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傳(三)
亂世風雲兒 著
陳留舉兵
雖然袁紹領軍消滅了宦官勢力,但大權卻落在了藉機控制京城的前將軍〔1〕、并州牧〔2〕董卓手中。董卓正是當初何進與袁紹招來的地方將領之一,他進京之後就起了廢立之意,袁紹固然是不甘心的,終於與董卓決裂出走冀州。秋九月初一(9月28日),董卓終於將劉辯廢為弘農〔3〕王,立九歲的劉協為皇帝,即獻帝。
〔1〕「前將軍」,國家軍事首長,主掌軍事及京師衛戍,兼管國政,萬石,不常設。
〔2〕「并州牧」,即并州「州牧」,主掌監察所部州內官吏、諸王侯及豪族,選舉地方人才、彈劾地方官吏,常有地方行政權及兵權,二千石,靈帝後為中二千石。「并州」,全稱「并州刺史部」,今山西大部、陝西北部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在內的部份地區。
〔3〕「弘農」,司隸下轄郡。
董卓又想拉攏曹操,任命他為驍騎校尉〔1〕,曹操既不願與之為伍,大約也預料董卓必敗、天下將要大亂,於是悄悄逃離了京城。
〔1〕「驍騎校尉」,估計主掌軍事,比二千石。
因董卓發下通緝令,曹操改名換姓一路向東,大概打算投靠陳留太守張邈,或許在那時他已開始醞釀起兵打倒董卓。曹操走到成皋〔1〕時投宿在故人呂伯奢家,呂伯奢外出未歸,其子款待了曹操,當夜聽見金屬相碰的聲音,曹操以為呂家人要將他拿送官府,於是手刃數人,當發現原來只是食器相碰的聲響才明白是場誤會,無奈之下曹操凄愴說道:
「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
〔1〕「成皋」,司隸河南尹下轄縣,今屬河南滎陽市汜水鎮。
曹操繼續東行,終於到達中牟〔1〕,越過中牟就是陳留郡〔2〕。亭長〔3〕覺得曹操形跡可疑,將他拘到縣衙,這時中牟縣已然收到了緝拿曹操的文書,功曹〔4〕認出了曹操,但他以為天下大亂正需要英雄之際,於是勸縣令釋放了曹操。
〔1〕「中牟」,司隸河南尹下轄縣,今屬河南鄭州市中牟縣。
〔2〕「陳留郡」,兗州下轄郡。
〔3〕「亭長」,低級行政官,縣以下為鄉,鄉以下為亭。
〔4〕「功曹」,諸曹掾之首,主掌輔佐縣令、長之任,百石。
曹操先回到譙縣召集親朋,諸如夏侯惇〔1〕,夏侯惇族弟〔2〕夏侯淵,曹操從弟曹仁,曹仁親弟曹純,曹操從弟曹洪,曹操族子〔3〕曹休、曹真等,陸續加入了曹操的隊伍。隨後,曹操來到陳留〔4〕、襄邑〔5〕等地,散播家財、招募義兵,大約也得到了張邈的支持,襄邑人衛茲認為曹操就是能夠「平定天下之人」,而曹操也很看重衛茲,兩人惺惺相惜,常常商議起兵之事,於是衛茲出資幫助曹操召集了五千人,衛茲也許是在張邈的援引下結識了曹操。
〔1〕曹操父親曹嵩為夏侯惇叔父,曹操為夏侯惇「從父兄弟」。從父兄弟,即共祖不共父的平輩兄弟。
〔2〕「族弟」,共高祖不共曾祖的平輩兄弟稱為「族兄弟」。
〔3〕「族子」,族兄弟之子。
〔4〕「陳留」,兗州陳留郡下轄縣,今屬河南開封市祥符區陳留鎮。
〔5〕「襄邑」,兗州陳留郡下轄縣,今屬河南商丘市睢縣。
據說曹操在襄邑時與工匠一同製作卑手刀〔1〕,名士孫嵩前來拜訪,見狀譏諷道:
「要做大事的人,居然與匠人一起做刀?」
曹操不以為然地答道:
「做小事的人也能成大事,這有何妨?」
看來曹操也是個能屈能伸,做大事不拘小節的人,同時也很注重戰備工作。
〔1〕「卑手刀」,一種短刀。
冬十二月〔1〕,曹操在陳留已吾〔2〕正式起兵,扛起征討董卓的第一面大旗。
〔1〕當年有十二月及閏十二月,十二月跨度為公曆12月26日~190年1月23日,閏十二月跨度為公曆190年1月24日~2月22日。
