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Scala的產品開發實踐
我們的產品架構
整體架構
我們的產品代號為Mort(這個代號來自電影《馬達加斯加》那隻萌萌的大眼猴),是基於大數據平台的商業智能(BI)產品。產品架構如下所示:
我們選擇了Spark作為我們的大數據分析平台。基於目前的應用場景,主要使用了Spark SQL,目前使用的版本為Spark 1.5.0。我們有計划去同步升級Spark最新版本。
在研發期間,我們從Spark 1.4升級到1.5,經過性能測評的Benchmark,性能確有顯著提高。Spark 1.6版本在內存管理方面有明顯的改善,Execution Memory與Store Memory的比例可以動態分配,但經過測試,產品的主要性能瓶頸其實是CPU,因為產品的數據分析功能屬於計算密集型。這是我們暫時沒有考慮升級1.6的主因。
從第一次升級Spark的性能測評,以及我們對這一年來Spark版本演進的觀察,我們對Spark的未來充滿信心,尤其是Tungsten項目計劃,會在內存管理、代碼生成以及緩存管理等多方面都會有所提高,對於我們產品而言,算是「坐享其成」了。
由於我們要分析的維度和指標是由客戶指定的,這就需要數據分析的聚合操作是靈活可定製的。因此,我們的產品寫了一個簡單的語法Parser,用以組裝Spark SQL的SQL語句,用以執行分析,最後將DataFrame轉換為我們期待的數據結構返回給前端。
但是,這種設計方案其實牽涉到兩層解析的性能損耗,一個是我們自己的語法Parser,另一個是Spark SQL提供的Parser(通過它將其解析為DataFrame的API調用)。我們考慮在將來會調整方案,直接將客戶定製的聚合操作解析為對DataFrame的API調用(可能會使用新版本Spark的DataSet)。
微服務架構
我們的產品需要支持多種數據源,對數據源的訪問是由另外一個standalone的服務CData完成的,通過它可以隔離這種數據源的多樣性。這相當於一個簡單的微服務架構,目前僅提供兩個服務,一個服務用於數據分析,一個服務用於對客戶數據源的處理:
未來,我們的產品不止限於現有的兩個服務,例如我正在考慮將定期的郵件導出服務獨立出來,保證該服務的獨立性,避免受到其他功能執行的影響。因為這個功能一旦失敗,可能會對客戶的業務產生重要影響。
然而,我們還是在理智地控制服務的粒度。我們不希望因為盲目地追求微服務架構,而帶來運維上的成本。
元數據架構
我們的產品需要存儲元數據(Metadata),用以支持Report、Dashboard以及數據分析,主要的數據模型結果如圖所示:
針對元數據的處理邏輯,我們將之分為職責清晰的三層架構。自上而下分別為REST路由層、應用服務層和元數據資源庫層。
REST路由層:將元數據視為資源,響應客戶端的HTTP請求,並利用Spray Route將請求路由到對應的動詞上。路由層為核心資源提供Router的trait。這些Router只負責處理客戶端請求,以及服務端的響應,不應包含具體的業務邏輯。傳遞的消息格式為Json格式,由Spray實現消息到Json數據的序列化與反序列化。
應用服務層:每個應用服務對應元數據資源的操作用例。由於Mort對元數據的操作並沒有非常複雜的業務邏輯,因此這些服務實際上成為了Router到Repository的中轉站,目的是為了隔離REST路由層對元數據資源庫的依賴。每個服務都被細分為Creator、Editor、Fetcher與Destroyer這樣四個細粒度的trait,並放在對應服務的同一個scala文件中。同時,應用服務要負責保障元數據操作的數據完整性和一致性,因而引入了橫切關注點(Cross Concern Points)中的事務管理。同時,對操作的驗證以及許可權和授權操作也會放到應用服務中。
