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爆炸、男星自殺、MH370殘骸| 面對脆弱無常的生命,你需要的不是追熱點,而是死亡教育

紐約爆炸、男星自殺、MH370機翼殘骸發現……最近的新聞讓人看到生命的脆弱無常死亡傷痛的陰影無處不在。

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為死難者轉發點蠟,寫文哀悼表示關切。

但在內心,我們難免會覺得那只是「一些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死亡離自身還很遠。

很少有人會意識到,對於死亡而言,我們從來不是局外人。

凡人終有一死。

但我們一直忌諱談論死亡。彷彿不談論,死亡就不存在,不發生。

很多人大限臨前,才第一次認真思考死亡的問題,而這時,往往晚了:太多愛意、歉意、謝意來不及表達;生活質量、個人尊嚴被過度醫療破壞殆盡;把本該和家人共度的最後時光浪費在忍受漫長痛苦的治療歐以及追求不可能實現的幻想——恢復健康上。

在如何認識和對待死亡這門課,我們欠了太多學分。

但如果我們希望自己以及愛的人能夠優雅、有尊嚴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希望自己在失去所愛之人後,能夠走出而不是被痛苦淹沒;希望我們的家人、朋友、孩子不會因我們的故去而崩潰、而喪失生活的動力,那死亡課是一門真正的人生必修課。

當我們認識、了解、接受、面對死亡,死亡所帶來的憂愁恐怖會被減少、稀釋。

在歐美國家的學校教育中已經將死亡教育納入,從兒童時期就會教導孩子正視死亡,並把死亡事件作為情感教育的契機,讓孩子學習坦誠順暢地表達悲傷、眷念和愛鍛煉從傷痛中復原的能力

但在國內,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樣,是禁忌、是不可說領域。

我8歲時,奶奶腦溢血意外去世。我是被奶奶照顧大的孩子。就在出事前一周,奶奶剛帶我去完遊樂場,許諾說,下周還帶我來玩。

當我被帶去奶奶病床前,沒有一個大人告訴我,奶奶已經生命垂危了,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最後一面。我被匆匆帶去,匆匆帶走。根本沒有告別。

大人們像是商量好了一樣瞞著我,直到最後奶奶遺體被送去火葬場,我才知道消息。到現在,我還能記得當時內心憤怒、哀傷、被欺騙的感受。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會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把奶奶遺照大相框藏在書包里,每天背著上學,這樣我會覺得奶奶還陪在我身邊。

現在想來,當時之所以有這種舉動,大概是因為沒有好好告別,我內心無法接受,我愛的奶奶已經不在了,再也不在了。我用把奶奶照片帶在身邊的方式,無聲地自我宣告或者說自我欺騙:「奶奶還在」。

大人們以為把我和死亡隔離是對我的保護,卻不知道,傷害我的恰恰是這種做法。

這是20年前的事了,然而在今天,這種有意無意忽視死亡的行為依然在發生——當親友死亡,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手忙腳亂地遮蓋它,而不是好好思考、交流如何應對伴隨死亡而來的那些問題——讓生者好好生活,讓臨死者得到安慰。

在今天的推送里,我想和你分享3本有關死亡教育的入門書。它們的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你為了好好生活,你應該知道的,關於死亡的那些事

1. 《死亡課:關於死亡、臨終和喪親之痛》

死亡、臨終和喪親,是我們一生中無法避免的痛苦。這本書像一個指導手冊,告訴你,如何認識和理解死亡、臨終和喪親,以及最重要的怎麼去面對,怎麼和它們相處。

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講述如何看待因為死亡引起的悲痛情緒的片段:

「悲痛是正常的情緒,在痛失親人之後,這種情緒是理所應當的。

儘管人們的生活中,這種悲痛的情況不是很多,但是不經常發生不等於不正常。

人們對於『失去』的反應是本能的,不受意願的控制。很少有人能真正控制這種情緒的。我愛著某個人,我與他相處愉快,我可以表達我的幸福。當我失去所愛的人,我也同樣可以表達出悲痛。

我們的悲痛是為了自己而表達的,因為我們被拋棄了。

這就是為什麼在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病痛之後,當我們認為死亡對病人是一種解脫的時候,我們仍然還很悲痛。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宗教信仰讓我們相信逝者到另外一個世界過上了更好的生活,我們還是悲傷。

對於我們生者來說,我們經歷了一場真實的殘酷的離別,我們表達悲痛不是自私的表現,那只是人性的表現而已。

悲痛有時會讓人失控,看起來像是瘋了,但是這種表現卻是健康的,不是病態的。我們要有勇氣面對悲痛表現,要讓情緒自然流露,這對我們自己是有好處的。

『想到過去、現在和未來,去愛,去悲痛是人類的困苦,也是人類的尊嚴。悲痛會為人生觀添加更多的含義,就像陰影可以使風景更加立體而生動。』

書中在「如何應對悲痛」的章節收錄了一首詩:

請聽我說

當我讓你聽我說說話

你卻開始滔滔不絕地給我意見

你沒有回應我的請求

當我讓你聽我說說話

你卻開始告訴我不要有那種感受

而你其實正在踐踏我的感受

當我讓你聽我說說話

你卻說你該去幫我解決一些問題了

你又沒有回應我,真的很奇怪不是嗎?

