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好多人會覺得中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這種觀點是如何出現的?
圖
1.在日本時吃過幾千人民幣一斤的松坂牛,的確入口即化,但直到後來我吃到了正宗的汕頭牛肉鍋,發現國外牛肉不過如此~關鍵國內便宜又大碗
2.各種烤肉,kebab其實在新疆都有完美的對應菜肴。3.鹹的重口的吃太多了? 江浙菜試試看? 一個簡單的蘭花蘿蔔我至今難忘~ 考究費工的糖醋小排這些老外真的做不出來。4. 私以為粵式早茶秒殺英式high tea及一切法式茶點,看看gordon ramasay 某集去中式廚房學做點心的會撲呲笑出來。5.豉油王 燜河豚這種大菜,你沒點渠道能吃得到?6. 火鍋那一層紅牛油,熬制起來有多考究?我覺得比做crossoint開關冰箱門複雜多了…倒不是說中國菜打遍天下無敵手,誠然在奶味菜肴,食物擺盤,這兩點中餐是弱項。但是八大菜系外加一系列地方菜,全球最強刀功,已經幾千年對味道的理解,比起任何一種外國菜都毫不遜色。
法國菜厲害,但它們做不了辣的,重口的人吃兩天就膩了~
印度菜濃郁,但終究很多人受不了呀~而中國,你總能找到一樣你喜歡的。因為您的胃已經被您的腦子給同化了 點開你的主頁看了一下 驚的我趕緊來罵兩句在您心裡加拿大的翔都是玫瑰花味的吧更何況是中餐呢
……………瀉藥,題主是我最噁心的那種人,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噢嚯!!
你扯上加拿大幹啥!!!
楓葉國東西可好吃辣!!
回歸原題。
就是說,題主你認為國內覺得中餐最好吃是錯誤的對嗎…。
那確實啊,我覺得法餐最好吃啊。
是這樣,咱們有微博對吧。
大V們時不時得調動一下大家積極性啊。
我們的人民群眾其實很樂意看到這些東西。
「歪果仁覺得中國必吃的五大美食!」
群眾:【哇塞咱大天朝最棒辣!你看看那些歪果仁的樣子!轉!】
「歪果仁不吃就像沒有到過中國的十大美食!」
群眾:【我擦嘞!這麼多!我們大天朝就是棒!轉!】
「中國最受歪果仁歡迎的十大美食!」
群眾:【我靠!都是我家常菜啊!看他們那嗑摻的!轉!】
「英國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吃土豆!」
群眾:「哎喲我大天朝!轉!」
…
……etc...這是真的存在…
嗯你問咋形成的?
就這樣啊。中國菜叫菜,其他的叫食物
可能題主媽媽不擅長烹飪吧。。。。
他們還覺得中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所有最高,最大,最深,最淺都應該在中國。
我覺得題主是吃的好吃的太少,想的太多了,
大塊吃肉?烤全羊吃過沒?優質蛋白質?大閘蟹,醉蟹,水煮魚吃過沒?對食材不挑剔? 炒菜是什麼鬼?請把四大菜系的主要菜都吃過,再來談米其林三星是個球,隨便一個街邊店都可以秒殺他,對很多人中國來說!
本人不吃豬肉不吃羊肉不吃雞肉不吃魚不吃狗肉不吃驢肉不吃海鮮不吃除了瘦牛肉之外的所有肉不吃蘑菇不吃木耳不吃茄子不吃柿子不吃西葫蘆不吃雞蛋不吃薑不吃酸菜不吃除了青椒土豆白菜蒜薹菠菜之外的所有沒見過沒吃過的蔬菜然而我活的好好的,在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做到比之奶油麵包來回拌的西餐,生在黑龍江畔是我一生的幸運
世面不是每個人都能想見就見的,深感這句話特別適合題主本身。
不謝邀,這種題居然也問。因為大家都沒有題主見識廣泛品味高尚。
因為中國菜花樣太多,太包容了.
