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傳(一)

亂世風雲兒 著

  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東漢豫州〔1〕沛國〔2〕譙縣人〔3〕。生於永壽〔4〕元年(155年),卒於建安〔5〕二十五年(220年)春正月二十三日(3月15日)。東漢末年、三國〔6〕曹魏奠基者,傑出治政家、軍事家、文學家。

  〔1〕東漢將國土分為十三個州,「豫州」是其中之一,全稱「豫州刺史部」,轄今河南東南部、安徽淮河以北地區。東漢時期的行政區主要劃分三個級別,為「州、郡、縣」。

  〔2〕「沛國」,「國」相當於郡,皇親被冊封為王、侯,其領地即為國,但皇親不掌握實權。

  〔3〕「譙縣」,今屬安徽亳州市。

  〔4〕「永壽」,是桓帝的第五個年號,自155年至158年。

  〔5〕「建安」,是獻帝的第五個年號,自196年至220年。

  〔6〕三國時期一般認為是從東漢末年184年至280年西晉統一的一段歷史時期。

家世出身

  曹操生父曹嵩字巨高、祖父曹騰字季興。

  安帝〔1〕時,曹騰在宮中黃門署任屬官,黃門署是由宦官供職的官署,曹騰正是一個宦官。永寧〔2〕元年(120年),太后因他行事謹慎、為人敦厚,教他陪侍皇太子讀書,也深得太子喜愛。後來太子即位,也就是順帝〔3〕,曹騰先任小黃門〔4〕又遷升中常侍〔5〕。順帝駕崩之後,後繼的沖帝〔6〕早夭,質帝〔7〕被把持朝政的大將軍〔8〕梁冀毒殺,曹騰因支持擁立桓帝〔9〕有功而受封費亭侯〔10〕、升任大長秋〔11〕,建和〔12〕元年(147年)秋七月二十二日(9月4日),奉旨前往封地就國〔13〕,大約在桓帝朝去世。曹騰在內廷任職三十餘年,得皇帝、太后信任,不僅有權有勢,而且結交了不少海內名士,有不少名士就因他的舉薦而位列公卿,曹氏宗族中更有在朝中、地方居高官者,這其中恐怕與曹騰的運作不無干係。

  〔1〕「安帝」,劉祜,東漢第六位皇帝,延平元年至延光四年(106~125年)在位。

  〔2〕「永寧」,是安帝的第三個年號,自120年至121年。

  〔3〕「順帝」,劉保,東漢第七位皇帝,延光四年至建康元年(125~144年)在位。

  〔4〕「小黃門」,主掌侍奉皇帝左右,隨時受命,供職禁宮中,傳達皇帝詔命及尚書奏事,宦者充任,祿秩六百石。漢代祿秩由高至低羅列:萬石、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百石、斗食、佐吏。

  〔5〕「中常侍」,主掌侍奉皇帝左右,隨時受命,宦者充任,千石,後增秩比二千石。

  〔6〕「沖帝」,劉炳,東漢第八位皇帝,建康元年至永熹元年(144~145年)在位。

  〔7〕「質帝」,劉纘,東漢第九位皇帝,永熹元年至本初元年(145~146年)在位。

  〔8〕「大將軍」,重號將軍,國家最高軍事首長,京師禁衛軍、侍衛首長,主掌軍事及京師衛戍,兼管國政,萬石,不常設。漢代將軍分「重號將軍」和「雜號將軍」,前者地位高。重號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及前、後、左、右將軍」。其餘為雜號,祿秩萬石,不常設。