元數據資源庫層:每個資源庫對象都是一個Scala Object,並對應著資料庫中的元數據表。這些對象中的CRUD操作都是原子操作。事實上我們可以認為每個資源庫對象就是元數據的訪問入口。在其實現中,實際上封裝了scalikejdbc的訪問邏輯。
REST路由層和應用服務層需要接收和返回的消息非常相似,甚至在某些場景中,消息結構完全相同,但我們仍然定義了兩套消息體系(皆被定義為Case Class)。邏輯層與消息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在REST路由層,所有的消息皆以Request或Response作為類的後綴名,並被定義為Scala的Case Class。在應用服務層以及元數據資源庫層使用的消息對象則被單獨定義在Messages模塊中。此外,元數據資源庫層還會訪問由ScalikeJDBC生成的Model對象。
我們的技術選型
開發語言的選型
我們選擇的語言是Scala。選擇它的一個主因是因為Spark;另一個原因呢?或許是因為我確實不想再寫Java代碼了。
其實有時候我覺得語言的選型是沒有什麼道理的。除了特殊的應用場景,幾乎所有的程序設計語言都能滿足如今的軟體開發需求。所以我悲哀地看到,語言的紛爭成了宗教的紛爭。
在我們團隊,有熟悉Java的、有熟悉JavaScript包括NodeJS的,有熟悉Clojure的,當然也有熟悉Scala的。除了NodeJS,後端開發幾乎都在JVM平台下。
我對語言選型的判斷標準是:實用、高效、簡潔、可維護。我對Java沒有成見,但我始終認為:即使引入了Lambda以及Method Reference,Java 8在語法方面還是太冗長了。
Scala似乎從誕生開始,一直爭議很大。早在2014年1月ThoughtWorks的Tech Radar中,就講Scala列入了Adopt圈中,但卻在其中特別標註了「the good parts」:
在2016年Stack Overflow發布的開發人員調查結果中,我們也收穫了一些信心。在最愛語言的調查中,Scala排在了第四名:在引領技術趨勢的調查中,我們選用的React與Spark分列冠亞軍:在Top Paying Tech調查中,在美國學習Spark和Scala所值不菲,居然並列冠軍:
其實有了微服務,在不影響代碼維護性的情況下,使用多語言進行開發也成為了可能。或許在將來,我們產品的可能會用clojure或者Ruby來寫DSL,用NodeJS負責元數據(以避免Spray + JSON4S不太好的Json對象序列化)。
說明:將元數據管理單獨獨立為一個NodeJS服務,已經列到了後續架構演進的計劃中。針對元數據管理,我們會統一成JavaScript技術棧,從前端到後端再到資料庫,統一為React+ES6、NodeJS和MongoDB。
坦白說,我沒有強烈的語言傾向性。
數據集的選型
我們還有一個最初的技術選型,後來被認為是失敗的選擇。
CData服務需要將客戶的數據源經過簡單的ETL導入到系統中,我們稱之為數據集(DataSet)。最初在進行技術選型時,我先後考慮過MySQL、Cassandra、HBase。後面兩種都屬於列式存儲的NoSQL資料庫。團隊中沒有一個人有Cassandra的經驗,至於HBase,雖然支持高效的數據查詢,但對聚合運算的支持明顯不足,不適合我們的場景。再加上團隊中有一位成員比較熟悉MySQL,我最終決定使用MySQL。
