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廣釋適合初學者用來學習發菩提心嗎?
對於初學者學習發菩提心,入菩薩行論廣釋適合用來入門嗎,容不容易誤入歧途?
拋開《入行論》以及一切經論,單單就發菩提心本身來說,我自己的體驗是如果不練習四無量——特別是慈無量,很容易以為菩提心就那麼一丟丟很容易就發起來了。可是一旦練習了四無量當中的任意一個再回過頭來看菩提心,覺得那真是汪洋大海。
簡單點說,菩提心的所緣是一切有情。「一切有情」是個什麼概念,一般人是很難體驗。唯獨練習過四無量的人,才能略微體會到心懷無量眾生的那種無比宏大、寬廣的胸懷是個什麼體驗。就好比「指點江山」對於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丫鬟來說,這是何等的難以想像。即使這丫鬟在老爺的鼓舞也想要「指點江山」,最多也就是想及把全村的人都叫來,讓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嗯,這很指點江山。也猶如農夫在田裡想及皇上的有錢,那肯定是用金鋤頭初地的,不然不是皇上。
所以,想要對一切有情發無上菩提之心,起碼要對心懷一切眾生稍微有點體驗吧?不然你發的那個菩提心精簡成啥樣呢?
我自己練習了慈心定(還沒有到無量的地步)到今天,唯獨發起了二個願:
願我所見所聞一切有情,若為苦所逼迫,我不分貴賤種族,隨力救拔。
後來看到一群原始佛教徒詆毀菩薩道說只有菩薩行無菩薩道,我就發願:若普天之下沒有任何一個人行菩薩道,都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也要憤然前行,走出一條路出來給他們看看。
就算是起了這麼宏大的念頭,可是我也仍然不敢自己給自己貼金這就是發起了相似的菩提心,這離經教——特別是《瑜伽師地論》上總結的菩提心相去甚遠。
所以,發菩提心,真心不是看看書就可以搞定的。
當然,如果不看書,連這些道理都不會明白的。所以,不管是入行論還是瑜伽師地論,喜歡看哪本看哪本,反正重點又不在這裡。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唯四無量能令菩薩增長具足六波羅蜜,其餘諸行不必能爾。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先得世間四無量心,然後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間者。《大方等大集經》:菩薩摩訶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修慈悲。何以故?夫慈悲者,即是一切善法種子。
————————————————————————————————————
在下把《瑜伽師地論》中本地分中有關慈無量的相關資料匯總在一起,並建立科判、斷句、標點,方便閱讀。
- 一、建立四無量義
- (一)、釋經四無量行相差別
- 復次,云何建立四無量定?
- 謂諸有情有三品故,一者、無苦無樂;二者、有苦;三者、有樂。
- 如其次第,欲與其樂,欲令離苦,欲令其樂永不相離。於彼作意,有四種故,如其次第,建立四種:謂由與樂作意故(慈),拔苦作意故(悲),樂不相離隨喜作意故(喜),建立「前三(慈、悲、喜)」;即於此三,欲與樂等,為欲令彼不樂思慕不染污作意故,瞋恚不染污作意故,貪欲不染污作意故,建立於「捨」。
- (二)、釋無量差別
- 1、釋通經
- 經言:「以慈俱心,乃至廣說。」
- 現前饒益故,名「慈俱」。
- 饒益相故,名慈善友。其饒益相,略有二種:一、欲利益,二、欲安樂。此二種相,一切無量之所顯示。
- 無怨者,離惡意樂故。
- 無敵者,離現乖諍故。
- 無惱害者,離不饒益事故。
- 廣者,所緣廣大故。
- 大者,利益安樂思惟最勝故。
- 無量者,果無量故,如四大河,眾流雜處。
- 善修習者,極純熟故。
- 設有問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
- 故次答言:勝解遍滿,具足而住。
- 勝解遍滿者:增上意樂勝解周普義。
- 具足者:圓滿清白故。
- 住者:所修觀行,日夜專注,時專注故。
- 2、問答辨因釋別經
- 問:如經言:「善修習慈,極於遍淨,乃至廣說。」此何密意?
