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銀行存管的平台,也雷了?

在網貸行業,非常流行各種榜單或者名單,對投資者來說,榜單大大縮小了平台選擇的範圍,節約了選擇成本;對發布者來說,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提高了知名度。

最近一段時期,流行的一份名單是獲得了ICP證的平台名單。這個出來後,投資者投資前,很多都會問,有ICP嗎?

但最近一篇澎湃新聞的報道《網貸真正要辦的不是ICP證而是EDI許可證》,卻指出網貸平台需要的不是ICP,而是EDI,於是很多人又凌亂了。

可以想見,馬上,就會出來一個取得EDI許可證的平台名單。(老祝的微信公眾號:老祝說)

再回到上半年,比較流行的榜單,是進行銀行存管的平台名單,列出了數十家簽約或者已經上線銀行存管的網貸平台名單。

榜單出來後,在一些群里,就有投資者開始說,現在要投就投銀行存管的,其他的一律pass。

這種說法,反映出在網貸投資者群體中一種普遍的信念,即:

有證比沒證安全,有銀行存管比沒銀行存管安全......

類似的,還有國資、上市系的平台比民營的安全,房產抵押貸和車貸的平台比其他項目安全,上了評級的比沒上評級的安全.....

然而,最近某上線了銀行存管的平台的一則限制提現的公告,徹底將銀行存管平台是安全這一結論推翻。

網貸行業,似乎陷入這樣一種怪圈,體現安全的表徵一個接著一個推出、大肆宣揚,然後又一個接著一個地破滅,失去可信度。

國資系的雷了、車貸的雷了、各種榜單中的平台雷了、有ICP的雷了,然後到今天是銀行存管的也雷了!

透過這些現象,老祝想談談三點看法:

1、認真區分資格要素與競爭要素。

有些條件,僅僅是一個參與遊戲的資格要素,即沒有這個,你壓根不能進來玩。

還有些條件,是確保安全與贏得市場的競爭要素,即做不到這些,你根本不可能長久地活下去。

我們太多的投資者,就是沒有清晰地認識到這種區分,錯把資格要素當成了競爭要素。

比如奧運比賽中的拳擊比賽,要參加什麼級別的比賽,就有相應的體重等方面的要求,這個就是資格要素之一,但這個無法決定你是否能夠贏得比賽;

再比如考公務員,也有很多報考的條件,滿足了就能參加考試,但這不能決定你是否能夠被錄取.....

具體到P2P行業,現在老提的ICP證、EDI證,或者銀行存管,這些就是一種資格要素,沒這個資格,就不能從事網貸這個行業;然具備這個資格,不代表安全,不代表項目不會逾期,不代表不會發假標、不代表不會自融......(老祝的微信公眾號:老祝說)

只有,團隊的專業能力、專業素質、商業道德水平、風控流程、資產端的開發能力等等,這些,才是競爭要素,才是決定了平台的安全和競爭能力。

2、老調重彈,判斷安全與否,既看表面、更要注重實質。

其他外表的東西,不是不重要,只是在你決策中的佔比,不能超過10%,也就是說銀行存管、ICP證、EDI許可證、國資系背景等等,這些表面的東西,統統加起來,只能佔10%的得分權重。

其他的是什麼?

第一是看人,即平台的核心經營者、股東的專業能力、背景和品行。一個人如果吸毒、賭博、包養情婦、混黑社會,不能指望其建立的平台,是個規範的良心平台。

第二是看項目,借款項目的真實性,風控措施的真實性,要可以驗證,不是光憑什幾張照片和掃面件。現在有些人的偽裝技術已經非常高超,比如清一色的房產抵押貸款,每個項目均有抵押權證,看著非常規範。這種就要去細看,比如不同的借款人,房產證卻出現了雷同?這就是造假。也可以由投資者派出代表,隨機去現場抽查項目,這樣就極容易發現問題。

第三是看運作的透明度,借款信息、待收數據、團隊信息等等是否披露充分、不遮遮掩掩;是否允許質疑,保持開放的態度;信息是否可以驗證,互相比對?

3、莫走極端,保持對外部宣傳的免疫力。

需要提醒的是,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入另外一個極端。

比如某名人的榜單中的平台雷了,就認為其中所有的平台,都有問題,再也不看了;

比如銀行存管的平台雷了,就認為銀行存管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這其實也不太科學。

不能否認這些信息的參考價值。只是我們要注意綜合地來看,來分析。有的不一定安全,沒有的也不一定不安全。

但如果是資格要素,那其實是個硬標準,凡是沒有取得資格的平台,都應該放棄。

例如,在1年之後,如果一個網貸平台,還沒有按照監管規定上馬銀行存管,沒有進行金融辦備案,那肯定就要遠離了。

總之,凡是說「有了XXX,就是的安全的」,這種觀點都不靠譜,經不起推敲,是一種迷信!

相信他的人,實質上是一種偷懶思維的表現!
推薦閱讀:

互聯網金融只是「前傳」,基於智能與生態的數字金融才是未來
進駐時間早,不如趕得巧,捷信在華遭遇滑鐵盧!
分析:中國何以取代美國引領互金髮展潮流
構建資產閉環,惠金所2017年交易額將達800億 | 新龍榜
P2P網貸為什麼沒有資本寒冬?

TAG:理财 | P2P网络借贷平台 | 互联网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