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東征(二)吳王之略
(吳王)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趙咨
十餘年的連劉抗曹戰略證明了兩件事:1.曹魏政權 難以撼動;2.劉備不可信任。漢帝國傾頹,曹丕劉備接連稱帝,三分天下形勢明確,孫權雄據江東江南,無須仰人鼻息,然而此時的兇險,卻不下於當年曹操南下 荊州。襲殺關羽,是孫權深思熟慮以後的行動,他深知劉備勢必反撲,曹丕是否能擺平卻是未知。要是曹丕聰明ㄧ點,趁此時機與劉備兩面夾攻,則東吳危矣。因 此,孫權並沒有放棄向劉備求和,以兩方尋求生存機會。死了周瑜,魯肅與呂蒙的孫權,已是一個成熟的領袖。
【諸葛瑾再次碰壁】
向劉 備求和,東吳人士都認為是多此ㄧ舉,孫權派穩重溫和的諸葛瑾前往,我認為並沒有暗示諸葛亮出來緩頰的意味,而是此人ㄧ向姿態甚低,且在劉備入主益州後,孫 權曾派諸葛瑾來向討還荊州(建安二十年),當時劉備耍無賴不肯還,這次諸葛瑾再次拜訪,其實孫權是有點"你耍過我ㄧ次,這次不過扯平"的味道。然而,諸葛 瑾又再ㄧ次碰壁,只是這次不再是軟釘子,而是"盛怒不許":
「劉 備 東 伐 吳 , 吳 王 求 和 , 瑾 與 備 牋 曰 : 「 奄 聞 旗 鼓 來 至 白 帝 , 或 恐 議 臣 以 吳 王 侵 取 此 州 , 危 害 關 羽 , 怨 深 禍 大 , 不 宜 答 和 , 此 用 心 於 小 , 未 留 意 於 大 者 也 . 試 為 陛 下 論 其 輕 重 , 及 其 大 小 . 陛 下 若 抑 威 損 忿 ,蹔 省 瑾 言 者 , 計 可 立 決 , 不 復 咨 之 於 群 後 也 . 陛 下 以 關 羽 之 親 何 如 先 帝 ? 荊 州 大 小 孰 與 海 內 ? 俱 應 仇 疾 , 誰 當 先 後 ? 若 審 此 數 , 易 於 反 掌 . 」"
對劉備而言,關羽與荊州不只是ㄧ個人與 ㄧ塊地而已,而是統ㄧ的必備利器,也是吳蜀勢力平衡的樑柱,諸葛瑾的建言適得其反,不過是空泛的勸解,而沒有具體的辦法,甚至沒有任何歉意,讓人懷疑求和 是諸葛瑾拜託孫權為之,而不是孫權本意。也有可能孫權只是拖延時間,以待曹丕上勾。連裴松之對這段虛弱的談判內容都看不下去:臣 松 之 雲 : 以 為 劉 後 以 庸 蜀 為 關 河 , 荊 楚 為 維 翰 , 關 羽 揚 兵 沔 ﹑ 漢 , 志 陵 上 國 , 雖 匡 主 定 霸 , 功 未 可 必 , 要 為 威 聲 遠 震 , 有 其 經 略 . 孫 權 潛 包 禍 心 , 助 魏 除 害 , 是 為 翦 宗 子 勤 王 之 師 , 行 曹 公 移 都 之 計 , 拯 漢 之 規 , 於 茲 而 止 . 義 旗 所 指 , 宜 其 在 孫 氏 矣 . 瑾 以 大 義 責 備 , 答 之 何 患 無 辭 ; 且 備 ﹑ 羽 相 與 , 有 若 四 體 , 股 肱 橫 虧 , 憤 痛 已 深 , 豈 此 奢 闊 之 書 所 能 迴 駐 哉 ! 載 之 於 篇 , 實 為 辭 章 之 費 .在裴松之看來,壓倒漢王朝的最後ㄧ根稻草,不是曹丕竊 國,而是孫權擒羽,東吳吞荊。"義旗所指,宜在孫氏",這是ㄧ個蜀漢迷咬牙切齒的指控,甚至遷怒陳壽記錄這段空洞無聊的廢話,多餘得很。我則十分同情這個 敦厚仁慈的諸葛瑾,看來孫權完全沒有給他任何資源揮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他而言,蜀道太難,求仁得仁而已。【劉曄鐵口直斷】
