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和李治為何能對付唐太宗都對付不了的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在唐太宗後期權勢熏天,唐太宗都拿他毫無辦法,連立誰為太子這樣的事情長孫無忌反對就辦不成。
為什麼這麼難纏的人物好像沒過幾輪就給李治和武則天收拾了?是否可以認為速來被認為「仁慈懦弱」的李治的政治水平被低估了?
別是連續劇看多了吧……
什麼叫做「唐太宗拿長孫無忌毫無辦法」??誰告訴你的??唐太宗自己說的???
從血緣上講,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親小舅子,是他兒子的親舅舅。從感情上講,兩個人從晉陽起兵就在一起,風風雨雨幾十年,玄武門之變生死與共,長孫無忌位居凌煙閣二十四臣第一名。從現實上講,長孫無忌忠心耿耿,幾十年來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對自己的兒子更是關懷備至,這樣一個人,有什麼理由殺他?
至於說長孫無忌影響立儲,這倒是真的,不過原因並不是因為李世民怕他,而是因為長孫無忌眼光毒辣,總能抓住李世民的要害。
當年李世民廢掉太子李承乾,朝野上下都認為應該立魏王李泰,李世民自己也是這麼想的,本來大家認為已經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時候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站出來,力挺當年只有十六歲的晉王李治。
其實我們都知道他們挺李治的理由,因為晉王年齡小,性情柔和,沒有自己的班底,只能依靠長孫一派。而如果魏王當了皇帝,必然用自己的班底(如房遺愛),到時候自己的宰相之位必然不保。
但是跟李世民,他就不是這麼說的了。
長孫無忌只說了一個理由:魏王城府深,野心大,心狠手辣。一旦登基,老大李承乾和老三李治都肯定活不成。而李治仁厚,他登基,老大老二的性命可以無憂。
天底下沒有哪個父親不擔心兒子的生命,手心手背都是肉。就這一個理由,就讓李世民廢掉了自己寄予厚望的魏王,改立李治。為了讓李治和長孫無忌牢牢的綁在一起,李世民當著他倆的面對李治說:感謝你舅舅吧,他把皇位給了你啦!
至於第二次影響立儲,長孫無忌內心的理由很簡單——李恪不是自己的外甥,李治是。但是他跟李世民不能這麼說,他說的理由也很簡單:太子是國本,不能輕易改變,短短几年前後四次想廢立太子,對國家穩定不利。李世民也考慮到一旦李恪繼位,這群帝國元老們可能不支持他,所以也就算了。
這才是長孫無忌影響貞觀朝立儲的真相,而不是什麼李世民搞不定他。
而長孫無忌在高宗朝被逼死,原因也不過是權力鬥爭而已。簡單的說就是——他太飄了。
(左圖唐高宗右圖武則天,這倆人的長相真是……)
長孫無忌在李世民死了以後,基本就沒人能治的了他了。加上皇上是自己的親外甥,更是狂的沒邊,朝野上下被他治的噤若寒蟬,就差學趙高指鹿為馬了。
所以李治很不爽。
尤其是房遺愛謀反案,長孫無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憑空生出一場大案,把自己的反對派一網打盡。把皇上的哥哥妹妹都給殺了,李恪(就是那位差點被立為太子的那位)畢竟是皇帝的親兄弟,被長孫無忌下令賜死。皇帝心軟想求求情,長孫無忌一點情面都不給,生生殺了太宗的皇子。李世民如果知道這件事兒,回想起當年長孫無忌勸自己的理由,估計得氣活過來。
「廢王立武」的皇后之爭其實不過是表面現象,真相仍然是權力鬥爭。長孫無忌滿以為李治還是當年那個小孩,不敢幹什麼出格的事兒。可是他無論如何沒想到李治敢把和他同級別的顧命大臣褚遂良給貶出去。直到褚遂良被貶謫,他才知道自己的權力有多脆弱。
其實長孫無忌的權力一直都是來源於李治,因為皇上是他親外甥,所以大家都怕他,可是他錯把這個權力當成了自己的。直到最後他才發現,皇帝要辦他,只需要薄薄的一紙詔書而已。
褚遂良一走,長孫無忌的陣營就開始崩潰。加上一群妄圖上位的如許敬宗,李義府(笑裡藏刀的典故來源)等人的補槍,長孫一黨很快就被消滅了。
長孫無忌的死,史書對他並無同情,舊唐書里寫:「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而為無忌所嫉,離間父子,遽為豺狼。而無忌破家,其陰報也歟?」,簡單說就是天理有常,報應不爽。
總之,做人,不能太飄啊!長孫無忌一沒兵權二沒相權,李世民這個親自打天下手握兵權的皇帝居然還會對付不了這樣一個臣子?
