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800萬軍隊是怎麼被消滅的?

日本軍隊消滅了多少國民黨軍隊?共軍又消滅了多少?最後多少國民黨軍隊撤退去台灣?請概括講一講,謝謝!


謝謝邀請謝謝邀請!

首先,您後面的具體數字問題,比如日軍消滅多少國軍,共產黨軍隊消滅多少日軍,撤退到台灣島的國軍有多少這些具體數字鄙人暫時得到的只能是一個粗淺的數字。另外所有戰爭的數字基本上都是官方的,而官方所說的數字存在著很多的出入,我們只能大概有一個概念。但是閣下所問國軍是如何被消滅的,我還是可以粗淺地談談,歡迎各位和我共同切磋,如有不當還請見諒。

另外,本文的描述不願意涉及各種黨派之爭,所說的東西都可以查到,我盡量做到實事求是,以史為本。

題主說到了,國軍有800萬,(我想說一下,可能沒有800萬這麼多,800萬包括了陣亡和受傷的數字)如果現在有任何人說國軍不能打,這純屬胡說,國軍能打,而且很能打。如果有誰對此存在質疑,參看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國民黨十大王牌軍》,裡面詳細介紹了國軍的這些強悍的軍隊的戰史,其慘烈程度和付出的犧牲是我們應當給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的。所以任何人都不要質疑國軍能不能打,還是那句話,國軍能打,很能打,是中國國防力量歷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樣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段歷史。

可是,最後國軍還是失去了大陸,究其原因,原因大部分其實不在軍事上,而是政治和經濟上,當然,軍事上也有失誤,只不過國軍最後的對手是毛主席,毛主席深諳用兵之道,這一點就算是想質疑也沒有辦法質疑。下面,我給大家粗淺分析一下國軍失敗的政治和經濟原因,然後對比一下共產黨的行動。

第一. 國民黨政治經濟失敗的原因:

一. 政治原因:

(一)革命不徹底

革命不徹底。辛亥革命和後期的國民大革命以後,國民政府成了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因為存在著太多的軍閥割據,很多的政令並不能擴散到全國,國民政府實質控制區域就是江浙,華中和華南部分。

換言之,當時蔣中正即使想讓全國聽命改革,就這麼個分裂的爛攤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個軍閥是如何來的呢?是早期太平天國時期,清政府授意各地可以有漢族團練,所以出現了湘軍和淮軍,乃至後期的北洋軍。軍閥有個特點,誰徵召我,我聽誰的;第二,軍閥割據有著自己的財政收入。換言之,其實是林立的小國。即使當時很多人支持北伐,可是,北伐並不徹底(原因很多,暫時不說了先)。

因此,當時蔣中正的主要想法是如何能把這些軍閥給收拾了,完成國家真正意義的統一,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蔣中正要有自己的嫡系軍隊,然後讓雜牌軍打紅軍,干日本了。

因為這個背景,革命沒有完全徹底,不能進行全國的建設和發展,表現在軍事上就是軍隊不齊心,經濟只在江浙進步很快。

這個情況蔣中正也在一直著手處理,到了戰前,初步有了效果,可是很不幸,日本人來了。

國民政府基本上控制了華東,華中和部分華南。如果再給蔣中正20年的時間,歷史可能就會改寫,因為革命的徹底完成,他完全可以騰出手來搞經濟了。

(二)吏治腐敗

國民政府的吏治腐敗同樣是最後全面失敗的重要原因。建國大業這部電影所說一般般,但是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反腐亡黨,不反則亡國。」國民政府的吏治腐敗是很嚴重的,為什麼會如此嚴重呢?

