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奧羽戰國史(一)——南奧漩渦
不懂戰國的前言: 相比關東、東海、畿內、西國戰國時代的文章,介紹東北,即以陸奧和出羽為對象的文章則不可謂多。而作為日本戰國歷史的愛好者們,除了對伊達氏、最上氏、蘆名氏等相對著名的東北大名有所了解外,對於當地其他中小型大名或者國眾的情況可能就會知之甚少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東北戰國時代的歷史就不精彩,而且對於筆者不懂戰國來說,東北的陸奧和出羽兩國因地理位置特殊,地區面積大,大名和國眾數量眾多,其情勢更加紛繁複雜,所以對於這個地域的戰國時代的歷史有著格外的偏好。再加上國內關於田村氏、白川氏這類國眾的資料並不多,所以筆者特選擇一篇關於戰國時代中後期陸奧南部情勢脈絡的文章薦與同好們。
因本文的定位是一般性的科普類文章,對於南奧戰國史中所涉及的各家大名、國眾之間的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並沒有進行過多的介紹和分析,而且相信各位讀者讀完本篇文章後,腦海里可能只有一個字——「亂」,所以要釐清各家的關係,還是要頗費一番工夫。筆者也希望與各位同好進行進一步交流。
第一章 南奧的國眾們
所謂南奧,就是日本東北部陸奧國的南部地區,從地形上來看又分為海道、仙道和會津地區。海道即現在福島縣的浜通地區加上宮城縣的亘理郡,仙道為福島縣的中通地方,而會津則相當於現在的會津地方。南奧在永正時期(1504-1521)以後,呈現出了紛繁的戰亂場面。
永享十二年(1440),以安積郡筱川城為據點的「筱川公方」足利滿直被石川氏等南奧國眾聯手攻滅(十四世紀末期,陸奧、出羽兩國歸屬鎌倉府管轄,但由於奧羽兩國存在著大量在地勢力,鎌倉府又鞭長莫及,所以其統治並不穩定。因此第三代鎌倉公方足利滿兼派遣弟弟足利滿直和滿貞至陸奧的筱川和稻村,並以此為據點,試圖加強對陸奧國眾們的統治,特別是對抗反鎌倉府的伊達氏等勢力。後足利滿兼之子持氏繼承鎌倉公方之位,逐漸與中央幕府對立,幕府則想扶植足利滿直為鎌倉公方。在永享之亂爆發時,滿直曾作為幕府方勢力攻擊足利持氏,最終持氏自殺。但幕府將軍足利義教想要將自己的兒子送往關東就任鎌倉公方,遭到想要擁立持氏遺子的結城氏朝父子的反對,結城合戰爆發。呼應結城氏的南奧國眾趁機襲擊筱川御所,足利滿直自殺——不懂戰國注)。足利滿直之死也標誌著室町幕府傳統的支配秩序在南奧的崩潰。
之後繼承足利滿直遺業的是白川氏,當時的白川氏是與伊達氏並列的南奧的實力派大名。在白川直朝執政時期的寬正元年(1460),幕府認可白川氏對於北關東至南奧諸家的軍事指揮權(《御內書案》),而白川氏也以幕府為後盾,達到了勢力的最高峰。
——————————————南奧諸家勢力分布圖(天文年間)————————————
n n 白川氏在室町時代的領國除了本領白河庄外,還保有其附近的高野郡、依上保地區及飛地宇多庄。但隨著室町時代傳統的支配秩序的崩潰,白川氏失去了南北朝時代獲得的宇多庄領,而且對周邊諸家的影響力也逐漸降低,蘆名氏和岩城氏率先獨立。至永正七年(1510),白川氏爆發內亂,白川顯賴借庶流小峰氏之力流放了老父,小峰氏則藉機上位。經過「白川永正之亂」,白川氏徹底失去了對周邊諸家的影響力,且本家實力也大幅衰弱。之後,南奧各家依靠自身的實力和判斷力進行合縱連橫。在會津,蘆名氏日漸成為當地最有影響力的大名;海道則呈現岩城氏控制南部、相馬氏統治北部的局面;仙道北部仍是伊達氏一家獨大,中部到南部則是二本松畠山氏、田村氏、石川氏、二階堂氏、白川氏諸家各自為政。上述各家雖然支配的領地有大有小,但通過締結姻親和同盟等手段,表面上尚維持著相對平等的關係。
隨著常陸的佐竹氏開始染指南奧事務,逐漸打破了南奧國眾間這種微妙的平衡關係。其結果眾所周知,是幾十年後伊達政宗與佐竹義重的對抗,而且陸奧的本地勢力伊達氏逐漸佔優,但兩家最終還是屈服在了天下人秀吉的威勢前。本文的主旨就是對這段時間,即永正年間至天正年間的南奧的情勢進行概說。
