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下雨天打車那麼難?

與晴天相比,雨天在路上跑的計程車減少了 7.1%。 泥濘的下雨天,不應該是計程車需求量暴增的時候嗎?為什麼計程車反而變少了呢?

作者:政見觀察員 馬亮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體驗?大晴天你在人行道上悠閑自在地走路時,總有一輛又一輛空著的計程車從你眼前掠過,而在下雨天,你冒著雨跟落湯雞似的在路邊瘋狂招手張望十幾分鐘,也很難等到一輛計程車。

有研究顯示,與晴天相比,雨天的計程車供給量明顯減少了 7.1%。

泥濘的下雨天,不應該是計程車需求量暴增的時候嗎?司機們不是應該紛紛出來攬活嗎?為什麼大街上能看到的計程車反而變少了呢?

達到了目標就收工?

明明有那麼多人招手攔車,為什麼計程車總是供不應求呢?特別是在下雨天,等候的乘客很多,計程車也容易攬活,但是人們卻總是遭遇打車難的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理解計程車司機是怎麼想的。Camerer 等在 1997 年發表的論文研究了紐約市計程車司機的行為邏輯。

紐約的司機們承包計程車,並可以在每日 12 小時內自由安排時間。研究者發現,計程車司機的每日工作時間與每小時收入之間的關係是負向的。在乘客稀少的情況下,計程車不得不空駛或排隊候客,司機出工不出活,自然不願意浪費時間。

換句話說,每天工作的時間越久,計程車司機的每小時平均收入反而越低。因此,理性的計程車司機自然不願意多出活。特別是經驗不足的新手,他們往往是「過一天算一天」,而不會綜合考慮去平衡連續幾天的工作與休閑。

更加重要的是,他們的勞動力供給存在很強的 「收入參照效應」——計程車司機傾向於每天設定一個收入目標,一旦達到了就收工。

在雨天的乘客需求暴增,計程車司機的每小時收入也隨之增加。他們很容易就達到目標了,所以他們很快就收工了,這就導致雨天的計程車供不應求。

計程車司機是 「優化大師」?

放著唾手可得的收入機會不抓住,計程車司機在雨天真的那麼淡定嗎?Farber 在 2015 年發表的論文,對上述觀點做出了挑戰。

對紐約市 2009-2013 年計程車運營數據的研究顯示,下雨天計程車司機的每小時收入並沒有顯著增加。下雨路滑使得計程車行駛緩慢,但計程車計價是以行駛里程為依據的。因此,雖然乘客搭載率提高了,但司機們在雨天的每小時收入卻並沒有增加,反倒是隨之而來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了,因為雨天駕車的風險提高了。

與晴天相比,雨天的計程車供給量明顯減少了 7.1%。但這不是因為計程車司機達到每日收入目標了,畢竟這個因素只能解釋收入變化的八分之一。主要原因是雨天出工不會增加額外收入,而且他們不情願在雨天駕車。

這則研究認為,計程車司機會對可預期和不可預期的增收機會都作出積極響應,而不是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對於每日倒班的計程車司機來說,夜班的工作時間更短但收入更多,白班的工作時間更久但收入卻更少。與此同時,白班和夜班司機在工作日和周末的工作時間與收入也差異較大。比起下雨天這種不可預期且還不增收的機會,這些可預期的收入機會更加值得適應。

經驗老道的計程車司機會優化工作時間,在乘客很多的時候工作更久,而在乘客稀少的時間收工休息。因此,他們懂得在收入高峰期多跑賺錢,平均工作時間更短但收入卻更高。不懂得優化工作時間的新手司機,會很快退出這個行當。

網路約租車會讓雨天打車更容易?

上述兩項研究都說明,要想讓計程車司機願意在雨天多出活,就得提供高額收入機會,以補償他們對雨天駕車的規避心理。提高雨天的計程車行駛單價,就成為一個自然選擇。

與計程車一成不變的固定計價方式不同,網路約租車軟體的高峰期加價機制意味著乘客需要在需求高峰期支付更高的價格,這無形之中就增強了對司機雨天工作的激勵。Brodeur 和 Nield 對紐約市 2014-2015 年的數據分析顯示,雨天的某品牌網路約租車車輛增加了 25%。

天氣越惡劣,網路約租車的車輛供應量增加得越多。這對糟糕天氣的候車乘客而言,不啻為一個福音。

有意思的是,2011 年引入該網路約租車品牌之後,計程車的供應總量也增加了約 9%。這是因為,計程車司機面對來自更多競爭對手,不得不花費更長的時間攬客。然而,計程車司機在雨天攬活的積極性進一步下降,供應量也隨之減少。

2014 年初期,計程車的運營里程是該品牌約租車的 23 倍。但到了 2015 年,二者差距迅速縮小,計程車只是後者的 5 倍。計程車的運營量減少了約 8%。

這項研究表明,激勵機制可以明顯改變個體的行為,從而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可能的方法。

參考文獻

Brodeur, A., & Nield, K. (2016). Has Uber made it easier to get a ride in the rain? IZA Discussion Paper No. 9986.

Camerer, C., Babcock, L., Loewenstein, G., & Thaler, R. (1997). Labor supply of New York City cabdrivers: One day at a tim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407-441.

Farber, H. S. (2015). Why you can』t find a taxi in the rain and other labor supply lessons from cab driver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30(4), 1975-2026.

推薦閱讀:

無錫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餐館,館子里一定要嘗試的菜式有哪些?
漫畫 | 草會說話嗎?草!當然會了,你還聞過呢!
荷蘭防洪的死與生n-代爾夫特大學及鹿特丹防洪參觀之旅
為什麼中國不規制建築外牆上又惡俗又可能製造嚴重光污染的霓虹燈?
香港為什麼不大規模開發新界?

TAG:交通 | 出租车 | 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