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是基礎設施還是營銷手段? 銀行使用信用分現狀之感受...

2016年消費金融成了「新風口」,這緣於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對消費金融的鼓勵,更源於中國金融的現狀。頂層的設計傳導到市場中就直接體現為:

    • 消費金融公司擴容至全國

    • 互聯網金融向消費金融轉型

    • 商業銀行大力發展消費信貸

大家都想在風口上飛起來,這就需要一個堅實的基礎設施 - 徵信

所以2016年的「徵信之聲」也從去年的 「民營8家公司的如何準備,各家有何特點」 轉換為 「國家層面的信用體系建設、監管層面的《徵信業務管理辦法》準備出台、以及機構層面的 傳統商業銀行引入第三方徵信,甚至是 商業銀行進軍個人徵信市場 之類的概念」。

「網路營銷」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演化成「炒概念」,這也許可以算是商業銀行從互聯網學來的「大招」之一吧。但徵信不是大家的基礎設施嗎? 怎麼好像變成了部分機構炒作的「營銷手段」了。

好吧,下面談談對近期對銀行使用信用分的感受。

1. 銀行基於賬戶的信用評分

徵信圈有過銀行從業經驗,深刻的體會到今年以來伴隨著經濟下行、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的衝擊等因素,銀行的確在被迫轉型。傳統的煤炭、冶金、製造壞賬那是蓋都蓋不住了,還敢往裡投放信貸資源?! 中央說了要發展「消費金融」,可就連當年銀行業做小微信貸的標杆銀行今年業轉型跑去做「大」、「優」客戶了,風險怎麼控?

總得找點「亮點」吧,大數據徵信無疑是最佳選擇。所以就出現了:A行信用卡發卡能引入第三方信用分,B行就能基於銀行賬戶體系和大數據建立自己的信用分。你方唱罷我登場,亮點一個更比一個亮。

不過首先還是要肯定,每個銀行在風控上投入都是巨大的,銀監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要求分步達到巴塞爾協議的要求,又下調了小微、個人貸款的風險權重,各個風險管理相對成熟的銀行早早就通過自己的模型進行內部評級了,可...徵信評分本就是銀行必做的功課呀,現在怎麼又拿來進軍個人徵信市場了?

某銀行新資本協議實施架構圖節選

而且央行徵信系統對商業銀行本身就有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數字解讀」這個增值產品的,各家銀行都已經開始測試了,據說效果很不錯呀。

央行徵信中心的徵信產品體系圖

從另一個角度看,徵信的本質是幫助金融機構進行信用風險管理,關鍵是「共享」,銀行基於個人賬戶體系的評分怎麼看都還是貸前調查的感覺。而且即使是名氣最大的FICO,也是獨立第三方的角色,在美國這種發展多年的信用體系中,也沒有看到銀行把對自己客戶的信用評價叫「徵信」的事。

美國「徵信」機構分類圖

所以對於某些評論說將來要形成 「央行徵信 + 第三方徵信 + 銀行徵信...」,徵信圈只能表示很困惑。

其實,現在的徵信環境和十幾年前剛剛建立央行徵信系統是沒有本質區別,當年是各個銀行都是「數據孤島」,A行逾期了,B行照樣放貸,所以出風險。現在只不過參與機構中多了一些新的面孔,更多的互聯網、非銀金融機構參與了進來,形成了新的「數據孤島」,所以徵信圈認為解決方案不該是什麼銀行基於自己的賬戶體系搞信用分,而是更高效地「共享」信息,建立統一的徵信數據標準,但這個好像在數據的價值能夠變現後,正在變得越來越難...

2. 銀行信用卡引入第三方信用分

首先徵信圈對這種創新表示支持,更多維度的數據+新的風控模型 來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為此徵信圈滿心歡喜地通過某個第三方信用分申請了某家銀行的信用卡,結果「悲劇了」。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是通過這個第三方信用分來發卡,這家銀行仍然是要查詢徵信圈的央行信用報告的。

5月12日,申請信用卡當天查詢了央行信用報告

5月12日,申請信用卡當天查詢了第三方徵信

當然根據銀監會下發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商業銀行對信用卡申請人是要查央行信用報告的,但也許某一天行業中產生了中國的FICO後,銀行可以只依據民營第三方徵信的結果風控,但至少目前看「中國的FICO」還未出現。

關於引入第三方信用分最早是無法接入央行徵信系統的放貸機構無奈的選擇,隨著各家各家第三方徵信機構的發展,逐漸的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嘗試引入第三方徵信數據了,這是進步、是好事。

徵信圈也和多家金融機構的老總都聊過這個話題,現階段第三方徵信機構的數據源都由於各自的「來源特點」,有些金融機構會採用N家徵信機構的數據全都接入的方式來做風控。有一家還未能接入央行徵信資料庫的機構老總告訴徵信圈,即使是有這樣多元的第三方徵信數據,他們還是要每年花很高的費用在「代查」央行信用報告上,因為他們的模型更「認可」信貸數據在風控中的作用

信用卡申請被拒了,可徵信圈還總是禁不住YY,我有Z行白金信用卡、M行主動授信消費貸、從未有過逾期記錄,工作、收入、學歷都不錯,年齡也夠高了,根據一般銀行信用卡總行評分標準,怎麼看都是個「優質客戶」呀。難道說就因為我不常上某平台網站購物,銀行採用此種平台數據產生的信用分時,就主動放棄了我這種「優質客戶」,太可惜了吧。

銀行信用卡綜合評分圖, 僅供理解概念使用

同期,徵信圈還通過某聊天工具申請了另一家平台合作的銀行信用卡,結果獲批7.5萬額度。同樣也是在申請當天查了央行信用報告,難道在這家銀行能獲批信用卡,是徵信圈聊天年頭比較久的原因?

申請信用卡獲批,查詢央行徵信圖

當然「未購物被拒、常聊天獲批」 都是玩笑話,徵信圈明白信用卡發卡與否,每個銀行條件都不太一樣,而且不同的風控體模型對相同輸入的產出結果也會不同,所以徵信圈通過第三方信用分申請信用卡被拒的事件是個體事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但正如《徵信業務管理辦法(草稿)》中規定的,「徵信機構提供個人信用評分產品服務的,應當建立評分標準,不得將與個人信用無關的要素作為評價標準。...」,徵信圈還是那個觀點,如果所謂「信用分」是自己的分數自己放貸用,那好吧,錢和風險都是你的,別人也說不著啥。但如果作為一個通用產品,還是一定要有標準的。

3. 總結

其實不管用什麼風控模型、採用了多少維度的數據,選擇了誰的信用分,銀行需要做的是找到符合自身特點的目標客戶並獲利。做專業化的銀行必然是將來的趨勢,從徵信的角度看,大銀行一定能從 央行徵信體系未覆蓋的那5億人群中 「挖」出屬於自己的客戶嗎?引入XX第三方信用分真的是當前銀行變革的鑰匙?

換個角度看,這5億「白戶」市場,傳統大行真的做的來嗎?傳統的銀行體制,風控習慣,組織架構,人員成本,會不會引入了XX第三方信用分後,反而弄丟了原有客戶呢?銀行搞互聯網金融、大數據徵信能行嗎?這是個大大的話題...


推薦閱讀:

關於央行個人信用報告 版本、查詢方式、結果 的故事...
怎樣看待51信用卡管家的個人徵信服務?
為他人擔保也會影響自己的信用記錄
關於信用卡逾期,這些細節你知道嗎?
你了解自己的個人信用嗎?

TAG:个人征信 | 征信 | 征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