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兩分言傳,八分身教。

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這是言傳身教的本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地傾向於言傳,至於身教,就沒有太看重了。最終的結果就是,父母啰嗦的種種,只會讓我們想要反抗。

我媽媽身上有很多小小的優秀品質,我以前感到很厭煩,因為她總是很嚴厲地想要把這些習慣強加到我的身上。比如,所有的東西用了之後要放回原處、進洗手間要換那雙洗手間only的拖鞋、衣櫃里的衣服要整整齊齊、床上不能堆衣服,睡衣,只能用來睡覺,在家裡穿的便衣,不能穿到床上去等等、等等。這所有的「講究」曾經在我看來,是可笑極了、沒用極了。當她不厭其煩地糾正我,我給她的是最叛逆的反抗(對此,我表示很後悔,想要為過去的種種say sorry。在我的人生選擇上她很民主,對我習慣的苛求,她不依不撓不罷休。可貴的、智慧的母親)。如今,我總是不自主地將她的行為複製粘貼,不需要她再去強加給我。因為她的行動【身教】,就是最強大的指導力量。

前些天吃完飯收拾桌子的時候,我見老媽把殘羹剩飯,小心翼翼地全部裝進一根袋子,然後栓起來,仔細地程度像是在經營一件藝術品,最後的成果我想是,這袋「湯水」在整個垃圾處理的過程中,不會給清潔工叔叔阿姨帶來極大的不便或者沾到他們手上。我沒有問她為什麼要這麼做,我記得松浦彌太郎說過,當你使用一件物品的時候,一定要想到下一位使用者。我想,這個道理馬馬虎虎可以用於這裡。當你在收拾家庭垃圾的時候,心裡應該想到處理垃圾的人,怎樣盡量地不給他們添麻煩。所以今天中午我收拾魚骨頭的時候,粘貼、複製了老媽的行為。看,她沒有說一句話,就能把一個習慣影響到我身上,不說一句話,改變我這個晚輩的行為方式。相比言傳,我很喜歡並樂意接受這個身教。

同樣的,當你使用公共廁所的時候,不要踩踏(此處針對女廁所),要衝廁所,要尿對地方(男廁所)。當你走在大街上,不要亂扔垃圾,想要吐口水的時候,盡量用紙包住扔垃圾桶,實在沒辦法(沒紙),吐到草叢的泥土裡(這個方法不知妥不妥,別鄙視啊)。離開酒店的時候稍微整理一下,不要過分一片狼藉。

還有很多小習慣,我是通過【身教】學到的。(我不是一個言傳的類型)。送水員、快遞、社區工作人員離開你的家的時候,等他們走遠了,再輕輕關門(幺姑爹教的);孝敬年邁的父母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回家的時候,做飯洗碗的人,一定不是他們(二舅教的)所以住在爺爺奶奶家裡的時候,除了有事要忙的情況,廚房的事都是我的事;絕對不在任何場合亂扔垃圾(初中三年娟兒教的,從此這個習慣融進骨子裡);點餐要適量,盡量不浪費(uncle);人要看課外書(coco、朱)......

家庭教育和校園教育,會陪伴我們一直到走出校園。我們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一方面會取決於我們長大之後,利用自身的見識和知識來自我供養,另一方面則大大地取決於父母、老師、夥伴對我們的影響,所以與什麼人為伍,是很重要的。而父母長輩想要教育我們,八分靠身教,兩份靠言傳。你想要子女孝敬父母,你得孝敬你的父母;你想要子女耐心,首先你得是個耐心的人,你想要子女勤奮努力,你得是個努力的人。你想要子女養成什麼樣的習慣,你先要有這樣的習慣,你想要子女擁有的品質,首先你得表現出七八分來。

總不會,你擅自摘了別人家的果子給我吃,遞給我的時候對我說,孩子啊,做人要誠實,對吧。如果你要教我,你要先這樣做了幾分。

最後,此刻我的窗外,緊緊有條、杜鵑花開的小陽台(附圖)。別看東西多,我放錯一樣,她都能知道,另外,我家是那種,你一進門就躺地上打滾,一直到床底下,衣服都不會弄髒。我喜歡這個女人身上的這些小小的品質,想必以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脾氣急,也是她教的,哈哈,正在改,在努力克服。)


推薦閱讀:

父母認為自己的付出是孩子對自己的虧欠對嗎?對孩子公平嗎?
如何不被媽媽暴躁的性格影響同化?
父母總是要我巴結領導怎麼辦?
父母如何應對兒童抽血或打針時哭鬧?
無法原諒父母因強盜邏輯帶給我的傷害,該怎麼辦?

TAG:家庭教育 | 亲子关系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