〔2〕「已吾」,今屬河南商丘市寧陵縣。
隨後,東郡太守喬瑁偽造三公檄文〔1〕傳給各州郡「期望各州郡興起義軍,消滅賊臣,解除國難。」
〔1〕「檄文」,官府用於徵召、聲討之文書。
初平〔1〕元年(190年)春正月〔2〕,函谷關〔3〕東面的冀州、豫州、兗州〔4〕等地群雄紛紛響應徵伐董卓的號召。後將軍〔5〕、南陽〔6〕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zhòu),兗州刺史劉岱,河內〔7〕太守王匡,勃海〔8〕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9〕太守袁遺,濟北〔10〕相鮑信,廣陵〔11〕太守張超,共約數十萬人馬同時起兵。
〔1〕「初平」,是獻帝的第一個年號,自190年至193年。
〔2〕當年正月跨度為公曆2月23日~3月23日。
〔3〕「函谷關」,漢時函谷關今屬河南洛陽市新安縣,今河南靈寶市境內為秦時函谷關遺址。
〔4〕「兗州」,全稱「兗州刺史部」,今山東西部、河南東北部。
〔5〕「後將軍」,國家軍事首長,主掌軍事及京師衛戍,兼管國政,萬石,不常設。
〔6〕「南陽」,荊州下轄郡。
〔7〕「河內」,司隸下轄郡。
〔8〕「勃海」,冀州下轄郡。
〔9〕「山陽」,兗州下轄郡。
〔10〕「濟北」,兗州下轄國。
〔11〕「廣陵」,徐州下轄郡。
各路人馬主要分為北、東、南三線:北線是袁紹、王匡,向河內進兵。東線主要是兗州地區的人馬,皆往酸棗〔1〕集結,曹操也在其中。南線是袁術和孔伷,袁術屯駐魯陽〔2〕、孔伷屯駐潁川郡〔3〕。
〔1〕「酸棗」,陳留郡下轄縣,今屬河南新鄉市延津縣。
〔2〕「魯陽」,南陽郡下轄縣,今屬河南平頂山市魯山縣。
〔3〕「潁川」,豫州下轄郡。
大約正月十二日(3月6日),董卓使人毒殺弘農王劉辯,後世稱為「少帝」。
在酸棗集結的人馬舉行誓師大會組成聯盟,推舉袁紹為盟主,袁紹自任車騎將軍〔1〕、領司隸校尉〔2〕,以曹操行奮武將軍〔3〕。
〔1〕「車騎將軍」,國家軍事首長,主掌軍事及京師衛戍,兼管國政,統領京師禁衛軍,萬石,不常設。
〔2〕「領」,已有官職而兼任他職。「領司隸校尉」,即兼任司隸校尉。
〔3〕「行」,官缺未補以他官代理為「行」。「行奮武將軍」,即代理奮武將軍之職,不是正式的奮武將軍。
二月十七日(4月9日),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1〕,自己留在雒陽駐守。此後董卓下令焚燒雒陽宮殿以及城內民居,方圓二百里〔2〕之內一片火海,又使中郎將呂布發掘皇帝及公卿陵墓取出陪葬的珍玩寶藏,不知多少漢代帝王都暴屍棺外。
〔1〕「長安」,司隸京兆尹下轄縣,今屬陝西西安市。
〔2〕二百里約80多公里。
後來曹操回憶起這段漢末往事,感慨賦詩,名為《薤(xiè)露行》: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沐猴而冠(guàn)帶,知(zhì)小而謀強。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盪覆帝基業,宗廟以燔(fán)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cú)行。瞻彼雒城郭,微子為哀傷。
北線袁紹等人集結到鄴縣〔1〕,在漳水〔2〕岸邊再次舉行誓師大會,隨後韓馥鎮守鄴縣負責後勤軍糧,其餘開赴河內。
〔1〕「鄴縣」,冀州魏郡下轄縣,今屬河北邯鄲市臨漳縣。