首先來看仙道地區。仙道是奧羽山脈與阿武隈山地所包夾的南北狹長的地帶。從下野經東山道,阿武隈川北流,將白河、郡山和福島盆地串聯起來。下面對於仙道地區的國眾進行一下簡述。
前文已述,白川氏進入戰國時代以後勢力日趨衰弱,其支配地域僅限於仙道南部的高野郡、白河庄和伊上保地區。永正七年(1510)爆發「白川永正之亂」後,有力庶家小峰朝脩之子白川義綱成為白川氏的家督。此前的永正之亂中,小峰氏曾藉助外援岩城氏之力將宗家當主白川顯賴流放(《會津舊事雜考》),扶植白川義綱上位,是為小峰系的白川氏(關於白川氏永正之變的過程及白川顯賴、義綱之間的關係,之前的通說認為白川顯賴和義綱為父子關係,而小峰朝脩在永正之變中被白川政朝所攻殺。但通過學者垣內和孝的考證,小峰朝脩六年後仍然健在。在流放了白川顯賴後,使自己之子義綱繼承白川氏當主之位——不懂戰國注)。天文三年(1534),岩城、白川兩家曾與伊達、蘆名、二階堂諸家的聯軍在新城交戰(《塔寺八幡宮長帳》),一直持續到次年,後由田村隆顯出面說和,作為議和條件之一,之前在白川永正之變中逃往會津的白川顯朝回歸(《首藤石川文書》、《塔寺八幡宮長帳》)。至於這個白川顯朝的履歷身份不詳,或許是白川義綱後繼者白川晴綱之父或其他親屬?無論如何,到了白川晴綱及其後繼者義親時代,白川領一直遭到常陸佐竹氏的蠶食。天正六年(1578),佐竹義重的次子義廣入嗣於白川氏(《白川文書》),白川氏成為佐竹氏的從屬。但在天正十五年(1587)義廣轉而出繼會津蘆名氏,白川義親再次就任白川氏家督,但仍為佐竹氏的從屬。直至天正十七年(1589)七月,伊達氏攻滅蘆名氏,局面對佐竹氏越發不利,義親趁機轉投到了伊達氏麾下(《熱海白川文書》),但在豐臣秀吉征伐小田原時未能參陣而被改易。
石川氏以南奧的石川庄為本領,但由於一族及有力庶家有較強的獨立性,所以宗家飽受周邊勢力的進攻,當主石川晴光在永祿十年(1567)至十二年、元龜三年(1572)至天正二年(1574)、天正五年(1577)至八年死去時三次被趕出本城石川城;石川晴光的後繼者昭光也在元龜三年至天正二年、天正五年至十年(1582)兩次離開本城。本來石川晴光有光專、光廣兩名親子,但為了本家存續而託庇於伊達氏,並收伊達晴宗之子昭光為養子。天正初年,石川昭光轉而從屬於佐竹氏。至天正十七年(1589)十一月,和白川氏一樣轉投至了伊達氏麾下(《石川家文書》),但也因未參加小田原征伐而被改易。
二階堂氏的領地主要在岩瀨郡岩瀨庄一帶,本城為須賀川城。永祿年間遭到蘆名氏的進攻,雖然獲得伊達氏的援助但依然敗北,最終在永祿九年(1566)正月,二階堂盛義前往黑川城向蘆名盛氏表示臣從(《塔寺八幡宮長帳》),並以子盛隆為質。後由於蘆名盛氏子盛興早逝,盛隆繼任蘆名氏家督。在天正九年(1581)二階堂盛義死後,二階堂氏正式併入蘆名氏。而其本城須賀川城一直由盛義的未亡人·伊達晴宗之女阿南姬任女城主。在蘆名盛隆死後,佐竹義重的次子義廣入嗣蘆名氏,繼承了家督之位,須賀川城屬佐竹氏,直至天正十七年(1589)十月被伊達政宗攻落。
田村氏的領地為田村郡的田村莊一帶,本城為三春城。在田村義顯為當主的永正元年(1504),又將勢力擴張至本領東南方的小野保地區;至其子隆顯時代,曾多次入侵岩瀨郡、安積郡及安達庄東部的塩松地區。由於安積郡的在地勢力伊東氏出現了內亂,覬覦其領地的田村氏和蘆名氏各自出兵,在安積郡交戰。至天文二十年(1551),在認可了安積郡大部分屬於蘆名方後,田村、蘆名兩家議和(《白河證古文書》)。雖然繼承隆顯之位的子清顯也是積極出兵周邊領,且在天正七年(1579)與伊達氏締結了婚約,但最終於天正九年(1581)被迫臣從於佐竹氏和蘆名氏,並在天正十二年(1584)遭到蘆名盛隆和岩城常隆的壓制(《伊達家文書》、《伊佐早文書》)。後來清顯與女婿伊達政宗聯手試圖打開局面,但天不假壽,天正十四年(1586)清顯死。由於他沒有兒子,其侄子田村宗顯繼位,最終其領地被伊達政宗所吞併。