而且都在努力做某種味道的極致。辣的有湘菜。麻辣有川菜。咸鮮有徽菜。精緻有上海浙江的海派范兒。休閑有廣式的燒臘小吃點心。粗曠有內蒙新疆的烤肉水煮。解餓陝西山西河南的花樣麵食可滿足。解饞山東江浙閩越的水產河鮮可滿足。解虛遼寧吉林黑龍江的山珍亂燉可滿足。餐後品上一壺福建雲南杭州的茶,吃著享受西北充足日照的堅果。嗯,你要知道中國是不信上帝的,以食為天。
感謝老祖宗飲食上的包容,感謝老祖宗留下如此豐富的地質地貌培育出豐富的各種食材,讓我們這些吃貨後人們有福分享受如此多彩的飲食。中餐拿出某道菜,可能不算世界第一。但作為一個整體,我真的不認為有國家能夠挑戰。對於一個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不同的人是沒什麼好說的,既然題主這麼嫌棄中國,那麼希望你永遠不要用一切Made in China的東西。哦,對了,中國不臟,不窮。謝謝。
題主說這個問題是對於在國外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人來說,哇哦嚇得沒見過「市面」的寶寶都不敢回答了呢。
我不知道在這裡對於「很長時間」的定義是什麼。 還是由一個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年只覺得中國菜只有油和鹹的人來定義?
真的認真吃過中國大江南北各大菜系再來說話吧。
話說回來,真是佩服題主的勇氣,在中文社區問這種問題,要不是寶寶的媽媽做了好吃的晚飯吃的飽飽的,真會生氣的哦。
本來有很多想說的。 比如「心懷對中國菜的鄙夷還吃了二十年該有多麼累呀真是辛苦你了這麼說你覺得應該有一個美國胃還是加拿大胃因為顯然我們祖國所有的土地都用來生產不堪」「外面的月亮真的沒有更圓不過你一定要說望遠鏡和測量儀器這些made in China所以粗製濫造或者那就是你所看到的我也沒辦法了畢竟我沒見過世面」等等。
然後突然覺得自己也挺好笑的。有的人就是無法交流的。變得偏激和使用修辭也毫無意義,嗯,我明天想吃紅燒肉。因為這說的是實話,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34個省級行政區,600多個市,56個少數民族,3000年的歷史,從平原到山脈,從荒漠到叢林。每一個地方都造就了一方獨特的餐飲。
有的國家面積比我們大,有的民族比我們多,有的歷史比我們久,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在總量上超過中國,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在飲食的多樣性上超過中國。有的精細,有的粗狂,有的淡雅,有的濃郁,有甜,有咸,有鮮,有辣,有麻,有香。或許有一兩道菜,中餐比不過對方,但是從總體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比得上中餐。另外有的留學生或者僑民會特別熱愛中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飲食習慣難以改變,更喜歡家鄉的味道。
就如我,西餐固然有很多好吃的菜,但是讓我選,怎麼也比不上一碗多放辣子多放醋的油潑面。每個人口味不同,所以是否是最好吃要看個人口味。所以題主你有沒有意識到你自己其實就是你描述的那種人,不同的是他們覺得中餐最好吃,你覺得西餐最好吃,這就是同一類人的兩個極端的表現。都是覺得自己的口味喜好代表大多數人。另外題主你發的圖怎麼就能吊打中國菜了呢?沒看出哪裡好吃,很普通。難道是在炫耀你在加拿大?
