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這樣幫孩子檢查作業才對!
作者:毛志傑(家庭教育很簡單)
記得孩子剛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每天寫完家庭作業,我們都會一個字、一道題地檢查,好像檢查中也總能發現一些「成果」:粗心導致的錯題啦、字體不工整啦、默寫錯誤啦……。這些問題有時也會反映到了考試中——因「粗心或檢查不認真」導致失分。
不僅如此,那時我還會一本本檢查孩子書包中第二天的課本是否換全、鉛筆是否削好等等,生怕因為一些小問題影響孩子的學習或挨老師批評。
那時,我每天晚上十點前的時間都屬於孩子,他睡覺後才是我「自由活動」的時間。
這樣的狀況延續到了三、四年級,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一直處於班級中上游水平,並沒有因為我們做父母的認真和努力而有特別的提升。「依賴父母檢查作業」的習慣反而導致了「馬虎」。
有時事情就是這樣:努力不一定就有收穫。
後來,聽一個朋友說自己都不檢查孩子的作業,都是在孩子寫完作業後直接簽字。那時聽了後感覺不可思議,因為,這位朋友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出色。
這難道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而治」的教育方式?
後來,隨著學習一些家庭教育知識,逐漸轉變了傳統的觀念,也嘗試著「無為而治」的方式。
當然,「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都不管,而是給孩子更多的責任和擔當的方式。我們只負責在孩子有疑問時我們給他講解、需要檢查作業時孩子在身邊一起檢查、出現錯誤幫助找原因而啟發孩子自己找出答案、規定作業時間、到家先寫作業等等,以培養好的習慣。
大概是孩子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我們也學著慢慢放手,將作業的檢查權交給孩子。原來我們檢查作業後孩子自己是不願意再檢查的,現在我們明確告訴他「今後你的作業你自己檢查,我們只負責簽字,出現錯誤老師批評的是你!」
老師的一次批評的確比家長十次嘮叨要有效得多。
剛開始,我還是忍不住趁孩子不注意時幫他檢查下作業,後來發現,「我們只負責簽字」以來,孩子的作業質量並沒有下降,反而正確率更高了。
並且,每天書包帶什麼書、筆充墨水以至於考試前文具是否帶齊,我們也不再一一檢查,實在忍不住了,充其量就是口頭提醒一下。反而是孩子習慣養成後嫌我們的「口頭提醒」為「羅嗦」了。
在孩子小學期間,我們基本沒為孩子報什麼「課外輔導班」,在五、六年級的大考成績都在班級前5名之內。
當然,這並不是說以成績作為衡量孩子的標準,而是以合適的方式教育引導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後,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推薦閱讀:
※家教日記:到底該不該鼓勵孩子從小讀四大名著?
※當父母和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教育不同時怎麼辦?
※知乎相關家庭教育的問題里,為什麼那些對父母頗有微詞的回答總能得到最多的贊?
※孩子是辭職自己帶還是放老家爺爺奶奶帶,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