安達郡安達庄的東部塩松地區和西部二本松地區本來分別由石橋氏和二本松畠山氏各自支配。天文末期至永祿初期,石橋氏家臣大內義綱內通田村隆顯,流放了主君石橋尚義,塩松地區成了大內義綱、定綱父子所支配的地盤。大內氏一直遊走于田村、蘆名、伊達諸家之間,在天正十三年(1585)被伊達政宗趕出了本領,最終又出仕於伊達氏;關於二本松畠山氏,天文二十年(1551),在蘆名盛氏和田村隆顯達成和睦時,畠山義國曾與白川晴綱一同參與斡旋。到了義國之子義繼時期,圍繞信夫郡八丁目一帶的支配權,與伊達氏的關係日趨緊張,後來雙方講和。天正十三年(1585)在伊達政宗攻擊大內定綱的塩松領時,義繼站在了大內氏一方與伊達政宗敵對。在政宗拿下塩松領後,便將二本松領作為下一個目標,因此義繼趕緊前往政宗處乞和,但在交涉過程中,義繼突然綁架了伊達輝宗,最終二人在伊達氏追兵的槍口下同歸於盡(雖然輝宗之死一直以來有政宗陰謀論之說,但尚未有足夠的史料能夠說明,此處不做深入探討——不懂戰國注),兩家的關係也徹底決裂。伊達政宗立即揮兵攻擊二本松城,佐竹·蘆名聯軍趕來救援。伊達軍與聯軍在人取橋交戰,雖然伊達軍一直處於劣勢,但由於聯軍的突然撤退,使伊達軍並未完敗,政宗有了喘息之機。至次年七月,二本松城開城,二本松畠山氏滅亡。
關於伊達氏的領國,除了伊達郡外,還有相鄰的信夫庄及陸奧中部、出羽南部的置賜地區等,相比之前的介紹的諸家,實力明顯強大。大永二年(1522),伊達稙宗補任為前所未有的陸奧國守護職(陸奧和出羽本不設守護職,而設探題職管理在地國眾。此時的奧州探題為大崎氏,但由於大崎氏勢力的急速衰落,探題權力有名無實,因此幕府特設了陸奧守護並使伊達氏的地位得到提高,從而凌駕於傳統的奧州探題大崎氏之上——不懂戰國注),之後稙宗子晴宗在弘治至永祿初年終獲奧州探題一職,其影響力波及到了整個南奧。但由於伊達天文之亂的爆發,伊達氏在南奧的影響力有所衰弱,而蘆名氏及常陸的佐竹氏則趁機崛起。
然後再來看會津和海道地區。會津除了較有實力的大名蘆名氏外,還有南山地方的長沼氏及伊南、伊北地方的河原田氏、山內氏等,但都是一些小勢力,為蘆名氏的從屬。從室町時代開始,蘆名氏就攻滅了會津盆地北部的北田氏及新宮氏,但作為連結會津和仙道要衝的豬苗代地方的豬苗代氏雖是蘆名氏的庶流,但屢次反抗主家。天正十七年(1589)在蘆名氏滅亡前,豬苗代盛國被伊達政宗策反,成了個「帶路黨」。
以會津盆地南部黑川城為居城的蘆名氏從文明年間到永正年間執政長達四十年的家督蘆名盛高開始向外擴張勢力,但也遭到家中內紛的困擾,至其子盛舜時代才日趨安定。到盛舜之子蘆名盛氏時期,蘆名氏迎來了最強盛的時期。在永祿六年(1563)幕府認可的家格中,奧羽地區只有伊達晴宗和蘆名盛氏二人作為大名而獲得了幕府的承認(《光源院殿御代當參眾並足輕以下眾覺》)。但由於蘆名盛氏之子盛興先於盛氏死亡,蘆名氏便由從二階堂氏那邊過繼來的盛隆繼承。但盛氏死後四年的天正十二年(1584),盛隆遭到家臣謀殺而死於非命,其幼子龜若丸也在兩年後夭折。家督在十幾年內相繼死亡,使蘆名氏的勢力急速衰退。天正十五年(1587),之前已出繼白川氏的佐竹義重次子義廣繼龜若丸之後成為蘆名氏的家督,而蘆名氏也自然而然成為了佐竹氏的附庸。天正十七年(1589)六月,蘆名軍在摺上原之戰中大敗於伊達政宗之手,蘆名義廣逃亡,黑川城落城,大名蘆名氏滅亡。
