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保育園深度體驗

兒子一歲九個月的時候上過幾個月日本的保育園,就寫寫日本保育園的各種體驗吧。先要說明的是,日本保育園和幼稚園並不是同一個概念,下圖是日本幼稚園和保育園的差別,幼稚園一般接收的是三歲以上的孩子,時間上較短,9時-14時,有公立和私立兩種,由文部科學省管轄。保育園0歲(一般半歲以上)-小學前都可,時間可以自由選擇,7時半-18時內都是可能的,由厚生勞動省管轄,比較適合雙職工家庭。本文以下內容是關於日本保育園的一些體驗。

保育園招生情況:

日本保育園以招生對象大致分兩種,分別為全托制和半托制。全托制一般簽一年合同,按月計費,一般下午三點和六點兩個時間可以接回,這樣全職媽媽可以選擇晚點的時間段了。半托制,可自由選擇一周天數和接回時間,按時計費,一般要求至少半歲以上寶寶,比較適合時間機動的家長。

我們選擇的是半托制,大概80000/月包中餐和點心,早8:30-3:00,當地一家media company全資持有的私立保育園,小時制570日元每小時,每天登記時間計算價格。剛開始一個月結算,園裡幫我們減掉了不少多出來的十幾二十分鐘,因此後面我們登記時間時,會故意計長點時間湊成整數。

保育園師資力量:

該保育園剛開園不久,平均一天約六七個孩子,一般三個老師,一個園長和兩個經驗較淺的保育士,萬一一個老師有急事時,至少要有兩個老師留下。

以老帶新,資歷牢靠經驗豐富的園長負責新入園學生,待到孩子適應後逐步交由資歷淺的老師。

保育園一些規定:

1 家長和孩子不能帶任何東西入園,包括食物和玩具,防止孩子發生爭搶,而園內玩具共同分享,老師會教導給每個學生分享的精神。

2 帶至少兩套備用衣服,另拿一套可以放在保育園終極備用,每次大便後連褲子都要一起換,因為褲子會沾上臭味,另外如果衣服沾上了臭味也要換!紙尿褲即使只有小便也換得很勤。

3 因為園裡比較小,不容許寄存babycar,這真是個大麻煩,每次送完孩子還得先拿回家才好再出門,去接之前也要先回家去取babycar,家住附近的或者有車的還好,像我們這種臨時性,住處又離得稍微有點遠的就比較慘了。

如何幫助孩子儘快適應:

分三個時期

1 適應期。老師會在剛入園的時間跟家長詳細交談幾次,一方面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性格等好有針對的教導孩子。另一方面也很重要,友好歡笑的與家長交談孩子看在眼裡會覺得這個老師是可以信賴的,這個地方是安全的。

時間由短至長,入園初期,由一小時到兩小時到一上午到下午逐漸加長,通常需要兩周適應期,老師會優先抱新入園還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到下午每個孩子離開的時候,老師會帶領其他還未被接走的孩子到門口相送。

2 成長期。以大代小,由年齡較大的孩子帶領小的一起遊戲,一般小的都喜歡跟著大的跑,我兒子就跟一個三歲的姐姐親密的很,後來我們去接都不鳥我們啦。

3 融入期。學習各種益智遊戲,集體協作遊戲,陪孩子玩不同階段的玩具。一歲多的小孩教會全程自己用叉勺吃飯,並且不能浪費食物。培養孩子紀律感,守規矩,並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兩歲以後視孩子反應教用筷子(學習筷),教寶寶們自己上廁所,以及大孩子對幼小孩子的責任感。

典型的保育園一天:

早上八點吃早餐,媽媽送入園,回家打掃或者約好友咖啡或者做做美容健身,也有去學習或者做鐘點工的媽媽。8:30-10am早餐(一般九點早餐,有的孩子在家裡早餐一般就九點後送到),玩玩具,做好午前散步的整備工作,更換紙尿褲或如廁。