然而,我們的產品需要支持大數據,當數據量上升到一定級別時,就需要系統很好地支持水平擴展,通過增加更多機器來滿足性能上的需求。評估我們的架構,後端平台可以簡單劃分為三個層次:Web應用服務層(Spray + Nginix)、數據分析層(MESOS + Spark)以及存儲層(主要用於存儲分析數據DataSet,MySQL)。顯然,MySQL會成為水平伸縮的最大障礙。
還好我們醒悟得早,在項目初期就否定了這個方案,而改為採用HDFS+Parquet。
Parquet文件是一種列式數據存儲結構,對於主要為分析型查詢方式的BI數據操作,能夠提供更好的查詢性能。同時,Parquet文件存儲的內容以二進位形式存放,相較於文本形式容量更小,可以節省更多的存儲空間。
Spark SQL提供了對訪問Parquet文件很好的集成。將Parquet文件存放到HDFS中,然後再通過Spark SQL訪問,可以保證在存儲層與數據分析層都能很好地支持分散式處理,從而保證系統的水平伸縮。當對大規模數據集進行分析處理時,可以通過水平增加更多的節點來滿足高性能的實時查詢要求。
我們曾經比較了Parquet方案與MySQL方案,在同等配置下前者的性能要遠遠優於後者,且Spark對Parquet的支持也要好於MySQL。
為了更好地提升性能,我們還計劃在HDFS層之上引入Tachyon,充分發揮內存的優勢,減少磁碟IO帶來的性能損耗。
前端的技術選型
前端的技術選型則為React + Redux。選擇React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我們認為這種component方式的前端開發,可以極大地提高UI控制項的重用,另一方面,我們認為React這種虛擬DOM的方式在性能上存在一定優勢。此外,React的學習曲線也不高,很容易上手。我們招了3個大學還未畢業的實習生,JS基礎非常薄弱,在我們的培養下,一周後就可以慢慢開始完成React Component開發的小Story了。
在最初的團隊,我們僅有一位前端開發。他選擇了使用CoffeeScript來開發React,但是在項目早期,我們還是忍痛去掉了這些代碼,改為使用ES 6。畢竟隨著ES 6乃至ES 7的普及,JS的標準已經變得越來越合理,CoffeeScript的生存空間似乎被壓縮了。
在前端技術選型方面,我們經歷了好幾次演變。從CoffeeScript到ES 6,從Reflux到Redux,每次變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我在文章《技術選型的理想與現實》中講述的就是這個故事。
在《技術選型的理想與現實》這篇文章中,我講到我們選擇了Reflux。然而到現在,最終還是遷移到了Redux。我們一開始並沒有用好Redux,最近的一次重構才讓代碼更符合Redux的最佳實踐。
結論
技術負責人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要求就是——善於做出好的技術決策。選擇技術時,並不能一味追求新技術,也不能以自我為中心,選擇「我」認為好的技術。而應該根據產品的需求場景、可能的技術風險、團隊成員能力,並通過分析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綜合地判斷。
技術決策不可能一成不變,需要與時俱進。如果發現決策錯誤,應該及時糾正,不要遲疑,更不要擔心會影響自己的技術聲譽。
我們的技術實踐
與大多數團隊相比,因為我們使用了小眾的Scala,可以算得上是「撈偏門」了,所以總結的技術實踐未必具有普適性,但對於同為Scala的友朋,或許值得借鑒一二。Scala社區發出的聲音還是太小,有點孤獨——「鸚其鳴也,求其友聲」。
這些實踐不是書本上的創作,而是在產品研發中逐漸演化而來,甚至一些實踐會非常細節。不過,那個優秀的產品不是靠這些細節堆砌出來的呢?
