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線條地談宗教
粗線條地談宗教,一
字母兄
剛才打了不少字,一下子死機了,一定程度上你說的對。不過我表達的不是這個意思。既然我們是要論宗教,不能以教徒的立場,去論宗教。彷彿以五毛的角度解釋毛一樣。
我看過一些佛教和基督的東西,細緻內里都是一筆而過的介紹,能看都是一些歷史的脈絡。不過現在記性也不太好的。
印度佛教的產生是在奴隸社會,當時有個四個比較大的姓氏,其中一個姓氏是婆羅門,也就是祭司,某種程度上也就是巫師。早期的人類不能解釋宇宙的變化,我們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是某種超自然的東西創造我們。由此有了上帝,才引發伊甸園的故事,也是告訴我們人類是怎麼來的
我這裡說的佛教,佛教的來源奴隸社會大姓氏的爭鬥,一個代表神權,一個是代表貴族。也就是說一能有權利來解釋神是什麼,一個是有能力獲得物質的。佛陀的產生,就是宣布眾生平等,自然獲得其他弱小姓氏的支持。這個佛陀不是神,就是一種覺悟者。至於佛陀之後,印度政治格局又變了。
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彌補了儒學上的不足,儒學不能解釋宇宙,儒學的思想是碎片式的,禮壞樂崩的時代,怎麼能解釋禮儀的合理性,如果合理怎麼能敗落了呢。佛教從輪迴,來生,來解釋這些問題。佛教傳入中國,經過翻譯,在南北朝才大行其道,必須經過統治者的認可,也就是能解釋統治者的合法性,什麼六道輪迴,理想的看,這是輪迴,在君權神授上更加了一層保護膜,有利於統治者的地位,進而讓統治者溫和。不過中國人信仰帶有實用主義,我們相信是皇帝的權利,不是皇帝的位置,統治者利用佛教來解釋自己合法性,但是不等於真能按照佛法來行事。
早期翻譯佛法的時候,唐朝之前,利用玄學,五行八卦,道家陰陽,把佛教弄的有點神話色彩,佛和菩薩都成了神,而且某些人物,道家有,佛家也有。神化了佛,雖然沒有神格,但超出一般人了,老百姓能不膜拜呢?是靈才信,不靈至少能安放一個浮躁的心吧,也是一種安慰。
禪宗的產生,還的感謝唐朝玄奘的翻譯,和尚是師傅,佛就覺,看《金剛經》《六祖壇經》我是大略的看故事,沒有一個方程式來告訴我們如何成佛,可以頓悟,還可以一個手勢什麼的,比古龍的小說還意想不到。至於那些跪拜,或者佛教咒語,我個人覺得有些道家色彩。可能佛的本土化,在變遷中已經說不清道不明(我個人沒有理論的猜測,印度歷史後來已經沒有了早期的文字,甚至後來的佛都是從中土玄奘那裡介紹過去的,原生態的佛教什麼樣,礙於閱讀有限,我也沒有去看)。宗教也是一點點的,不斷的與時俱進,不是一成不變,不變是一元的信仰,終要走向佛,才是宗教的普遍共性。
我說佛是內向的修行,因為佛沒有告訴我們怎麼走,磕頭跪拜應該是一種禮儀,咒語是讓內心去處一些不安,路怎麼走,自己去悟。
基督和佛相同的,他們告訴信徒有一種彼岸,看到對面是那麼的美好,都一元的信仰,一個上帝,一個是佛。不同的,上帝通過《聖經》告訴信徒怎麼走,也看到一些伊斯蘭的書,他們認為英文不是原本,只有看不懂古蘭經才是上帝原本意思。不管怎麼樣,上帝能告訴我們,怎麼才能走到彼岸。一個是外向的,有外向才需要傳教,一個的內向,自然有緣的入。
上帝存在嗎?要宗教立場,就存在;實用主義的立場,對我有好處就存在,沒有好處,就不存在;不是宗教立場,那是不存在上帝。
沒有宗教立場,是不是就徹底無神,我不願意用有神與無神來區分信仰,哲學的角度用唯心和唯物。其實神是一種載體,如果神是空洞的,我們信他幹嘛。神背後的內里應該是一種人類特定的價值和追求。從我角度而言神可以沒有,神是載體和外在的表象,那種價值和追求才是本質,也是內里。
禪宗的角度,那就是覺悟,不是被神化的佛龕,這些是理論上,和世俗里的民間看法不同。真實覺悟是可以無神,來生應該是因果,不過延伸到民間,充滿了神格。
還可以有一種鄒峰類著的,走出基督的,沒有信仰卻可以有信念,真善美什麼的;還有說說清營,為什麼後來信了基督,對民主的追求,當下不滿,內心性格和環境的不容,內心不安,不安的人需要一個地方去安放自己的內心;還有一種我母親,天天忙得種地,看電視,有神的概念,神就是玉皇大帝什麼,卻不信,天天忙忙碌碌的過著,生活很充實吧!