海道是指陸奧南部瀕臨太平洋沿岸的一線,與常陸相連。岩城氏的支配地區主要在其南部的岩城郡和岩崎郡。在文明年間,其支配地盤分別向北方的楢葉郡和南方的常陸多珂郡擴張。在永正七年(1510)的白川永正之亂後,岩城氏取代了白川氏,成為南奧南部一直到北關東最具影響力的勢力之一,並在岩城重隆執政時迎來了最強盛的時期。但在永祿十二年(1569)重隆死後,岩城氏的勢力有所衰弱,由於其沒有兒子,繼承當主之位的是伊達晴宗之子·重隆的外孫岩城親隆。但實際上親隆在重隆死前,精神方面就出現了不正常,至元龜二年(1571)六月,岩城氏的實權逐漸被親隆的妻家佐竹氏滲透(《上遠野文書》、《仙道田村小史所收文書》)。之後岩城氏的當主權力由親隆正室·佐竹義昭之女桂樹院代行(《藥王寺文書》),直至天正六年(1578)十二月前,十二歲的岩城常隆才成為岩城氏當主(《飯野文書》)。常隆繼續以舅舅佐竹義重為後盾,與地盤相接的相馬義胤和田村清顯對抗。天正十六年(1588),田村清顯死,圍繞田村領的爭奪而與伊達政宗關係日趨緊張。次年四月開始兩家進入交戰狀態,但十二月又議和(《貞山公治家記錄》)。後來參加了小田原征伐而獲得了所領的安堵。
相馬氏的領地本在海道北部的行方郡,明應年間擴張至北部的宇多郡和南部的標葉郡。天文三年(1534)至四年間,相馬顯胤入侵岩城領(《奧相茶話記》),其子盛胤時期繼續圍繞楢葉郡北部和伊具郡南部分別與岩城、伊達兩家對抗。天文十八年(1549),盛胤將妹妹嫁與了田村清顯並同時割讓標葉郡西部的領地以維持與田村氏的親密關係,直至盛胤之子義胤的時期,仍是繼續採用的「拉田村,打伊達、岩城」的方針。雖然天正末期南奧的國眾相繼被伊達氏攻滅,或是從屬、結盟等,但相馬氏最終也沒有屈服於伊達氏,抱著必死的決心打算與伊達政宗決戰。但由於義胤抽身前往小田原參見了豐臣秀吉,最終獲得了宇多、標葉、行方三郡四萬八千石的安堵。
海道最北側的亘理郡由亘理氏所支配。天文年間伊達稙宗子綱宗和元宗(伊達綱宗戰死後又由元宗出繼,而二人的母親是亘理氏當主亘理宗隆之女,伊達稙宗的側室——不懂戰國注)相繼入嗣,早早就成了伊達氏的從屬。
綜上所述,會津的蘆名氏及海道的岩城氏和相馬氏逐步擴大本家支配的領域,從十五世紀後期開始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地域性的統一;而仙道的大勢力伊達氏和白川氏,在白川永正之亂後,白川氏一蹶不振迅速衰退,而伊達氏則向仙道以外的地區擴張。但除了石橋氏和伊東氏滅亡外,其他諸家基本並存,維持著室町時期以來的勢力狀況。
國眾們通過締結婚姻合縱連橫,並以此作為講和的契機的例子並不少。嫁入別家的女子所生的兒子作為連結著父母兩家的紐帶,而且一旦就任了當主之位,那麼父母兩家的關係則更加強固。當時文書上出現的「重緣」、「骨肉」等詞語,就表明了以結姻和入嗣為手段所形成的諸家血緣的關聯性和重要性,南奧國眾們幾乎無一例外的均與周邊勢力發生過婚姻或者入嗣關係。在發生對抗時,當事者可以邀請有親緣關係的國眾前來支援,或者也可以充當中間人進行交戰雙方的和睦斡旋,起著助長對抗和消除對抗的正反兩方面的作用。對於南奧來說,伊達氏就是這種親緣關係的核心,天文十一年(1542)至十七年因伊達稙宗、晴宗父子對立所爆發的天文之亂幾乎將所有伊達氏的親緣勢力都卷了進去,最終形成了可以說將南奧一分為二的大戰亂。伊達氏能作為親緣關係的核心,不僅是其他國眾屈從於其威勢,也有國眾想掛靠到這個奧州最有實力者的身上去,之前提到的石川昭光入嗣石川氏及蘆名氏向伊達氏要求過繼來伊達輝宗次子一事便是最好體現。
第二章 佐竹氏入侵南奧
永正七年(1510)爆發的白川永正之亂使南奧的白川氏的勢力迅速衰退,白川領也遭到了周邊勢力的覬覦和進攻。而常陸太田城的佐竹氏也趁機佔有了本是白川領的陸奧依上保地區。永正八年(1511)三月,佐竹氏時任當主佐竹義舜為了獎賞家臣石井六郎出陣「依上口」所立下的功勞,特賜予其所領(《秋田藩家藏文書》),可見佐竹氏已實際控制了依上保地區並能夠進行知行宛行。
到了佐竹義舜之子義篤時代,佐竹氏繼續向北擴張,及至被稱為南鄉的高野郡。天文十年(1541),岩城重隆曾出面調停佐竹義篤和白川晴綱在東館一帶的對抗,其講和條件就是毀去白川氏在高野郡南部的重要據點東館(《秋田藩家藏文書》)。隨著近幾年對於東館一帶的發掘調查,確實有大規模火災及填埋堀等破卻城郭過程的痕迹。東館的破卻,使得白川氏在高野郡南部的影響力喪失。
