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陀到底想教會我們什麼?學佛的人到底想達到什麼目標?

電視劇里佛教都是看破紅塵,在社會上混不下去,或者不想混的人才出家當和尚。如果佛教是這些悲觀厭世者的收容鎖,又該如何普渡眾生?我們可以通過佛教學到什麼?


佛陀到底想教會我們什麼?——隨緣!

學佛的人到底想達到什麼目標?——隨緣無掛礙!

再吼一次,

為啥緣起偈又叫法身偈啊?

這是大秘密!

真正的秘密不是……而是……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 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 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 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 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


釋迦牟尼佛是覺者,即智慧的覺悟者。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就是要學習佛智慧的覺悟,並非要學習佛走路、善心或功德;而其他的各種修道法都是學習怎樣去完成智慧的覺悟。覺悟是修行者的最終目標,學佛者如不知道佛是覺者,只認為佛是品德高尚,了不得的大人物,那就容易誤解學佛的目的。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覺者(聖者),所以我們修行的最終目標就是獲得智慧。


佛只教此心 !

此心本就處處用 !

用一處 住一處 便有種種相生 是名執著 是名著相

如同雪山冰 山下水 雲中氣 本是一物 隨緣生萬象

知此心用 即是離相 離相即覺 覺即是佛 更無其他

若說有覺 有佛 只是心生佛相 亦是住相 若說無覺 無佛 也是住相 電視劇 都在這裡打轉 離四句 覺百非 佛說一切x 都非一切x 是名一切x


一個人如果充滿哀愁,他希望擺脫哀愁,那麼佛法可以幫助他實現願望,修學佛法可以斷除所有的負面情緒,達到寂靜涅槃


教吃人骨無罪,教太陽是方形的,教蚊子是濕生的……在那個年代這些知識懂了就可以騙口飯吃


1

問,佛陀到底想教會我們什麼?

答,解脫+幫助所有眾生解脫

2,

問,學佛的人到底想達到什麼目標?

答,生生世世修……戒定慧+聞思修=不墮惡趣+解脫成佛

3,

問,電視劇里佛教都是看破紅塵,在社會上混不下去,或者不想混的人才出家當和尚。如果佛教是這些悲觀厭世者的收容鎖,又該如何普渡眾生?

答,你把【影視劇】當做【佛法】?那你去過【圖書館】嗎?

4,

問,我們可以通過佛教學到什麼?

答,菩提道次第廣論+宗義寶蔓。這兩本書,你今世今生能看懂,就沒白來人間一趟!

5,

總結一下,題主,下一次看到電視劇里,有其他宗教的故事情節,可以複製粘貼同一個問題!


佛陀到底想教會我們什麼?學佛的人到底想達到什麼目標?

驅逐無明,解脫煩惱之苦。就這麼簡單。

爵士貓:蕭樂冬爐已達聖人境界 靜靜聽著煩惱就斷了 有的只是輕輕的囍受 竇唯父子此時亦如聖人 斷除了一念虛妄分別心zhuanlan.zhihu.com圖標

蕭樂冬爐已達聖人境界 靜靜聽著煩惱就斷了 有的只是輕輕的囍受 竇唯父子此時亦如聖人 斷除了一念虛妄分別心

爵士貓1 天前

蕭樂冬爐

4151 - 竇唯 - 單曲 - 網易雲音樂music.163.com圖標

初禪破掉了憂,而苦還是存在; 二禪破除去苦受,苦的麤重沒有了; 三禪那也沒有喜而有樂;四禪把樂破掉了,就是捨受。 若是滅盡定,就超過了非非想定了,捨受也沒有了,這個境界是這樣的;滅盡定就是「無受」,「無受」這是聖人的境界

@love_fly: 晚上太陽一落山就回宿舍,沒想到半路下雪了,靜靜的,那就溫一壺老酒(那就賴茅吧),買上些牛肉花生,讓愛學習的人去實驗室吧,就自己在宿舍,不開燈,聽著這首曲子,邊唱邊聽邊暢想,時不時的看看外面的雪,美妙。聽這首曲了想到的

剛剛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初禪破掉了憂,而苦還是存在; 二禪破除去苦受,苦的麤重沒有了; 三禪那也沒有喜而有樂;四禪把樂破掉了,就是捨受。 若是滅盡定,就超過了非非想定了,捨受也沒有了,這個境界是這樣的;滅盡定就是「無受」,「無受」這是聖人的境界

剛剛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非彼諸受得有隨眠」,這個無相心定是大阿羅漢的境界,大阿羅漢他內心裏面的受是無漏的,這個捨受是無漏的,不是有漏的。蕭樂冬爐,已達阿羅漢境界。