首先,官僚資本主義太過嚴重。首先,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是因為行政力量的特權導致,那麼必然影響其他領域效仿此路。造成全國的大面積腐敗最終傷及的是國家根本。而後期蔣經國想要在上海整頓經濟的時候,能收拾一些非親戚的資本家,可是到了根本,到了四大家族的時候,卻停滯不前,此舉一下喪失民心,之前所為,不過是打蒼蠅,絕不是打老虎。國民黨腐敗最厲害的中心沒有改變,其他的東西通通都是細枝末節。

其次,依然是舊式官員和軍閥的作風。人們說,辛亥革命其實就是剪了一個辮子而已。這句話有點誇張,但是不無道理。人們的一切生活還和清朝時期類似。我記得有這麼一個事情,當時國軍第2軍一個軍官(蔣鼎文),在和人賭博的時候就把軍餉給輸光了。一個軍隊高級將領可以把軍餉輸光,可見軍隊的問題出現在上層,這和當年慈禧太后建頤和園挪用海軍軍費60萬兩白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說白了,真正當時的很大一部分精英階層想的都是自己眼前的利益,國家只不過是自己撈錢的一個平台。如此這般,丟失國土那是必然的。(但是國軍存在著很多愛國將領,不是全都去撈錢的,這點要明確!)

二. 經濟原因:

(一)沒有搞定農民

《潛伏》裡面吳站長有一句話:「地主和農民的事情,委員長都解決不了,你瞎操什麼心!」這句話側面反映出當時蔣中正沒有很好抓住主要矛盾。但是毛澤東卻非常敏銳地發現了這個問題。共產黨在建國以前進行了三次土改,每一次土改都是根據當時不同社會背景而進行的調整,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比如第一次土改,毛澤東提出「打土豪分田地」。一下子解決了兵源和經濟問題。當抗戰開始的時候,提出「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一下子有把地主階級拉到了自己的陣營。當解放戰爭時期,再次提出了佔領的國統區的土地政策,每家每戶分土地,一下子有把窮苦出身的國軍給動搖了。

蔣中正也想搞土改,可是因為本身各種力量的糾纏,做不到土改的徹底。土地問題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此有疑慮的,可以了解一下為何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比法國快,為何法國拿破崙時代軍隊這麼多等。

土地問題的滯後,就解釋了為何「不能徹底全面地發動群眾」這句話了。

(二)工業建設時間太短

打仗,就是在打錢。國軍當時的德械師一旦裝備出了問題,本國無法修理,零件都要進口。槍炮彈藥的發展沒有達到可以和日軍抗衡的標準。軍工的發展,涉及到了煤炭,鋼鐵,機械加工等領域。蔣中正剛把中國革命一半,日本人進來了,客觀上造成不能大規模發展軍工,而軍工又是一個需要資金集中和技術集中的行業。工業發展的斷層,導致了後期打仗非常吃力,因為客觀來說,畢竟國軍是和日軍在正面戰場作戰的。

日軍的武器裝備和美軍比,那就是「渣渣」,能打,但是無論質量還是產量都不是一個數量級。可是到了中國,日軍的武器真的算是稱王稱霸。破爛97式坦克耀武揚威。

(三)後期金融紊亂

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的通貨膨脹已經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了。歷史書上說了不少,這裡就不多說了。我簡要說一下危害,那就是人心離散!如果說國統區我都快活不下去了,快跑解放區吧,起碼還能有片土地。別說上海很多生意人,如果按照人數來說,大部分還是窮苦人居多。

人心一散,國家立馬就亂。經濟領域的崩潰是國家政權動搖的最根本危害。

第二. 共產黨方面

到了共產黨這邊,我具體說說共產黨是如何從小變大,由弱變強的歷程。我著重說一下軍事的東西,因為政治和經濟方面可以從上面的對比大致了解。我們說說共產黨如何從700個「匪」,變成了最後的百萬大軍。

毛澤東並不是十大元帥之一,可是十大元帥的戰略卻是毛澤東定的,毛澤東在戰爭中的確是有自己行之有效的一套理論的,這個理論就是毛澤東軍事思想。這個思想不簡單是游擊戰那麼單純,裡面包涵了一個成體系的理論和可操控的行動指南。

