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問答錄(五)

問:請問關於養練,怎樣的練法是傷身的練法?如何避免?

答:養練包括養身養氣養心幾個方面,要想做到養練,首先不能是憋氣用力的練法,憋氣用力的練法,往往就是傷身的練法。不論練殺傷力也好,練速度反應也好,熱衷於令肌肉膨脹,氣血刺激鼓盪的練法,都會令身心有大量消耗,還有人熱衷於低蹲,震腳,年輕時候不覺得,稍微上年紀以後,都會發現膝蓋,腿腳落下了毛病,這些對身體有損耗的練法,都是傷身的練法。

養練首先是追求盡量不用力的練法,它從卸除拙力開始,求松沉和鬆柔,意在令身內外和順,通透,呼吸自然。從柔順無力中求養生和制人之道,這是養練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養練雖然也需要勤奮,但一定不是單純的苦練,它更多是對意志的磨礪,是對意識和信念的考驗,也是對耐心和細心的鍛煉,對悟性和想像力的培養和提煉,所以在整個練功的過程,絕大多數情況,都應該是自然,舒服,有趣和自在的,不是咬牙切齒,痛苦煎熬的過程。練的是否舒服,也是養練的一個標準。

避免傷身的練法,就是要遠離肌肉爆發,過度劇烈,過度消耗,對身體有各種損傷的練法,尤其是要預見性的看到有些練法的副作用暫時沒有顯露,但未來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就要立刻停止,儘早轉為養練。

問:請問養練養生可以理解,但有殺傷力么?

答:必須有。養練符合內家拳拳理,既有養生的功效,同時也具備技擊的功能,而且只有通過養練,才能進入到比較高級的技擊層次。

同樣是殺傷力和速度,養練法並不是通過對身體的爆發性訓練,來讓肌肉力量速度趨於極致。這種傷身的練法,會有一個短期的效果,從長期來看,等於用消耗大量身心氣血來換取,用各種身體的損傷來換得,這是不可取的,而且無法長期持續下去。最重要的是,肌肉的力量和速度,本身有它的局限和瓶頸。

它的局限在於,肌肉力量達到一定程度,本身會成為對自己的最大影響,因為僵滯,卡絆,自身會對自己的力量和速度都造成阻礙和消耗,這是個惡性的循環。它的瓶頸在於,這樣練出來的力量和速度都會受限於身體的極限,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再提升,最終都會趨向一個極限,到了以後就難以突破。

養練的思路不是這樣,養練是通過去除拙力,令身體無滯通透以後,在大松大柔的前提下,通過松沉和輕靈,首先讓身體內部盡量減少或者消除內耗,互相高度的順和和統一,這樣首先做到一舉一動,盡量少消耗甚至不消耗。首先做到身體靈活自如,走化隨意,令對方的攻擊無效,確保自身安全,與此同時,通過去除拙力後,對內勁的培育和提煉,逐漸掌握精準迅捷,巧勁制人的方法和技術,並最終與意識契合,力求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對方破綻之處,做最精巧,不費力的打擊和牽制。針對不同的目的,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殺傷力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

如果僅就殺傷力而言,松透之後的發勁,力求精巧,通透,合整,震動,不求動作多大,只要求迅捷適當,用最滲入的意識,最合整的巧勁,在最合適的部位,對對方進行打擊。這種打擊,不僅是對擊打處的破壞,是對對方整個身體,內髒的穿透和震蕩,力求如冷箭貫穿,又如驚濤拍岸,做起來彷彿蜻蜓點水,浮掠而過,但要令對方有全身被穿被震之感,五臟六腑如同瞬間受到巨大擠壓和破壞而失去攻擊力。

所以養練既是養生的功法,也是高層次技擊的練法。不存在養練不能實戰的情況。

問:請問輕靈和松沉的矛盾性如何理解?

答:輕靈和松沉既是陰陽兩面也源於一體。但對於練習者而言,只能從一個維度進入,練到一定的體認層次,經過師父指點,換層去體驗另一個維度。而由於人自身受地球的絕對吸引力影響,向下的墜力是我們首先要去藉助和體會的力,藉由這個引力,在去除拙力,調整筋骨框架的基礎上,慢慢培育出極度的松沉之感。再由師父給與換勁,令這個極度松沉之感,向反向轉化,配合意識,培育出輕靈之感。

當輕靈之感上身到一定程度以後,這兩種感覺是同時存在,既可以進入其中一種狀態,也可以瞬間轉化為另一種狀態的。這本身就是人體身心的變化狀態規律,在某一刻,心有調整,身隨心的變化進入另一種狀態,體現為另一種感覺。所以松沉和輕靈既矛盾,又統一,既可以在某一刻以顯性為主的方式存在,也可以根據需要切換到另一面。

推薦閱讀:

傳統武術遵循一定的套路和拳法,如果遇到不按套路出招的爛仔拳其實戰性會大大下降嗎?
為什麼郭靖學了那麼多神功最後成為天下第一但還是覺得比起五絕他不是很厲害?
徐曉冬打假傳統武術,想問一下中國功夫是不是全是假的?
練樁功的調息和收功有什麼要注意的?

TAG:太极 | 功夫 | 内家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