- 答:
- [慈:]第三靜慮,於諸樂中其樂最勝,憶念此樂,修習慈心,慈最第一故,說修慈極於遍淨。
- [悲:]憶念空處,修習悲心,亦最第一。以修悲者,樂欲拔苦,無色界中,遠離眾苦,斷壞等苦,彼都無故。是故憶念無邊空處,修悲等至,作如是念:當令一切有苦有情,到無眾苦及所依處。
- [喜:]修喜定者,亦常憶念無邊識處,慶諸有情所得安樂,作如是念:當令一切有情之類受無量樂,猶如識處,識無限量。是故憶念識無邊處,修習喜定,為最第一。
- [捨:]修捨定者,亦常憶念無所有處,作如是念:無所有處無漏心地最為後邊,捨最第一,如阿羅漢苾芻,一切苦、樂、不苦不樂現行位中皆無染污,當令一切有情之類得如是捨。是故憶念無所有處,修習捨定,為最第一。
- (三)、結成聖行
- 如是一切皆是聖行,唯聖能修,故經宣說:「覺分俱行。」
- 二、建立相應加行
- 云何名為相應加行?
- 謂:
- 若貪行者,應於不淨安住其心。
- 若瞋行者,應於慈愍安住其心。
- 若癡行者,應於緣起安住其心。
- 若憍慢行者,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
- 若尋思行者,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
- 若等分行者、或薄塵行者,應隨所樂攀緣一境安住其心,勤修加行。
- 如是名為相應加行。
- 三、詳解慈愍所緣
- 云何慈愍所緣?
- (一)、略辨相
- 謂或於親品、或於怨品、或於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樂,能引下、中、上品快樂定地勝解。
- 當知此中,親品、怨品、及以中品,是為所緣。
- 利益意樂,能引快樂定地勝解,是為能緣。
- 所緣、能緣總略為一,說名慈愍所緣。
- (二)、配經說
- 1、慈俱心
- 若《經》說言:慈俱心者。
- 此即顯示於親、怨、中三品所緣利益意樂。
- 2、無怨無敵無損害
- 若復說言:無怨、無敵、無損害者,此則顯示利益意樂有三種相。
- 由無怨故,名為增上利益意樂,此無怨性二句所顯,謂無敵對故、無損惱故。
- 不欲相違諍義,是無敵對。
- 不欲不饒益義,是無損害。
- 3、廣大無量
- 若復說言:廣、大、無量,此則顯示能引下、中、上品快樂。
- 欲界快樂,名廣。
- 初二靜慮地快樂,名大。
- 第三靜慮地快樂,名無量。
- 4、勝解遍滿具足住
- 若復說言:勝解遍滿具足住者,
- 此則顯示:能引快樂定地勝解。
- 又此勝解,即是能引快樂,利益增上意樂所攝,勝解作意俱行。
- (三)、廣差別
- 1、能緣
- 若於無苦無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與其樂,當知是慈。
- 若於有苦或於有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慶其樂,當知是悲、是喜。
- 2、所緣
- 有苦有情,是悲所緣。有樂有情,是喜所緣。
- 是名慈愍所緣。
- (四)、顯方便
- 若有瞋行補特伽羅,於諸有情修習慈愍,令瞋微薄,名於瞋恚心得清淨。
- 四.六事差別所緣尋思
- (一)徵釋
- 云何勤修慈愍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453a)毘鉢舍那?