與飲食無關,與三觀有關。
自卑的人心中總是脆弱而敏感,因為自身在年少時,正確客觀的主觀世界發展受阻,物質缺乏,沒有太多的「勝利」與能夠帶來正面效應的事件,等各方面的原因而缺乏自信,因此每當有機會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通過「貶低」他人、「他物」來穩定自己在內心的地位,並進一步提升優越感,獲得自信。嚴重者,有時候會陷入一種自我循環的催眠而無法自拔,而喪失對事物客觀評價的能力。
很多人看不起非洲的貧窮,包括我在內,但是那裡的風土人情淳樸,那裡自然的景象會讓所有人對地球母親心生敬畏。
我們可以貶低日本,但是日本在很多地方的確比我們做的好,比如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繼承。但是,中國同樣也有令人驕傲的地方。我們可以崇拜美國,但是我們的社會治安、淘寶、通信的商品化帶給消費者的便利是在美國很難獲得的。新中國立國一個甲子,國家的發展和完善需要時間來沉澱,期間必有陣痛。沒有必要做無謂的爭吵,沒有必要爭個高下。人人都可以說自己的好。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塊聖地。沒有足夠的客觀條件支撐,請不要隨便貶低他人,他物。強大的人內斂,因為他們自信。
我,有必要和你爭吵嗎?PS,我曾經的外教葉福。天天跟學生在街邊攤買飯,炒麵,炒河粉,炒餅,蛋炒飯,蓋澆面不亦樂乎。
PPS:葉福做過我一直夢想的工作,他是一名擁有19年兵齡的老兵。他對共黨有偏見,總是在課堂上對政府提出很多批評,但同樣知道共黨也很不容易。2010年之前就在中國教學,甚至提供免費英語教學服務。他固執,呆板,我們從沒有逃過他的課,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敬佩。熱心外教願免費教農村娃-齊魯晚報數字報刊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授予馬列克·司為公先生等24名外國專家齊魯友誼獎的決定跑題了。sorry,吃口重慶小面先。
就跟,我學校再不好但只能我來罵,其他人敢說一句不好我跟你拚命是一個道理。。。
【看過暴漫的搭配王尼瑪的聲音食用該回答效果更佳OvO】
1.歸屬感。 或許「歸屬感」不是形容該理由的最佳詞語,但是我已盡我所能來檢索我腦中的形容詞,求見諒和糾正。人類作為高度社會化的智慧生物,每一個人都擁有容納自己的集體,在這個集體中全部都是屬性與你相似的人。而且,無論這些屬性與你相似的人是不是在你旁邊,有沒有被你所發現、認知,他們都與你相似,並且有機會聚集在一起,比如社團或俱樂部。所以聚集並不是兩人相似和集體歸屬的充分條件。簡而言之,只要你還是人類,就一定屬於某個集體。 人在一個集體中,使用著這一集體的資源並習慣於在該集體的環境下生活(存)。這時人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產生依賴,本能地追求集體所提供的資源。這種追求將持續很久,甚至你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了也會繼續保持著對這些資源的渴望。舉個例子,你所在的學校並不是最好的學校,但是你在那所學校里所受的教育使你成長,你的校園生活為你留下來許多珍貴的記憶,你習慣了教學樓的中式裝修,對教師北邊的餐廳里的拉麵情有獨鍾。當你離開這座學校,即使你通過各種數據對比知道你的學校不是最好的,你依然會在介紹自己學校的時候依然自信滿滿。「我大X中最棒!」(學校實在不怎麼樣除外QAQ)這就是一種歸屬感,這是我們所(曾)依靠著的集體,我們對其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這與懷舊情節也有所不同,即使我們還在學校里,我們依然會無法接受突然被調動去其他學校的情況。(單純以進修為目的的高智商人群除外)
於此看來,我們從小吃著中國菜長大,對中國菜就有情節。更何況在中國很難遲到正宗的外國菜,對比不明顯,所以就會對中國菜熱愛有加。我們自己的美食當然最喜歡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宣傳問題