到了佐竹義昭時代,佐竹氏的影響力繼續向高野郡北部滲透。天文二十三年(1554)二月,義昭賜予家臣迎隼人佐川上地區內的所領(《秋田藩家藏文書》),可以說佐竹氏已經掌握了東館更北方的原白川領的川上地區。弘治元年(1555),佐竹義昭又賜予岩城氏庶流船尾昭直以川上領內的在家(以耕地和農民一起作為賦課的對象——不懂戰國注)。船尾昭直的「昭」字似乎也是來自於佐竹義昭的偏諱賜字,所以作為岩城氏庶流的船尾氏已經從屬於佐竹氏。可以進一步想見,佐竹義昭在入侵高野郡北部的過程中獲得了岩城氏的支援,而岩城氏的家督岩城重隆正是義昭的岳父。備受佐竹氏壓迫的白川氏只能遠向相模小田原城的北條氏示好,近向會津的蘆名氏求援。弘治元年(1555)末,白川晴綱的後繼者義親迎娶蘆名盛氏之女(《白川文書》),兩家締結同盟。
永祿三年(1560)八月,佐竹義昭出兵攻擊白川方的據點寺山城(《秋田藩家藏文書》),下野的那須資胤也與佐竹軍相呼應而出兵,兩家聯軍與蘆名、白川聯軍交戰(《那須文書》)。同期,位於白川領北部的二階堂氏也與白川氏交惡(《奈良文書》),白川氏被南北夾擊。至永祿四年(1561)三月,白川氏與佐竹氏之間議和(《白川文書》),但從同年十月佐竹義昭給寺山城在城眾糸井能登守的攻略赤館城後的功勞獎勵約定中可以得知,此時寺山城已被佐竹氏佔據,並以此作為攻略赤館城的重要據點。
永祿五年(1562)冬,白川晴綱終於與相模的北條氏康締結針對佐竹義昭的盟約(《國分白川文書》),次年二月,氏康還向晴綱發出了起請文(《早稻田大學白川文書》)。雖然永祿四年(1561)三月佐竹、白川兩家的講和尚沒有毀約,雙方沒有什麼大的衝突,但從白川晴綱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兩家潛在的緊張關係並未改變,晴綱也是未雨綢繆,預料到與佐竹氏的和平不會長久。
至永祿十二年(1569)十二月,白川晴綱的繼任者白川義親試圖增強赤館的兵力以應對佐竹軍(《奧州文書》)。此時兩家關係又出現了裂痕,雖然史料上未記載影響兩家關係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但同年六月,一直作為兩家平衡力量的岩城重隆死亡,失去了中間調解人的兩家勢必再次碰撞。
元龜二年(1571)八月,在佐竹方的寺山城和羽黑山城周邊爆發了合戰,而攻城軍的主力卻是蘆名、田村、那須諸家聯軍(《會津四家合考所收文書》),此次行動是對於白川氏的支援。九月五日,蘆名盛氏、白川義親和那須資胤會面並互換了起請文,三家同盟成立;十一月,田村、蘆名、那須三家也締結了協作關係(《歷代古案》)。
但次年即元龜三年(1572),蘆名、田村、白川、那須幾家的同盟關係便告破裂。六月,那須資胤脫離同盟,轉而與之前的敵對勢力佐竹義重結盟(《金剛壽院文書》),十二月以前,佐竹義重與田村清顯之間講和,因為在佐竹軍攻擊下野國眾皆川氏時,田村清顯曾派遣了援軍(《佐竹家譜》)。由此可見,從南奧到北關東乃是佐竹、那須、岩城、田村諸家與蘆名、白川兩家的對立局面,而後者還與相模的北條氏相呼應。
天正二年(1574)正月,白川氏一族白川常廣對主君義親舉兵(《伊達輝宗日記》),佐竹義重趁機出兵,於二月侵佔了大量白川氏的地盤(《宇都宮文書》)。為了呼應佐竹軍的行動,田村清顯也趁機入侵蘆名氏的從屬勢力二階堂氏的領地岩瀨庄及蘆名領的安積郡(《伊達家文書》)。二月二十二日,赤館城終於被佐竹軍攻落,佐竹義重與田村清顯會面(《伊達輝宗日記》),此乃兩家成功的進行了軍事合作的象徵。之前在田村清顯與蘆名、白川兩家結盟時,佐竹氏對於高野郡北部的進攻總是得不到實質性進展,但在清顯轉投至佐竹方後立即見到了成果,佐竹氏成功拿下了赤館城,並支配了高野郡全域。
反觀蘆名氏和白川氏,形勢越來越不利。因此蘆名盛氏於三月初請伊達輝宗出面斡旋(《伊達輝宗日記》),但沒能成功。直至同年閏十一月,蘆名盛氏、白川義親和佐竹義重之間才勉強議和(《白河證古文書》),但這並不代表緊張的情勢隨之消失。次年二月,之前受佐竹義重和石川昭光支援的白川常廣成為白川城主(《榊原文書》、《佐竹家譜》),白川義親退位,蘆名、白川兩家的同盟結束。六月,負責支配高野郡的佐竹氏重臣佐竹義久保證白川家臣芳賀玄蕃允等十七人的知行(《秋田藩採集文書》)。雖然此事的細節仍有些不明之處,但佐竹氏對於白川領的直接支配已是不爭的事實,而蘆名氏對於白川領的控制力和影響力也有所衰退。
