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談育兒:富人家和窮人家怎麼教孩子問問題

The Inconsistent Curriculum:Cultural Tool Kits and Student Interpretations of Ambiguous Expectations

Coached for the Classroom: Parents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Childrens Reproduction of Inequalities

I Need Help! Social Class and Childrens Help-Seek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作者:Jessica Calarco

小雨始終認為,Lareau的《不平等的童年》應該當做育兒經來看,學怎麼讓孩子在以後的發展中更有優勢。而讀Lareau的徒弟Jessica Calarco文章可以了解下怎麼讓孩子至勝課堂。Calarco在這三篇文章中主要挖的就是一個問題:富人家的和窮人家的孩子在課堂上面對挑戰時會有什麼區別?然後調查發現,關鍵就在於「問問題」這個環節。

首先從孩子說起,通過對四個班級進行觀察,Calarco發現中產階層的孩子在向老師尋求幫助和提問題上表現的更加積極,也更善於表達,有時甚至會打斷老師來讓TA幫助自己;而工薪階層的孩子則較少在遇到困難時像老師尋求幫助,通常更加傾向於自己解決問題,說形象點就是「悶著」。

這種行為上的差異會有什麼後果呢?所謂「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嘛,中產階層的孩子因為積極會更多地得到老師的關注,獲得更多幫助,從而更快地解決自己的困難,獲得更快更多的成長,隨即也就具有了優勢;而工薪階層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估計就沒這麼順利了。通過這種行為差異,中產階層的孩子鞏固了從父母那裡獲得的經濟、文化等優勢,獲取了更多的教育資源,所以也就更容易取得教育成功;而工薪階層的孩子則面臨著有資源不會用的窘境,因而也就更難獲得教育優勢。從老師的角度來看,可能被很多家長吐槽的「老師偏心」也就看來合情合理了:「每天忙的要死哪有閑工夫注意到那個孩子有問題呢?TA自己又不說。」也可見,孩子自己在爭搶教育資源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首先,是家長教的

Calarco接著學校的發現去調查了家長的教育方式。她發現在中產家庭中,家長們會很明確的表示:有問題沒關係,隨便問,大膽問。他們會給孩子營造一個非常寬鬆的環境讓孩子覺得向他人求助是正常的、被接受的、可以理解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同時,平時高強度的語言訓練(聊天啦,和孩子協商事情啦,等等)也讓孩子更善於表達自己。另一方面,工薪階層的家長認為向老師提問或求助是對老師的不尊敬,並將這種觀念傳達給了孩子,要求他們有什麼事情要學著獨立解決。而家庭中單向的溝通方式(家長下命令,孩子閉著嘴去完成)也讓孩子的表達能力缺乏鍛煉。

然而,如果學校鼓勵學生提問和求助,工薪階層家長的讓孩子「悶著」的教育方式也很可能會被顛覆掉,差異也就隨之會被弱化了。但是並沒有,這又是為咩?

Calarco說,老師的態度很模糊。

在觀察中,Calarco發現老師對學生的期待實際上是很不明確的,一般也都沒有明說(這一點和很多學者研究結論一致)。這樣就給學生留出了自行解讀的空間,也就是學生會自己YY老師覺得什麼樣的表現是好的,什麼是壞的。那麼家長的教育方式就很容易延伸到課堂上來。於是乎,會哭的孩子接著哭,會悶的孩子還是接著悶,然後教育差異也就此出現了,隨即而來的就會是孩子在日後獲取階層地位能力的差異。

要把整個過程說的形象一點的話,可以將學校想像成一個大礦場,老師目前還是是藏在岩層中的金礦,學生是新來的礦工,還不知道哪些東西有用,哪些沒用。中產階層的家長會告訴自己的孩子,金子是好東西,金子是黃色的發光的,然後給他們一個鑿子,說「快去挖!」;工薪階層的家長因為連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好東西,什麼是沒用的,就讓孩子空著手去礦洞里亂逛了。最後誰會發財呢?想想也知道吧。

有沒有什麼辦法改變工薪階層孩子面臨的窘境呢?有的。從老師改起。老師多表示自己歡迎學生問問題,歡迎你們來我辦公室喝茶可以算是這一種不錯的努力。

但是,說實話,小雨覺得Calarco的想法略微有點圖樣圖森破。即使是在美國,多少老師表示我office hour很空,我很閑,我很想給你們提供幫助,也沒見著幾個學生抽時間來和自己閑談。為什麼?很多時候,學生的邏輯其實是這樣的(至少是小雨的):「嗯,我要去找老師聊聊,最近上課都聽不懂了。怎麼說能顯得我不那麼蠢呢?(想了半天)其實還是自己不努力吧/自己能力不夠吧。算了,不去了,自己再試試看文章。」然後就悶著了。其中可以看出兩點:第一,面子問題,在學生心中尋求幫助或者提問可能是種無能的表現,所以形成了心理抵觸;第二,學生的自我歸因也是很重要的,類似「無能當然是自己的問題啊」這種看法也會阻礙求助。不過,這種邏輯是不是局限於工薪階層的孩子中就不清楚了。可以詳細調查看看。

以下為學術提升篇,對理論不感興趣的可以繞道。

在整個的分析過程中,Calarco提及了Ann Swidler的culture as tool kit」 theory,指的是文化並不單從構成人們的目標來塑造趨勢人的行為(我要住好房子,於是努力掙錢),文化自身也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了腳本,讓人們自己從中吸取資源建立行動策略(我可以通過好好讀書努力掙錢,以後幹嘛其實我還不清楚)。具體從Calarco的研究中來看,中產階層的孩子遵循的是一種自我賦權的行動邏輯(logic of entitlement),於是就通過積極的尋求幫助和提問來獲取教育資源和教育支持;而工薪階層的孩子在家長的教育下則順從一種自我滿足的的行為邏輯(logic of appeasement),現狀就很好,去找老師提問的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搞不好還會招致一頓罵,所以還是不去,於是避免向外尋求幫助。這就是文化本身塑造行為的例子,在這裡沒太見著文化如何通過構成孩子不同的最終目標來趨勢行為,而更多的則是給孩子提供不同的行動腳本讓孩子產生不同的行動。這種分析思路在文化社會學中很重要,因為它開始讓人們關注文化對行為本身的影響。Ann在Culture in Action這篇文章中還提到了,穩定文化(settled culture)和不穩定文化(unsettled culture)中,文化對行動的影響狀態,有興趣的親可以戳原文,仔細了解一下。


推薦閱讀:

智硬低能搞不好真的沒救了:低能與不自知的循環
馬太效應轉起來:Status的含義與變動
自我防禦機制和要爬牆的蝸牛
小雨三談育兒:長大後,他們怎麼了?
你憑什麼judge我:淺談階層標準的形成

TAG:小雨一日谈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