有雲,「只有異常才是新聞」。如是,只有和平時不一樣的新鮮事才能吸引人去看。又有雲,「改變習慣是一個艱難的事」,就像中國人習慣了米飯和麵條,歐洲人習慣了肉排與乳酪,幾大食品體系很難大規模交鋒,吃到外國的料理還是比較難的。 但是,難不代表不能實現。不是有人出國的嘛~既有中國人去外國,又有外國人到中國。這些人身在他鄉為異客,難免要吃當地的食物,所以自然會出現料理文化的交流。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外國人一吃中國菜,誒呦~感覺不錯,good good~,這種情況一定會有。這時候,出於對外國人接受了中國料理的新奇與希望自己所喜歡的東西為人所知的興奮,就會有人把外國友人的反映記錄下來。就像是各種描述中外差異的小故事,這種對比與新鮮感很有趣,讀的人自然很多。那麼問題出現了,一看到這種新聞(消息)這麼受歡迎,一些想紅的人就坐不住了。這些人為了點擊量什麼都敢發,為網路謠言做過巨大貢獻,肯定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更何況相對於那種彌天大謊,這種小故事就算是假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突然我靈光一現,誒!?對呀!這樣的小故事是假的又怎樣!?大家喜歡看就給他們看咯~然後你想想這樣的消息離量產化還遠嗎?聽的多了自然就弄假成真了。如魯迅所講,走得多了便有了路。
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報道外國人無法接受中國料理和中國人愛上外國料理的事呢?因為外國人有他們的料理體系,吃不慣中國味有什麼說不過去的?這很正常,沒意思。頂多被一些「民族自豪感強的人」說有眼無珠就是了。(當然了,看貝爺吃變蛋,山下智博喝豆汁皺成苦瓜臉很有意思OvO,我有個同學在北京長大,有一次帶了一罐臭豆腐,一開罐只見我們幾個一溜煙跑出寢室他一個人在裡面笑的前仰後合QAQ)至於中國人愛上外國料理,也會有「可愛的愛國人士」送來「親切問候」:崇洋媚外,別回來了。
3.歷史遺留問題
祖傳的問題(毛病)是我最不願提起的,因為這類問題有著頑固的根源與廣泛的分布。這裡的問題分為兩點,二它們恰好是對立的OvO
1)自卑思想
不要認為自卑就是就對地認為低人一等,潛意識裡的自卑有時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舉個例子,我們假設有一個人,我們叫他A氏,他很自卑,有一天看到了一條微博《大天朝崛起啦!連美國人都臣服在……》標題乍一看很鼓舞人心,點開進去發現,內容是美國的某個著名人物對中國料理產生了濃厚興趣,並經常在空閑的時候經常去找一些正宗的中國料理來吃。這個時候A氏就在想啊,美國人呀!美國人呀!美國可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東西那麼好居然還有美國人喜歡中國料理看來中國料理真行啊嘿! 在這個例子中,自卑心理僅僅給A氏提供了一個「美國的東西都是優於國內的」這樣一個想法,而並沒有產生其他作用了。一百多年的落後使當時的中國人留下了「國產不如進口」的印象,民族自卑心理也是在近來才在逐漸減退。2)自負心理
人有爭強好勝者,但是並不是所有爭強好勝的人都擁有與慾望相平衡的能力的。於是就只能意淫(嗶~)。[圖引 百度百科 ]就是本來沒有的事,強行想像它有,然後滿足自己的好勝心。(《關公戰秦瓊》是一段相聲,有興趣的可以去聽一下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263535[視頻引 嗶哩嗶哩動畫])比如說這些年來逗人不倦的抗日神劇,經常見到一些抗日神劇的評論里有這樣的話:「看打鬼子真爽」,「一個一個殺,把他們都殺光」,更可笑的是「全都殺死,給你們嘗嘗厲害,讓你們來侵略中國」。就好像21世紀的電視劇里的內容現在正在20世紀具現化,就好像真的有效阻擊了日本人給了日本鬼子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一樣。(我怎麼覺得整天在網上叫囂中日開戰的鍵盤俠就是這群抗日神劇愛好者Q_Q)
同理,有些人非常希望中國的崛起,想要宣揚祖國的富強,但是由於知識面不夠廣泛(知識面太窄),找不到什麼比較好的例子,碰巧看到了微博,《中國崛起了!連……》,於是驕傲起來,不管有沒有吃過外國料理,不管自己喜不喜歡外國料理,反正認為外國人很喜歡吃中國料理就對啦,然後根據「外國人喜歡吃中國料理」這個條件,給出了「中國的東西已經達到了超越外國的程度」的結論。面對這種強行解釋我也很絕望啊。。。
感謝閱讀 說實在的,如果是我,我也沒有耐心讀完這麼長一段,謝謝對我的關注。有些人一輩子也就知道個沙縣小吃
中餐事世界上著名菜系之一,營養、美味各方面都不錯。沒有最好,但可以有相對的最愛。見過很多印度人三天不吃咖喱就發慌就會懂得這點了。
跟加拿大小哥吃晚飯……超市買個烤雞,再做個rosotto,拌個生菜,人家贊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瀉藥,但是這個我不懂,
主要是不懂為什麼米其林就一定代表好吃
我評論好不好吃一般是從色香味來判斷的推薦閱讀:
※早吃好晚吃少,真的有科學依據么?
※為什麼大多數女生喜歡吃零食,男生不愛吃?
※有沒有味道和口感與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類似的糖?
※靠譜配方丨超清爽的檸檬杯慕斯
※大家有做過什麼很美味的「黑暗料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