  〔9〕「桓帝」,劉志,東漢第十位皇帝,本初元年至永康元年(146~167年)在位。

  〔10〕「費亭侯」,漢代列侯分「縣侯、鄉侯、亭侯」三等,費為亭名,屬豫州沛國酇縣,今屬河南永城市新橋鄉。

  〔11〕「大長秋」,皇后卿之一,主掌皇后宮中事務,尊奉宣諭皇后詔命、溝通宮內宮外,初為士人其後常為宦者充任,二千石。

  〔12〕「建和」,是桓帝的第一個年號,自147年至149年。

  〔13〕「就國」,即受到冊封的王侯前往封地居住並統治,但東漢王侯沒有實權只是象徵性的統治者。

  曹騰大概在順帝時收養了曹嵩,以便後嗣有人。曹嵩本姓夏侯,因承祧曹家故而改姓。有這樣的父親做靠山,曹嵩也得以在朝中充任要職,桓帝時任司隸校尉〔1〕,靈帝〔2〕時又歷任大司農〔3〕、大鴻臚〔4〕,甚而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5〕。曹嵩一路攀升大抵離不開養父的照應,但能居三公之位也幸虧他是巨富,靈帝末年,做官是要向皇帝捐錢的,這是官方公開的規定,中平〔6〕四年(187年),為了做太尉,曹嵩賄賂宦官以及向皇帝捐錢不下千萬。

  〔1〕「司隸校尉」,主掌監察京師百官,兼為司隸地區最高行政首長,比二千石。

  〔2〕「靈帝」,劉宏,東漢第十一位皇帝,建寧元年至中平六年(168~189年)在位。

  〔3〕「大司農」,卿之一,主掌國家農業、財政稅收,中二千石。

  〔4〕「大鴻臚」,卿之一,主掌歸附蠻夷事務、接待諸王侯朝覲、贊導朝見禮儀,中二千石。

  〔5〕「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合稱「三公」。「太尉」,公之一,國家最高軍事首長,主掌軍事兼管國政,萬石。

  〔6〕「中平」,是靈帝的第四個年號,自184年至189年。

  曹操就是在這樣有權勢、有人脈、有財力的大官僚之家成長起來的。

少年經歷

  曹操的相貌大概說不上英俊,他可能有個特點就是眼睛細小,似乎眯著眼看人,所以自小有個乳名「阿瞞」。少年曹操大約是在家鄉譙縣和京師雒陽〔1〕兩地生活的,他的表現常常是放蕩不羈、不注重修養和學業。

  〔1〕「雒陽」,司隸河南尹下轄縣,今屬河南洛陽市。

  據說曹操十歲〔1〕那年在譙水洗澡時曾擊退一條鱷魚,後來有人見到鱷魚落荒而逃,曹操譏諷而又炫耀地笑道「我為鱷魚攻擊也不曾恐懼,他看見鱷魚竟嚇成這個樣子!」眾人聽說,都覺驚奇。

  〔1〕古時按虛歲,周歲為九歲。

  但他又是個機智敏銳、懂得謀略、工於心計的人。

  曹操叔父因他不務正業數次向曹嵩告狀,曹操心中厭惡,某日見叔父走來,他忙做一副眼歪口斜狀,叔父上前詢問,曹操說是「中風」,叔父就去轉告曹嵩,等曹嵩趕到,曹操卻恢復容貌只說「叔父不喜歡我,故意誣陷」,從此以後,曹嵩果然不再輕信弟弟說曹操的不是。

  還有一次,曹操與好友袁紹見到一家人正在舉行婚禮,曹操趁夜潛入人家庭院中高喊「有賊」,那家人就來到庭院察看,曹操趁機劫走了新娘,兩人逃跑途中掉進荊棘叢里,袁紹被荊棘困住難以掙脫,曹操靈機一動高喊「偷兒賊在此」,情急之下袁紹奮力鑽出,兩人得以逃脫。

  同時,曹操好做遊俠,遊俠的質量是打抱不平、仗義守信、救困扶危。這大約與他自小所接觸的人物有關,例如袁紹、張邈、許攸等都是遊俠人物。

  然而大多數人都認為年少的曹操不過是個成天飛鷹走狗、四處遊盪的紈絝子弟,不足為奇。

  延熹〔1〕九年(166年),由於世族〔2〕與宦官的爭權導致爆發「黨錮之禍」,桓帝是信任宦官的,因而以司隸校尉李膺(yīng)為首的二百餘反對宦官的士人〔3〕被指為「黨人」收監下獄。李膺入獄後故意揭發了不少宦官子弟,宦官們因怕遭到株連反而勸皇帝大赦天下,永康〔4〕元年(167年),黨人被釋放,但名字都記錄在冊,永不錄用。

