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思維應避免哪些錯誤?

簡單答即可


從一個我個人的經歷開始吧。

去年,一位很優秀的學者來我們學院講他最新的工作論文。那時我正好在看一篇Costly state verification的文章,而他的模型里,個體可以無成本地獲知狀態。於是我就問他為什麼不用CSV。他的回答是:「我們這個模型的主角不是CSV。我們主要目標是先弄清楚XXX能夠產生怎樣的效果。當然,CSV也是很重要的device,以後可以試著引入,看看能不能產生新的洞見。」

這個回答其實還挺標準的。當然,比起直接回答一句「我們這個模型的主角不是CSV。」就接著講,則友善得多。後者也是一種標準回答。

所以這個回答當時我也沒太認真琢磨。

但是直到我自己開始高密度地去鼓搗模型後,我才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言以蔽之:建模的裝置不能濫用。這個東西叫奧卡姆剃刀,在經濟學裡也叫Box-Jenkins原則。

我具體講講這個例子里為什麼有濫用的風險。首先,所有學過中級或以上經濟學的人都有這樣一個概念:市場的具體表現和作為基準(benchmark)的「完美市場」差別大,是因為市場中存在摩擦(friction)。摩擦導致的東西很多——可能是所謂的「價格扭曲」,可以是價格的高波動率,抑或是顯著高於理論預期的交易量。

那麼好,摩擦是什麼?你可能會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就算是一個具體問題,關於摩擦的假說也多種多樣。我們首先承認它們都對應著現實世界存在的行為,然後我們要問一個問題:這些行為重要嗎?

換句話說,如果我在模型中引入了一百種可能的摩擦,最後發現其中兩個摩擦能解釋價格90%的波動,另剩下的10%中有9%被另五個摩擦解釋了。那麼那93個摩擦至多也就解釋1%的波動。所以它們重要嗎?

其實答案是不一定,因為那93個摩擦中很可能有幾個可以解釋很大一部分交易量。但假如我們研究的目標就是波動性,那麼它們真的不重要。

那麼關於重要性,最極端的情形是什麼?是有且僅有一個摩擦是重要的。這是相當一部分研究摩擦的經濟學論文的核心論點。當然,這樣的論點有很多。你可能會知道五到十個不同的摩擦,每個摩擦都可以單獨解釋一個市場50%以上的波動性。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要怎麼辦?

如果你學過高級階段的統計學,你可能知道Factor analysis。在面對那五到十個大本事的時候,理想的經濟學研究和這個方法是可以類比的——找到它們底下的latent variable。用一句被用爛的話來說:「透過表象看實質」。

你可能在券商的研報看過這句話,也可能在他們的宣講中聽過這句話。那麼你覺得這句話在他們的研報中做到了嗎?

基本沒有。

一個典型的券商研報就是一個頭腦風暴的記錄。大家頭腦風暴出一堆可能的解釋因子,然後往那一列,整理整理格式,就直接發出去了。

你說它沒用嗎?倒不是沒用。但是好用嗎?你猜。對於做嚴肅的經濟學研究的人來說,頭腦風暴的結束離研究告一段落還遠著呢。頭腦風暴完了以後是驗證——扔——驗證——扔的過程(當然,偶爾也加)。這個過程花時間也花精力。但是得到的東西更可能是靠譜的東西。

券商的研報有時效性問題,不得不省略頭腦風暴完的那些事情。但是做學術的經濟學研究也這樣,那可真是白做了。別人的頭腦風暴至多幫你補遺,而從這些東西里摘出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功課。

網路上很多沒有受過系統經濟學訓練的人,常常以頭腦風暴的方式發布一些經不起推敲的言論,並且能紅。你們覺得他們信息的來源是什麼?最好最嚴謹的來源可能也就是券商的研報。然而我前面已經論證了為什麼券商的研報在研究問題的道路上停的太早。而這些人的言論,或許停的更早。

所以,你如果覺得停在頭腦風暴這一步就是掌握了經濟學的思維和經濟原理,那你並不懂經濟學。


濫用「供求定律」分析現實問題——拋開這套分析框架的制度特徵(or its deficiency)不談——只有競爭性的企業和行業才存在有意義的「供給曲線」

而現實中許多企業都是有市場勢力的,許多行業都是高度集中的。(cf. 為什麼經濟學研究中通常把自變數放在 Y 軸?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假設條件是否真的具有實際意義。