劉曄在以三國為背景的現代商業管理叢書裡,被貶低為馬屁精,我曾寫過ㄧ篇小文章為他叫屈,事實上,此人聰明絕頂,鐵口直斷,曹魏ㄧ統天下的決好契機就在曹丕眼前,卻獨獨劉曄看得見,比起其餘重臣名將,只有劉曄對於國際形勢的觀察澄明透徹:" 黃 初 元 年 , 以 曄 為 侍 中 , 賜 爵 關 內 侯 . 詔 問 群 臣 令 料 劉 備 當 為 關 羽 出 報 吳 不 . 眾 議 咸 雲 : 「 蜀 , 小 國 耳 , 名 將 唯 羽 . 羽 死 軍 破 , 國 內 憂 懼 , 無 緣 復 出 . 」 曄 獨 曰 : 「 蜀 雖 狹 弱 , 而 備 之 謀 欲 以 威 武 自 彊 , 勢 必 用 眾 以 示 其 有 餘 . 且 關 羽 與 備 , 義 為 君 臣 , 恩 猶 父 子 ; 羽 死 不 能 為 興 軍 報 敵 , 於 終 始 之 分 不 足 . 」 後 備 果 出 兵 擊 吳 ."劉 曄獨排眾議的見解裡," 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彊",這ㄧ點簡直就是劉備知音,別人都以為蜀漢地小人寡,本來就玩兒不出什麼名堂來,關羽ㄧ死,荊州ㄧ失,簡直就可以退出比賽了。然而劉 備何等人物,絕處逢生根本就是他的強項。而劉曄此言正點出了劉備東征的關鍵因素,"用眾以示其有餘",這是弱小的蜀漢必須對外彰顯的宣示意義,也同時是劉 備必須對內呼籲的團結手段。畢竟劉備已經不是漢中王而已,而是效光武帝中興漢室自明本志,中興大將與戰略重地的毀滅,足以瓦解蜀漢民心士氣,不東征,如何 服眾?更何況,荊州幾乎可說是東吳"偷吃步"拿走的,這口氣怎麼嚥得下去?就算劉備自知荊州永遠拿不回來了,還是得硬著頭皮打ㄧ仗,就算失敗也能對數十年 的長征夥伴有個交代。
劉備果然要打,孫權果真來降,曹魏眾臣興高采烈,曹丕皇帝志得意滿,唯獨神算劉曄再開烏鴉之嘴:「吳 悉 國 應 之 , 而 遣 使 稱 藩 . 朝 臣 皆 賀 , 獨 曄 曰 : 「 吳 絕 在 江 、 漢 之 表 , 無 內 臣 之 心 久 矣 . 陛 下 雖 齊 德 有 虞 , 然 醜 虜 之 性 , 未 有 所 感 . 因 難 求 臣 , 必 難 信 也 . 彼 必 外 迫 內 困 , 然 後 發 此 使 耳 , 可 因 其 窮 , 襲 而 取 之 . 夫 一 日 縱 敵 , 數 世 之 患 , 不 可 不 察 也 . 」 "這 分析再合理不過,東吳外有長江天險,內有謀臣猛將,即便是神於用兵的曹操也沒輒。劉備要撲天蓋地而來的此時,孫權稱臣的用意再明顯不過,如何能信?劉曄盯 著曹丕的蠢臉,乾脆挑明了建議趁此時機ㄧ舉消滅東吳,否則孫權ㄧ旦解圍,那還需要理會曹皇帝。況且若是劉備直搗南郡,曹魏豈不又失去全拿荊州的良機?也許 是天命在"吳",曹丕沒有行動。也許是孫權劉備看準曹魏此時內鬥大戲正方興未艾,沒腦袋暗算敵國,總之,我認為曹丕不見得全盤否定劉曄的計略,只是與自己 龍頭寶座有更切身關係的"家務事",才是他現階段最關心的"局"。這ㄧ點,容後分析。
孫權在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後,劉備東征前,除了派諸葛瑾入蜀求和外,"又再"投降了曹家一次(曹操時代是降漢,曹丕時代是降魏):
" 二 年 四 月 , 劉 備 稱 帝 於 蜀 .[一]權 自 公 安 都 鄂 , 改 名 武 昌 , 以 武 昌 、 下 雉 、 尋 陽 、 陽 新 、 柴 桑 、 沙 羨 六 縣 為 武 昌 郡 . 五 月 , 建 業 言 甘 露 降 . 八 月 , 城 武 昌 , 下 令 諸 將 曰 : 「 夫 存 不 忘 亡 , 安 必 慮 危 , 古 之 善 教 . 昔 雋 不 疑 漢 之 名 臣 , 於 安 平 之 世 而 刀 劍 不 離 於 身 , 蓋 君 子 之 於 武 備 , 不 可 以 已 . 況 今 處 身 疆 畔 , 豺 狼 交 接 , 而 可 輕 忽 不 思 變 難 哉 ? 頃 聞 諸 將 出 入 , 各 尚 謙 約 , 不 從 人 兵 , 甚 非 備 慮 愛 身 之 謂 . 夫 保 己 遺 名 , 以 安 君 親 , 孰 與 危 辱 ? 宜 深 警 戒 , 務 崇 其 大 , 副 孤 意 焉 . 」 自 魏 文 帝 踐 阼 , 權 使 命 稱 藩 , 及 遣 於 禁 等 還 ."