1分鐘前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今日讀瑜伽師地論多日,才知蕭樂冬爐,已是【非滅現纏,住無相定,必有受故。】的聖人境界。聽蕭樂冬爐,我靜靜的煩惱就斷了,有的只是輕輕的囍受,輕輕地愉快的感受。竇唯父子此時亦如聖人,斷除了一念虛妄分別心。

2分鐘前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住無相定必有受故」,這安住在無相三昧的聖人他還是有受的,受還是存在的,所以不能說受滅掉了。如果說把受滅掉了與事實不符合,事實上受是存在,只是把煩惱滅掉了,所以這樣子叫做「捨根永滅」

8分鐘前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是「非滅現纏」,因為入無相心定的時候,是把煩惱的種子,愛煩惱、見煩惱的種子全部地消滅了;並不是滅掉與纏煩惱在一起的現受,現出來、現行的那「捨受」;不是滅的「捨受」的現行,只是滅了與捨受在一起的煩惱,而「捨受」本身還是存在的。

9分鐘前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我們沒得聖道的人,我們也有這個「捨」的感覺,但是這個「捨受」是和煩惱的隨眠在一起的;現在得了阿羅漢果成就無相心定之後,就把與捨受在一起的煩惱的種子消滅了,這叫做「捨根永滅」,這個「捨受」實在還是存在的,

10分鐘前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那麽「捨根永滅」這句話怎麽講呢?「但害隨眠」,只是消滅了煩惱的隨眠,叫做「捨根永滅」。這個「捨」就是「捨受」,也不是苦也不是樂,也不是憂也不是喜,這時候叫做「捨受」。這個「捨受」還是存在的,那麽怎麽叫做「永滅」?是滅掉了煩惱的隨眠,就煩惱的種子

11分鐘前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虛妄分別心,也是苦諦、也是集諦;因為他們分不開的,這個苦和集是不能分開的。因為分別才有苦,而分別就是集;這個虛妄分別有力量,能集聚很多的苦來。說「集真是集」,這句話很厲害、很厲害。

13分鐘前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一切的苦惱是由煩惱來的;什麽是煩惱呢?就是一念分別心;所謂貪也是一念分別心,瞋也是分別心,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分別心。這一念虛妄分別心能集聚無量無邊的苦惱,使令我們自己受苦;我們認識不清楚、不認識,我們繼續的這樣分別,製造苦給自己受。

14分鐘前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世界因為有你而多了一些意義

15分鐘前回復|分享|

爵士貓貓: 中國人的悲哀就在於只看到今天的世界,不知人還有永恆的靈魂世界。這是中國人一切悲哀的源頭。中國人試圖在今天的世界,找到世界一切的合理與意義,實現世界的一切愛、恨、怨、仇,可能嗎?

爵士貓:瑜伽師地論120妙境 無相心定阿羅漢-煩惱種子滅-捨受無漏 不淨觀慈觀悲觀 薩迦耶滅我我所執 苦集虛妄分別心zhuanlan.zhihu.com圖標

「由色出離」,「色出離」,這個色界天都是色,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色;有色,就是因為對色有貪愛,所以人的果報有這生理的組織。現在從色裡面解脫出來,那也就是說從第四靜慮解脫出來了,超越了色界的四靜慮。那麽第四靜慮就是捨根,若是從色出離,也就包括了第四靜慮的捨根,從捨根裡面也解脫出來了。那麽這個地方,那就是修「無相心定」;修「無相心定」就是觀察這個「色」無我、無我所的,是空無所有的。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無我、無我所;觀察它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不生,就是寂滅相。那麽就從色界第四靜慮的捨根解脫出來了。

佛為何不能直接成就善意的世界?www.zhihu.com圖標

佛為何不能直接成就善意的世界?

轉換一下,世界可以是善意的,或者惡意的嗎?

兄弟,佛法雲萬法唯心,世界有70億人口,加之那些動物,有200億人口的有情眾生不過吧。

200億有情眾生,就有200億顆心,就有200億的世界法相,何來善意世界?