這問題對包括大部分經濟學本科生在內的人來說,根本就是杞人憂天,搞笑程度類似於在知乎問:「如何避免物理學思維錯誤」。

對大部分人,包括沒看多少各領域專業論文的經濟學本科生來說,其對經濟學各個領域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其犯錯誤的原因,往往不是經濟學思維有問題,而是根本沒有用合適的經濟學模型。比如40年前貝克爾就依據威爾遜的理論分析利他主義了,20多年前席勒就用從眾行為分析股市泡沫了,因此強調人不是自私的、理性的,是外行再不能外行的言辭,可在知乎很多人對經濟學還是如此認識,可見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各種經濟學模型。

同時,不同的模型是有適用範圍的,這是簡單的科學常識。類似思考從西安到120km外的潼關需要多少時間,你用勻速直線t=s/v沒多少問題,誤差不會太大;可是如果問題換成你開車到500m外需要多少時間,你就要考慮換成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了。要知道僅僅兩種位移模型,一個初二學,一個高一學,其時間跨度就是從大一到大三了,類比下大家就知道大部分本科生對經濟學各個領域認識可能的深度。這還是本科生對經濟學各領域可能的認識廣度,就更別說那些只看過幾本《魔鬼經濟學》的經濟學愛好者,能對經濟學有多深多廣的認識了。不信,那你可以告訴我以下各經濟學分類中的基礎文獻或者思想。

問題的關鍵,還在於很多人看了也不懂。要知道僅僅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根本沒用多深艱深的數學,很多人都掌握不了,高中因此就直接修了文科。對比一下理論模型高深的多的經濟學,大部分人就更掌握不了。不信?就別說各種複雜的拍賣機制了,單單推不同增長模型,我想大部分人就做不到。

一方面經濟學模型這麼多,大部分人對經濟學各個領域就是淺嘗輒止,另一方面經濟學理論往往非常高深,大部分人對各種模型根本就不理解(懂),因此在分析事物時,與其顧忌經濟學思維錯誤,不如思考一下自己分析生活時,有沒有選錯經濟學模型。


第一,不要忘記經濟學是手段不是目的,是工具而不是倚仗;第二,不要忘記其目標在於解決資源合理配置的問題


1. 把不同假設不同基礎的理論混著用:

比如,在用供給-需求分析價格變化時候出現「價格圍繞價值波動」之類。。。

比如,在固定匯率情形下分析貨幣政策效果用了浮動匯率的框架推導。。。

比如,用完全競爭框架分析壟斷競爭市場。。。

2. 混淆內生變數和外生變數

3. 不理解預期變數

比如比較「分析美聯儲宣布降息,對美元匯率的影響」和「分析美聯儲宣布降息,但降息幅度低於預期,對美元匯率的影響。」

4. 經典的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錯誤,即不分相關關係和因果關係。。。

5. 混淆不同領域的概念。

比如經濟學的「成本」、「利潤」和會計學的「成本」、「利潤」。。。

6. 在分析實際問題中忽視理論假設,尤其是理論中隱含的假設。

比如經典的列昂惕夫悖論。。。

7. 坑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來分析一下經濟學中最常見的幾個錯誤。

一般大學裡的微觀經濟學或者西方經濟學課程都會講授上面這張供給-需求曲線圖。供給曲線(上圖中藍色)向上傾斜,意味著價格越高,願意提供該物品/服務的商家越多。而需求曲線向下傾斜,意味著價格越高,對該類物品/服務的需求會越少。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交點就是所謂的均衡點:在這一點物資或者服務的價格和數量達到平衡點。

這個需求-供給模型看上去很簡單,但是事實上沒那麼簡單。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在運用這個模型時最常見的錯誤:

1. 混淆需求/供給線上的變化和需求/供給線移動的變化。

首先來看這樣一個問題:

有一些朋友會選C,理由如下:如果人們的收入下降,那麼對產品(比如自行車)的需求會下降。如果對自行車的需求下降,那麼自行車的價格會下降。如果自行車的價格下降,那麼對自行車的需求會增加,而增加的自行車需求會拉高其價格。因此到最後自行車的價格到底上升還是下降是很難說的。

上面的邏輯的錯誤之處在於這一句:「如果自行車的價格下降,那麼對自行車的需求會增加」。事實上自行車價格下降的話,不會增加需求(需求曲線不會變化)。真正變化的是在一定價格下的需求數量(即變動發生在需求曲線上,而不是需求曲線移動)。