- 1、尋思義
- 謂依慈愍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由欲利益安樂意樂,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是慈愍相。
- 若能如是解了其義,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義。
- 2、尋思事
- 彼既如是解了義已;復能思擇:
- ※此為親品、此為怨品、此中庸品。是一切品,皆他相續之所攝故;於中發起外事勝解。
- ※又若親品,名為內事;怨、中庸品,名為外事。
- 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事。
- 3、尋思相
- (1)、自相
- 復能思擇如是三品,若無苦樂欲求樂者,願彼得樂。
- 今於此中:有饒益相,名為親品。
- 不饒益相,名為怨品
- 俱相違相,名中庸品。
- 如是三品,若無苦樂欲求樂者,略有三種欲求樂心差別可得。
- 一者、欲求欲界諸樂;
- 二者、欲求色界有喜勇悅諸樂;
- 三者、欲求離喜諸樂。
- 如是若於①欲樂匱乏,願彼皆得無罪欲樂。
- 若於②有喜③離喜諸樂有所匱乏,當知亦爾。
- 是名尋思慈愍自相。
- (2)、共相
- 顯義
- 復審思擇:諸親品、若諸怨品、若中庸品。我於其中,皆當發起相似性心、平等性心。
- 何以故?
- 相似性心
- 我若作意與親品樂,此未為難。
- 於中庸品作意與樂,亦未甚難。
- 若於怨品作意與樂,乃甚為難。
- 平等性心
- 我於怨品,尚應作意願與其樂,何況親品、及中庸品而不與樂。
- 何以故?
- 此中都無能罵、所罵,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唯有音聲、唯有名字。
- 無常見
- 又我此身,隨所生起,有色麤重四大所造;隨所住處,便為如是觸所逼惱。
- 略有二觸:謂音聲觸、及手足塊刀杖等觸。
- 是身及觸,皆是無常;能為如是不饒益者,亦是無常。
- 苦見
- 又復一切有情之類,皆有生老病死等法,本性是苦。
- 故我不應於本性苦諸有情上,更加其苦而不與樂。
- 無怨品見
- 又亦不應不與怨家做善知識,不攝一切有情之類以為自體。
- 又世尊言:「我不觀見如是種類有情可得,無始世來經歷生死,長時流轉,不互相為或父或母,兄弟姊妹,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若餘尊重、似尊重者。」由是因緣,一切怨品,無不皆是我之親品。
- 又怨、親品,無有決定真實可得。何以故?
- 親品餘時轉成怨品,怨品餘時轉成親品,是故一切無有決定。
- 小結
- 故我今者,應於一切有情之類,皆當發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見。及起相似利益意樂,安樂意樂,與樂勝解。
- 結名
- 是名尋思慈愍共相。
- 4、尋思品
- 復審思擇:
- 我若於彼不饒益者發生瞋恚,便為顛倒,黑品所攝,是有諍法。廣說如前。
- 我若於彼不起瞋恚,便無顛倒,白品所攝,是無諍法。廣說如前。
- 如是名為尋思慈愍黑品、白品。
- 5、尋思時
- 復審思擇:
- 諸過去世求欲得樂有情之類,彼皆過去,我當云何能與其樂?
- 諸現在世有情之類,我今願彼盡未來世,於一切時常受快樂。
- 是名尋思諸慈愍時。
- 6、尋思理
- 觀待道理
- 復審思擇:
- 此中都無我、及有情,或求樂者,或與樂者,唯有諸蘊、唯有諸行,於中假想施設言論:「此求樂者,此與樂者」。
- 又彼諸行,業、煩惱等以為因緣。
- 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慈愍。
- 作用道理
- 若於慈愍,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瞋恚。
-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慈愍。
- 證成道理
- 如是之義,有至教量;我內智見,現轉可得;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慈愍。
- 法爾道理
- 又即此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謂修慈愍能斷瞋恚,不應思議、不應分別,應生勝解。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慈愍。
- (二)結
- 是名勤修慈愍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 如說貪行,是不淨觀之所調伏;如是瞋行,是慈愍觀之所調伏;乃至最後尋思行是阿那波那念之所調伏;如其所應,皆當了知。其中差別餘趣入門,我當顯示。
- 五、二作意修慈愍觀
- (一)釋趣入
- 1.勝解作意攝
- (1)趣入觀門
- 依慈愍觀初修業者:於外親品、怨品、及中庸品,善取相已;處如法坐。由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定地作意,
- 先於一親、一怨、一中庸所,發起勝解。
- 於此三品,由平等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作意,欲與其樂。
- 如是念言:「願彼求樂諸有情類,皆當得樂。謂或無罪欲樂,或無罪有喜樂,或無罪無喜樂。」
- 次後或於二親、或於三親、或於四親、或於五親、十親、二十、三十、如前乃至遍諸方維,其中親品充滿無間發起勝解,於中乃至無有容受一杖端處。
- →如於親品,如是於怨及中庸品當知亦爾。
- (2)趣入念住
- 又彼不捨慈愍加行,即由修習如是慈愍,於諸念住能正趣入。
- 云何趣入?