(一)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思想內容

(1)中國革命鬥爭的主要形式是武裝鬥爭

(2)堅持中國共產黨對革命戰爭的統一領導

(3)堅決依靠人民群眾進行武裝鬥爭

(4)建立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

(5)實行以人民軍隊為骨幹的三結合武裝力量體制

(6)以武裝鬥爭為主與其他鬥爭形式的密切配合

(7)第一條戰線和第二條戰線的匯合

(8)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

(9)創造一套適應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毛澤東解決了如何革命,軍隊誰領導,軍隊如何發展,經濟如何配合軍隊這個問題。而這9個思想內容的控制核心是共產黨。不論根據地多少,是否分割等,共產黨可以牢牢控制每一個環節的發展。這就解決了剛才國民黨那個「革命不徹底」的問題。任何政策,共產黨都可以簡單粗暴地完成,而且還牢牢掌控,隨時聽命黨中央。

(二)毛澤東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基本精神

(1)一切從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出發,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2)有什麼打什麼仗,對什麼敵人,打什麼仗,在什麼時間地點打什麼時間地點的仗

(3)靈活機動,不拘一格

(4)揚長避短,力爭主動

(5)利用矛盾各個擊破

進攻時反對冒險主義,防禦時反對保守主義,退卻時反對逃跑主義。有效的達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目的

一句話總結,毛澤東戰略戰術就是實用主義之上,並且不按套路出牌!和這樣的軍隊作戰會覺得非常難纏。首先尊重雙方客觀背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出招了我不一定打,我可以選擇無恥地逃跑來保存自己。看似逃跑,實則是保全。同樣,這個思想告訴我們,敵人發展的武器,我們不一定要發展更好的,我們可以發展反制他們的。參考東風21D。這種導彈的靶場就是美國尼米茲航母的樣子。同時也參考美蘇冷戰,老毛子不惜全國之力來發展武器,最後著了美國的道兒。(簡單來說,蘇軍陸軍強,美軍海空軍強,蘇軍不僅維持龐大陸軍,還要在海空和美軍較量,而美軍不需要過分發展陸軍,而是關注自己的強項即可)。

這種戰術早在成吉思汗時期蒙古軍橫掃歐亞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戰爭,只要贏了就行,不用管是啥手段。

(三)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理論

(1)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2)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3)實行積極防禦,反對消極防禦

(4)殲滅戰是基本的作戰方針

(5)三種作戰形式密切配合併適時轉換

(6)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7)不打無準備之仗

(8)慎重初戰,實行有利決戰

(9)戰爭指導上的主動性,靈活性和計劃性

毛澤東9條戰略戰術,可以看到戰略和戰術的相互配合:堅持殲滅戰這一組織戰役戰鬥的根本思想。實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方法。以運動戰為主,同時注意發揮陣地戰和游擊戰的作用。發揚英勇頑強,連續作戰的作風。

打殲滅戰,就是要肉體消滅對方的武裝力量,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我一個師打不過對方一個師,但是我十個師肯定能碾壓對方一個師(當時解放戰爭戰場)。當時張靈甫將軍的整編74師,客觀上就是被解放軍軍圍點打援,集中兵力給殲滅的,同時還有很多國軍的部隊不配合,坐看張靈甫的軍隊被殲滅。

(四)民兵思想

(1)民兵是三結合武裝力量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2)民兵是游擊戰的主力,是正規軍與游擊隊的有力助手。

(3)民兵是正規軍的後備隊。

(4)民兵是保衛家鄉的地方部隊。

(5)民兵是支前大軍的骨幹。

(6)民兵是生產的模範。

打仗不能全靠正規軍,正規軍打仗如果有地方軍隊的有力配合,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運動戰。難道我們不好奇共產黨的軍隊怎麼就來無影去無蹤么?因為民兵纏住了很多國民黨軍隊,共產黨軍隊就可以完成分散,突圍,再集中等戰略行動。還是那句話,戰士殺怪沒有牧師加血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實事求是地說,毛澤東的確通過多年的「山匪」經驗,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尤其是到了戰爭後期,毛澤東僅僅提出打仗的方向和目標,至於這個仗如何打,那是指揮官的事情。充分地放權和精準的戰略配合還有合適的分工,讓戰略戰術得以完成。