2. 混淆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

現在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問題:

有一些朋友會選C, 理由如下:如果奶油價格上升了,那麼冰激凌價格也會上升(因為其原料的價格上升了)。冰激凌價格上升後,需求會減少(因為冰激凌更貴了)。如果需求減少,那麼冰激凌的價格會下降。而價格下降後,會有更多的人吃冰激凌,因此冰激凌的消費量會上升。所以到最後冰激凌的消費量到底是上升還是下降是不確定的。

上述邏輯的錯誤之處在於:冰激凌價格上升,只會改變在某一價格下人們吃冰激凌的數量,而不會減少需求(需求曲線並沒有移動)。在需求曲線沒有移動,而供給曲線上升(價格上升)的情況下,價格會上升,而消費量會減少。

3. 混淆均衡數量和供給/需求的變化

請看題

很多朋友會選B-下降。理由是:因為建造的房子更多了,因此供給增加了,所以房價會下降。

上述邏輯的錯誤在於:房地產開發商建造更多的房子,並不一定表明供給增加。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方說,這個城市一下子來了很多新移民,這些新移民都需要買房子,而房地產開發商看到了商機,於是順著他們的需求建造了更多的房子。在這種情況下,供給曲線沒有變,變得是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因此整個房地產市場的數量和價格同時上升。

事實上類似的錯誤不止大學生會犯,有時候搞經濟學的專家也會偶爾墮入這樣的陷阱。

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Robert Shiller在接受英國Money Week雜誌採訪時說:現在歐洲的銀行利息這麼低,可是卻沒有人願意借錢去增加投資。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無法理解的迷。

原文如下:

Unquote

"If I can borrow at a negative interest rate, I ought to be able to do something with that," he tells U.K. magazine MoneyWeek.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borrowing, it would seem, heavily and investing in anything that yields a positive return."

But, "that isnt happening anywhere," Shiller notes. "No country has that. . . . Even the corporate sector, you might think, would be investing at a very high pitch. Theyre not, so something is amiss."

And what is that?

"I dont have a complete story of why it is. Its a puzzle of our time," he maintains.

Quote

讓我們回到上面提到的供給需求曲線來分析一下Shiller這段話。在市場中有錢的供給方(銀行存款)和錢的需求方(企業借錢去投資)。當兩條線相交時,會有一個均衡價格(錢的價格就是利率)。

Shiller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利率足夠低,那麼根據需求曲線向下的特點,對金錢的需求量(Q)應該足夠高,那麼我們應該看到很多企業去借錢投資,經濟就會相應的增長。

問題在於,利率低,也有可能有另外一個原因:即沒有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上圖中的需求曲線(紅線)會向左偏移。在這種情況下,新的均衡點會位於更低的價格,以及更少的數量。

事實上如果經濟陷入通縮和滯脹的預期,沒有企業願意去借款投資的話,利率低只是一個結果,而非原因。因為大家都傾向於把錢存在銀行里,而不是拿出來花掉(投資或者消費):所以錢的供給很高,而需求很低,造成均衡價格(利率)非常低,均衡數量(投資量)也很低。當然,央行一般的應對策略是增加供給(將供給曲線向右推移),這樣可以進一步降低錢的價格(利率),同時鼓勵企業借錢進行投資。但是央行的措施是否到位,以及只靠貨幣政策/而沒有財政政策配套是否足夠等等,這些都是宏觀經濟中被廣為討論的有爭議話題。

當然我想強調一點,Robert Shiller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經濟學家。他的好幾本書(比如Irrational Exuberance)我都看過,深深為其折服。舉上面的例子只是想提醒大家,有時候看似簡單的經濟學,其實沒那麼簡單。如果想當然的去做自以為是的經濟分析,則很有可能墮入一些常見的邏輯錯誤。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http://weixin.qq.com/r/ZzuIkLbE5euarfLz9251 (二維碼自動識別)


看到這個問題我都快感動哭了。。。

說一個段子吧,本人在美帝讀經濟學的時候,我們系主任曾經在某一次課上給我們開小差,告訴我們系裡誰和誰是兩口子,誰和誰也是兩口子,還有包括他自己的媳婦也是個經濟學教授,最後他總結了一句,想知道我們為什麼都在學科內速配么?因為我們學經濟的沒!人!要!