〔2〕「漳水」,見《水經注》卷十。
三月〔1〕,聯軍仍然按兵不動、坐觀成敗,曹操心系王室對眾人說道:
「我等發動義軍是為誅滅暴亂,如今大軍已然集結,諸君還猶豫什麼?倘若董卓倚仗皇室權威、據有雒陽要隘,就可東向威逼天下,如此雖是倒行逆施,也足以成為大患。如今他焚燒宮闕,劫持天子,震動天下,人民無所依從,這是天賜良機,一戰可定,諸公不要錯失良機呀!」
〔1〕當年三月跨度為公曆4月23日~5月21日。
群雄無動於衷,曹操決定獨自進軍成皋,鮑信對曹操說道:
「依我看來謀略超群、能統領各路英雄撥亂反正之人,正是足下!若非像你這樣的人,就算一時強大終會失敗,恐怕君是上天所賜!」
於是鮑信帶領本部兩萬餘人跟隨曹操,張邈見曹操去意已決就派衛茲領兵三千協助。
曹操等人先向南行,路過中牟時縣令楊原、主簿〔1〕任峻追隨了曹操,曹操一行又折而向西行到滎陽〔2〕汴水〔3〕之畔,遭遇董卓部將徐榮,兩軍交戰曹操失利,傷亡慘重。曹操連人帶馬都被亂箭射中,翻身墜地,後面追兵將近,幸虧從弟曹洪趕來將自己的坐騎讓給了曹操,這才幫助他死裡逃生。鮑信受傷,其弟鮑韜和衛茲陣亡,曹操只好帶著殘兵敗將趁夜向酸棗撤退。徐榮不敢輕易追擊,也領兵歸還。
〔1〕「主簿」一職主掌審計、文書及書記,兼輔佐其所屬上級。「州刺史、州牧主簿」及「太守主簿」,百石。「將軍主簿」,估計六百石。
〔2〕「滎陽」,司隸河南尹下轄縣,今屬河南鄭州市古滎鎮。
〔3〕「汴水」,又作「汳(biàn)水」又稱「丹水」,見《水經注》卷二十三。
回到酸棗之後,但見群雄只顧飲酒作樂,不思進取,曹操憤慨說道:
「我有一計,諸位聽我一言。請袁紹將軍帶領河內兵馬進軍孟津〔1〕,酸棗諸將西進據守成皋、敖倉〔2〕,封鎖轘轅關〔3〕、大谷關〔4〕,控制險要地帶。袁術將軍率領南陽軍進駐丹水〔5〕、析縣〔6〕,進入武關〔7〕,震懾三輔〔8〕。各軍深溝高壘,堅守不戰,多設疑兵,以示大軍彙集之勢,而後便可名正言順平定叛逆。如今我等雖號稱義軍,卻遲疑不進,大失天下所望,我為諸公深感羞恥!」
〔1〕「孟津」,古黃河渡口,今屬河南洛陽市孟津縣會盟鎮扣馬村。
〔2〕「敖倉」,約屬滎陽,在今河南鄭州市古滎鎮北。
〔3〕「轘轅關」,今屬河南偃師市府店鎮。
〔4〕「大谷關」,今屬偃師市寇店鎮。
〔5〕「丹水」,荊州南陽郡下轄縣,今屬河南南陽市淅川縣。
〔6〕「析縣」,荊州南陽郡下轄縣,今屬南陽市西峽縣。
〔7〕「武關」,今屬陝西商洛市丹鳳縣。
〔8〕「三輔」,司隸的左馮翊、右扶風和京兆尹三郡合稱「三輔」,也就是包括整個關中,是京畿地區要地,地位很重要。
他為聯軍謀劃的計策依然沒有得到採納,曹操決定帶領本部人馬返回譙縣再作打算。由於在家鄉僅召集了曹洪家兵千餘人,曹操自嫌兵馬太少,又派曹洪去揚州〔1〕招募兵馬。曹洪得到揚州刺史陳溫及丹陽〔2〕太守周昕支持,共得精兵四千餘人向譙縣返回。曹操也領軍奔揚州方向與曹洪匯合,行到與揚州交界的龍亢〔3〕時兩軍相會。當夜就地宿營,揚州的士兵突然嘩變,焚燒了曹操營賬,曹操跑出帳外持劍砍殺了數十兵卒,剩下的人紛紛逃竄,曹操才得以逃出營地,原本四千餘人只有五百餘跟隨。曹操只好又在沛國招募兵馬,不過只在銍(zhì)縣〔4〕、建平〔5〕召集千餘人,加上本部兵馬總共三千,大約自覺實力有限,決定返回河內投奔袁紹。
〔1〕「揚州」,全稱「揚州刺史部」,轄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區、江蘇長江以南地區及浙江、江西、福建。
〔2〕「丹陽」,揚州下轄郡。
〔3〕「龍亢」,豫州沛國下轄縣,今屬安徽蚌埠市懷遠縣龍亢鎮。