末學今日犯下了錯誤,雖想要悔改,卻覺得很難,也因此心生疑問。既然佛法那麼神聖偉大,佛可以一念造就世界,創世主成就了宇宙,法力無邊。為何不能直接造就一個善意的世界,為何不能讓這世界充滿善意和良知,為何不能讓人的壞念頭消失,為何讓這世間可以有欺凌、殺生、邪淫,為何給人犯錯的可能和機會,這難道不會讓人一錯再錯,錯上加錯嗎?佛勸人向善,卻又讓人可以有七情六慾,讓人迷在世間,無法解脫,甚至犯下罪業。為何不能給人以明示,讓人明明白白的去選擇,去向善,去修鍊。

師兄,已有懺悔罪過的念頭,就慢慢修行瑜伽師地論吧。

爵士貓:一篇特別的文章 中國失獨家庭調查:有人每天花20小時與亡子QQ自問自答zhuanlan.zhihu.com圖標

「對整個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塵埃,而對我而言,你卻是整個世界。」

和往常一樣,在北京簽售會後的那天晚上,韓生學又點開了手機里的「失獨」群。

看著群里那些名叫「唯一」「摯愛」「寶貝」「心碎」「堅持」的父母相互慰藉,他試圖插上一句安慰的話,但他的手指懸在離屏幕只有幾厘米的位置,卻「沉重地抬不起任何一根」。

這個50多歲的中年男人低頭盯著手機,穿著一件黑色翻領夾克,膚色暗沉,眼寬鼻闊,看起來和普通的基層幹部沒什麼兩樣。

「和他們接觸時要少提問多傾聽。」在連續12年的走訪中,這是韓生學領悟到的第一條法則。

即使走出了創傷初期避世、厭世的陰霾,但一些外界的刺激仍會觸碰「失獨者」還未癒合的傷口,給他們帶來「陣痛」。

韓生學正在做的,就是記錄他們。

「走在大街上,覺得每個年輕人都像自己的孩子,街坊鄰居在談論孩子,電視上也都是關於孩子的連續劇,就連廣告都是與孩子相關的。」一個「失獨」母親曾如此向韓生學講述自己的無奈。

武漢的一位「失獨」父親是一名政府官員,白天他總是穿著整潔的西服,打著一絲不苟的領帶,拚命地工作。晚上回到家,脫去那身西服,他會整夜地坐在地板上,抱著兒子的骨灰盒,嘴裡不住地重複:「孩子,讓爸爸抱抱你。」就這樣,他已經在地板上躺過了8個酷暑和寒冬。

「孩子突然走了,在他們眼裡,與孩子有關聯的一切東西,都是鮮活的生命,能呼吸,會說話。」韓生學感嘆。

如何從靈魂學或命理角度看抑鬱症?www.zhihu.com圖標

抑鬱症的本質是什麼?人為什麼會得抑鬱症?

我用佛學思想回答一下。現在認知科學,已經認識到意識存在物理可還原部分,它是可以用AI技術予以模擬的。意識主要的部分核心的部分,是不可還原於物質的,具身認知生成認知就是對此的闡述。現代認知科學,也承認了人的天賦來源。這些思想,佛學的唯識學已經有了充分的論述。前五識就是可還原的。後面的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是不可還原的。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還控制前五識的認知。在瑜伽師地論中,闡述的是很詳細。

「憂根生已,應當如實了知」,說是我們內心裏面忽然間有顧慮、有憂愁,有不滿意的事情出現了,心裡邊不歡喜;這個「憂」若是出現了以後,你不能放過這件事,你要明了這憂根是怎麽一回事情,「應當如實了知」,要明白這個憂根。明白什麽呢?「生者,此於何位?」這個憂根它在什麽地方出現呢?什麽時候出現這個憂根?「此於何位」,此「憂根」在什麽階段會出現憂根呢?

爵士貓:博導周筠"逼死"楊寶德?悲慘事件原因 楊寶德有過自殺未遂 博導對抑鬱症無知 抑鬱症心理神經機制 意識量子化zhuanlan.zhihu.com圖標

嗚呼,哀哉!

痛哭矣!

倘若中國的博士們。博導們。都向朱清時院士類似,懂點佛法,懂點唯識種子依,懂點怎樣除去煩惱,獲得智慧與定力,那麼西安交大博士的悲劇,要發生,也很難呀。

「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無染污」,這個「如是」指境界說,遇見這樣的境界、遇見這樣的境界,心就有染污了;遇見了這樣的境界、這樣的情況,就沒有染污了;就是有染污和無染污,這個染污、無染污《披尋記》裡解釋很詳細。「由此方便,心處沉等,由此方便,不處沉等」,因為這個比丘是出了家,就學習佛法;學習佛法的時候,他就用,他把所學習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上、在自己行住坐卧上就使用它,使用它來調這一念心,「由此方便,心處沉等」,若是由於有這樣情況的時候,心就會處於沉、掉、亂、著,就處於這個境界裡面,這個心就在這樣的顛倒境界裡面。「由此方便」,這個「方便」就是不用佛法來對治,還是原來的舊家風,這樣的情況心就處於沉、亂、著等的情況裡面。「由此方便,不處沉等」,若是修學佛法,用佛法來調的話,你若肯這樣努力,「方便」就是這樣努力去修行的話,「不處沉等」,我這一念靈明的心就從那個沉、掉、亂、著裡面解脫出來了,就不處於沉掉那四種顛倒裡面了,就清淨了。這就是這個比丘出了家以後,他能這樣子來調心,就是這麽意思,這叫做「自心相」,就是認識自己的心的相貌,常這樣用功。