事實上,頂級的經濟學家也在重複同樣的事故!遙遠的例子我就不說了,現任美聯儲主席耶倫,她導師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這個就不說了,她老公居然也是!就是講檸檬市場二手車故事的傢伙!

我自己,發現自從學了經濟學,頓感和理工科同學交流困難、吃力、費勁、到最後相互以「你不懂我的心」相望於江湖,即使是現在在券商研究所工作,發現和很多行研交流也還是有點問題,最起碼不是很順暢,不造各位經濟學專業的有無同感。

於是,我直接找了個經濟學的老公。。。這個有點扯遠了。。。

總之我想說的是,經濟學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思維模式,是一種遵守「假設—推導—結論」嚴密邏輯鏈條的理念,沒有這種邏輯感,你也能開心的生活,有了它,你會發現世界很不一樣,而與大眾的爭論也隨之而來。所以經濟學家自古雄辯者居多。

至於需要避免的錯誤,真是太多太多了,從柴靜的視頻,到最近提議女性休三年產假,,,算了,這篇跑題文供大家娛樂就好。


商業的背後是人性,經濟的基礎是需求。經濟學思維經常犯的錯誤往往是心理學的常識。按照題主要求就不具體展開,簡單概述幾點。

1.控制感帶來的決策失誤。心理學的一個研究數據是:很多人自己搖骰子的時候,想要大一點的點數平均力度會比想要小一點的點數使用的力度小。但是從概率上,力度大一點力度小一點,點數依然是隨機的。

2.路徑依賴。大多數人有自己的思考和處事習慣,而且這樣的習慣存在報酬遞增。因為自己曾經受益過這些習慣,而且改掉需要非常大的精力,所以大多數人會按照自己的習慣去生活。但是這樣做也可能讓人產生很強的定向思維。那樣,可能會犯一些選擇錯誤。比如,我女朋友當初愛上我,是因為我像她前男友。可怕不?這慣性帶到我這來了。

3.捨不得沉沒成本人們對損失的敏感程度遠大於得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賭桌上輸的一塌糊塗的原因。另外,情侶分手的時候經常也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我為你付出那麼多,那麼愛你,你怎麼能夠這樣對我?這也是捨不得沉沒成本帶來的糾結。不能怪誰,畢竟很多專業的經管人做管理決策的時候經常也是被這樣的難題難倒。

4.熱衷於故事而非數據有這樣一個研究,用藥前告知病人時,護士對不同病人說,「這病有60%的治癒率,不過有一定的風險」和「這病有30%的治癒率,有一定的用藥風險,不過隔壁小王就是用這個治好的」,後者選擇用藥的概率是前者的數倍。患者腦子裡能夠更好呈現的是故事而非數據。這也是為什麼彩票宣傳套路都是:XXX彩民中了500萬。但是實際上你買的是一個年虧損達70%的投資產品(平均每個彩民花100元能夠挽回30哦 )。所以很多人會去買彩票和進股市往往是因為故事動人,隔壁老王中了500萬,你能不眼紅嘛?情緒沖昏頭腦,什麼經濟學思維,買了再說!

5.大多數人都是從眾的。去年六月股災的時候,有朋友問我為什麼那麼多分析模型還是避免不了股災。我的回答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因為他押韻的是相同的人性——趨利和從眾。所以加多寶廣告是怎麼說的?「中國每賣出10罐涼茶7罐加多寶」。他們的銷量靠的就是我們的從眾。我也記得很深刻,我重操股市也是去年六月的時候,至於後果,慘不忍睹,不再贅述。

6.過於追求帕累托最優。實際上,有系統學習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很多理論往往不適合解釋生活,不適合解釋一些現象。很大原因就是沒有滿足這些理論的前提。而不談前提的理論很多都是瞎扯淡。這裡也建議大家看看洛倫茲的書《混沌學》,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去理解這些。

7.誤入棘輪效應。我相信很多經濟學的女學生應該也經常剁手。尤其是每年雙十一之後,往往有一段時間,本來就花了很多錢,但是後面一個星期還是維持了較高的消費水平。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消費不可逆」。所以選擇女朋友的時候又害怕自己承擔不起,先看看她曾經的消費水平是維持在哪一個高度。

8.忽視時差效應。我們能夠分析:聽到的800米外的噪音,知道它產生在兩秒前。但是在經濟學上的分析卻經常不是這樣的。任何事物結果的呈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醞釀。舉個例子,PAPI醬能夠火起來不是因為一兩個有趣的視頻,人家可是有了前期三五年的努力和摸索。李易峰則是七年。