10點以後老師帶領眾娃娃們就出門去公園散步了,一個老師兩個小朋友,小朋友互相牽手,小點的或者剛入學抵抗走路的就只能坐車裡了,還不會走的小寶寶們被安置在四人座的嬰兒車一起散步。

11點回去給寶寶們換紙尿褲,有大便的換全套衣服,以及指導訓練期的孩子自己如廁,一通忙碌下來就是準備洗手吃飯了,食物一般都是合作的機構燒好後送來的,有些是園裡有自己的小廚房專門請人現做的。

吃完飯就是洗洗鋪床睡午覺了,一般兩點左右陸續醒來。醒來玩玩具,組織跳舞唱歌什麼的。三點後家長就陸續來接了。

有一次去接兒子放學,老師們正在做日本傳統的「流水素麵」,就是將一團團的素麵放在傾斜的竹節里,然後用水將素麵一團團衝下來,在下游竹節兩邊的小寶貝們就拿著學習筷,端著裝有特製的醬汁的小碗等著搶被流水衝下來的素麵啦。真的很佩服老師們有這種熱情在小小的空間做這件事,據說老師為了這個小活動特意到處去找適合的竹節,然後準備了半天的食材,才有這次小小的文化體驗活動,孩子們也覺得新奇,玩得超開心的,文化的東西大概就是需要大人有這顆愛折騰的心才能代代傳承吧。

孩子的改變:

1 獨立和自主。吃飯的時候要自己來不許喂,一個人能吃光碗里所有食物。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強烈要求自來,就算做不來的也想自己先試試。

2 懂規矩 。每天到了學校,自己會脫好鞋子放鞋櫃里擺的整整齊齊,連帶子都會往裡塞免得露出來不好看,回家自己脫鞋後擺放整齊,順帶還幫我們擺好。

3 有紀律。入園前,即便自己會走路了也堅持要爸媽抱,在學校出門散步時完全就是自己走,一點怨言都沒了,牽著小朋友的手好有愛,老師經常給他們照相,學來了天下無敵的剪刀手pose,鏡頭一對準立馬就「起子」剪刀手伺候。

4 懂禮貌。見到別人鞠躬問好(做過頭了,經常是九十度大鞠躬,惹得大人們大笑),接受幫助說阿里嘎多,。

離開這個保育園的時候,老師們送給我們一本她們自製的關於寶寶成長的小相冊,每頁手寫了一些關於成長和祝福的話,非常貼心,收到的時候很感動,因為這並不是保育園規定的義務,完全是老師們自己的心意。我和爸爸也寫了一封感謝信和賀卡,以及列印了一些這幾個月孩子變化的對比照片給老師留念。

說了這麼多日本保育園的體驗,總體來說,日本的學前教育還是做得很不錯的,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和生活好習慣,教孩子融入集體初步體驗人際交往,長幼有序,以及文化傳承和活動參與。

另一方面,我們卻並不打算讓孩子一直接受日本式教育。保育園老師們和孩子們的完美表現讓人驚嘆的同時,我也算徹底明白了為什麼日本孩子們那麼乖巧的原因。老師們有點管的「太死了」,凡事都有一套標準,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就不對了,教出來的小寶寶們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當看到這些1-3歲的孩子那麼努力的學習不打擾別人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時候,當看到孩子們在老師的安排下安靜有秩序的玩著遊戲的時候,隱隱有種說不出的感覺。日本人過度強調自律及集體主義的作風從保育園起就開始植入孩子們的內心了,這群3歲以下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的孩子們,這群本應該天真爛漫歡笑撒野的孩子們,正在大人們的教導下,成為一個標準的日本社會人。而我,則希望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不盲目屈從集體主義,做一個有創造力想像力,有生氣有意思的人。


推薦閱讀:

怎麼樣評價日本人「無感情不算出軌」的觀念?
日本人進門脫鞋,腳臭的怎麼辦?
日本媽媽友的殘酷世界:「不見血的江湖」(上)
有哪些關於日本的事實是你到日本之後才相信的?

TAG:日本 | 日本生活 | 日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