中國文化就沒有一元的信仰,不是宗教模式的單一的價值體系,但是有自己的價值內核,義什麼,仁什麼的,不全面不系統,碎片的。由此佛來也可以,基督來也行,喇嘛也可以。我們歷史上沒有什麼宗教戰爭,不同文化不同區域,形態是不一樣的。
我這裡不想討論什麼是徹底的無神,而是對神的解釋,它是情感上的維持產物,還是理性上的維持產物。我到認為他是情感上,感情上確立了神,圍繞神的藝術也誕生了。因為一元的信仰它不認道理,因為信仰才是更大的道理。也就是水色談宗教的時候,總有自己的局限。
以上是我粗線的看法
粗線條地談宗教,二
你還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想知道的,有神和無神,而不說談聖經裡面隱含某種契約精神,當然有。我說信仰是不講道理的,以為他信仰,才相信《聖經》就是代表神的意思。問題我不相信有神,誰能證明《聖經》就是神的意思呢?但是我願意肯定的,《聖經》裡面有某些人類的價值需求。因為有這些價值需求,人們能在相處中獲益。難道宗教那些領袖就沒有假借神的旨意,來行事一些醜惡的目的嗎?那些歐洲的經典小說,有多少是諷刺宗教的呢?因為信仰是基點,才能得出神的合理性。這個神是無形的,全知,難道託夢成就的《聖經》嗎?信仰的人,可以不考慮這些,因為相信。
上帝說到底其實人創造的,因為沒有辦法去解釋自然界,聰明的弄出神,神告訴我們如何如何,一定程度為了這個族群的趨利避害。慢慢這個區域的人類活動,隨著漫長的歷史,磨合出一條合乎人類發展的秩序,這些秩序才是倫理道德的基礎。產生的文字,早期文字不是現在那麼全面,符號的那樣,後來的人通過這些符號,口口相傳的故事,口口相傳都有誤差,沒準某個祭司,他寫了最最早《聖經》,半人半神的樣子,而裡面的那些秩序,就是一個區域文明的價值核心(這裡都我自己的猜測,沒有什麼理論基礎)。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哥白尼,布魯諾怎麼死的,不都是到教廷的壓制嗎?哲學的完善,人權的建立,科學的進步,都是較為科學的解釋這個世界,由此能有「上帝死了」這句話。這句話的不同人,不同的解釋,為自己的立場去移情。我個人認為宗教是哲學的一種,只是不夠科學。至於你說的情緒之類,這些我看也可以是物質的,先有肉體,才有情緒。現在化學上不也在聲明,中樞精神的什麼,引發什麼反應。人類還有理想,信念,意義,乃至幸福,這些都不是肉體,問題這些在肉體沒有之後,屬於那個人的這些都沒有了。莫非這些這些認為是神給的,這些也是人類文化的體現。神是早期人類情感上的藝術假設,推進了人類的文化發展,但是神畢竟不是真的本源。如果一個在狼群中長大的狼娃,他因為周圍的環境,就可能的認為自己的狼生的,為什麼其他的狼沒有人形呢?如果沒有人類的教育,他的原始思維,肯性不會認為自己是人。但是如果用科學的角度,從人類的角度看,他自己認為是其實是錯的,他是人沒錯,但是他的壞境給予他的這種(他的狼)想法。我這個類比未必真的恰當,不過有某種相似度,畢竟因為科學也有太多解釋不清楚的東西存在。
籠統的看宗教是有神的,細分的不同宗教的神也是相互矛盾,甚至是概念不同的,自說自話,到底哪個神全能,誰更唯一,我更願意稱之為宗教是單一的信仰。禪宗沒有神,卻有單一的信仰,信仰不需要道理,只要自己願意承認。不過沒有信仰可以有信念,比如普世價值,可以說從宗教里提取出來這些核心價值。找到根本,何必要那個外在呢?有神論那裡,自己的敬畏是來自上帝,由此相信神的存在;在無神論哪裡,自己的敬畏來自經驗,或者某種教訓之類的。明明自己沒有神,不相信他的存在,我就怎麼也不能理解的,怎麼就公認沒有徹底的無神論呢?也可能是概念不同的,各說各話。
推薦閱讀:
※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是什麼?
※信仰如何影響人的行為?
※為什麼恐怖分子多信奉伊斯蘭教,這些人理解的教義和大多數善良的穆斯林有哪些不同?
※無敵最寂寞-尋求終極佛牌
※宗教信仰對於什麼樣的個體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