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 是不是只有中國學生的校服才長得這麼丑?

旁友們大嘎好!

今天是屌私型格最會吹牛的 小D.D 來回答大家的問題啦。

這兩天又到了開學季,不少學校都會要求學生統一購買校服。但是看著那萬年不變的藍白運動服,很多同學都下不去手。前兩天就有同學提出了關於「 校服 」的問題 ▼

「老師,我們學校的校服總是這種藍白運動服,但是外國的都是襯衫西服的,特帥。為什麼我們自己的校服就不能做好看一點呢?」

說起來以前我上學的時候,也對校服陷入過深深的思考。

即使我以前只是每周一穿一次校服,我還是被它的設計折服,不禁會去想,為什麼會有校服這種奇葩服裝的存在?

但其實講道理,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學生穿校服確實有很多好處 ▼

最起碼的一點,所有學生統一著裝,可以避免學生在服裝上的攀比,另一方面,其實在外國,學校還會通過校服,教育學生著裝禮儀方面的知識。

比如說什麼時候該穿禮服,禮服又該如何搭配之類的 ▼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兩個原因,在各個國家都還有很多其他的文化因素,影響著校服的設計。

這裡我不妨拿 英國,給大家舉個例子

英國作為作為一個 階級文化 很濃重的國家,在校服上也體現著這一點。

早期在一些 慈善學校 里,學生們穿的衣服,大多是別人捐助的藍色外衣,漸漸的這種藍色外衣就成了當時的校服 ▼

雖然我也沒覺得這有什麼好看的,不過講究繼承傳統的英國人,還是將這種 藍色粗布上衣配黃襪子 的校服一直保留到了現在 ▼

而在一些 私立學校,校服的設計就要精緻的多。

他們甚至選用了 剪裁精良的燕尾服 作為學生的校服,學生們一個個的都透著一股貴族氣質 ▼

同時,私立學校一般都不止一套校服。像昨天給大家回答問題的1米7女實習生,在英國念高中的時候,竟然有變態的9套校服。

除了日常穿的西裝,還會有為體育課準備的運動服,甚至不同的運動項目也會有專門的服裝,比如說馬術、足球等等。

這裡我拿電影「 死亡詩社 」給大家舉個例子,雖然這是一部美國電影,但是反應的教學制度很大程度上借鑒了英式的那套古板路線 ▼

電影中的學校 威爾頓預科學校,是一所專門為名校輸送人才的私立高中。

他們日常穿的都是襯衫西裝,在西服的胸袋上,秀著學校的獅子徽標。

每一個細節都表現出,這是一所 很貴的學校 ▼

上體育課的時候,學生們也都會統一著裝,換上印有學校名( WELTON )的運動服 ▼

在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衣服,這是基本的穿衣禮儀。

你看,在著裝禮儀的教育上,英國要比我們好太多。

同樣的,在我們的鄰國日本,這個崇尚 軍國主義 的國家,在學生的校服設計上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一提到日本學生的校服,腦海里反應出來的大概是這種 水手服 的形象 ▼

然而這種水手服的造型並不是日本人原創的,是在明治維新時代,日本人從 英國海軍那裡學來的。

骨子裡埋著軍國主義思想的日本人,一眼就相中了英國海軍穿的水手服。

上下一筆畫,感覺太適合自己國家的女學生了,說換就換 ▼

不過男生校服並沒有直接照搬西方的那一套,而是選擇了 自己國家的軍服,只不過把顏色換成了黑色。

他們覺得這樣才能顯現出自己的 男子氣概 ▼

你像在電影「 熱血高校 」里,鈴蘭高中的青年們一天天的有勁沒處使,到處找人茬架了。

雖然都是學校里的社會人兒,但是他們都 喜歡穿校服。

也許是因為這種校服是從軍服演變過來,線條利落,穿上顯得人特別精神,有一種說不出的大哥氣質 ▼

細心的朋友或許能注意到,他們當中只有小栗旬穿的是短校服,其他人都穿的是長款。

這其實是暗示著他們團體中的 等級制度。

外套穿的越短,也就意味著這個人在兄弟們中的 地位越高 ▼

而在戰後的日本,有認真的反思,自己是不是過於強調軍國主義教育,隨後便開始了完全西化的改革。

不僅在語言中,越來越多的出現英語辭彙。在校服方面,也有著一些變化。

不論是來自海軍的水手服,或者是男生穿的軍隊制服,都漸漸被學校放棄,更多的選擇了 完全西化設計的西服套裝 ▼

看到這裡或許有朋友會說,換件校服就叫認真反思了?他們的歷史課本都是錯的怎麼不說?

其實講道理,這只是在少數 右翼學校中,會採用這種教材。反倒是在國內,事件被放大了,表現出了不太友好的態度。

扯遠了,說回來校服這件事,其實在我 國的民國時期,也有著相當漂亮的校服設計。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 禮之大者,莫過於衣冠 」的說法。

在20世紀初的時候,學堂的校服就漸漸的變為西式制服。當年林徽因在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合影中,穿的就是 中式立領加收腰的上衣,西式的褶皺裙和皮鞋 ▼

右一,林徽因

之後標準的校服,逐漸演變成了男生穿中山裝,女生穿陰丹士林(一種面料)旗袍。

即使是現在,也還有不少大學生想要模仿那個年代的穿著,拍一張復古的畢業照 ▼

不過在建國之後,校服就從大陸消失了,當然 一起消失的還有很多其他種類的服裝。

在那個年代,人們可以選擇的也就是中山裝、列寧裝等幾種款式而已,放眼望去,全國人民男女老少都穿的一樣的衣服 ▼

而到了文革時期,全國上下又都換上了 軍裝,戴起了紅袖套,從工人到學生,人手一本紅本本 ▼

這種現象在「 大象公會 」的一篇關於校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在這段時間,消失的不僅僅是幾套服裝,

一起消失的還有人們對於服飾禮儀的觀念。

時間長了,人們也就沒有了 「體面」 的概念,以至於後來在真正設計校服的時候,大多數人只考慮 要耐穿、要耐臟、要樸素 ▼

有些思想比較前衛的學校,想要為學生配置功能齊全的多套校服,學生看起來更體面一些。

而 從小就沒有服飾禮儀挂念的家長,普遍表示反對,一來是不願意支付更多的校服費用,二來是覺得「 校服太帥容易導致早戀 」,學生就應該 樸素一些 ▼

說實話,這中樸素的校服對早戀到底有沒有用,我不知道。而在 基本的著裝禮儀 和 審美基礎 的培養方面,

我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你們說

是不是這個道理?

如欲轉載或合作,請在知乎私信我。


推薦閱讀:

校服丑能否防止早戀?
日本校服真的和電視上的一樣嗎?
開學季 | 校服是現代人擇校的標杆(日本篇)
穿校服有什麼些好處?

TAG:校服 | 学生 | 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