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學醫及實習的一些經驗 | 周倩

2012年我在美國加利福利亞UCLA大學羅蘭.里根醫院做博士課題,當時是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的,畢業工作一年以後,我去了歐洲最大的神經外科中心,芬蘭赫爾辛基中心醫院實習臨床,雖然芬蘭國家不大,但是赫爾辛基醫院神經外科還是赫赫有名的。

美國和芬蘭的差別很大,個人感覺芬蘭更加類似於社會主義的感覺。在芬蘭的時候生過一次病,醫院就給了一個手腕帶,整個醫院每個環節都有護工陪同,而且醫院是沒有收費窗口的,也不需要交費。所以芬蘭幾乎沒有醫療糾紛,但是醫生的收入比起其他發達國家來說,也會少很多。 在芬蘭的時候,可以上台,如果主任覺得你做得不錯,讓你主刀也是可以的,這在美國是不可能的。

到美國醫院第一件事,就是做患者隱私保護的培訓和TEST,通過以後,才可以進入臨床,在美國是肯定不會有上台這種機會的,不過我同事在加拿大醫院,一直有上台做助手,所以每個國家差別挺大。

我出國從申請到出去,雖然也走了一些彎路,但都比較順利,當時也有機會留在歐洲拿醫生執照,不過最後還是選擇了回來,回來也挺好。現在回過頭來看,其實還是有很一些經驗和教訓的。

國外大學畢業以後,很多人會花個一年的時間去遊學,我去赫爾辛基的時候,JUHA教授談起自己的經歷,他畢業以後也是去了不同的國家的神經外科中心遊學了兩年,後來回到赫爾辛基,把他們醫院從一個籍籍無名的中心做到了歐洲最大的神經外科中心之一。他們中心每年會舉辦一次為期一周的手術現場演示,請全世界有名的神經外科大夫過去做演示手術和講課,每年也會有全世界各地的Fellow去他們中心實習,非常的開放和OPEN。就像武林高手,熟悉各大門派的武術套路,取長補短,最終形成自己的風格。

談談我的一些經驗和教訓吧:

1.我覺得不管做什麼事情,目的明確最重要

見過很多人,為了出國而出國,到了國外新鮮感一過,語言、環境不熟悉,很難融入到對方的社會裡,便開始度日如年。我在申請以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PUBMED、GOOGLE學術上查對方教授發表過的文章、方向,去他們學校的官網了解教授的介紹,盡量多的GOOGLE對方的信息,有時可以查到對方的Facebook之類是最好,國外的大夫是很注重個人宣傳的,很多都有Facebook這些,還可以和他們互動,了解他們愛好。

知己知彼,了解對方,為申請打下基礎,也是為以後申請上了的互相和諧相處打下基礎。

寫申請信的時候,我沒有採用一些網上的模板,申請信我都盡量簡潔,大家都很忙,誰會有時間去看你申請信里那些身世悲慘或者艱苦求學的故事呢? 申請信我把簡歷和做過的事情列出來,一份CV+一份以前的工作介紹(PPT),發表過的文章等,打包發給對方。

幾個細節:

1 郵箱不要用一些特別幼稚名字的,盡量正式;

2 所有發過去的文件命名清楚、條理清楚;

3 採用PDF格式,避免對方收到的時候顯示的是亂碼;

4 盡量聯繫本地的一些老闆,我幾乎沒有聯繫過華人老闆,倒不是貶低華人老闆的意思,個人感覺國外的老闆NICE一點。

一直覺得留學、找工作,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像別人展示自己,推銷自己,告訴別人你挺不錯。向別人展示你做過一些相關的工作,不需要別人照顧你,不會給別人添麻煩,如果別人發現,你以前的工作還做得不錯,甚至可以給他們做做助手,申請一般就沒問題了。

在這一階段,你充分的了解了你申請的老闆,你老闆也通過你的介紹了解你可以做什麼,過去以後,可以很快的投入工作,可以比較快的融入大家的生活。

有一點補充的:

在國外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任何時候把自己當成年人,不要老把自己當學生或者孩子氣,見別人的時候盡量穿得正式,如果是穿T恤,穿有領子的,注意自己的儀錶,指甲、頭髮都要乾淨,如果是女生,可以畫一點淡妝,這是一種對別人的禮貌。交流說話的時候不要太快,吃東西,特別是喝水、喝湯、吃東西的時候不要發聲音。

2.謙虛、低調,多溝通,多學習

和國內很多大夫有時候聊天,有時候覺得國內門診量大,病人多,手術量大,比國外做得多多了。我覺得去國外學習更加重要的不是說手術技巧,更多的是人家的觀念,還有新的技術,與時俱進。