學經濟學也許改變不了人性,但是能多一個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希望以上能夠幫到你。

想學習經濟學從哪開始呢:我想看書,但我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 衛藍的回答


最重要的一點是,應該避免受現實經濟現象的干擾。

研究科學,既要尊重現實,同時還要能跳出現實的桎梏,不要一味地拘泥於現實。

在地面上推一隻箱子,用力一推它就動了,不推它就不動了。這是現實吧?是的。所以有人就得到結論,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不受力物體就不能運動。這個結論很符合現實。可是它對嗎?不對。伽利略、牛頓如果拘泥於這個現實,不敢越雷池一步,他們就永遠不能成為被人類讚美的科學家,人類的認識也就永遠不能進步。

而研究經濟學的人,拘泥於現實的很多。我們經常聽有人說,你的結論不符合現實,明顯錯誤。我們也經常看到有人為了使結論符合現實,就硬往現實上湊,削足適履。一湊到符合現實了,這些人就驕傲地說,你們看怎麼樣,對了吧!

有人看到一些人一賺錢就富裕,於是就得出結論:給老百姓經商自由,讓人人都可以賺錢,就人人都能富裕,國強民富。這個結論就成了市場經濟的立論之本,也是改革的立論之本。

有人看到人人都拚命往自己腰包里撈錢,於是就得出結論:人性是自私的,共產主義違背人性,一定不能實現。

有人看到每個企業都要利潤,於是就得出結論:生產就是為了獲取利潤,沒有利潤的生產是不可能存活的。

……

我經常被打臉,就是因為我的話很多不符合現實,就有人拿現實打我的臉。


在另一個問題里的回答,大部分的經濟學家都認為最低工資不可取,為什麼許多國家仍然採用? - 果程C 的回答,發現放在這個問題里更合適:

第一,經濟學是分派系的。經濟學家們在幾乎所有的問題上都存在大量的爭議,不同派系的經濟學家看待相同的問題經常會得到截然相反的答案。懷疑這一點的童鞋可以去翻閱一下《經濟思想史》。比如並非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認為最低工資是不可取的,至少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們就不會這麼想。大眾所接觸到的較一致的思想,大都是以曼昆為主的西方經濟學教材及科普讀物的思想和觀點而已。

第二,經濟學不能代表一切。經濟學首要是一門解釋科學,就像物理學是為了解釋自然規律一樣,經濟學的本質是為了解釋人的行為。就以曼昆的教材為例,經濟學十大原理的前四條都是在闡述經濟學在解釋人的行為時候的基本假設,甚至你去看所有的經濟學教材,基本上都是要有基本原理、基本模型和理論推演的,在手法上和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十分相似。我認為這是經濟學所能走到的最遠的地方了。至於所有的「應該/不應該如何如何」、「怎樣怎樣是好的/壞的」,都是先有一個「要什麼」的目標,比如「要公平還是要效率?」、「要起點公平、過程公平還是結果公平?」等等,然後,再結合經濟學原理對人的行為的基本認識,得到給出怎樣的激勵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答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經濟學只是一門工具,只是一個運演算法則。

第三,即便是對待同樣的現象和問題,運用同樣的經濟學思維方式,由於對現象的觀察角度和尺度不同,也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論。比如 @劉鵬程Sai.L在政府為何打擊符合經濟學常識正常現象的黑車? - 社會這個問題下的答案,就可以看到,用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去看待黑車這一現象,就會得到截然相反的結論,用劉的話說就是:

很多事看似有理有據,你去挖一下細節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模樣。

我想補充的是,這不是經濟學的供需定律出了差錯,而是運用經濟學的人太不接地氣。


對經濟學發自內心喜愛的人,很容易就響應號召,拿起三大武器(1),成為光榮的「經濟學帝國主義者」,我的看法是,這種思維要適當收一收。

慎用經濟學分析方法分析經濟領域之外的東西,至少不要那麼信心滿滿,對其他的學科和領域保持點敬畏。

貝克爾在上個世紀70年代發布了宣言(2),吹響了「經濟學帝國主義」擴張的號角——那句名言,「經濟分析是最有說服力的工具,這是因為,它能對各種各樣的人類行為作出一種統一的解釋」,鼓舞了多少後生晚輩?這些年帝國擴張成果斐然,幾乎沒有那個主流社會學科是沒受過侵蝕的(當然這是玩笑,跨學科研究實際上多數是雙贏的),隨便舉幾個例子,婚姻(貝克爾)、種族隔離(謝林)、肥胖問題(卡特勒)以及「你的孩子與聰明孩子一起上學是否重要」(霍克斯比)……諸多問題上頻繁出現經濟學家和經濟推理的身影。