真不知道能夠說出這樣的話的人,究竟是從不看史書,只看NC電視劇與YY小說的純史盲呢,還是明知史實如何卻仍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有心人」。
因為自貞觀二年卸掉尚書右僕射的官職後,長孫無忌就只掛了個從一品的文散官頭銜,即便是後來授予的司空、司徒,也都只是虛職,既不能參知政事也無實權。而貞觀十九年的時候唐太宗親自征遼,遂令長孫無忌攝了個侍中,結果也是唐太宗一班師回朝長孫無忌就立刻辭了職。更何況最關鍵的問題是,誰都知道槍杆子里出政權,而長孫無忌與褚遂良即便是在高宗朝最如日中天的時候都不曾掌握過兵權,唐高宗想罷免他們只憑一紙詔書便辦到了,而魄力更甚的唐太宗居然還需要看朝中大臣的臉色行事?
至於樓主所疑慮的唐太宗「連立誰為太子這樣的事情長孫無忌反對就辦不成」——事實上唐太宗壓根就不是真心想改立李恪為太子,看看正史中的各處記載就能知道,唐太宗為什麼不是在廢了李承乾之後立馬就想到李恪這個兒子而是在立了李治後過了大半年的時間,這才突然想到要改立李恪為太子。
《資治通鑒》:
(貞觀十七年十一月)敕選良家女以實東宮;癸巳(十七日),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寧辭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謂吳王恪曰:「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要不戒!」
《冊府元龜》◎帝王部·誡勵:
(貞觀十七年)十二月,帝謂吳王曰:「父之於子,恩愛是常。子能仁孝不騫,父亦恩情自重。若不順其親,數有罪惡,刑戮將及,何愛之有?昔漢武立昭帝,燕王旦囂張不服,霍光遣一折簡至,身死國除。為人臣不得不慎。」《舊唐書·禇遂良列傳》: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寢疾,召遂良及長孫無忌入卧內,謂之曰:「卿等忠烈,簡在朕心。昔漢武寄霍光,劉備托葛亮,朕之後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須盡誠輔佐,永保宗社。」又顧謂太子曰:「無忌、遂良在,國家之事,汝無憂矣。」仍命遂良草詔。《冊府元龜》◎刑法部 守法正直:
帝因泣謂侍臣曰:朕兄弟不多,荊王是朕長叔,吳王是朕兄,雖犯國經,欲就公等乞叔及兄姊等命。敦禮進曰:昔周公誅管蔡,漢景夷七國,至於孝昭之時,燕王蓋主謀逆,皆正刑典,此乃前事不遠,陛下豈可屈法申恩?乃從之。唐太宗立李治時的雷厲風行,在一乾重臣面前以秀自殺為要挾,而反觀欲立李恪時,唐太宗竟然只對一個最不可能贊成的人隨口說了一句。而且從《資治通鑒》的史料上看,就算李治十一月十七日拒絕納妾,唐太宗疑其仁弱並立馬想到了李恪,但短短的十幾天,十二月初六,唐太宗卻反過來警告李恪不要學燕王劉旦,並說我已經幫你做准好了霍光。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唐太宗居然在臨終前還對著長孫無忌提到了霍光,這其中的奧妙,有些人是永遠不願去想,也不敢去深究的。所以唐高宗在處置李恪等人時為什麼會有大臣特意提及燕王劉旦一事,也就很好理解了,因為他們不過是在遵從唐太宗的旨意辦事。
當然,也有人聲稱唐太宗用燕王旦警告李恪是在「保護」李恪,在為李恪「好」,讓李恪自己謹慎小心一些,不過這真的是唐太宗在為李恪好嗎?
