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轉起來:Status的含義與變動
Status (Chapter 23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nalytical Sociology)
作者: Joel Podolny、Freda Lynn
翻Lynn的簡歷的時候,小雨看到Status這個詞就有點走不動道了。之前在幾篇文章里都提到過這個概念,講過status hierarchy的形成和固化,但是對這個概念本身的含義和變動都避而不談。不是小雨保存實力,是真的不了解。今天接著這篇文獻,給大家梳理梳理社會學裡談到的status。
什麼是status?(介於學術水平不夠,這裡就不妄加翻譯這個概念了,反正總也翻不出它的感覺)
在社會心理學領域,關於status的討論大多將它視為是「令人尊敬的行為的累積(accumulated acts of deference)」,所以姑且可以把它理解為「名聲」、「聲望」、「身份」等一類的意思。所謂令人尊敬的行為又有很多種,例如給老人讓座,例如開賓士住豪宅,但這些行為都需經由社會去賦予它們一定的涵義,也就是說只有社會承認這是令人尊敬的,它們才是令人尊敬的。這就體現出了這些行為的兩個特質:第一,它們的涵義是別人賦予的,和行為發動者的個人意識沒什麼太大關係;第二,被賦予的涵義是會有變動的。就比如說,小雨覺得在大街上裸奔是有助於身心愉悅的,但這種行為在當前大眾的眼裡顯然是污染視覺的,所以小雨這樣出門只會得到白眼和非議;但如果N多年後社會思想開放到了一定境界又或者小雨現在去加入一個天體團,那麼這種行為得到的反應就可能大有不同,人們對小雨的評價也可能很不一樣。說白了,「令人尊敬」這四個字是具有文化和時間相對性且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
一種行為為什麼會令人尊敬呢?
根據兩位作者的理解,尊敬通常被社會認為是對個體的某種品質(quality)或者貢獻(contribution)的回報。這也就是個交易過程,我給社會搬塊磚,社會還我好名聲。那麼也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公式:
status = ∑ (令人尊敬的行為) = 個人品質、個人貢獻
這也就是說,status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和個人品質掛鉤的,status高的人擁有越多的社會認可的品質或做出了更多貢獻,反過來也一樣。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了解一個人的人品,status可以作為參考指標之一。
然後這種預測究竟有多准呢?
上一篇關於文獻引用的文章大概已經透露了點苗頭:status和品質之間的關係並不如想像中的一致。從對學術界里馬太效應的研究來看,在控制了研究品質的狀態下,具有高status特徵的學術成果得到的關注確實就比低status的研究成果多,而這些關注將最終導致學術資源分配的不平等,從而進一步坐實研究品質上的差異,增加status的差距(Caplow and McGee 1958; Hargens and Hagstrom 1967; Crane 1970; Long 1978; Reskin 1979)。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這種狀態也在市場(Benjamin and Podolny, 1999)和組織(Kanter, 1977)中存在。這些研究都表明,status現在不僅僅是品質或者貢獻的表現形式,它更作為一種獨立的力量去影響品質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擴大人們原有的status在量上的差距。
既然不準,做這種預測會有什麼影響呢?
影響之一就是上面已經談到的馬太效應,status吸引回報(reward)然後回報吸引資源(resources),資源可以被用來提升品質(quality),而提升的品質又會提高status。而另一種影響,學者們認為如果人們在進行選擇,尤其是涉及到交換的選擇時非常依賴status這種社會線索,那麼這種思維很可能影響個人對交換本身的體驗。
這一點有點繞了,需要先介紹一下Espeland和Stevens對比較的建構(construct of commensuration)。
比較是一種將不同事物用一種通用標準進行衡量的社會過程(Commensuration as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entities according to a common metric)。在這一過程中,不同品質都被轉變成了所謂的通用標準,比如實用性、價格和排名。當人們依賴status這種社會信號去選擇交換夥伴的時候,他們會構建一種可比性的思維模式,將小夥伴的個人品質抽象成一些指標然後與其他的選擇相比較。在這種思維下,人們會對小夥伴的品質越來越不敏感,從而無法從交換關係中挖掘更多的價值。
這一段很抽象有沒有?學者們說馬克思的交換價值和實用價值和馬爾克斯的《單向度的人》可以幫助理解理解。小雨個人看來,這就好比找男女票。有房沒?有車沒?學歷多高?身高多少?年齡多大?月薪多少?爹媽是幹嘛的?老不老實?當這些指標都符合條件了之後,找到的人卻不一定是你真正想要的,就更不用說從關係中獲得全部價值了。
什麼會影響到你的status?
有馬太效應這種大法則在這擺著,是個人都知道該去多多增加自己的status了吧。那除了多多積累尊敬,還有什麼會影響status的存量呢?
社會交換關係(exchange relations)和不確定性(uncertainty)
雖然目前具體的機制還不清楚,但是研究發現,和比自己status高的人交往能夠提升自己的status,相反和比自己低的人就可能拉低身價(Podolny and Philips, 1996; Stuart, Huang and Hybels, 1999)。而關於不確定性,就尤其對於某一領域的外行人來說,個人或者事物的品質實在太難以衡量,於是status會成為他們做選擇的參考之一。所以如果不確定性越高,也就是人們對需要作出的決定越不了解,他們對status的依賴就會越大,而根據馬太效應來說,這就會走入上面的那個極化循環(Podolny, Stuart and Hannan, 1996)。
小雨說:
文章是篇綜述,總算是把status和class給做了個區分了。不過這也只是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研究,要了解status還有什麼內涵與外延,小雨還得看看其他東西。
小雨此次只是把重點給抽取出來了,文章裡面還提供了非常多的實證內容,都是以往的研究。研究涵蓋的內容也非常廣泛,不過集中在經濟和學術兩個領域,畢竟status as a signal是從經濟研究中誕生的。
文章說了很多東西,要強調的就一點,status已經成為一支獨立的力量在影響社會的資源分配和結構運轉了,它會影響個人後續的行為和結果。想要更好的適應status的影響,要知道:
①status是品質的衡量標準之一
②status會遵循馬太效應形成自主的兩極化循環
③當人或事物的品質越難判斷的時候,馬太效應的循環會越嚴重
④個人的status高低與交往的人有關
其實關於第四點,小雨想說,抱大腿的現象確實是可以作證這一點,但是關於其反向作用,也就是「和status低於自己的人交往會掉價」,個人認為並沒有這麼簡單。文章開頭舉出的例子也是存在於特定的歷史時期的,有特殊的人際交往準則,說服力不太夠。個人感覺,在人際交往寬容度越來越高的、異質性越來越強、地位衡量維度越來越多的社會中,所謂「掉價」一說應該也會越來越少,因為真的很難去發現一個全方面不如自己的人或者很難因為某一個特定的品質來全面否定一個人了。
嘛,最後還是老規矩,戳原文看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