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1 神經外科黑色喜劇(一)
讀書,是一種療愈的好方法。想寫書的醫生很多,但真正寫成的卻不多,原因便是太忙。最近我讀了一本美國醫生寫的書,覺得很真實生動地展現了圈裡的生活,在此推薦給大家。
《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
本書作者是一名美國神經外科醫生,曾經是一名鋼鐵工人。他真誠勇敢地揭露,幽默風趣地表述。像放電影一樣,他和病人、同事之間的奇特故事,以及各種情感思想都被留住了。
這些是從中摘選的文字。讀著讀著,你會共鳴或是質疑、激勵或是悔悟、自嘲或是嘲他......這都是收穫。
而你在不在醫療圈裡,已經無關緊要了。
1/14
雖然都穿著白袍,不同科的醫生各有風格,容易分辨。外科醫生還穿著手術袍,面無表情地或是罵了一句,一陣風似的從你身邊掠過;內科醫生則七嘴八舌地談論什麼綜合征,脖子上掛著聽診器,白袍口袋裡塞滿了藥物手冊;兒科醫生的聽診器則被他們塗上彩色,上面纏著一堆玩具小熊,臉上總洋溢著同情與愛憐。
2/14
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之間,總是劍拔弩張,暗暗較勁,相互看不順眼。內科醫生眼裡,外科醫生都是些沒腦筋的技術人員,外科醫生則覺得做內科的都是些醫學暴君,轟轟烈烈地分析一番後,病人還是老樣子。他們各自獨當一面數年以後,才慢慢冰釋前嫌——雙方必須協同合作,互相幫忙。
3/14
腦袋被設計出來,從沒考慮過維修它容不容易。一般來說,病人手術後都還復原得不錯。但偶爾也會發生一些奇奇怪怪的事兒:病人的性情改變了,或是突然死去......這一切都在提醒著我們:在人體神秘的土壤上,必須步步當心。只有別人動刀的手術,才是小手術。如果負責動刀的人使你,這就是大手術。
4/14
癌症帶來的疼痛,提醒人們注意仍可救治的腫瘤,這是一項寶貴的警訊。人體內的神經系統可以分泌一種名為「內啡肽」的化學物質,以減輕疼痛。它是嗎啡的親戚,相比輕微持久的痛苦,它對於嚴重劇烈的疼痛更有效。因此,受重傷後的動物,能在短時間內仍可如常活動。比如受傷的人從虎口脫險,中槍的母鹿尋找它的孩子。內啡肽的仁慈,使得他們感到一股暖暖的、萬籟俱寂的鎮定感覺,緩緩流過他們正面對著生死關頭的身體。
5/14
瞳孔大小不對稱,最後竟然查出了肺癌!原來,控制眼睛虹膜的神經在胸腔,它控制著瞳孔大小。如果有腫瘤壓迫了這個神經,那麼虹膜神經的功能也被抑制了。
6/14
精神分裂病人常常是兩個或多個人格。他們的特徵是冷漠、思考錯亂、表達毫無邏輯,經常感到被迫害,出現幻覺等。它的形成,是由於腦內的一種化學物質——多巴胺的失調。多巴胺也是引起帕金森的一種化學物質。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好像響尾蛇。他們看起來很嚇人,實際上,他們怕你怕得要命,其實不怎麼危險。
7/14
在手術台上犯的錯誤,即使是大錯,遠比你躺在休息室里所作專業判斷引起的小錯誤,容易得到病人的原諒。切記:要確確實實地看看你的病人,讓他們知道你在努力,這最重要。
8/14
古希臘醫藥之父希波格拉底曾說,藥物最主要的作用,是「娛樂病人直到他們自己醫好自己」。但現實並不如此。醫生所做的,是盡最大努力為他們解除疼痛。
9/14
搶救臨終病人時,常用的藥物是腎上腺素。注射後,你的血壓增加,心肌收縮有力,但血液不會流向四肢了。腎上腺素太多,會導致手腳壞疽。常常,它只能暫時維持幾個鐘頭,看到血壓攀升,心跳恢復曲線,可只是暫時而已。就像引擎失靈的噴射客機,飛機還在飛,但絕對沒有可能平安降落。
10/14
在醫療世界裡,「結果」決定一切,而非努力。因為,在病人眼裡,治好病便是皆大歡喜。一旦治不好,不由分說,全部都是醫生的錯。
11/14
名字是一個人跟外面世界之間最耐久的聯繫,是他最早認得和最後忘記的字眼。即使重病讓他意識漸失,忘卻家人朋友,但仍然會對自己的名字有所反應。碰到頭部創傷的病人,名字比什麼都有能力穿過層層迷霧,更快地喚起傷者的注意。
12/14
自從進入急診後,一切感覺都不再一樣了。下一個被送進急診室的病人,可能就是讓我喪命的人。
13/14
當你在移動一個病情不穩定的病人時,即使只坐一小段電梯或推病床走一小段走廊,都有一種心驚膽戰的體驗,就像月球漫步。直到到了手術室,看到齊全的設備和陪護在旁的麻醉師,這才舒了口氣。
14/14
如果你想做腦外科謀生的話,你的心臟血管要很強壯才行。
(待續)
跟麗莎大夫做健康女人。更多健康知識和方法,關注微信公眾號「麗莎大夫」便能看到哦。
推薦閱讀:
※如何以「20年前,我也是個Loveliver」為開頭寫一個故事?
※《尋妖記·應帝王》:府院之爭(二)
※守望先鋒人物誌:我二房
※如何將情侶間的小事,寫成這個溫馨的小故事?
※有沒有反派(壞人)取得勝利的故事,後來怎麼樣了呢?
TAG: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