李恪作為親王,無論是生活在什麼時期,他的命都不掌握在他自己手裡,而是掌握在皇帝手裡。何況以李恪提名太子未果這件事,以及他敏感的庶長子身份,新皇登基後會發生什麼事,以唐太宗的政治智慧不可能想不到。所以唐太宗要是真的在保護李恪,真的為李恪好,就不該是告誡李恪自己要謹言慎行一些,而是應該明確告訴未來的皇帝李治你要善待李恪。
也正因為明白這樣的道理,漢高祖劉邦在改立劉如意失敗後,特意留了封手詔給太子劉盈,告訴他一定要照顧好如意這個弟弟;唐太宗也反覆強調過立李治就是為了讓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能夠同時活著——唐太宗既然能明確向自己的接班人李治表示日後一定要善待李承乾、李泰這兩個哥哥,為什麼不同樣強調一下也要善待李恪呢?
所以唐太宗警告李恪,只是警告而已,和所謂的保護李恪無關,更不是在為李恪好。唐太宗若是真的為李恪好,就該告訴未來的皇帝一定要善待李恪。
還有人說警告云云也有記載是在貞觀十一年的,但《資治通鑒》是編年體,在沒有確切時間記載的事,司馬光通常是很統筒把事情記載在一個大事件後面,而警告別學燕旦,《資治通鑒》里明確記載了是「十七年,十二月,壬子」。司馬光與李恪無冤無仇,沒理由去捏造一個日期來使得立李恪為太子變得可笑與不真實,所以這個日子就是唐太宗告誡李恪日子,何況《冊府元龜》上也同樣記載了此事發生在貞觀十七年十二月。
綜合對比一下上述史料,唐太宗為什麼要提名李恪為太子也就一目了然了,就是為了讓大家把目光從李治的同胞兄弟身上轉移到李恪這個庶長子上,畢竟各處史書上記載得非常明確,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謀反失敗後,唐太宗的最高指導思想就是如何能夠同時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至於這三個兒子之外的其他皇子,都不在唐太宗擔心的範圍之內。
《舊唐書·李泰列傳》:
太宗因謂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新唐書·李泰列傳》:
帝曰:「是也,有如立泰,則副君可詭求而得。使泰也立,承乾、治俱死;治也立,泰、承乾可無它。」《冊府元龜◎帝王部?英斷》:
太宗因謂侍臣曰:「我若立泰,便是儲宮之位可經求而得也。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與承乾可無恙也。」
《冊府元龜◎宗室部?譴讓》:
太宗因謂侍臣曰:「我若立泰,便是儲宮之位,可經營而得也。泰立, 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與承乾可無恙也。」《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七》:
上謂侍臣曰:「我若立泰,則是太子之位可經營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窺伺者,皆兩棄之,傳諸子孫,永為後法。且泰立,則承乾與治皆不全;治立,則承乾與泰皆無恙矣。」不要覺得唐太宗偏心,要知道人心天生是偏左的,想要一碗水端平本來就是難事,唐太宗也不是陽光普照大地的聖人聖父,就只是個普通人,會對自己鍾愛的兒子有所偏心偏愛再正常不過。
不過光有李治當太子並不能讓唐太宗徹底放下心來,畢竟新皇登基後,他的同胞兄弟處境是最危險的,西晉的齊王司馬攸、隋朝的楊勇楊秀等人正是前車之鑒,所以唐太宗臨終前為了以防萬一,堅決不讓李泰回京奔喪,以免被人趁機找借口加以處置。更甚至為了轉移大家的視線,唐太宗還特地把自己的庶長子、宗室中排行僅次於荊王李元景的吳王李恪推出來當做替罪羊——庶長子的名分竟有多少分量,看看唐高祖的庶長子荊王李元景就知道了。