到了天正四年(1576),情況又發生了變化。自元龜三年(1572)講和以來一直處於合作狀態的佐竹氏和田村氏分道揚鑣了。當年八月在田村清顯攻擊蘆名方的大里城時,佐竹義重還親自率軍支援,而到了九月,田村清顯突然轉投到了蘆名方(《佐竹家譜》)。清顯突然轉向的理由不詳,但卻直接使佐竹氏支配下的白川領暴露在了蘆名、田村兩家的威脅之下。天正五年(1577)七月,蘆名氏與田村氏聯手拿下了白川城(《佐竹文書》、《白河證古文書》),重新扶植白川義親就任了白川氏家督。而佐竹氏的勢力則後退到了赤館城一線,佐竹義重的白川領支配戰略受挫。而且之前受到佐竹氏控制的石川領,在同年末被蘆名氏所蠶食(《浜崎文書》),石川晴光和昭光父子不得已退出了石川城,晴光還被軟禁在了黑川城。
可見,在蘆名盛氏、田村清顯和白川義親的通力合作下,有效地壓制了佐竹氏的擴張。天正六年(1578)八月,佐竹義重、佐竹義久和白川義親之間交換了起請文,雙方講和,調解人為結城晴朝。雙方議和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幾點:白川氏的家名由佐竹義重的次子喝食丸(即後來的蘆名義廣)繼承;佐竹氏返還本為白川領的赤館;雙方建立軍事協作體制,即締結軍事同盟;佐竹氏認可白川氏在石川領的權益;必須由白川義親出面斡旋佐竹氏與蘆名氏、田村氏的和睦。總體來看上述條件還是對佐竹氏比較有利的,但白川義親也成功保持了在本領相當的影響力。而佐竹義重在應對蘆名氏、田村氏的外交和軍事政策時,白川義親也是個非常必要的存在。
天正七年(1579)正月,佐竹義重的次子喝食丸入白川城,繼嗣為白川義親的養子並成為白川氏的家督。天正十三年(1585),喝食丸元服,取名義廣。由義親和義廣二人連署狀可以推斷(《奧州文書》),白川氏實行的是所謂的「二頭政治」,義親主要處理白川氏的外交事務,雖然讓出了家督之位,但仍握有相當的權力。
佐竹義重在與白川義親議和之際,同時也想通過義親的斡旋而與蘆名和田村兩家議和,但在天正七年(1579)正月前交涉便告破裂(《瀨谷文書》、《佐竹文書》)。因為天正六年(1578)八月二十四日,田村清顯與相模的北條氏締結協議,打算與佐竹氏對抗到底(《松藩搜古所收文書》)。而蘆名盛氏則表示出想與佐竹義重議和的意思(《初瀨川文書》),在天正七年(1579)七月蘆名氏與田村氏反目之時,佐竹氏與蘆名氏之間成功議和。或許是在對待佐竹氏的和與戰的意見上有所分歧,導致蘆名和田村兩家關係的惡化吧。
以本次議和為契機,形成了以佐竹義重為盟主的佐竹、岩城、石川、白川、蘆名、二階堂諸家參與的大聯盟,在南奧的有力國眾中,與佐竹氏明確敵對的勢力只剩下田村氏了。而且在更之前的天正七年(1579)六月,安達郡安達莊周邊的畠山氏、大內氏與田村氏均為敵對關係(《首藤石川文書》)。所以對於田村清顯來說,周邊全部是敵對勢力。為了打開局面,清顯只得申請與伊達氏結盟。同年冬,清顯之女愛姬與伊達輝宗之子政宗之間的婚姻成立,兩家結盟。
天正八年(1580)至九年,佐竹氏聯軍攻擊田村莊南部的御代田城,難以抵敵的田村清顯求和,不僅吐出了其在安積郡及岩瀨庄所侵佔的領地,還將本領田村莊的一部分割讓給了佐竹氏聯盟內的諸家,田村清顯被迫臣服於佐竹義重。此後,對於南奧最具影響力的兩大勢力伊達氏和佐竹氏的勢力圈更加接近,南奧的戰國爭亂也進入了最終的階段。
在介紹伊達、佐竹兩家的對決之前,有必要提一下佐竹氏的重臣佐竹義久。天正六年(1578)八月佐竹氏與白川氏議和之際,佐竹方除了佐竹義重外,佐竹義久也與白川義親交換了起請文。佐竹義久出身於佐竹氏的一族佐竹東家,在佐竹氏進攻南奧的過程中,佐竹東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佐竹義久之父義堅及其兄義喬均有參與。元龜四年(天正元年,1573),佐竹義久繼兄長義喬之後就任佐竹東家的家督。
