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高材生最後會出家?而且多數人入了佛教而不是道教?

龍泉寺寫程序的IT精英們據說又有一位中科院計算所的加盟北京龍泉寺,那你知道龍泉寺的科研實力有多強嗎?部分
摘錄如下:賢威法師,龍泉寺管理委員會秘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賢啟法師,龍泉寺管委會的五位成員之一,清華大學核能和熱能物理博士;柳智
宇,龍泉寺居士,第47屆國際數學奧賽金牌,北大數學系。另外清華博士還有禪興法師(龍泉寺書記),賢佳法師,賢清法師。為什麼鮮有人加入道教?


一、佛教就是告訴你如何滅苦的

聰明可以免除愚笨的痛苦,但聰明並不能免除痛苦,相反聰明比之於愚笨更容易使人感受到痛苦。

財富可以免除貧窮的痛苦,但財富並不能免除痛苦,相反財富比之於貧窮會招來更深層次的痛苦。

是凡人就會被痛苦煩惱惱纏繞,天分再高的人畢竟也還是凡人,也會被痛苦煩惱束縛。

甚至可以說天分越高的人,越容易感受到痛苦,也越容易陷入痛苦。

而佛法告知人們痛苦由何而來,當如何滅之,當如何徹底永遠的擺脫痛苦煩惱而贏得永恆的清凈,重要的是,佛教告知的是道理和修行辦法,在佛教中除了凈土等宗門要求信仰某位佛菩薩以獲得他力轉生凈土,其餘的修行道路無外乎八個字:自作自受,自力更生——當然前提是在佛陀指出的明路上。

大體上天分高超的人們,總有能力抓住正確的知識。他們這個能力保證了其專業內的出色,而從某個角度說這就是他們接近佛教的道理。

佛法說的道理對不對,修行的辦法是否管用,實踐之後便知曉。

佛教中絕大多數的修行道路,其判斷權和選擇權都在修行者手中,它並不要求修行者無條件的相信什麼,對於佛法的確信和理解往往是在修行途中累計起來的——這其實和我們平常上學學習知識區別並不大。所以我選擇相信題主的判斷——高材生的確容易信仰佛教——因為佛教往往符合他們經過思考和實踐後的結論。

我曾經在 是否有「有錢人多信佛教,窮人多信基督」的現象?為什麼?這裡說過
不過作為信仰佛教人群組成結構來說,富人往往是最願意深刻理解佛教教義,深入學習佛法的人,因為有錢也有條件。與富人類似,天分較高的人群也是容易感受到苦,並願意為解決這個問題努力思考探索實踐的人。

所以毫不奇怪有那麼多天分極高的人信了佛。

二、道教

我在佛教、道教的交集和區別在哪?里曾經就佛道二教的差異做過敘述。

相比於佛教這種悲悲苦苦的宗教來說,俺們中華的道教那就是樂天派了。

雖說道家思想崇尚淡泊、自然、清凈、不爭之類的內容,但是道教並非是道家,雖然道家思想在道教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其實道教所反映的理想還就是現世完美生活的無限版——換句話說就是追求「壽與天齊,永享仙福」 這樣的生活,對於俺們這些處於貧困線上掙扎的人是有吸引力的,對於那些沒有什麼苦受的人來說也是有吸引力的,但對於那些因為心靈更加纖細敏感因而更容易覺受到痛苦的高天分的人來說吸引力卻是有限的。道教的追求目標對這些人來說多少有點砍柴的議論皇帝用什麼柴刀砍柴的味道。

三、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麵包

李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我摘抄兩段

前一陣子台灣中華航空公司駕駛員王錫爵駕機飛回大陸,國民黨上上下下口口聲聲說:王錫爵服務華航已二十年、月入新台幣二十多萬元、生活條件良好、婚姻家庭都美滿、兒、女皆成年、孫子即將出世,不久就可含飴弄孫、安享天倫,豈有拋棄妻兒去"投匪"的道理?有人問我意見,我嗤之以鼻,答覆說:"太小看人了吧!人活著,不僅僅為了麵包。"

  有一陣子常聽人說:李敖真是不可解的人,他有名有錢有才華、有高樓大廈、有明星老婆、有八缸的凱迪拉克名牌轎車,他為什麼不知足、不安分,還要惹當局、還要叛亂、革命?我每聽到這種"妻財子祿"的話,我就嗤之以鼻,答覆說:"太小看人吧!人活著,不僅僅為了麵包。"

在佛教的角度來說,人世間一時一刻無非是苦,而我們舉心動念莫不是業。就這麼一個苦字有些人一輩子也體會不到,也許是福報,也許不是福報。

心靈纖巧聰明的人更容易覺受到苦,更容易去追求滅苦之道,相對來說,他們在現世也容易得到富足的物質生活,但是這富足的物質生活滿足不了他們,他們還是會痛苦煩惱。所以就算是到了更高檔的仙福永享就真可以擺脫痛苦了么?