《唐會要卷第九十食實封數》:
荊王元景。二千五百戶。武德九年十月八日敕。《舊唐書·高祖諸子列傳》:
荊王元景……貞觀初,歷遷雍州牧、右驍衛大將軍。
唐太宗登基時李元景才幾歲,對大唐更沒有任何功勞可言,就這樣,唐太宗一下子就給了他實封2500戶的超高待遇(當時親王實封一般600戶到800戶),後來又是雍州牧又是右驍衛大將軍,就是因為李元景這個唐高祖的庶長子、宗室頭號親王的頭銜太過扎眼,唐太宗必須予以一定的安撫。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唐高宗登基後,又進一步加封了荊王李元景與吳王李恪這兩個宗室排前兩號的人物分別為司徒與司空,雖然三公的頭銜不過是個虛職,但也象徵了唐高宗對宗室的安撫。
所以永徽四年高陽公主等人謀反時,為什麼要推舉荊王李元景上台,就是因為他這個唐高祖庶長子的身份是宗室之首,佔了名分的先機,不然按照遠近親疏甚至才望來看,韓王李元嘉的王妃是高陽公主的駙馬房遺愛的嫡親姐妹,而且在宗室中更是才名遠播比李元景好多了。高陽公主卻壓根沒搭理跟自己關係同樣親近且有著賢王之名的李元嘉,而是直接推了宗室之首的李元景上台,庶長子的名分有多重要,也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樓主所謂的唐太宗「連立誰為太子這樣的事情長孫無忌反對就辦不成。」根本不成立,因為唐太宗根本沒有真心想要立過李恪為太子。太宗已老,殺長孫無忌容易,但長孫死後,帶來的權力失衡和混亂,他已經沒有時間收拾了。所以留下一個相對穩定的政局,讓繼任者可以較從容的應對,算是次優的選擇。
李治才是真正操縱權利的高手。
這是一個讓人欽佩、膽寒又著迷的人物,其被掩蓋的光彩並不遜於他的父親和妻子,絕無二選的帝王之才。長孫無忌與太宗並肩作戰,從風起雲湧的逐鹿時代到波雲詭譎的爭儲之戰,再到後來的貞觀盛世,他是開始就站在李二身邊的第一人,並且從始至終堅定不移。他們之間決不僅僅是因為姻親而形成的俗套親密關係,是共謀大業,並肩走過崢嶸歲月的戰友、知己、兄弟(基友)……無論長孫無忌在太宗朝的實職如何,都無法否定他在太宗心中和朝野中的巨大影響力。作為凌煙閣第一人(此處劃線),作為託孤忠臣,到了二代必然要有一番危機。
本來他選擇了看似最妥帖溫順的小九兒,反對魏王泰,更反對不是自己親外甥的吳王恪,力挺小九兒上位。小九登基後,屠戮宗室的罪名讓長孫無忌的一生毀譽參半,舊唐書中將此事與後來長孫氏的破家之禍形容成因果報應:《舊唐書.太宗諸子列傳》:史臣曰: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皆以才高辯悟,為長孫無忌忌嫉,離間父子,遽為豺狼,而無忌破家,非陰禍之報歟?
《舊唐書.太祖、代祖諸子列傳》:無忌、遂良銜不協之素,致千載之冤。永徽中,無忌、遂良忠而獲罪,人皆哀之。殊不知誣陷劉洎、吳王恪於前,枉害道宗於後,天網不漏,不得其死也宜哉!就此案而言,殺皇叔皇兄公主駙馬能夠最後拍板的只能說是高宗皇帝本人,肅清的是宗室中的潛在威脅,長孫只是替外甥捉刀,卻背了最大的黑鍋。
其實長孫無忌本身是個才華橫溢又有趣的人,與歐陽詢互相作詩揶揄對方,得了「麵糰團」的稱號,主編《唐律疏議》,可惜參與到核心政治中太深,誰都不能脫俗抽身。此後小九兒再扶植阿武上位,剋制朝野中的老派勢力和士族,扳倒(逼死)舅舅,最後罪名都是阿武一人的,小九兒仍然是心慈仁善的寬厚之君。(阿武在高宗身體狀況不行之後才漸漸攬權,若說她一個非士族出生,當時又無有力外戚的女人在高宗尚處於康健清明的昭儀、新後時代就能做主除掉元老重臣,那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這樣的李治,除了帝王,實在沒有其他的職業能夠匹配他的手機權謀心智手段,鋒芒外露的青雀和這個同胞弟弟相比,著實是落了下成。