天正二年(1574)二月佐竹氏拿下赤館城以後,佐竹義久身在赤館城,周邊成為義久的所領,義久統轄了南奧的新歸屬國眾及佐竹氏的一門和家臣,可見義久的權力極大,但又與上述的國眾、一門和家臣間並非主從關係,只不過是寄親寄子關係,處於佐竹氏當主佐竹義重與國眾、一門和家臣的中間位置。雖然在佐竹氏與白川氏的議和中提到返還赤館城為條件之一,但佐竹義久似乎並沒有執行,最終的主動權還是抓在了佐竹義重的手中(從上述佐竹義久在佐竹家內部的影響力可見,為何後來豐臣秀吉極力拉攏義久,並使其擁有六萬石的高祿。而且在關原合戰之際,義久也極大地左右了佐竹氏家中的動向——不懂戰國注)。
第三章 對決——佐竹義重VS伊達政宗
天正十年(1582)三月,中央的霸者織田信長攻滅武田氏,武田氏遺領中的上野國及信濃國的小縣、佐久二郡被賜予了織田氏重臣瀧川一益。同時,以武田氏的滅亡為契機,關東、奧羽諸大名已經或者立即向信長示好,而瀧川一益則是織田氏對於關東和奧羽事務的代言人。
伊達輝宗和蘆名盛隆早就向織田氏派遣過使者(《仙台市博物館所藏文書》、《遠藤家文書》)。織田信長在攻滅武田氏後,曾向蘆名氏發出了「御懇札」,告知其消滅了武田氏和委任瀧川一益「上州御在城」等事項,而蘆名盛隆則派出使者向信長表示祝賀,並宣布對信長「無二的忠節」,令信長很是高興。在此過程中,織田、蘆名兩家之間進行了四次通信,雙方各兩次。其中最後一次是蘆名氏宿老金上盛備於同年五月二十九日致信身在上野的瀧川一益(《坂田文書》),向一益表示了對織田氏「東國御一統」的賀意,同時表示本家將派兵支援正在與上杉景勝敵對的已經投靠織田方的新發田重家,強調本家並非是上杉景勝一派。此信乃是對之前織田氏的信件的回復,由回信的內容可知,蘆名盛隆曾被信長詢問是否與上杉景勝聯合,而金上盛備的信中對此事進行了否認,並認可了信長對於關東和奧羽的支配。
除了蘆名氏外,伊達氏也向織田氏派出了使者,可見對於奧羽諸家來說,在信長即將統一天下之際,大家對於未來會由織田氏進行支配的認識是相同的。但因六月二日爆發的本能寺之變,信長橫死,也使奧羽的情勢出現了新的變化。
在前一年的天正九年(1581)四月,伊具郡小齋城的佐藤宮內由相馬方離反至伊達方,以此事件為契機,相馬盛胤與伊達輝宗之間進入交戰狀態。天正十年(1582)四月,蘆名盛隆向伊達方派遣了鐵炮隊進行支援(《歷代古案》),此時伊達政宗雖然還沒有繼任家督之位,但已經參與了一些外交交涉;六月,伊達輝宗又向岩城常隆請求援軍(《仙台市博物館所藏文書》),但因史料缺載,不知常隆的反應如何。至天正十二年(1584)四月起,田村清顯、佐竹義重、岩城常隆等出面調停(《性山公治家記錄》、《伊達家文書》)。但在調解伊達、相馬兩家關係的同時,岩城常隆卻出兵進攻田村領,這次乃是與蘆名盛隆共謀後的行動,並試圖把與田村氏敵對的大內定綱拉到己方。但在八月,田村清顯擊破大內軍,伊達輝宗、政宗父子還給清顯送去了表示祝賀的連署狀(《秋田藩家藏文書》),可見伊達、田村兩家仍保持著親密關係。
可見,天正十二年(1584)南奧各家的關係非常錯綜複雜。蘆名氏在向伊達氏請求援軍的同時,又進攻與伊達氏有著親密關係的田村氏;岩城氏雖然也與伊達氏的關係還算可以,但卻與蘆名氏一起進攻田村氏;而田村氏雖然與伊達氏關係親密,但與伊達氏的對頭相馬氏的關係也算不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自然是南奧國眾之間形成的複雜婚姻網,例如蘆名盛隆室氏伊達輝宗的姊妹,岩城常隆室是蘆名盛隆親父二階堂盛義之女,田村清顯室是相馬義胤的姑姑,伊達政宗室是田村清顯之女等等……