Scala語言的技術實踐
兩年前我還在ThoughtWorks的時候,與同事楊雲(大魔頭)在一個Scala的大數據項目,利用工作之餘,我結合了一些文檔整理了一份Scala編碼規範,放在了github上:Scala編碼規範與最佳實踐。
我們的產品後端全部由Scala進行開發。對於編寫Scala代碼,我的要求很低,只有兩點:
寫出來的代碼儘可能有scala范兒,不要看著像Java代碼
不要用Scala中理解太費勁兒的語法,否則不利於維護
對於Scala編程,我們還總結了幾條小原則:
將業務盡量分布到小的trait中,然後通過object來組合
多用函數或偏函數對邏輯進行抽象
用隱式轉換體現關注點分離,既保證了職責的單一性,又保證了API的流暢性
用getOrElse來封裝需要兩個分支的模式匹配
對於隱式參數或支持類型轉換的隱式調用,應盡量讓import語句離調用近一些;對於增加方法的隱式轉換(相當於C#的擴展方法),則應將import放在文件頭,保持調用代碼的乾淨
在一個模塊中,盡量將隱式轉換定義放到implicits命名空間下,除非是特別情況需要放到package object中
在不影響可讀性的情況下,且無需封裝任何行為,可以考慮使用tuple,而非case class
在合適的地方使用lazy關鍵字
AKKA的技術實踐
我們產品用的AKKA並不夠深入,僅僅使用了AKKA的基本功能。主要用於處理前端發來的數據分析消息,相當於一個dispatcher,也承擔了部分消息處理的職責,例如對消息包含的元數據進行解析,生成SQL語句,用以發送給Spark的SqlContext。分析的結果則以Future的方式返回給Spray。
幾條AKKA實踐的小原則:
actor接收的消息可以分為command和event兩類。命名時,前者用動賓短語,表現為命令請求;後者則使用過去時態,體現fact的本質。
產品需要支持多種數據源,不同數據源的處理邏輯放到不同的模塊中,我們利用actor來解耦
以下是為AKKA的ActorRefFactory定義的工廠方法:
trait ActorSupport {nnimplicit val requestTimeout: Timeout = ActorConfig.requestTimeoutnn def actorOf(className: String)(implicit refFactory: ActorRefFactory, trackID: TrackID = random): ActorRef =n refFactory.actorOf(new Props(Props.defaultDeploy, Class.forName(className).asInstanceOf[Class[Actor]], List.empty), id(className))nndef actorOf[T <: Actor : ClassTag](implicit refFactory: ActorRefFactory, trackID: TrackID = random): ActorRef =n refFactory.actorOf(Props[T], id(classTag[T].toString))nndef actorOf[T <: Actor : ClassTag](initial: ActorRefFactory)(implicit trackID: TrackID = random): ActorRef =n initial.actorOf(Props[T], id(classTag[T].toString))n}n
通過向自定義的工廠方法actorOf()傳入Actor的名稱來創建Actor:
def importDataSetData(dataSetId: ID) {nval importDataSetDataActor = actorOf(actorByPersistence("import"))(actorRefFactory)n importDataSetDataActor ! ImportDataSet(dataSetId)n}nndef createDataSetPersistence: Future[Any] = {nval createDataSetPersistenceActor = actorOf(actorByPersistence("create"))(actorRefFactory)n createDataSetPersistenceActor ? dataSetn}n
注意actor的sender不能離開當前的ActorContext
採用類似Template Method模式的方式去擴展Actor
trait ActorExceptionHandler extends MortActor {n self: Actor =>nnoverride def receive: Receive = {ncase any: Any =>ntry {nsuper.receive(any)n } catch {ncase notFound: ActorNotFound =>nval errorMsg: String = s"invalid parameters: ${notFound.toString}"n log.error(errorMsg)n exceptionSender ! ExecutionFailed(BadRequestException(s"invalid parameters ${notFound.getMessage}"), errorMsg)ncase e: Throwable => exceptionSender ! ExecutionFailed(withTrackID(e, context.self.path.toString), e.getMessage)n }n }nndef exceptionSender = sendern}n
或者以類似Decorator模式擴展Actor
