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喜歡很久的暗戀對象?

好心的知友們我該怎麼辦?


原文鏈接:你還念念不忘曾經暗戀過的那個人嗎?

初戀這件小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校園青春片無非就是暗戀或是互相暗戀,不敢表白或是好不容易鼓起勇卻因誤會而放棄,又或是天意弄人對方壓根就沒有收到心意,然後錯過或是最終走到一起。

雖然千篇一律大同小異,但卻總是能賺到大家的共鳴和眼淚。畢竟,誰在學生時代沒個暗戀許久的人呢。

那個人,你是否至今還念念不忘?

1.蔡格尼克效應——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上一篇文章談心信箱2: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中提到了蔡格尼克效應,說的是人們對尚未完成的事情,會比對已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用這個效應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是難以釋懷。

因為你沒有向TA表明過自己的心意,你們也沒有在一起過,這件事情一直沒有完成,所以你對TA的印象也就一直沒有減弱。

有關這個效應的具體解釋,可以回看上一篇文章,在此我就不贅述了。重點來補充一些其他的心理學效應和理論。

2.投射效應——你心裡的他只是你以為的樣子

《那些年》里,沈佳宜有一次對柯景騰說,我總覺得,你把我想的太好了,我根本沒有你想的那麼好,我就很普通啊。說不定,你喜歡上的,只是你想像出來的我。

柯景騰說,我沒那麼會想像。但是沈佳宜希望他可以仔細想想,他真的有那麼喜歡她嗎?

你也應該仔細想想,你真的有那麼喜歡那個人嗎?那個人,真的有你想的那麼好嗎?還是說,你喜歡的,只不過是你想像中的TA?

心理學上有一個投射效應,是指人們在對他人形成印象時,容易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投射效應有相同投射、願望投射和情感投射等幾種表現形式,與今天的話題有關的是情感投射。

情感投射是一種把自己對他人的感情投射到他人上,對其進行美化或醜化的心理傾向。這會導致人們對喜歡的人越看越喜歡,對討厭的人越看越討厭,表現為過度讚揚或貶低。

所以說,你可能只是把自己對那個人的美好情愫投射到了TA身上,以為TA就是你想的那個完美的樣子,因此越看越喜歡。並且,你和TA可能沒有太深入的接觸和交往,因而你對TA的幻想也就一直沒被打破。

於是,TA在你心裡就一直是你以為的模樣。但那其實並不是真實的TA,而你喜歡的,也只不過是你幻想的一個人。假如你和TA可以有更多的接觸,你可能會發現,TA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好。

不過,你以為發現了TA的缺點就會對TA感到失望然後不再喜歡TA了嗎?NONONO,你可能反而會更加喜歡TA。

3.犯錯誤效應——不完美是一種美,犯點小錯誤是一種魅力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設計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場演講比賽上有四位選手,兩位才華出眾,幾乎不相上下,另外兩位比較平庸。才能出眾的一名選手在演講即將結束時不小心打翻了一杯飲料,而平庸的選手中也有一名碰巧打翻了飲料。然後讓被試評價對這四位選手的喜歡程度。

不出所料,表現平庸又打翻了飲料的人最不受歡迎。但讓令人意外的是,大家最喜歡的不是表現完美的人,而是表現很好但不小心打翻了飲料的人。

心理學上把這種才華出眾的人犯點小錯誤反而會提高人際吸引力的現象稱之為「犯錯誤效應」。

如果你暗戀的那個人太完美了,你會不敢接近TA,覺得自己配不上TA,所你只敢遠遠地關注TA。

而如果你發現了TA的一些缺點,你可能就會覺得其實TA也是普通人,是可以接近,甚至是追得到的。因此,TA對你的吸引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但如果你發現的不僅僅是TA的一些小缺點,而是很多,甚至很嚴重,你會對TA死心嗎?

可能還是不會吧。

4.認知失調理論 不充分理由效應——你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痴情顯得情有可原

認知失調又稱認知不和諧,這個理論是由費斯廷格提出的。他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人們的態度與行為是一致的,但有時也會出現不一致。當態度與行為出現分歧的時候,就會產生認知失調,引起不舒服的感覺。

比如你明明很討厭你的領導,但有時卻不得不恭維他,這會讓你感到很不爽。

為了克服這種由認知失調引起的不適,人們往往會通過改變態度和行為中的一方,或是給自己找一些這麼做的理由,來使認知和諧。

當我們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或是某個行為已經發生了之後,由於態度是較穩定和難改變的,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會選擇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

比如你會告訴自己,你恭維領導是因為想讓他對你留下好印象,以後說不定會提拔你。這麼一來就可以讓自己的行為顯得合情合理,也就不會那麼不爽了。

如果你找不到一個充分的理由,可你又想讓自己舒服一點,這時你可能就會選擇去改變自己的態度,你會想,其實領導有時候也挺好的。

這種人們為了保持認知的協調,在缺乏外部理由時,改變自己的態度以尋求內部理由的心理傾向稱為「不充分理由效應」。

所以,你喜歡那個人這麼久,假如TA不夠好,你為什麼要這麼傻呢。

為了避免認知失調,你會選擇性地忽略TA的不足,誇大TA的優點,不斷地美化TA(找外部理由,因為他很好,所以值得我去喜歡);或是對自己說,雖然TA有很多缺點,但誰沒有呢?TA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很適合我,是我喜歡的類型(改變態度)。

因為這樣,你那麼多年的痴情才顯得情有可原。

如果把這幾個效應和理論結合起來可以這麼解釋:

你對TA有非常美好的幻想,並且把幻想投射到了他的身上,TA在你的心裡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投射效應);

即使TA有些小缺點,但這反而會增加TA對你的吸引力(犯錯誤效應);

哪怕有一天你發現TA其實遠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好,甚至可能很糟糕,但為了讓自己的痴情顯得情有可原,你會在心裡不斷地美化他或是給自己找很多理由(認知失調理論、不充分理由效應);

最終,這段沒有結局的感情會成為你的一個心結(蔡格尼克效應)。

----------------------------------

說說心理知識,談談情感話題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談心說理談情說愛,新浪微博@談心說理


推薦閱讀:

TAG:感情 | 愛情 | 美好 | 暗戀 | 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