長孫無忌和李治這對舅甥的命運軌跡,曾有過驚人的相似。
同樣得助於舅父的長孫兄妹早年喪父(皇后八歲,無忌十多歲時),被原配之子驅逐(高氏為繼室),寄居在舅父高士廉家中,得厚待,更為長孫皇后物色了李二這樣的乘龍快婿。高舅舅因自己的善舉得到了好報,太宗一朝,始終被禮遇有加。當忙於政事的父親與專註於爭儲的同胞兄長都忽略了這個尚在垂髫之年的幼子是皇位名正言順的第三順位繼承人,寵冠諸王的青雀看似已將東宮之位握在手中(除了李泰本身確實資質出眾,太宗莫名代入的次子情結也頗值得玩味)。而最終聰明過頭的他以一番「殺子傳弟」的剖白讓太宗不寒而慄,緊接著小九兒不失時機瑟瑟發抖地向李二哭訴告發四哥恫嚇自己的言論,令李二當著眾臣痛哭自己的兒子們兄弟鬩牆,說話就要抹脖子……此時,長孫無忌精準出手阻攔,并力薦立李治為儲,小九成功逆襲,pk掉李泰坐收漁翁之利。後來太宗曾有所游移,想改立吳王恪,又因長孫無忌力阻作罷。小九上位,其中舅父的作用不言而喻。有人說,八歲喪母的小九對武后的情感來自於戀母的移情。
然而作為從小與長孫皇后相依為命的長兄,作為從開始就扶植亡妹幼子上位的最大助力,作為一路為新帝披荊斬棘掃除威脅的開路先鋒,他本該是小九喪母后最該移情的對象~(手動滑稽)而長孫無忌卻沒有得到與高舅舅一樣的好報。不可否認長孫無忌在選擇李治作為扶植對象上的私心,在「宗室謀反案」中的陰詭手段,然從始至終,長孫無忌並不曾負小九,小九何故待舅舅至此?這樣的高宗李治,與史書與太宗口中素有「仁孝」之名的晉王,並不太契合。從小九果斷「蒸庶母」,又力排眾議廢黜高門出身的王皇后,捧武氏成為正妻就可以看出他並不是一個能被他人操縱的庸懦之君。李治和武則天,絕頂聰明的人中龍鳳。是高宗一點點教導、栽培了武氏,為她日後成就空前的女帝之路打下了的根基。而如果不是小九身體日漸衰弱,武后大概沒有反噬的可能。
再說治國之術上,高宗時代的大唐鼎盛繁華,版域最廣,小九拓土擴疆毫不手軟。他並不僅僅只是個中庸的守成之君。如此乾綱獨斷又銳意進取的帝王絕不是歐陽修口中的「昏童」或後世眼中懦弱不決的傀儡。他的帝王心術和權謀手段絕不亞於太宗,遠遠高於自己兩位同胞兄弟。史料記載,太宗立小九有念其仁慈保全其他二子的意思,而承乾與李泰皆死於永徽謀案之前,曾「恫嚇」過李治的青雀身後更是得榮耀厚葬。永徽案中所牽涉到的房遺愛等人,曾是魏王黨羽……不禁讓人猜想,若二位同胞兄長在世,又會是怎樣的待遇光景?畢竟被牽涉進謀反案之前,異母兄李恪也是被禮遇有加,官拜司空。這樣的小九怎麼允許長孫無忌這樣的存在?長孫無忌在高宗朝是怎樣的存在呢?
我曾經在微博里這樣評論過諸葛丞相:「趙盾、霍光、諸葛亮、長孫無忌、張居正......有謀國之忠但皆以輔助幼主之命擅權專斷,未必真有篡國之私,但功至九錫,難免罔顧君臣之禮,甚以幼帝師長自居。其中善終並未貽害子孫者唯有諸葛丞相。或許是劉禪庸碌且真毫無心機,或許是命運使然時機未到蜀國已亡……」。ps,題外話:回答中有說殺死吳王恪是太宗留下的黑話遺命,不敢苟同,覺得此番結論是后妃粉廝殺後留下的鑽牛角尖形式的陰謀論。太宗並不是沒有幽禁過or殺過自己的親生兒子,對一個勢力並未坐大的吳王李恪,真想除掉犯不著千迴百轉如此迂迴。先立李治後再反悔才提到李恪也非常好理解,雖然李泰李治都比李恪年紀小,但皇后三子是嫡子,宗法制度來說,庶長子李恪(二子李寬出繼)的排位在李泰和李治之後,嫡子之後再想到庶長子符合宗法制的順序。並不是長孫無忌輕巧的一句話就否定了李恪,而是長孫的反對讓太宗意識到,吳王若立,也只是一個空架子,以庶子取代嫡子於理不合,背後又無有力母族,也沒有重臣勢力的支撐,只能在兄弟間再起無盡禍事。親手謀划了玄武門之變的人,怎麼會不知道其中利害關係。李世民為什麼要對付長孫無忌?