對東吳而言,此時真的是"處 身 疆 畔,豺 狼 交 接",孫權的危機意識見於此段記載,連將領們平常出入他都要求刀劍不離身,身邊要有兵士保鏢跟隨,由此可見劉備東征的宣傳工作紮實,風聲鶴唳,讓孫權日思 夜想解套之法。至於"遣 於 禁 等 還",這個"等",包不包含于禁的三萬戰俘不得而知,但我比較傾向認為,孫權送還所有將領與兵士給曹丕的可能比較大。畢竟這次孫權若得不到曹魏的支持,兩 面受敵,就不是ㄧ條長江,ㄧ個陸遜就能搞定的了,因此出手必須大方,況且這三萬戰俘,是否還能為東吳有效利用,也是成疑的。對孫權來說,曹魏不必出兵幫 忙,只要維持中立,不趁虛而入,與劉備的對決就比較有勝算。最壞的局面,也不過是被搶回荊州四郡等地罷了。而劉曄對於孫權的盤算還有更精闢的分析:" 傅 子 曰 : 孫 權 遣 使 求 降 , 帝 以 問 曄 . 曄 對 曰 : 「 權 無 故 求 降 , 必 內 有 急 . 權 前 襲 殺 關 羽 , 取 荊 州 四 郡 , 備 怒 , 必 大 興 師 伐 之 . 外 有 彊 寇 , 眾 心 不 安 , 又 恐 中 國 承 其 釁 而 伐 之 , 故 委 地 求 降 , 一 以 卻 中 國 之 兵 , 二 則 假 中 國 之 援 , 以 彊 其 眾 而 疑 敵 人 . 權 善 用 兵 , 見 策 知 變 , 其 計 必 出 於 此 . 今 天 下 三 分 , 中 國 十 有 其 八 . 吳 、 蜀 各 保 一 州 , 阻 山 依 水 , 有 急 相 救 , 此 小 國 之 利 也 . 今 還 自 相 攻 , 天 亡 之 也 . 宜 大 興 師 , 徑 渡 江 襲 其 內 . 蜀 攻 其 外 , 我 襲 其 內 , 吳 之 亡 不 出 旬 月 矣 . 吳 亡 則 蜀 孤 . 若 割 吳 半 , 蜀 固 不 能 久 存 , 況 蜀 得 其 外 , 我 得 其 內 乎 ! 」 "
也就是說,就算劉備奪回荊南四郡,曹魏只要渡江拿到孫 權的根基,從國力上來估計,是蜀漢的十倍以上,從地理上來看,入蜀就輕鬆很多,怎麼想都值得ㄧ搏。"有 急 相 救 , 此 小 國 之 利 也 . 今 還 自 相 攻 , 天 亡 之 也",這句話,魯肅地下有知,恐怕要長歎唏噓,孫權兩次投降曹魏,肯定不是魯肅所樂見,若曹丕真按照劉曄之計消滅東吳,孫權恐怕要去魯肅墓前哭天搶地了。 然而曹丕的回答卻是:
「帝 曰 : 「 人 稱 臣 降 而 伐 之 , 疑 天 下 欲 來 者 心 , 必 以 為 懼 , 其 殆 不 可 ! 孤 何 不 且 受 吳 降 , 而 襲 蜀 之 後 乎 ? 」 對 曰 : 「 蜀 遠 吳 近 , 又 聞 中 國 伐 之 , 便 還 軍 , 不 能 止 也 . 今 備 已 怒 , 故 興 兵 擊 吳 , 聞 我 伐 吳 , 知 吳 必 亡 , 必 喜 而 進 與 我 爭 割 吳 地 , 必 不 改 計 抑 怒 救 吳 , 必 然 之 勢 也 . 」"
曹丕以場面話應付劉曄,還兼問個蠢問題,劉曄的苦口婆心與無懈可擊的邏輯完全沒被接納,真為他的聰明感到不值,然而曹丕不聽就罷了,還繼續幹蠢事:
「帝 不 聽 , 遂 受 吳 降 , 即 拜 權 為 吳 王 . 曄 又 進 曰 : 「 不 可 . 先 帝 征 伐 , 天 下 兼 其 八 , 威 震 海 內 , 陛 下 受 禪 即 真 , 德 合 天 地 , 聲 暨 四 遠 , 此 實 然 之 勢 , 非 卑 臣 頌 言 也 . 權 雖 有 雄 才 , 故 漢 驃 騎 將 軍 南 昌 侯 耳 , 官 輕 勢 卑 . 士 民 有 畏 中 國 心 , 不 可 彊 迫 與 成 所 謀 也 . 不 得 已 受 其 降 , 可 進 其 將 軍 號 , 封 十 萬 戶 侯 , 不 可 即 以 為 王 也 . 夫 王 位 , 去 天 子 一 階 耳 , 其 禮 秩 服 御 相 亂 也 . 彼 直 為 侯 , 江 南 士 民 未 有 君 臣 之 義 也 . 我 信 其 偽 降 , 就 封 殖 之 , 崇 其 位 號 , 定 其 君 臣 , 是 為 虎 傅 翼 也 . 權 既 受 王 位 , 卻 蜀 兵 之 後 , 外 盡 禮 事 中 國 , 使 其 國 內 皆 聞 之 , 內 為 無 禮 以 怒 陛 下 . 陛 下 赫 然 發 怒 , 興 兵 討 之 , 乃 徐 告 其 民 曰 : 『 我 委 身 事 中 國 , 不 愛 珍 貨 重 寶 , 隨 時 貢 獻 , 不 敢 失 臣 禮 也 , 無 故 伐 我 , 必 欲 殘 我 國 家 , 俘 我 民 人 子 女 以 為 僮 隸 僕 妾 . 』 吳 民 無 緣 不 信 其 言 也 . 信 其 言 而 感 怒 , 上 下 同 心 , 戰 加 十 倍 矣 . 」 又 不 從 . 遂 即 拜 權 為 吳 王 . 權 將 陸 遜 大 敗 劉 備 , 殺 其 兵 八 萬 餘 人 , 備 僅 以 身 免 . 權 外 禮 愈 卑 , 而 內 行 不 順 , 果 如 曄 言 ."
這 ㄧ段話簡直是將孫權的心機如數攤在曹丕眼前了,想必劉曄聽聞曹丕封孫權為吳王時,噴飯暈厥就差沒吐血。"王"與"侯"到底相差多大,根據錢大昕《後漢書補 表?自序》統計,【東漢封諸侯王六十一人 ,王子侯三百四十四人,功臣侯三百七十九人,外戚恩澤侯八十九 人,宦者侯七十九人,除王之外,封侯者共八百九十一人。】,也就是平均十五個"侯",才抵得上ㄧ個"王"。(當然,這只是大致上的類比)—–而劉曄 所建議的"封 十 萬 戶 侯"其實在"侯"的規格裡,也算挺大的了。但與"王"仍有很大的差別。就官僚體系而言,"王"與"公"是可以建國開府的,而"侯"不行,也就是說,吳王可 以自己選擇治國班底,雖然依照東漢體制,諸侯王仍必須請朝廷任命他的執政團隊,但皇權的衰微,使得這種任命只是形式上的行禮如儀。曹操逼漢獻帝封他為魏公 以至於魏王,他要用什麼人,皇帝哪有說不的膽量?另外,依體制(無論是漢還是魏),異性是不得封王或公的。而劉曄反對封孫權為吳王的主要理由即在於其不合 情不合理也不合法(雖然這情理法也是曹丕老爹自己破壞的)。
很多人小看了這個封王的動作,以為東吳本來就不歸曹魏管轄,就算曹丕不封,孫 權的執政團隊也還是他自己選的,有何差別?而這ㄧ點劉曄則解釋得很清楚,你曹丕若封孫權為十萬戶侯,孫權此時是無法拒絕的,因此形式上東吳的官僚都是由曹 魏任官,江東父老是曹魏公民,老大是你曹丕,現在你封孫權為王,則荊吳越的廣大人民是以孫權為主子的。此時孫權來降,不過是為了解劉備反撲的套兒,ㄧ旦解 套,"吳王"孫權在政治操作上的彈性與威力,比"吳侯"孫權大得多了。劉曄分析日後孫權ㄧ旦解除蜀漢的壓力,肯定表面上對曹魏卑躬屈膝,實際上會處心積慮 設局激怒你曹皇帝,讓你翻臉出兵,然後孫吳王再以母國欺人太甚為由,假裝來個"忍無可忍"以激勵全國軍民發起抗戰,這就是"先 卑 而 後 踞 之 , 為 卑 則 可 以 假 寵 , 後 踞 則 必 致 討 , 致 討 然 後 可 以 怒 眾 , 眾 怒 然 後 可 以 自 大 " 的東吳【脫出曹魏】計畫。" 。曹丕當這番話耳邊風,派太常邢貞使吳冊封孫權。而在東吳,由於大敵當前,孫權稱藩於魏,群臣雖知此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然而對於這個"吳王"的冊封, 卻不苟同:
「江 表 傳 曰 : 權 群 臣 議 , 以 為 宜 稱 上 將 軍 九 州 伯 , 不 應 受 魏 封 . 權 曰 : 「 九 州 伯 , 於 古 未 聞 也 . 昔 沛 公 亦 受 項 羽 拜 為 漢 王 , 此 蓋 時 宜 耳 , 復 何 損 邪 ? 」 遂 受 之 . "
這九州伯的稱呼不知是哪位才子創造的,但反應出東吳朝臣對於臣服曹魏滿心的不願意。而孫權的達觀知變由此可見,而我則 認為劉備也是基於同樣心態,才決意東征。此二主或戰或降,為的都是國家生命的延續,與未來發展的佈局。無論什麼領域,身為領袖,必須在不同的時機做不同的 決策,取捨之間都是精密的算計。只是這種權謀機巧,難以說服跳不出君君臣臣思惟的傳統士大夫。
「孫 盛 曰 : 「 昔 伯 夷 、 叔 齊 不 屈 有 周 , 魯 仲 連 不 為 秦 民 . 夫 以 匹 夫 之 志 , 猶 義 不 辱 , 況 列 國 之 君 三 分 天 下 , 而 可 二 三 其 節 , 或 臣 或 否 乎 ? 余 觀 吳 、 蜀 , 咸 稱 奉 漢 , 至 於 漢 代 , 莫 能 固 秉 臣 節 , 君 子 是 以 知 其 不 能 克 昌 厥 後 , 卒 見 吞 於 大 國 也 . 向 使 權 從 群 臣 之 議 , 終 身 稱 漢 將 , 豈 不 義 悲 六 合 , 仁 感 百 世 哉 ! 」"
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大都十分重視所謂"節",臧否失節之人或失節之王是他 們的天職與特權,孫盛對於孫權劉備的批評,在現代看來是很老古板的,但換ㄧ個角度來看,這種無影無形的道德意識,卻是建構古代社會的根本價值,從而呈現ㄧ 種特殊的美感。而這種美感,則落實在其後的小說三國演義。我們認識三國故事的開端,就是被這種美感吸引。
無論如何,屠刀是架在孫權脖子上了,傻瓜才去理會千秋評論,先把立即的危機解決,才是當下要務。"棄蜀保吳先事魏",紫鬍子不計毀譽設好了局,這環環相扣的策略,必須派ㄧ個機靈又有膽識的外交官完成最重要的任務: 確保曹丕不會背後捅刀子。這個人就是趙咨。
【趙咨不卑不伉】
配合東吳此時的處境,以及獨立王國的規格,趙咨此行使魏,在姿態上必須柔軟,氣勢上卻不能示弱,傲慢與恐懼都可能讓曹丕找到伐吳的理由:
" 都 尉 趙 咨 使 魏 . 魏 帝 問 曰 : 「 吳 王 何 等 主 也 ? 」 咨 對 曰 : 「 聰 明 仁 智 , 雄 略 之 主 也 . 」 帝 問 其 狀 , 咨 曰 : 「 納 魯 肅 於 凡 品 , 是 其 聰 也 ; 拔 呂 蒙 於 行 陳 , 是 其 明 也 ; 獲 於 禁 而 不 害 , 是 其 仁 也 ; 取 荊 州 而 兵 不 血 刃 , 是 其 智 也 ; 據 三 州 虎 視 於 天 下 , 是 其 雄 也 ; 屈 身 於 陛 下 , 是 其 略 也 . 」"