手術技術、設備是一直發展的,現在有導航、有電生理監測、有術中熒光造影,有多普勒,有術中MRI和CT;手段也多種多樣,介入治療的風生水起,各種新的介入材料,神經調控技術,各種什麼伽馬刀、射波刀,還有機器人、ROSA等等,都在慢慢的改變著我們的醫療和手術模式。

任何時候保持謙虛,和別人多交流,去國外不會讓你一下子就變得優秀,變得不一樣了,但是我們可以開括眼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問題。更加重要的是,認識這個圈子裡TOP的人,了解他們的方向、他們的思維方式,為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不管是發論文,以後找工作,甚至想在國外留下來,拿綠卡,人脈都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覺得國內人喜歡講關係,其實國外的人也很看重人脈和圈子。

很多時候覺得,國外的人和我們也沒什麼兩樣,他們很多對中國人很好奇,也很嚮往,平時他們也喜歡一起八卦八卦,抱怨抱怨老闆什麼,多和人家請教,多看,多問,不用英語特別好,把要表達的關鍵詞說清楚,人家能明白你的英語是什麼意思。 你和日本、韓國人說英語,基本不太指望他們能挺懂,但是和歐美人說英語,有關鍵字,人家就能猜出你的意思。

想起某位前輩說過的九字真言: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確實是如此。

其實我還想說一句,不要太相信別人說過的經驗,不要太相信網上的一些攻略,不要這個上面花太多的時間。很多事情,對於某個人,某種情況下是行得通的,換了個人,換了個環境也許就不行了,而且很多事情是變化的,就像做手術,幾年前也許大家動脈瘤選擇手術,現在很多人選擇做介入,所以,盡信書不如無書,想做的事情,動手去做,才會知道會碰到什麼問題。

路只有自己走過,事情只有自己做過,才會有真真切切的體會。

再談點雜七雜八的:

國外的醫生執照?

其實去國外學習、或者是做訪問學者,真是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要做國外做大夫,每個地方情況都不一樣。醫生執照,關乎國民性命,每個地方都是很嚴格的。美國那邊,我見過台灣的、俄羅斯的、日本的、泰國的、墨西哥的人在那邊做大夫的,但是基本是高中以前過去的,或者是二代。關鍵其實不是在考試,關鍵還是MATCH。你要是和人家交流都成問題,憑什麼讓別人放心的讓你看病,個人覺得做社區大夫還是有可能的,收入也不錯,專科大夫確實很難。

歐洲在歐盟以內的醫生執照是通用的,如果在國內是主治以上的大夫,找一個醫院實習半年以上,通過語言和法律考試,是可以拿當地的執照的。

國外醫生的收入?

就我知道的,美國大夫收入確實不錯,雖然這幾年在美國收入排名上比不上十幾年前了,但我認識的幾個做得比較好的大夫,家裡開跑車的,開遊艇的都有,有些大夫還同時在不同國家上班,認識一位一周前三天在美國、後幾天在墨西哥上班。而且,在美國個人感覺醫生還是屬於比較上流的社會,參加過他們的慈善晚會和一些活動,在比利佛山莊舉行,很多社會名流都會來參與,平時和一些其他的學生交流,對醫生這個職業也是很尊敬的。

日本的大夫收入也很高,認識日本東京女子大學醫院的神經外科主任,家裡幾輛跑車,韓國收入排名前幾的都是大夫,但是在芬蘭,主任的收入大概也就是一萬多歐一個月(我不記得是稅前還是稅後了,芬蘭要交一半的稅,芬蘭洗盤子的臨時工一個月也有一兩千歐)。不同國家,大夫的收入差別是極大的。

可以拿歐洲的醫師執照嗎?

前面提了美國的醫師執照,之前因為在芬蘭呆的時間更長,也曾一度打算在歐洲拿醫師執照,雖然最後各種原因還是回國了,但是當時做過一些功課,如何申請歐洲的醫師執照,以瑞典為例,和大家來談一下:

瑞典管頒發醫生執照(也包括護士執照,牙醫執照,理療師執照等等)的機構是SOCIALSTYRELSEN。這個大概相當於中國的衛生部吧?這個機構不僅僅管頒發瑞典本國醫科畢業的學生的執照,也管外國醫生來瑞申請執照的問題,還有就是如果你的執照要被吊銷,也是他們管。

歐盟之內的國家在幾年前達成了協議,醫生執照在歐盟之內通用,只要你能搞定當地的語言能和病人交流就行。但中國屬於歐盟之外(包括美國加拿大什麼的也都是歐 盟之外)。歐盟之外的醫生到了瑞典之後如果要行醫,都必須要重新考取當地的執照。歐盟外醫生如何在瑞典拿醫生執照的問題,SOCIALSTYRELSEN 的網站有詳細的介紹,大致如下:

基本要求

作 為外國醫學院畢業的醫生, 你必須能夠熟練掌握瑞典語。之後你會需要參加一個醫學知識的測驗以及做輪轉實習(所謂的AT,allm?ntj?nst?ring)或者通過一個試用期, 你就可以申請瑞典醫生執照了。你是需要先考考理論然後做實習,還是只是需要通過一個試用期,這個問題取決於你在你原來的國是否到達了專家醫生的水平(也就 是國內說的「主治醫師」),或者在你的專科之內的實際工作經驗有多少。具體可以看下面的第三步。

適用於所有人的步驟

第一步: 申請認證你本國的醫學教育成績。

第二步:參加瑞典語考試並通過。

醫學院畢業生需要繼續進行以下的步驟:

第3a步: 參加醫學知識的測驗(類似於醫學院的畢業考試)。用瑞典語考的,叫TULE。

第3b步:做AT輪轉實習。AT實習是所有瑞典自己的畢業生也都要做的,醫學院畢業後做1年半的AT實習才能拿到執照。這1年半時間裡,你將輪轉所有科室,一般分為幾個 大部分:內科,外科,精神病科和基層社區醫院。但是歐盟的醫生都不需要做AT,直接醫學院畢業就是可以拿到醫生執照。這是瑞典醫學教育體系跟歐洲其他國家不同的一個部分。

對於已經拿到主治醫師資格的就不需要做上面寫的3a和3b了,而需要做下面這一步:

第三步: 去醫院做一段試用期(一般是6個月)。找到一個願意招聘你的和你專業對口的科室,這個實習期可能延長,一直延長到科主任認為你達到了瑞典醫生的水平願意給你寫證明為止。

做完上面這些,所有的人都要繼續下面的步驟:

第四步: 參加一個關於瑞典社會結構和法律的課程並通過。

第五步: 遞交一個正式的申請瑞典醫生執照的文件,並提供你已經通過了以上1-4步的證明。

4. 美國的醫師執照?

1.考取ECFMG (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證書(Certification)

2.住院醫生申請及培訓(Residency)

3.申請醫生執照 (Medical License). 在通向到美國行醫的征途上,最關鍵的第一步是考取ECFMG證書,因為它用來評定一個外國醫學畢業生是否符合在美國行醫的標準。

獲得ECFMG證書要通過三個關鍵:

1.外國醫學生的IMG(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資格;

2.外國醫學學歷審核;

3.USMLE考試。大多數中國正規本科醫學院畢業生的資格和學歷都被ECFMG認可,因此,中國醫生真正要打通的關口是USMLE考試。

USMLE考試分STEP1和STEP2,STEP2 CS部分標準化病人部分(SP)需要到美國本土考,IMGs整體的match率在49%左右,美國本土醫學院畢業的,根據2015年NRMP公布的match的結果,這個人群的match率是92%。外國醫學生,比如中國畢業的醫學生,只要成績夠好,畢業年數短,match率也是在70%左右的。

關於身份認證,如果你是醫學本科,那麼有幾條路可以走:

第一、到美國讀PhD(留學簽證F1),完成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然後工作(工作簽證H1B,有效期五年),再申請綠卡(外國居民永久居留許可證)。

第二、國內讀本科同時完成step1和step2 CK考試;然後到美國做博士後研究(一般來講是J1簽證),同時完成step2 CS考試,博士後研究快結束時,完成step3考試,爭取進醫院工作,轉為H1B簽證,再申請綠卡。

第三、國內讀本科同時完成step1和step2 CK考試;大學第五年的時候申請美國的臨床實習,完成CS,拿到推薦信,最後match。

第四、國內臨床醫生,完成step1和step2 CK考試,去美國進修,完成CS,拿到推薦信,Fellowship,完了可以再match,拿到沒限制的執照。

大家都愛看

  1. 很乾很乾的乾貨 :如何學好英語,和澳洲英語老師的一百封郵件 (知乎上最詳細的一篇英語學習貼)

  2. 【原創】在美國學醫及實習的一些經驗 - 知乎專欄

  3. 【原創】這些年我呆過的手術室丨赫爾辛基篇 - 知乎專欄

  4. 如何去美國做中醫、針灸師 - 知乎專欄

  5. 去美國、歐洲行醫,最好的時候在本科,其次是在拿到主治後 - 知乎專欄

  6. 周倩 的 Live -- 國內、美國、北歐(芬蘭)學醫和生活

  7. 十年 ‖ 從零開始到6份美國Match面試邀請、美國醫師執照 - 知乎專欄

  8. 學術會議高手速成 之 七種武器 - 知乎專欄

  9. 考研羊皮卷 - 知乎專欄

您的點贊和留言是我更新的動力,么么噠~~~

推薦閱讀:

腳上磨的泡是否應該主動挑破?
基層部隊健康教育:健康的生活方式(下)
13,自閉症的診斷
如何正確降三高?

TAG:医学 | 生活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