經濟學範式如此萬能,以至於羅伯特·巴羅宣稱:「任何社會行為——包括宗教、愛情、犯罪和生育——都受經濟推理的支配」。

但是就這個問題來說呢,我還是持不同意見~

1,經濟學內部也沒有統一共識,很多基本問題都矛盾重重。別的不說,凱恩斯和哈耶克的爭論,直到今天都是個重大的基本問題。自己領域的爭論如此之多,再去研究其他領域,多點謙遜比較好。

2,經濟學人容易對自己的分析範式太過自信,忽視了非經濟學領域的學科的內在邏輯和研究對象的複雜性。比如早些年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艾米麗?奧斯特對非洲艾滋病的研究,提出的流行病學模型,就被嚴格的臨床試驗表明證明錯誤,並且幾位流行病學權威批評了。(3)

3,普通經濟學子,收集數據,建立模型,分析結果,給出建議……諸多能力遠遠不如專業經濟學家,也要為「經濟學帝國主義」添磚加瓦,最好的結果就是落到個紙上談兵,止增笑耳~比如這些年頻出的對春運票價、計程車市場、器官買賣、毒品合法化等領域的爭論,有些(再強調一下,是有些)經濟學人,對現實問題的理解,無非就是簡單的「供需」二字,紛紛成為「薩繆爾森的鸚鵡」,高端一些的,畫幾條曲線,說幾個理論,對現實世界更加複雜不可計量的變數視而不見或者束手無策。

因為以上幾點,私以為,具有乃至推崇「經濟學思維」的我輩中人,多點謙虛,多點「畫地為牢」的精神,別急著為帝國開疆拓土——這是需要避開的誤區。

當然,經濟學思維範式,我認為是社會學科中最優秀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妄自菲薄也是要不得的~

後生末學,胡言亂語,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

註:

1,經濟學主要三大分析方法,即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邊際分析方法。

2,指的是貝克爾出版了《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一書,嘗試用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方法和概念——如理性選擇、利益最大化行為、交換等等——來解釋一些非經濟問題(如犯罪、家庭、教育等),並取得了出於意料的好效果。

3,FT中文網。


1.供需理論。這不需要多說了,前面已經有知友說了。

2.委託代理理論。這是我見過最被濫用的經濟學範式,經常和分工理論混淆。

3.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規模經濟」這個概念被濫用了。

4.不要用「成本—收益」的思維去分析宏觀經濟問題。分析了沒用,不可量化的要素太多。

5.不要混淆內生變數和外生變數。很多經濟模型看起來極其的彆扭,和變數如何定義關聯很大。

7.還是關於變數的,不要想當然。到底哪個是自變數,哪個是因變數,想清楚了。

7.理性預期假設。很多經濟類文章寫成了社會類文章,還一堆人的叫好。

8.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這個就不說了吧。

9.經濟概念的混淆。這個也不多說。


錯誤思潮:將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集中管理的經濟)對立起來,打上意識形態的標籤,認為市場經濟是完全有效的,對任何行業都要徹底市場化,政府盡量少得介入。

事實上,即使在市場經濟非常健全的國家,也處處可以看到政府的影子。例如,政府指定嚴格的法律法規,約束市場參與者的行為;政府還會直接參与到市場中去,對一些企業入股,使其變成國有企業或者混合所有制企業。

下面這段引述百度百科

弗萊堡學派_百度百科

弗萊堡學派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

弗萊堡學派認為,歷史上存在過的各國社會經濟形式可以抽象地歸結為兩類:

一類是自由市場經濟,即徹底自由放任和完全價格調節的經濟模式;