〔4〕「銍縣」,今屬安徽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
〔5〕「建平」,約在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馬頭鎮。
在此期間,屯駐酸棗的聯軍發生內訌,兗州刺史劉岱殺死喬瑁以部下王肱領東郡太守,而軍糧也將耗盡,東線的酸棗聯軍就此解散。
大約是年冬,曹操抵達河內。袁紹這邊同樣沒有進展,他不確定此次征伐董卓的行動會是什麼結果。袁紹與曹操本是多年好友,他大概很希望曹操站在他這一邊,卻也擔心曹操終究會成為自己的對手。某天,袁紹與曹操敘話:
「孟德,倘若這次起兵失敗,我等將以何處為根據地呢?」
「足下認為呢?」
「我打算在冀州一帶,南面可以據守河水〔1〕,往北兼并戎狄〔2〕,依靠燕、代〔3〕之地,一統河北,再向南以爭天下,如此可以成事嗎?」
「我只憑藉天下智謀之士,只要有辦法使之為我所用,那麼去哪兒都無所謂了。」
〔1〕「河水」,見《水經注》卷一至卷五,今黃河。
〔2〕「戎狄」,北方少數民族。
〔3〕「燕、代」,即古燕國、代國,代指并州、幽州。
袁曹二人的這一番對話,顯示出曹操的智能和眼界更高一籌。曹操認為一味據守險隘,是不足以隨機應變的,縱橫天下需要憑藉的是智士人才和馭人之術。
因董卓而起的群雄各有打算,隨著酸棗聯軍的解散,袁紹反而與韓馥等人商議著另立新君,他們看中的人是漢室宗親幽州牧劉虞。曹操的態度是反對的,他對袁紹等人說道:
「董卓之罪四海皆知,我等集合義兵得到各方響應,是因我等之義舉。當今皇上幼弱因而受制於奸臣,並沒有犯下如昌邑王那樣的罪過,一旦另立新君,天下誰會信服?諸君向北,我自向西〔1〕!」
〔1〕幽州在河內北方,長安在西方。
後來袁紹將一塊不知如何得來的玉印拿給曹操看,大約示意自己將來能掌大權,曹操大笑說道:「我不會任你妄為。」
初平二年(191年)春正月〔1〕,袁紹不顧反對仍派使者拿著表章到幽州尊奉劉虞為皇帝,卻被劉虞義正言辭地拒絕了。於是袁紹轉而謀劃奪取冀州,秋七月〔2〕,韓馥在脅迫之下將冀州拱手相讓,袁紹自領冀州牧。
〔1〕當年正月跨度為公曆2月12日~3月13日。
〔2〕當年七月跨度為公曆8月8日~9月6日。
袁紹據有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冀州,似乎就要雄霸天下,他還想著拉攏曹操,於是派人遊說:
「如今袁公兵強馬壯、勢力大盛,兩位公子〔1〕也已成年,天下群雄誰能比得過他呢?」
〔1〕長子袁譚、次子袁熙。
曹操不以為然,越覺袁紹心懷不軌,暗下決心誅滅袁紹,只是他目前並不具備這個實力。此時,鮑信卻建議曹操趕緊脫離袁紹:
「奸臣乘隙顛覆皇室,而天下英雄奮起都為道義。袁紹身為盟主,以權謀私,必會引起禍亂,說不定他就是第二個董卓。若是與他對抗,我等又實力不濟,反而是自找禍患。我看不如暫且轉到河南〔1〕發展,保存實力,靜觀其變。」
〔1〕「河南」,指古黃河以南地區,主要是豫州、兗州。
正在這時黑山軍於毒、白繞、眭(suī)固等共十餘萬之眾侵犯魏郡、東郡,東郡太守王肱難以抵禦。魏郡屬冀州,袁紹不能容許黑山軍進犯,曹操借故馳援東郡從而脫離袁紹,這或許也是袁紹派他前往的。
推薦閱讀:
※沒有劉備,諸葛亮會甘於一直在草廬嗎?
※諸葛亮算不算失敗者?
※趙雲單騎救主真實的可能性有幾何?
※在遊戲界,與《三國演義》、《西遊記》題材的成功作品相比,為何《水滸傳》題材的成功作品要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