比如,毛澤東把游擊戰上升到了戰略高度。本身共產黨的力量就是三個師的編製,為了擴大自己的力量,那就「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用這種全面開花的游擊戰來打擊日本人,使得40年代的時候能夠有「百團」的力量。這裡帶有毛澤東量變質變的思想。換言之,合適的野路子是可以克敵制勝的。

再比如如何戰略配合呢?當時我們知道千里挺進大別山,可是真實的情況並不是那麼風光解放軍要端國民黨的老窩去了。當時毛澤東給中原野戰軍(後來的第二野戰軍,就是劉鄧大軍)下令的時候,鄧小平都傻了,現在被國軍打的到處跑,怎麼還干千里奔襲?毛澤東回電「陝北甚為困難」。鄧小平立刻明白,然後中野直接南下,直插國民黨腹地,讓胡宗南部20萬軍隊一部分南下,緩解彭德懷西北野戰軍的緊張態勢;同時讓東北野戰軍快速去東北。只要國軍被牽制,戰略主動權就是我的了。就好比鬥地主用一個大王或者2直接「佔地」,然後「改道」,迅速出順子或者三帶二一樣。

如何做到充分放權呢?蔣中正在淞滬會戰的時候,直接干涉前線指揮官班排一級的部署和戰鬥,戰場形式瞬息萬變,不能完全做到同步指揮,越級指揮會造成指揮的混亂而導致戰爭的失敗。毛澤東則是給出方向,比如,首戰錦州,必須執行。至於錦州如何攻打,那就是東野自己的事情了。

當年蒙哥馬利訪華,問毛澤東:「您是如何打仗的呢?」毛澤東回答:「打仗還,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嘛!」的確,如果真的遇到了如此不按套路出牌的軍隊,真正完成軍事上的勝利都十分困難,更何況政治上的全面勝利呢?

總結:

最後我總結一下。我著重說了說國軍是為什麼800萬軍隊就被消滅了這個問題。從國民黨的政治和經濟領域粗淺地說了一下存在的問題,作為對比,著重強調了共產黨軍隊的戰略戰術和部分戰例。國軍的失敗是難以置信的,但是事實上的確是共產黨得到了大陸,而且完成了大陸的全面控制。如果一味說國軍損耗嚴重,共產黨藉機發財,我想說這個觀點略有片面。戰爭的基礎是武器裝備,戰略戰術,可是戰爭的決定因素是如何合理充分最大化利用這些物質基礎和戰術思想。片面強調物質和過分誇大精神都是錯誤的。

《孫子兵法》說,兵無定勢,水無長形。最大程度經營自己的優勢,最大程度避免自己的劣勢,最大程度充分分析敵我雙方,最大程度打擊敵人軟肋是歷來兵家的不二法門。因此,看待這個問題,要查詢史料,更要看當時的戰術。

最後感謝您的邀請,在下才疏學淺,所述之事不免錯誤,還請多多諒解,也請其他朋友多多包涵,謝謝各位!


807萬是解放戰爭國軍的總兵力,當然不包括抗戰

大約一半多抓了俘虜

180萬投了解放軍

80萬跑回台灣

剩下基本是被打死打傷的,一百七十多萬

實際上這個800萬也不準確

一方面對傷員有重複計算

另一方面也沒把各種土匪之類算進去

抗戰的時候,按照陳誠的說法,陣亡130多萬,負傷170多萬


具體數字不太清楚,不過我記得撤退來台時的兵力約剩80萬


推薦閱讀:

TAG:日本 | 歷史 | 台灣 | 軍事研究 | 中國國民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