所以,他們容易被佛法折服還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道教收徒嚴格,組織隱秘,只有人求道,沒有道求人,大部分是遠離普羅大眾的。


姑妄之言,不當之處還望指出

陳小樓同學的回答的確是一方面。

但宣傳畢竟是外在原因,重要的還是佛道兩家內在的問題。

姑且把道家和道教暫時放在一起說(雖然二者有一些差異,但也有爭論說可以混為一談)

簡而言之,佛家的學習曲線比較平緩,道家學習曲線太過陡峭。

佛家講萬物皆有佛性,大門敞開。心中持有善念、慈悲心,哪怕是殺人狂,放下刀也能成佛。佛家終極目標是普度眾生,且不說是人了,蚊蟲牲畜妖魔鬼怪一切都是度的對象,故而法門也多。比如為廣大群眾量身定製的世間法,就大大降低了大家理解佛理的門檻。一則故事、一首禪詩,就能讓很多人初窺一斑。於是佛家信眾的數量,自然是遠多於道家的。

道家就比較不同。道家追求的是什麼?其實並非只是成仙、長生。終極方向,還是老子說的那個道。成仙也好,長生也罷,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是悟道路上的副產品。道法自然,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道,故而道家人就不太容易和佛家那樣去度別人。道家更講究機緣,命中有時自然有。

相較之下不難看出,佛家似乎更為「入世」一些,道家則更關注自身與自然的關係。其實真正的道家,師承是較為明確的,而且只許師傅尋弟子,沒有弟子尋師傅(道觀里是另一種情況,這就是前面說的道家和道教還是有一定差異)。道,有點不是人人都可以參悟的了的意思,故而不是人人皆可入道家,而道家很多(甚至是大部分)經典是秘而不宣的,只在一脈內傳承。但佛家,佛祖傳下的經文就那麼多,除了六祖的,幾乎很少是後人所寫的經文。

所以,想做個高僧,想對佛理有一定深刻見解,有天分(慧根),有大毅力,也就差不多了,(當然緣分也是一方面)。但是想做道家傳人,如果你是上根利器+師父指點+大機緣,可能性還大一些。

其實,做個職業道士,和做個職業和尚,差別都不太大,工資(沒錯,就是工資)上來看,和尚可能還會更高一些。但是如果是當作職業,那還不如認真讀書。

如果你是個「高智商」人才,某天有了超脫塵世的想法,會選擇哪一個呢?是名剎遍地的佛家,還是隱匿山林,不輕易收徒的道家?


快拉倒吧,我認識好幾個道士都是清華畢業的,還有兩個外國道士是哈佛。道教不在乎什麼高材生,畢竟道教修的是道,而不是學業,上到博士下到小學生,道教一大堆,沒人會在乎你的學業,難道學業高的人就是人才嗎?笑


道教差不多是這樣的:

以下說的是道教全真派的:

1、到了20多歲修道就相對比較晚了

2、道教入門門檻高,要考察3年,佛教只要1秒鐘

3、道教不愛宣傳自己,雖然常說道不遠人,但是道教只渡有緣人

不像佛教到了中國之後不停改進宣傳方式,比如每個人都可以成佛,但是佛教在印度的時候原始教義不是這樣的

4、道教沒有一個很嚴格的組織

至於道教正一派,我只能說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道教的影子,風水,擇日,取名字,養生,氣功,太極八卦。


目標人群:道教從來不是給一般人設立的宗教,道教就像是古代為帝王服務

的科學團體,服務項目從生命科學到治理國家(人數不足百? )

佛教0歲——N歲的所有人

ps:大家說好,才是真的好?

產品分析:道教上到思想下到房中術腦白金都有涉及,方術類的東西對於我

們這個時代顯然落後了。在思想上佛教精而專,理論體系完善。

ps:這故事告訴我們多動嘴 少動手才能少犯錯

傳播現狀:@竟究 道教收徒嚴格,組織隱秘,只有人求道,沒有道求人,

沒有傳教這一說,自然人信仰者也少

ps:你太無為 別人就繩命晶彩輝黃 (追女金句)

市場現狀:佛教顯然更高級,你見過路邊算命的和尚嗎?你捉鬼那麼厲害你爸媽知道嗎?

你要學道教給人的感覺就是殘疾人士在為奔赴三線城市學習的謀生手段,

學佛就不一樣了,錢包要沒個開了光的東西,夏天手上沒串佛珠,沒看過個

《xx經》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有豆瓣號。

總結:人活著就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為什麼學佛呢?大概就是解決他們的疑惑吧,

遇到疑惑誰能接受由他去呢?何況他們是學霸……

道教嘛,也許懂的人不說,說的都是騙子


佛教的哲學理論比較圓通和深刻,道教的哲學理論相對要弱些,且有很多地方對佛教理論有所吸收和借鑒。或者說佛教重思,道教重行。

另外請各位同學注意的是,不要把禪宗思想當做佛教的全部。


1,道教自身宣傳不多,實際上也有很多所謂高材生加入道教,我身邊就有位清華研究生畢業,而且人家從政後做到局級幹部後加入入道門的,可以說是有故事有經歷的學霸。但這個學歷其實對於道教修行來說也可以是好事但也未必是好事,所以道教不會宣傳這些東西。