「心無染惱,令不趣入流散馳騁染污行中」,說這時候心裡沒有染污行,這個欲所引憂也沒有,不善所引憂也沒有,心裏面沒有這染污。「染」即是「惱」,名為「染惱」,這個染污來擾亂你、來觸惱你,這個叫「染惱」,現在沒有。這事是那麽回事:這比丘已經出家了,他已經遠離了五欲也沒作惡事,但是他有可能會回想到以前的事情,他心裏面有憂;有憂、可能這一剎那間就過去了,這時候,可是它有這種作用。「令不趣入流散馳騁染污行中」,你若心裡沒這染惱的時候,你心裏面就不會「趣入」,也就是不進入,進入到那個「流散馳騁染污行中」,心裏面流動散亂、「馳騁」就是跑來跑去在那染污行中活動,這個心在染污行里活動。若是這個修行人心裏面沒有憂,自己管制這個心,叫它不要到那個「流散馳騁染污行中」,自己控制這一念心,叫它不要到那裡去。

爵士貓:瑜伽師地論119妙境 苦樂憂喜捨五根 隨眠麤重 四念住觀 染污相依出離憂 無相心定 不思惟一切相而思惟無相zhuanlan.zhihu.com圖標

「此復云何?」,這個「耽嗜憂是染污相」,這裡面的含意是什麽?你說說。「謂於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的眼識乃至意識去分別、取著色聲香味觸法。分別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色聲香味觸法有三種情況:一個是可喜可樂,一個是不可喜可樂,一個是非可喜可樂非不可喜可樂、就是無記性的;現在是說可喜可樂的,這種色聲香味觸法。「乃至可染」,可喜、可樂、可愛、可著、可染,這些令人滿意的境界的這種色聲香味觸法。

這種色聲香味觸法,你若得到了的時候心情快樂,哪裡有憂愁的事情呢?為什麽說憂呢?

  「或由不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或由不得現所得」,是的!你得到了,心裏面沒有憂;但是心裏面會分別,分別這是「不得現所得」,這得到的這個欲它會變化的,它若變了你就不得,就不能得到現在所得的。這種可愛的境界若失掉了;雖然沒失掉,但是你心裏面顧慮可能會失掉,你心裡就來了憂愁,就是「不得現所得」。

一個是失掉了當然是心裏面憂愁,但是心裏面顧慮會失掉也會憂愁。這個失掉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就不多說了;這是一個「憂愁」。

「或由隨念先時所得」,或者是現在是沒有這種可喜、可樂的欲,心裏面也沒有憂。但是忽然間憶念以前經過的五欲、經過的這種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以前得到的時候這個欲怎麽怎麽的…。這時候「若已過去」,當然這事已經過去了。「若盡若滅」,或者過去事過去了;或者是沒有過去、失掉了多少叫作「盡」,或者完全失掉了就是「滅」。「若離若變」,說是境界還是在,但是分離了;或者是變化了、不在了,原來的境界變化了。「而生於憂」,有這麽多的原因心裏面有憂。「如是相憂,名依耽嗜憂」,這因為是有執著心、有愛著心而生憂愁;這不是清淨心,這是「染污相」。

佛法佛經中的無明,只能用語言來表達。但是語言是無法真正描述無明的。

無明屬於意識的一種狀態,屬於前五識與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的運行狀態。現代認知神經科學,已經證明前五識可以還原於物理物質,比如DNA、生物的物理化學過程。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是不可還原於物理物質,只能通過具體人的感受性語言才可描述一點。

所以,江水冷暖鴨先知。對無明的認知,必須是具體的人,才可以明了。

所謂的南傳佛教北傳佛教,本身沒有對錯之分。關鍵在於修行人的感知。瑜伽師地論,就是匯通了南傳佛教北傳佛教的修行學。

為啥知乎那麼多人不懂「存天理滅人慾」的意思。說宋明理學反人類,他們以為朱熹是傻瓜,要中國人都禁慾?www.zhihu.com圖標

首先你要從魏晉南北朝隋唐宋的歷史,看這1000年的中國主流文化是啥?是儒學嗎,不是,是佛學。

在邏輯推演,宋明理學如何從原始儒學發展的,中間的環節是那些,有嗎?