因為人情啊!長孫無忌跟李世民一起打天下,是過命的交情,老皇帝拿長孫無忌當兄弟,自然對長孫無忌好,凡事肯定多聽他意見,犯事也不願輕易處罰;長孫無忌懾於太宗之威,做事謹小慎微不敢逾矩,自然不會惹什麼麻煩。可到了小皇帝那,小皇帝煩他什麼事都管,又怕他權力大要架空自己;長孫無忌又整天拿著舅舅這層關係教育小皇帝還不知道收斂,兩個人雖然是舅舅和外甥的關係,但畢竟是君臣,而且感情也不是過命的交情,等到長孫無忌徹底把小皇帝惹煩了,再加上小皇帝的最愛向他吹枕邊風幫他下決心,小皇帝就狠下心來一紙詔書把舅舅給幹掉了
長孫安業和長孫順德李世民都看在長孫皇后的面子上沒有殺,怎麼可能去動長孫皇后的親哥哥??
因為李世民沒打算對付長孫無忌
麒麟閣功臣榜排名第一,太宗親口說過能得天下,長孫無忌有大功勞。可以說是太宗的右手,倆人之間沒什麼矛盾吧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是哥們,是親人,李世民對於長孫無忌來說是獲得權力的關鍵,同樣,有李世民在,長孫無忌就得為李唐幹活,而且長孫無忌不是一個人,他是關中門閥領秀,藉助長孫無忌的力量,能夠平衡山東、江南等地門閥對皇權的鉗制,輔佐並不算穩定的皇權平衡。
到了武則天時期,皇權已經穩定,而武則天又肯下血手。加上其他人對長孫無忌的權傾朝野看不順眼,所以當然能對付得了。
簡單來說一句話。
李世民時期,長孫無忌是站在皇權這邊的。
李治武則天時期,長孫無忌是皇權的對立面。
除非長孫無忌再拉起一支軍隊改朝換代,否則沒有力量能夠在封建社會敵得過皇權。
呃,李世民為什麼要對付長孫無忌?
關隴門閥氏族互相勾結奪取政權、合作保住政權有什麼問題嗎?武則天想要剷除長孫無忌不僅是因為他代表了一個階層,也不只是因為施政的阻力,更因為他是李唐頗為忠實的盟友,尤其是李世民的核心舊部之一。凌煙閣排行第啊朋友,那二十四人里只要不是造反的大佬,你看有幾個不是李世民的老鐵?好吧好吧。
…退一萬步說,他還是李世民這個死恩愛狗的大舅哥。不撕逼,謝謝。不是唐太宗對付不了長孫無忌,而是他根本不需要對付,對李世民而言,長孫無忌就是個臣子,玩弄於股掌中,但李治就不一樣,對李治而言,長孫無忌是親舅舅,宰相,他爹的託孤重臣
長孫無忌對於唐太宗來說既是小舅子也是臣子,但到了李治這兒,既是舅舅也是託孤大臣,無論是情感上還是政治上都有高一等的感覺,所以李治要做他父親那樣的一代帝皇,就必須撥掉這個高出一等的傢伙。
這問題和為什麼韓信是呂后殺的一樣
瞎扯淡,李建成都給收拾了,長孫無忌多啥啊……
話說回來,李世民為啥要收拾長孫無忌啊?明明是利益共同體,幾十年忠心耿耿,都留給孩子做顧命大臣了,為啥要搞人家嘛?
李治就不一樣了,政局不穩的時候需要你坐鎮中央,等到自己羽翼豐滿了,君權相權自然就有了矛盾,也就有了收回權力的需求了。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是發小啊,過命的交情,感情絕對和建成元吉不一樣,最重要的,長孫皇后,這是李世民最不能割捨的人,隨著當年的忠臣老或死,後期基本就是長孫陪著太宗,最後擁立太子,我是完全看不懂李治怎麼能對長孫無忌下手,再就是褚遂良,這事換李隆基做的出來,但李治本性不是這樣,被女人能脅迫成這樣,我一直的觀點就是唐高宗還不如宋高宗,後者起碼做了事實上的貢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