趙咨是荊州南陽人,與黃忠,李嚴是同鄉,孫權取荊州而兵不血刃,恐怕對他而言是別 具意義。這段話的重點在於最後ㄧ句,趙咨有種直言東吳稱藩是ㄧ種權宜的策略,意味著孫權之心,路人皆知,並非只有劉曄明察秋毫,曹丕應該也是心知肚明,可 見曹魏的算盤,是隔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嘲 咨 曰 : 「 吳 王 頗 知 學 乎 ? 」 答 曰 : 「 吳 王 浮 江 萬 艘 , 帶 甲 百 萬 , 任 賢 使 能 , 志 存 經 略 , 雖 有 餘 閒 , 博 覽 書 傳 歷 史 , 藉 採 奇 異 , 不 效 諸 生 尋 章 摘 句 而 已 . 」 帝 曰 : 「 吳 可 征 不 ? 」 咨 對 曰 : 「 大 國 有 征 伐 之 兵 , 小 國 有 備 禦 之 固 . 」 又 曰 : 「 吳 難 魏 不 ? 」 咨 曰 : 「 帶 甲 百 萬 , 江 、 漢 為 池 , 何 難 之 有 ? 」 又 曰 : 「 吳 如 大 夫 者 幾 人 ? 」 咨 曰 : 「 聰 明 特 達 者 八 九 十 人 , 如 臣 之 比 , 車 載 斗 量 , 不 可 勝 數 . 」"這段話曹丕問得直接,趙咨答得氣魄,然而有趣的是,曹丕沒有詢問,關於劉備東征,東吳需要什麼幫助,沒有詢問, 關於吳蜀對幹,孫權有沒有勝算,從頭到尾,曹丕只關心孫權的能力與吳國的國力。也就是說,這場外交攻防,曹丕間接暗示孫權,曹魏並沒有完全相信東吳的臣 服,我的猜測,這是警告孫權,軍隊別衝太遠,土地別長太大,就算東吳大勝,也別想坐大。曹魏要的,不過是吳蜀的相互消耗,站在第一線的趙咨自是冷暖自知。咨 頻 載 使 北 ,[魏]人 敬 異 . 權 聞 而 嘉 之 , 拜 騎 都 尉 . 咨 言 曰 : 「 觀 北 方 終 不 能 守 盟 , 今 日 之 計 , 朝 廷 承 漢 四 百 之 際 , 應 東 南 之 運 , 宜 改 年 號 , 正 服 色 , 以 應 天 順 民 . 」 權 納 之 .【沈珩無所屈服】
所謂稱藩,不是說說即可,人質與方物樣樣不能少,輪到曹丕出招,ㄧ開口就要東吳繼承人:
「帝(曹丕) 欲 封 權 子 登 , 權 以 登 年 幼 , 上 書 辭 封 , 重 遣 西 曹 掾 沈 珩 陳 謝 , 並 獻 方 物 .立 登 為 王 太 子 ."孫 權明白曹丕要封他兒子,就是要東吳以孫登為人質,事實上,宗主國要求藩國提出人質並不過分,然而魏吳雙方都清楚這ㄧ時的結合是假,相互利用是真,因此送上 人質這個程序,等於要讓孫權坐實了藩國地位。對實際獨立的東吳而言,形同另ㄧ場戰爭,兇險不下於劉備的大軍壓境,孫權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先來個"拖"字 訣。這次則派遣本土官員沈珩使魏,而帶去的"方物",則是曹丕比較份外的要求:「江 表 傳 曰 : 是 歲 魏 文 帝 遣 使 求 雀 頭 香 、 大 貝 、 明 珠 、 象 牙 、 犀 角 、 玳 瑁 、 孔 雀 、 翡 翠 、 鬥 鴨 、 長 鳴 雞 . 群 臣 奏 曰 : 「 荊 、 揚 二 州 , 貢 有 常 典 , 魏 所 求 珍 玩 之 物 非 禮 也 , 宜 勿 與 . 」 權 曰 : 「 昔 惠 施 尊 齊 為 王 , 客 難 之 曰 : 『 公 之 學 去 尊 , 今 王 齊 , 何 其 倒 也 ? 』 惠 子 曰 : 『 有 人 於 此 , 欲 擊 其 愛 子 之 頭 , 而 石 可 以 代 之 , 子 頭 所 重 而 石 所 輕 也 , 以 輕 代 重 , 何 為 不 可 乎 ? 』 方 有 事 於 西 北 , 江 表 元 元 , 恃 主 為 命 , 非 我 愛 子 邪 ? 彼 所 求 者 , 於 我 瓦 石 耳 , 孤 何 惜 焉 ? 彼 在 諒 闇 之 中 , 而 所 求 若 此 , 寧 可 與 言 禮 哉 ! 」 皆 具 以 與 之 ."這裡解釋ㄧ下"諒闇"的意思:「師 古 曰 : 「 商 書 雲 『 高 宗 諒 闇 』 . 諒 , 信 ; 闇 , 默 也 . 言 居 父 喪 信 默 , 三 年 不 言 也 . 」"也就是說,曹丕在守喪三年期間,於古禮,其實有很多事是不能作的,譬如:
" 魏 文 帝 居 諒 闇 之 始 , 便 數 出 遊 獵 , 體 貌 不 重 , 風 尚 通 脫 . 故 戴 凌 以 直 諫 抵 罪 , 鮑 勛 以 迕 旨 極 刑 . 天 下 化 之 , 咸 賤 守 節 , 此 貌 之 不 恭 也 . 是 以 享 國 不 永 , 後 祚 短 促 . "曹 丕以"非分之禮"來考驗孫權的誠意,東吳群臣吹鬍子瞪眼再諫老闆拒絕,孫權譏諷曹丕不規不舉,守喪期間,竟然還跟藩國索求珍玩,這種人哪還在乎宗主國與藩 國間在納貢上應拿捏的分寸?孫權舉了ㄧ個例子說服群臣,應避重就輕,對照沈珩那ㄧ段曹丕欲封孫登之事,所謂的避"重",可能是指婉拒曹魏封孫登,以免進而 成為人質,而就"輕",就是索性給他那些華麗的身外之物。太子與珍物哪個重要?答案不言而喻,沈珩滿載而往。
「權 以 珩 有 智 謀 , 能 專 對 , 乃 使 至 魏 . 魏 文 帝 問 曰 : 「 吳 嫌 魏 東 向 乎 ? 」 珩 曰 : 「 不 嫌 . 」 曰 : 「 何 以 ? 」 曰 : 「 信 恃 舊 盟 , 言 歸 於 好 , 是 以 不 嫌 . 若 魏 渝 盟 , 自 有 豫 備 . 」 又 問 : 「 聞 太 子 當 來 , 寧 然 乎 ? 」 珩 曰 : 「 臣 在 東 朝 , 朝 不 坐 , 宴 不 與 , 若 此 之 議 , 無 所 聞 也 . 」"
這次曹丕暗示得更明顯,我認為他是在說: 你們吳國沒把人質送來,我們可能要自己動手了。
文 帝 善 之 , 乃 引 珩 自 近 , 談 語 終 日 . 珩 隨 事 響 應 , 無 所 屈 服 . 珩 還 言 曰 : 「 臣 密 參 侍 中 劉 曄 , 數 為 賊 設 姦 計 , 終 不 久 愨 . 臣 聞 兵 家 舊 論 , 不 恃 敵 之 不 我 犯 , 恃 我 之 不 可 犯 , 今 為 朝 廷 慮 之 . 且 當 省 息 他 役 , 惟 務 農 桑 以 廣 軍 資 ; 脩 繕 舟 車 , 增 作 戰 具 , 令 皆 兼 盈 ; 撫 養 兵 民 , 使 各 得 其 所 ; 攬 延 英 俊 , 獎 勵 將 士 , 則 天 下 可 圖 矣 . 」 以 奉 使 有 稱 , 封 永 安 鄉 侯 , 官 至 少 府 .從沈珩的" 隨 事 響 應 , 無 所 屈 服"看來,曹丕可能拿劉曄的策略來威脅沈珩,這也是為什麼回國後沈珩特別點名劉曄,並勸孫權務必要有防備措施。以結果來看,曹丕終究沒有在吳蜀大戰時趁虛 而入,箇中原因很值得推敲,曹丕不是沒聽進劉曄的建議,孫權也沒有百依百順,對曹丕而言,即使沒有在東吳背後插刀,吳蜀互咬,曹魏什麼事都不做也能蒙其 利。而我之所以認為曹丕蠢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沒出兵江東,而是因為他沒趁此時要到更多好處。要太子當人質難度太高,要南國珍玩沒什麼用,只是白白浪費了這 個勒索的大好時機。
以上沈衍,趙咨史實多出於吳書,江表傳等以東吳角度書寫的歷史,要論曹丕是否有被過度醜化,則魏書的記載必須拿出來平衡報導。孫權要底需不需要曹丕出兵以籲劉備呢?