另一類是集中管理經濟,即在政府統一計劃和有力控制下的經濟模式。

這兩種模式都不是理想的模式。弗萊堡學派認為應該在漫無限制的絕對自由和嚴格的政府管制之間尋找一條理想和完善的中間道路,這種理想的社會發展的第三條道路就是「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它是以自由經濟為基礎,吸收集中管理的理想成份所構成的。在微觀上,應廣泛發揮市場機制的效能,在宏觀上,則要保護和維持社會經濟秩序,以防止社會動蕩和混亂。因此,「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是指在國家保護和維持的社會經濟秩序下,充分發揮市場經濟所具有的全部有效機能,保證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進步與個人自由達到完全協調一致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弗萊堡學派社會市場經濟的主要內容

1.保護自由競爭,發展私有制;

2.發揮企業家作用,實行經濟人道主義;

3.政府適當干預,維持經濟秩序;

4.藉助國家力量,發展市場經濟中的「社會化」。


大部分是都是理性人


應避免僅僅使用經濟學思維的思維。


資源是有限的。


經濟問題,研究人於人直接的交易現象,兩條線。1.人;那就不可能不研究人,研究人就不不可能不研究人的心理,研究人的心理就不可能不研究心理的成因,地理與歷史,2.交易;研究交易的現象就不可能不研究政治,研究政治就不可能不研究社會,研究社會就不可能追問哲學。任何一個問題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問題,最後用數學得意抽象。


一,天上不會掉餡餅

加里貝克爾在「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一書中提出了「經濟分析」原則,即如果存在一個明顯有利的機會,廠商,家庭或個人沒有去利用它,則必然存在某種不易為外人察覺的貨幣的或心理的成本使得利用這個機會變得無利可圖。

二,完全競爭市場下,資本等利潤法則

資本追逐利潤,只要任何一個行業的利潤高於其他行業,都會有新資本湧入,直至資本在所有行業的回報率全都相等,如果不相等資本就會流動

三,風險、不確定性與信息不完全

如果追求高利潤,就必須承受高風險,股市收益率高於銀行是因為股票比銀行存款風險與不確定性更高。買理財的切記。

信息就是金錢,投行之所以比其他行業有更高的利潤,是因為投行掌握更多的信息。

有人看再答,睡覺。。。


學經濟之前需先擺明態度

經濟包含錢 ,但錢不等於經濟。

這個很重要

取決於你的選擇

你要發展為企業家還是學者或者是政府官員

經濟學也因此分成兩派,實證經濟學和規範經濟學


[ 投資是經濟動力]

投資的理想結果是投資凈效用(即收益帶來的正效用與風險帶來的負效用的權衡)最大化。因此,在風險既定的條件下投資收益最優化和收益效率既定的條件下風險最小化是投資的兩個目標。投資的成功與否往往是看兩個目標的實現程度。

投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再生產中投入資金的數量。投資規模是否適度是影響經濟穩定與增長的一個決定因素。投資規模過小,不利於為經濟進一步發展奠定物質基礎;投資規模安排過大,超出了一定時期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可能,導致經濟大起大落。

用市場化來實現投資的兩大具體目標要比擴大預算增加赤字來實現更加科學專業。


寫在最前面:希望這個問題不要淪為攻擊經濟學、否定經濟學的陣地。

1.理性人假設只是假設,不要認為非理性行為是少數,不要否認非理性行為對這個世界的支配功能。

2.經濟學本身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這本身意味著兩點:第一,需要不懈的推進,而不是揮舞現成的武器;第二,需要謙卑。


幾乎所有經濟學思維都存在兩個先決假設,一個是理性,一個是理想。就是所有經濟學應用系所頭疼的缺陷。

理性是假設所有人都是理性,然而現實生活中的非理性效應存在甚至佔比不小,例如不同層次的羊群效應帶來的周期性泡沫。

理想的最大體現在於模型建立時的世界可知論調。市場總是不完美的,理論的應用永遠存在變數。經濟學理論應用過程中,如果不能清晰認識到理論的理想性,那麼無論多麼好的諮詢公司,無論多麼優秀的行研報告,都無法消除因蝴蝶效應所帶來的風險。

所以,在應用經濟學思維時,首先明白,人不全是理性的,其次明白,世界是無窮變化的。在此基礎上,謹慎地應用。


推薦閱讀:

如果一輛車以剩下里程的速度行駛,這輛車會抵達終點嗎?
揚長避短和彌補不足哪個更重要?
忙碌了一天的IT人士,聽什麼音樂可以放鬆神經及舒緩壓力?
為什麼有的人家境不好還不願意努力學習爭取改變?
生活在一個很亂很髒的宿舍是什麼體驗?

TAG:生活 | 思維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