  〔1〕「延熹」,是桓帝的第六個年號,自158年至167年。

  〔2〕「世族」,以儒學傳家、世代為官,有權有勢、聲名顯赫的家族。

  〔3〕「士人」,以學習、研究儒家經典為本,或以此求得功名的階層,是組成世族的群體。

  〔4〕「永康」,是桓帝的第七個年號,167年。

  建寧〔1〕元年(168年),靈帝即位不久,大將軍竇武、太傅〔2〕陳蕃謀劃剷除宦官,由於計劃暴露,以曹節、王甫為首的宦官劫持皇帝及太后發起政變,竇陳二人雙雙斃命。

  〔1〕「建寧」,是靈帝的第一個年號,自168年至172年。

  〔2〕「太傅」,上公之一,皇帝初即位時設置,為輔弼天子之任,萬石,不常設。

  建寧二年(169年),有朝臣上書為竇武、陳蕃平反,並推薦李膺出任三公之位,曹節等人蠱惑皇帝,再次下令緝拿黨人,李膺等百餘名士下獄處死,而各地被牽連的士人又達六七百人。

  桓、靈之世,宦官把持朝廷,權力空前炙熱,世族出身的公卿深為不滿,士人進身的前途受阻,因而與宦官勢同水火,更借著反對宦官而揚名。當時的士人相互標榜,興起了品評人物、批評時局的風尚,且指引著社會輿論。

  黨錮之禍爆發的那一年,曹操十二歲,直到建寧二年的時候,曹操也已十四歲,出身於官僚家庭的人將來繼續做官,在那個時代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做官,曹操面臨的抉擇就是或與宦官為伍、或與士人為伍、或者默默無聞。

  少年曹操所結交的袁紹等人不僅是遊俠也大多是身負盛名的士人,這些名士的立場影響著曹操向士人靠攏。他們當中最重要的當屬出身於世家「汝南袁氏」的袁紹,他的家族號稱「四世三公〔1〕、門生故吏〔2〕遍天下」。袁紹大約在黨錮之禍的時候隱居於京師雒陽,一方面結交天下名士,一方面謀劃營救黨人。曹操所結交的名士中當有一些出於袁紹的引薦,何顒(yóng)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他常常到雒陽與袁紹一同商議營救黨人,當他初見曹操時竟然說道:「漢家將亡,能安定天下的必是此人!」

  〔1〕「四世三公」,自袁紹高祖父(即祖父的祖父)開始,袁氏四代人出了五位官居三公之位的朝廷大員。

  〔2〕「門生故吏」,拜在某個名士門下學習儒家經典者就是其「門生」,而為某人舉薦為官者就是其「故吏」,門生、故吏與其師傅、舉主之間大多形成近乎君臣父子的附庸關係。

  雖然積極結交名士,但在當時的情形下,曹操作為宦官後裔的身份大概還是為一些士人所懷疑和不齒的。並無聲望的曹操,需要製造輿論,於是他拜訪了以善於識人而著稱的名臣喬玄,喬玄驚訝地說道:「天下將要大亂,能安定天下之人恐怕就是你了!」接著,喬玄建議曹操去拜見許邵。

  許邵善於品評人物,是著名的「月旦評〔1〕」的主持人,時人都認為要獲得名望就要得到他的評價。然而許劭看不起曹操,起初不願意為他做評,在曹操的威脅之下終於說出著名評語「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2〕」,這足以讓曹操揚名。

  〔1〕「月旦評」,因每月初一對當時人物進行一次品評而得名。

  〔2〕《異同雜語》載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推薦閱讀:

劉備東征(二)吳王之略
《三國演義》裡面的哪個人物和真實歷史反差最大?
軍師聯盟:曹丕與甄宓為何相愛相殺|文史宴
歷史上的趙雲有那麼厲害嗎?
司馬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TAG:三国人物 | 三国历史 | 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