上述條件不存在,用現象學的還原法,宋明理學自然是在佛學中國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的士大夫用佛學思想,重新解釋了原始儒學。讀讀朱熹的文章,都是重新解讀孔孟之說,四書的形成就是證明。

研究儒學,切切不可把儒學看成最高真理。這是烏托邦的思維。

宋明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主要來自佛學。

爵士貓:宋明理學天理人慾 性本寂性本覺 補特伽羅 心相說心性說 唯識八識三性三無性現象心識 大眾部心性本凈如來藏zhuanlan.zhihu.com圖標

宋明理學之存天理滅人慾的佛學源頭。

補特伽羅,就是理學人存有【心性】重要源頭。

宋明理學天理人慾說,主要來自心性本凈如來藏思想,但是他的致良知思想,主要吸收了佛學的禪修理論。研讀【瑜伽師地論】,你可以清晰地明了宋明理學心學之致良知思想,主要來自【瑜伽師地論】。

爵士貓:何為佛法科學 何為有抑鬱症?佛法科學高度一致是探求宇宙秩序 真如實相乃宇宙真實之本體一切萬有之根源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今年才進入知乎。給我最大震撼的,不是科學技術,不是藝術創新,而是大量的抑鬱症患者的呼喊!

那些抑鬱症患者是很年輕,有初中生,大量的高中生,在讀大學生。有的抑鬱症患病已有十多年,有的人多次自殺未遂,有的人時刻幻想著自殺!

抑鬱症群體十分龐大!為何?

因為他們都是好好讀書,接受了正規科學思想教育的人群,不然不會在知乎裡面存在。但他們就是傳統教育觀念,傳統的科學思想的最大犧牲品。

抑鬱症患者,都是理想主義者,在內心深處,相信世界是理性的、科學的,相信傳統的家庭觀念與價值,相信相信傳統的愛情觀念與價值,相信相信傳統的人際關係的善良觀念與價值,而社會現實生活告訴他們,那些統統是無效的!

現在社會,傳統的家庭觀念、愛情觀念、人際關係已經完全瓦解了!

新的家庭觀念、愛情觀念、人際關係觀念的再重新構建!

你說,在此打擊下,你的心理世界自然完全崩潰!自然想到了自殺!

佛學,就是教育你獨立思考,世界的萬法唯心造,世界只是你的幻象而已,科學也是暫時的幻象而已,意識的本質就是量子化,特性就是概率化、多種可能性、非定域空間性。

聖人煩惱竇唯

0

收藏

分享

編輯

  • 還沒有評論

寫下你的評論...


寬慰自己而已。中國人應當修道,修活著,修今生。(支持中國道教)


佛陀想度人的時候,是否算是一種執念

況且眾生皆有自己的軌跡

有沒有可能佛陀的苦海,卻是世人的自由徜徉的游泳場,佛陀的岸對世人來說卻像是無邊的沙漠?

無欲無求,此生何意


所種無有芽  何因生華實

設不得葉者  何緣當有花

無所從生法  則無有人種

眾生無眾生  不生亦不滅

猶如婬女人  彼則無有子

以無有子者  則無有子憂


熱愛生活,遠離佛教。我的肺腑之言,釋迦牟尼就是精神分裂憂鬱症患者,他悟到的那些玩意當在印度根本就是不入流的邪說,當時印度還有六派哲學呢,南傳佛教與中國大乘佛教完全就是兩個宗教,你看看當今世界上國家守法素質最高的並不是這些緬甸啊,不丹,斯里蘭卡,寮國等佛教國家。我作為一個出生在深受愚昧迷信佛道神的荼毒家庭里,自己用了二十多年才走出佛教文化的陰影影響,扔掉一大堆佛經佛珠,撕掉了佛教皈依證,誠不欺你的告訴你,佛教之害如同毒癮,請遠離一切佛。


推薦閱讀:

末法時代,楞嚴經先滅。其餘經典,逐漸而滅。是不是說人類沒有希望了?
夏壩仁波切:對大乘非佛說的駁斥
神不食人間煙火,為什麼還要上香上供?
色達這樣的地方能否脫離社會獨立存在?如果所有人都信佛人類會進步還是倒退?

TAG:佛教 | 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