2,這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大多追求的不是佛教,而是那種看著好像可以出世的生活方式,其實他們很脆弱,沒經歷過社會上種種考驗,在宗教里也找不到凈土,一樣的,相信我,有陽光的地方就有影子,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之所以選擇佛教而不是道教,很大程度上因為從眾心理而已,或者說不能用選擇這個詞,因為他們有可能都沒真正去過道觀了解道教文化見過道士。。。。

3,有人說道家和道教兩回事,是兩回事我承認,但二者關係就好像馬列之與共產黨員,是無法割捨的,一般大力強調兩者是兩回事的人多為其他宗教的人,因為什麼?因為誰也不能否認道家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力,如果承認道教和道家的關係,就會對於自身信眾及香火錢等等有影響,可能有人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仔細想想,就這麼一個理由。

4,至於有人給宗教分層次什麼的,我都懶的罵了,這種人就是腦子有病,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得出結論感覺好像挺客觀,實際上論點論據論證整個套路都是為自己說話,這種是最噁心的宗教人,以為自己所信奉的宗教牛哄哄,其實,就是迷信缺乏獨立思考能力而已。


同意済延乙。也因為道教出不出家沒有那麼強的了斷感,不符合題目里描述的人逃避的需求。


因為沸教這個禪啊,那個悟啊的,還有空空色色什麼的最適合知識分子裝撕。


不知道為啥看到題主的問題第一想到的是宣傳因素。

自少林方丈釋永信成功把一座佛教「聖」地商業化之後,似乎國內的某些寺廟及「僧人」開始狂熱的追隨此模式。導致國內的某些寺廟曝光度增加,經常會有xx廟xx活動出現在公眾視野。

相比較的道家,就有點兒不顯山不露水的意思,當然在下也不是說道家的人就比佛教的更高大上。畢竟林子大了啥鳥兒都有。

再而,就是佛道兩家的入門門檻。佛家,入門要求真的很低,以當下職業化僧人的行情來說。要進佛門,真是分分鐘的事兒,大廟可能還會有因緣際遇的大門,可是也經不住「人情」和「銅板」兩塊磚頭的砸;小廟就更簡單了。畢竟量變會推動質變,人多就想地方大,地方大了就會出名,出名了就????

至於道家,據個人了解一般性子比較淡,可能也許大概功利心沒那麼重。再而,道家又是說什麼逆天而行超脫成仙,比較喜歡自己玩兒自己的。經常會到處雲遊????背個單反啊開個車啊什麼的呵呵呵呵呵呵呵??? 經常會導致有人想拜入山門而不得引薦,得引薦而無人管。

一通亂說,純個人見聞與理解,自我感覺出入甚大,勿怪。


不奇怪

沒文化的人信教的更多

信佛的平均素質遠遠低於普通人群

你有這種錯覺

正是因為高學歷信教者罕見

所以媒體喜歡報道


小孩子們看玄幻修仙,中老年人愛打太極拳,買房子看個風水,這都是道家的啊,中國人的根子是在道教的,魯迅這麼說過。

但道教比較自由散漫,想結婚可以結婚,想吃肉可以吃肉,也不用非得出家,更別提一天到晚念經撞鐘這類俗事了……

佛教本土化的過程,與道教多有爭執,但也多有融合交流,佛教的的形式、組織也比較嚴格,經典也多,好的修行方法也多。

中國人儒、佛、道三教皆習,何必爭這些?

辯論之事更是算了吧,道家最煩的就這一套,悟了就是悟了,那是語言根本表達不了的東西。佛門也此類說法,墜入語言障,太低級。

另外,現代人更不在乎了是哪門哪派了,現代人骨子裡都是相信理性、相信科學的,宗教雖對意識修練多有涉及,但那都是老皇曆了,過兩天科學家發明個設備,往頭上一戴,分分鐘搞定老子、佛祖幾十年的修鍊,誰還在乎你是儒、是佛、是道哦。


從學理思辨性的角度,佛教雖然未必及得上基督教神學,秒殺道教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

諸位的認知有誤,道教並非全然的「出世」。閩浙一帶的鄉村,參與民眾宗教生活的多是道士。求平安求富貴,紅事白事,神誕日比國慶節的外灘還熱鬧。富裕的村子往往道觀與佛寺毗鄰,也是一種傳統。粵港一帶,還有同時供奉孔子、釋迦牟尼、老子的「三聖廟」。在百姓心中,仙佛菩薩聖人,無非都是「舉頭三尺有神明」罷了。

其實城市裡也很常見,只是大多數人沒留意過。叫XX廟的一般都和道教有關,XX寺、XX庵才是佛教的地盤。


無神論 ---- 生活真苦 -- 受不鳥了 -- 佛教滅苦 ---- 信佛教

無神論 ---- 生活美好 -- 多享受點 -- 道教長生 ---- 信道教


入於儒, 出於道, 逃於佛,中國人一向走這一條路,都入了佛門還念叨啥高材生啊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