天正十二年(1584)十月六日,蘆名氏當主蘆名盛隆被家臣大場三左衛門謀殺,此事一般認為只是與盛隆有男色關係的大場三左衛門因失寵所進行的報復行為,不涉及過深的政治性原因(《會津四家合考》)。但對於南奧諸家來說,作為南奧最具影響力的大名之一的蘆名氏,其家督突然橫死,一定會給當地情勢帶來相當的影響。不久後,伊達輝宗將家督之位讓給了子政宗;次年三月,佐竹義重也向伊達氏表明過幾年就將家督之位讓給嫡子義宣之一(《遠藤家文書》)。目睹了盛隆死後蘆名氏家中混亂的伊達輝宗和佐竹義重趁著自身健在指定了家督的後繼者,大概也是為了防患於未然吧。
天正十二年(1584)十月才繼任伊達氏家督的伊達政宗於次年三月調停蘆名、岩城兩家與田村氏之間的紛爭,此時的伊達氏尚未擺脫維持戰國時代南奧的合戰——講和這一基本政治秩序的特點,而且佐竹義重對於本次斡旋也持支持的態度(《伊達家文書》、《遠藤家文書》)。雖然後來斡旋的結果在史料上沒有記載,但從兩個多月後的五月伊達軍進攻蘆名領的檜原一事來看,似乎蘆名氏是拒絕了伊達政宗的調停。這也標誌著自永祿九年(1566)以來關係維持著還不錯的伊達氏和蘆名氏兩家反目。
天正十三年(1585)閏三月,伊達政宗進攻與岳父田村清顯敵對的大內定綱,佔領了仙道的塩松地區;次年七月,二本松城開城,畠山氏滅亡,二本松地區也成為伊達領。二本松城的開城,正是由相馬義胤、田村清顯和白川義親等人出面斡旋的。同年末,佐竹義重提案南奧諸家之間應達成和睦(《政宗君記錄引證記》)。
但隨著天正十五年(1587)二月,佐竹義重的次子·之前已入嗣白川氏的白川義廣繼承蘆名氏的家督之位,南奧諸家的和睦被打破。白川義廣入嗣蘆名氏主要是由佐竹義重主導,白川義親和岩城常隆協助而最終實現的(《東北大學國史研究室保管文書》)。但伊達政宗卻被排除在了本次決議之外,這也決定了伊達政宗和佐竹義重之間終會對立。
在田村清顯死後的天正十六年(1588)閏五月,伊達政宗和相馬義胤開始爭奪田村領(田村清顯之女是伊達政宗的正室,而清顯的正室又是相馬義胤的姑姑,因此兩家都參與田村領的爭奪——不懂戰國注);六月至七月,伊達政宗又與佐竹義重、蘆名義廣在安積郡的久保田和郡山一帶對峙。不久後,伊達政宗扶植田村清顯的侄子宗顯上位,田村領被伊達氏吞併。天正十七年(1589)四月,岩城常隆攻擊田村領,佔領了大越和小野等地。再加上此時的白川義親和石川昭光均為佐竹氏的從屬,所以南奧國眾基本都與伊達氏是對立關係。
但隨著蘆名義廣在天正十七年(1589)六月五日的摺上原之戰中大敗於伊達政宗,形勢完全逆轉。六日後的六月十一日,伊達政宗入蘆名氏的本城黑川城,蘆名義廣逃回了親父佐竹義重處,奧羽的實力派大名蘆名氏滅亡,以佐竹氏為首的大聯盟也隨之解散。七月,白川義親與伊達政宗結盟;十月,以二階堂盛義未亡人為女城主的須賀川城被伊達軍佔領;十一月,石川昭光宣布從屬於伊達氏;十二月,岩城常隆與伊達政宗議和。而佐竹氏在南奧的勢力範圍一下子縮小至高野郡和依上保一線。
此時的南奧仍堅持與伊達政宗敵對的只剩下了佐竹義重和相馬義胤,而伊達政宗對兩家還保持著攻勢。但隨著豐臣秀吉征伐小田原,伊達政宗沒能再繼續擴大戰果,佐竹義重也及時以豐臣氏為後盾,勉強保住了高野郡和依上保的領地。而伊達政宗之前侵佔的會津及仙道南部的大量領地被豐臣秀吉沒收,賜給了豐臣系大名蒲生氏鄉。南奧的國眾中作為自立的領主而存續下來的也只剩下了海道的岩城氏和相馬氏進入了豐臣的時代。由於豐臣政權的介入,南奧混沌的形勢走向了終結。
原作者 垣內和孝
原文出自《東北中世史4·伊達氏與戰國爭亂》第二章(吉川弘文館、2015)
nn 不懂戰國 編譯推薦閱讀:
※「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如何斷句?
※編造歷史等於愛國?如何評價《蕩寇風雲》影評中的歷史發明家?
※【日本戰國】軍神的繼承者—上杉景勝(上)
※日本幕末時除了長州,薩摩,土佐那幾個比較活躍的藩打來打去,其他的藩都在幹什麼,特別是其他的尊王藩?
※原來日本才盛產最熟悉的陌生紋!關於日本家紋的基本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