" 魏 書 曰 : 癸 亥 , 孫 權 上 書 , 說 : 「 劉 備 支 黨 四 萬 人 , 馬 二 三 千 匹 , 出 秭 歸 , 請 往 掃 撲 , 以 克 捷 為 效 . 」 帝 報 曰 : 「 昔 隗 囂 之 弊 , 禍 發 栒 邑 , 子 陽 之 禽 , 變 起 扞 關 , 將 軍 其 亢 厲 威 武 , 勉 蹈 奇 功 , 以 稱 吾 意 . 」"
有人以為這則記載是孫權拜託曹丕出兵協助抗蜀,我認為不對: 「請 往 掃 撲 「不應解釋成"請你過來(一起)
掃蕩",而是"請准許我前往掃蕩"。因為孫權的戰略目標是防止曹魏趁虛而入,而不是請曹丕引兵下江南,引狼入室。那麼即便曹丕"不方便"襲擊自己的藩國,與東吳同時兩路進攻蜀漢總行吧? 此時就算胡不了孫權,偷摸劉備一把總沒人會講話才對,而且約在東吳稱藩當時,曹魏就已經趕走劉封,拿下上庸,控制漢水:
" 文 帝 踐 阼 , (夏侯尚)更 封 平 陵 鄉 侯 , 遷 征 南 將 軍 , 領 荊 州 刺 史 , 假 節 都 督 南 方 諸 軍 事 . 尚 奏 : 「 劉 備 別 軍 在 上 庸 , 山 道 險 難 , 彼 不 我 虞 , 若 以 奇 兵 潛 行 , 出 其 不 意 , 則 獨 克 之 勢 也 . 」 遂 勒 諸 軍 擊 破 上 庸 , 平 三 郡 九 縣 , 遷 征 南 大 將 軍 ."
夏侯尚率領徐晃與蜀漢降將孟達攻略魏蜀交界重地:
「文 帝 即 王 位 , 以 晃 為 右 將 軍 , 進 封 逯 鄉 侯 . 及 踐 阼 , 進 封 楊 侯 . 與 夏 侯 尚 討 劉 備 於 上 庸 , 破 之 . 以 晃 鎮 陽 平 , 徙 封 陽 平 侯 ."
" 魏 文 帝 善 達 之 姿 才 容 觀 , 以 為 散 騎 常 侍 建 武 將 軍 , 封 平 陽 亭 侯 . 合 房 陵 上 庸 西 城 三 郡 為 新 城 郡 , 以 達 領 新 城 太 守 . 遣 征 南 將 軍 夏 侯 尚 右 將 軍 徐 晃 與 達 共 襲 封"
也 就是說,曹丕若真有心,即使不覬覦東吳,此刻也是打擊蜀漢的好時機。然而這種看法在曹丕的角度看來,恐怕不是很"專業",因為出錢出力為東吳牽制蜀漢其實 不是上策,曹魏若出上庸入蜀,劉備還會不會大舉攻擊荊南就很有疑問了。愜意地坐看吳蜀狗咬狗兩敗俱傷,才是曹魏的上策,若吳蜀迫於魏的壓力而再度展開和 談,那曹丕就蝕把米了,畢竟曹魏擁有八分天下,"討賊"根本不必急於一時,劉曄的計略雖有道理,卻不能保證成功,
曹丕才攀登九五至尊,孫權也才投降稱臣,按兵不動則東吳是藩國,蜀漢是蠻邦,冒然興兵則是不義之師,不明之舉。
也就是說,這盤棋孫權已先牽制了曹丕的"車",劉備還沒開打就已將東吳擠出?承漢正統?,吳蜀兩國皆有所得。從曹丕的角度來衡量局勢,軍事上的不作為,似乎才能保持優勢。而我認為,曹丕此時的頭號敵人,不在蕭牆之外,而在蕭牆之內.
……………..待續
雁默
2006.1.7
推薦閱讀:
※蔣濟、夏侯玄、司馬師擔任中護軍期間選拔了哪些武官?
※煮酒論英雄時,若沒打雷,劉備該如何糊弄過去?
※董卓想專權,為何要立聰明能幹的劉協?
※古代的智者為什麼那麼聰明,他們看什麼書?
※三國——紅顏列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