇到阻撓不能自拔的時候帶你從全局去思考目的地,就不會為一點小的事情畫地為牢了,叫「格局」。
長、短期計劃都能推動個體產生某種活動(學習),並將活動指向一定的目標(書籍、試題),並且能維持這種活動,採取主動、積極的行為,最終準確達到目標。(需要注意的是,目標的難度如果大大超出了自身能力和經驗,那麼在實施的過程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挫敗感,不利於維持個體的自信心。)另外一點,結合自身經驗一點淺談,計劃實施的時候會面臨:與實際的差距和任何一階段不可預測的變化,前者可以在計劃定製之前充分搜集、整合、分析 信息來降低差距,後者靠靈活應對,只要往大的方向發展就行了,就像你開車去目的地,高速堵了你可以坐擺渡,可是擺渡排隊太久?那就走低速好了,目的不忘,有始有終。最後,計劃產生之前,往往會對計劃的可行性和 預期要得到的結果先考量,是不是值得去做?,是,那麼才會沿著「軌道」一步步實踐,而不會出現「實施到一半然後問自己:咦?我做這個到底是為啥?」這個場景。
希望可以幫到你。推薦閱讀:
※空氣能熱水器,水循環還是氟循環?
※能瞬間讓你燃起來的一句話或者一句歌詞?
※張國榮有哪些外號?(哥哥除外)?
※如何才能完美地走向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