trait DelegationActor extends MortActor {nnthis: Actor =>nnprivate val executionResultHandler: Receive = {ncase _: ExecutionResult =>n }nnoverride def receive: Receive = {ncase any: Any =>ntry {n (mortReceive orElse executionResultHandler) (any)n } catch {ncase e: Throwable =>n log.error(e, "")nself ! ExecutionFailed(e)nthrow en } finally {n any match {ncase _: ExecutionResult => self ! PoisonPillncase _ =>n }n }n }n}n
考慮建立符合項目要求的SupervisorStrategy
盡量利用actor之間的協作來傳遞消息,這樣就可以盡量使用tell而不是ask
Spark SQL的技術實踐
目前的產品特性還未用到更高級的Spark功能。針對一些特殊的客戶,我們計劃採用Spark Streaming來進行流處理,除此之外,核心的數據分析功能都是使用Spark SQL。
以下是我們的一些總結:
要學會使用Spark Web UI來幫助我們分析運行指標;另外,Spark本身提供了與Monitoring有關的REST介面,可以集成到自己的系統中;
考慮在集群環境下使用Kryo serialization;
讓參與運算的數據與運算儘可能地近,在SparkConf中注意設置spark.locality值。注意,需要在不同的部署環境下修改不同的locality值;
考慮Spark SQL與性能有關的配置項,例如spark.sql.inMemoryColumnarStorage.batchSize和spark.sql.shuffle.partitions;
Spark SQL自身對SQL執行定義了執行計劃,而且從執行結果來看,對SQL執行的中間結果進行了緩存,提高了執行的性能。例如我針對相同量級的數據在相同環境下,連續執行了如下三條SQL語句:
第一次執行的SQL語句:
SELECT UniqueCarrier,Origin,count(distinct(Year)) AS Year FROM airline GROUP BY UniqueCarrier,Originn
第二次執行的SQL語句:
SELECT UniqueCarrier,Dest,count(distinct(Year)) AS Year FROM airline GROUP BY UniqueCarrier,Destn
第三次執行的SQL語句:
SELECT Dest , Origin , count(distinct(Year)) AS Year FROM airline GROUP BY Dest , Originn
觀察執行的結果如下所示:
觀察執行count操作的job,顯然第一次執行SQL時的耗時最長,達到2s,而另外兩個job執行的時間則不到一秒。
針對複雜的數據分析,要學會充分利用Spark提供的函數擴展機制:UDF((User Defined Function)與UDAF(User Defined Aggregation Function);詳細內容,請閱讀文章《Spark強大的函數擴展功能》。
React+Redux的技術實踐
我們一開始並沒有用好React+Redux。隨著對它們的逐漸熟悉,結合社區的一些實踐,我們慢慢體會到了其中的一些好處,也摸索出一些好的實踐。
遵循組件設計的原則,我們將React組件分為Component與Container兩種,前者為純組件。
組件設計的原則
一個純組件利用props接受所有它需要的數據,類似一個函數的入參,除此之外它不會被任何其它因素影響;
一個純組件通常沒有內部狀態。它用來渲染的數據完全來自於輸入props,使用相同的props來渲染相同的純組件多次,
將得到相同的UI。不存在隱藏的內部狀態導致渲染不同。
在React中儘可能使用extends而不是mixin;
對State進行範式化,不要定義嵌套的State結構,不同數據的相互引用都通過ID來查找。範式化的state可以更有效地利用Store里存儲空間;
如果不能更改後端返回的模型,可以考慮使用normalizr;但在我們的項目中,為了滿足這一要求,我們專門修改了後端的API。因為採用了之前介紹的元數據架構,這個修改主要影響到了REST路由層和應用服務層的部分代碼;
遵循Redux的三大基本原則;
Redux的三大基本原則
單一數據源
State 是只讀的
使用純函數來執行修改
在我們的項目中,將所有向後台發送非同步請求的操作都封裝到service中,action會調用這些服務。我們使用了redux-actions的createAction創建dispatch需要的消息:
export const loadDataSource = (id) => {nreturn dispatch => {nreturn DataSourceServices.getDataSource(id)n .then(dataSource => {n dispatch(createAction(DataSourceActionTypes.DATA_SOURCE_RECEIVED)(dataSource))n })n }n}n
在Reducer中,通過redux-actions的handleAction來處理action,避免使用醜陋的switch語句:
export const dataSources = handleActions({n [DataSourceActionTypes.DATA_SOURCES_RECEIVED]: (state, {payload}) => {nconst newState = reduce(payload, (result, dataSource) => {nset(result, dataSource.id, dataSource)nreturn resultn }, state)nreturn assign({}, newState)n },n [DataSourceActionTypes.DATA_SOURCE_RECEIVED]: (state, {payload}) => {nset(state, payload.id, payload)nreturn assign({}, state)n },n [DataSourceActionTypes.DATA_SOURCE_DELETED]: (state, {payload}) => {nreturn omit(state, payload)n }n}, {})n
在Container組件中,如果Store裡面的模型對象需要根據id進行filter或merge之類的操作,則交給selector對其進行封裝。於是Container組件中就可以這樣來調用:
@connect(state => {nreturn {ndataSourcesOfDirectory: DataSourcesSelectors.getDataSourcesOfDirectory(state),n dataSetsOfDataSource: DataSetsSelectors.getDataSetsOfDataSource(state),n selectedDataSource: DataSourcesSelectors.getSelectedDataSource(state),n currentDirectory: DataSourcesSelectors.getCurrentDirectory(state),n memories: state.next.commons.memoriesn }n}, {nloadDataSourcesOfDirectory: DataSourcesActions.loadDataSourcesOfDirectory,n selectDataSource: selectedDataSourceAction.selectDataSource,n cleanSelectedDataSource: selectedDataSourceAction.cleanSelectedDataSource,n loadDataSetsOfDataSource: DataSetsActions.loadDataSetsOfDataSource,n updateDataSource: DataSourcesActions.updateDataSource,n deleteDataSource: DataSourcesActions.deleteDataSource,n navigate: commonActions.navigate,n memory: memoryActions.memory,n cleanMemory: memoryActions.cleanMemory,n goToNewDataSource: NavigationActions.goToNewDataSourcen})n
使用eslint來檢查代碼是否遵循ES編寫規範;為了避免團隊成員編寫的代碼不遵守這個規範,甚至可以在git push之前將lint檢查加入到hook中:
echo "npm run lint" > .git/hooks/pre-pushnchmod +x .git/hooks/pre-pushn
Spray與REST的技術實踐
我們的一些總結:
站在資源(名詞)的角度去思考REST服務,並遵循REST的規範;
考慮GET、PUT、POST、DELETE的安全性與冪等性;
必須為REST服務編寫API文檔,並及時更新;
使用REST CLIENT對REST服務進行測試,而不能盲目地信任Spray提供的ScalatestRouteTest對客戶端請求的模擬,因為這種模擬其實省略了對Json對象的序列化與反序列化;
為核心的REST服務提供健康服務檢查;
在Spray中,盡量將自定義的HttpService定義為trait,這樣更利於對它的測試;在自定義的HttpService中,採用cake pattern(使用Self Type)的方式將HttpService注入;
我個人不太喜歡Spray以DSL方式編寫REST服務,因為它可能讓函數的嵌套層次太深;如果在一個HttpService(在我們的項目中,皆命名為Router)中,提供的服務較多,建議將各個REST動作都抽取為一個返回Route對象的私有函數,然後利用RouteConcatenation的~運算符拼接起來,以便於閱讀:
def reportRoute(implicit userId: ID) = pathPrefix("reports") {n getReport ~n getViewsOfReport ~n createReport ~n updateReport ~n deleteReport ~n getVirtualField ~n getVirtualFields ~n fuzzyMatch ~n createVirtualFieldn}n
Spray默認對Json序列化的支持是使用的是Json4s,為此Spray提供了Json4sSupport trait;如果需要支持更多自定義類型的Json序列化,需要重寫隱式值json4sFormats;建議將這些隱式定義放到Object中,交由Router引用,而不是定義為trait去繼承。因為並非Router都使用Json格式,由於trait定義的繼承傳遞性,可能會導致未使用Json格式的Router出現錯誤;
Json4s可以支持Scala的大多數類型,包括Option等,但不能很好地支持Scala枚舉以及複雜的嵌套遞歸結構,包括多態。這時需要自定義Serializer。具體細節請閱讀我的文章《Spray中對複雜Json的序列化與反序列化》。
推薦閱讀:
※讓代碼變立體
※「QT不適合開發高並發的網路應用」 是真的嗎?如果不是,應該如何設計;如果是,應該如何化解?
※Logging,Metrics 和 Tracing
※架構設計的0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