聽著:我只要你聽我說說話!

你不用說什麼,也不用做什麼——就聽我說

你所為我做的事情,其實是該我自己去完成

你的做法只會增加我的恐懼和感到自己的無能

你得接受一個事實

那就是,我的感受是真實的,

無論那有多麼不理智

這樣我才不用總試圖說服你

請你了解我的感受

請聽我說說話

如果你真的想說些什麼

請等一會,等我說完

我會認真地聽你講

無益的信息

2. 《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這是一本讓我相見恨晚的書。它的作者是醫生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最早注意到這本書是看李開復推薦此書說,「作為一名醫生,阿圖?葛文德關注的是醫療的局限以及人的尊嚴。作為凡人,我們都將面對人生的終點,《最好的告別》給我們重要的啟示。」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沒有仔細想過衰老的問題,當我看到書中那些關於衰老的客觀描述,比如:「50歲的時候,一般人會有約一半的頭髮變白」,「一個60歲健康人的視網膜接收到的光線也只是一個20歲年輕人的1/3」,進入中老年後,「在肌膚細胞內部,清潔廢物的機制慢慢失效,殘渣聚集,成為膠黏的、黃棕色的色素凝塊」也就是老年斑時,我不自覺打了個冷顫。

我開始思考,在自己這幅皮囊老朽之前,我要用它做些什麼呢?

阿圖在書中花了很多筆墨向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解釋醫療的局限性,也指出了現代醫學系統中經常存在的對末期病人的過度醫療:

因為不治之症而在監護室度過生命的最後日子,完全是一種錯誤。

你躺在那裡,戴著呼吸機,每一個器官都已停止運轉,你的心智搖擺於譫妄之間,永遠意識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無法離開這個暫借的、燈火通明的地方。

大限到來之時,你沒有機會說『再見』『別難過』『我很抱歉』或者『我愛你』。」

阿圖在書中反覆強調,身為醫務工作者的工作目標,不是只有保證健康和生存,更遠大的目標應該是——助人幸福。而這其實也是我們面對親友臨終,要給予干預時不應忘記的目標。

「無論我們能夠提供什麼,我們的干預,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和犧牲,只有在滿足病人個人生活的更大目標時,才具有合理性。一旦忘記這一點,我們就會造成極其殘忍的痛苦;而如果我們記著這一點,那麼,我們就能帶來令人讚歎的好處。」

「幸福關乎一個人希望活著的理由。那些理由不僅僅是在生命的盡頭或者是身體衰弱時才變得緊要,而是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都緊要。

無論什麼時候,身患重病或者受傷,身體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問題都是同樣的:

你怎麼理解當前情況及其潛在後果?

你有哪些恐懼,哪些希望?

你願意做哪些交易,不願意做哪些妥協?

最有助於實現這一想法的行動方案是什麼?

這些在非常時刻被問的問題,其實在日常中也應該經常拿來問問自己,避免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阿圖的文字也讓我第一次開始思考,當我或是我愛的人生命臨終之時,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治療和幫助。當我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獨立生活時,如何依然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我很清楚的是,對我而言,重要的並不是「多活一天算一天」,而是「如何活好每一天」

3.《天藍色彼岸》

這是一本適合給孩子看的有關死亡教育的寓言書

書中,小男孩車禍去世後,依然挂念爸爸、媽媽、姐姐和同學們,在幽靈的幫助下,他偷溜回人間,向親友告別,表達謝意、道歉和愛……

書中用平實細節讓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貴:故去的小男孩說自己特別懷念活著時候,「風吹在臉上」的感覺,「妒忌那些還活著的人」。

我知道他們不是每個人都開心,他們中有人剛打輸了架,正在難過。還有人正在擔心他們的考試,或者他們家裡還有更不開心的事情。但是我就是嫉妒他們,甚至嫉妒他們的不開心。真的,我就是嫉妒。因為至少他們還活著,我卻死了。

他為自己曾和親友爭吵而後悔難過:

「決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你睡覺前,決不能生氣或敵視任何人,特別是不要敵視你所愛的人。

因為你有可能今天晚上一躺下,明天早晨就再也起不來了。

那麼你去哪裡了呢?我告訴你,你會到處遊盪,去完成你還沒有完成的事情,就像我一樣。

在書的末尾,他說:

如果我們只熱愛生命而不熱愛死亡,那是因為我們並不真正熱愛生命。

發現沒有,這3本書的共同點是通過描述死亡,讓你意識到你為什麼而活,你恐懼和愛的是什麼,讓你思考如何把今天過到最好,而不是一味為了未來,犧牲現在。

而這正是我們常常忘記的事。

最後就用《死亡課》中收錄的一則墓志銘作結吧:

你來到這裡,請記住我

因為現在的你,是曾經的我

現在的我,是未來的你

請為死亡做好準備吧

然後,跟我來。

-----------

更多從心理學角度分享的文章歡迎戳微信公眾號@雅君的好用分享(YakiShare)


推薦閱讀:

如何讓一個六歲的孩子相信,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鬼?
讀書:當呼吸化為空氣

TAG:心理 | 死亡 | 死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