- ①、辨循觀
- 謂趣入時,應當發起如是勝解:
- 如彼於我,謂親、謂怨、謂中庸品;我既欲樂、厭背其苦。如是名為於其內身修循身觀。
- 餘亦於彼,謂親、謂怨、謂中庸品;如我,彼亦欲樂、背苦。如是名為於其外身修循身觀。
- 如我既爾;彼諸有情亦復如是。如我自欲求得勝樂;彼諸有情亦復如是。彼諸有情與己平等、與己相似,我當與彼利益安樂。如是名為於內外身修循身觀。
- ②、明建立
- 此四念住,總緣諸蘊為境界故,當知說名壞緣念住。
- 若修行者,但取色相, 謂取顯相、形相、表相,於親品、怨品及中庸品,而起勝解,由此建立唯身念住。
- 2.真實作意攝
- 彼復依止勝解作意,能正趣入真實作意。
- (1)正辨趣入明作意
- 謂趣入時起是勝解:我於乃至無量有情,發起勝解,利益安樂增上意樂。如是我從先際已來,
- 所有親品、怨品及中庸品,落謝過去諸有情類,其數無量,甚過今者勝解所作。
- 如是過去諸有情類,為我親已,復為我怨;為我怨已,復為我親;為怨、親已,復為中庸;為中庸已,復為怨、親。由是義門,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無有少分親性、怨性及中庸性,而非真實。
- 由是因緣,遍於三品起平等心,平等應與利益安樂。
- →如從先際,如是後際,於生死中當復流轉,應知亦爾。
- 難:又我於彼先際已來,諸有情類未曾發起慈愍之心;彼皆過去,今起慈愍復有何益?
- 釋:但為除遣自心垢穢,令得清淨故起念言:當令過去諸有情類皆得安樂。諸未來世非曾有者,亦皆令彼當得安樂。
- (2)較量福聚
- 如是趣入真實作意慈愍住中,諸福滋潤、諸善滋潤;望前所修勝解作意慈愍住中所獲福聚;彼於百分,不及此一;彼於千分,不及此一;彼於數分、算分、計分、鄔波尼殺曇分,不及此一。
- (二)例所餘
- 餘如前說。
謝邀!
那種是典型的假佛教,不要去接觸。(那個《論》已經不是真正的佛法了,何況《論》的「廣釋」!)
學佛直接從佛受法:
善男子。復有十二種勝法。菩薩成就。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等十二。
一者 安隱心。為與一切眾生樂故。發菩提心。二者 愍念心。他惡來加能忍將護不生異相故。發菩提心。三者 大悲心。為荷眾生大重擔故。發菩提心。四者 大慈心。為拔一切惡道苦故。發菩提心。
五者 清凈心。能於余乘不生願樂故。發菩提心。六者 無染心。為離一切煩惱濁故。發菩提心。七者 光明心。為求無上自性清凈光明照故。發菩提心。八者 幻心。能知諸法究竟無物故。發菩提心。九者 無物心。能知一切無所有故。發菩提心。十者 堅固心。於諸法中不可動故。發菩提心。十一者 不退心。能證諸法究竟盡故。發菩提心。十二者 度諸眾生不生厭心。如說修行故。發菩提心。
佛教、佛法、佛學……
你確定自己要鼓搗哪個了么?!
我很費解一個問題,壓根兒就沒菩提的人,咋個發起的菩提心……
自己騙自己,玩兒到了可以不講邏輯的花花境界了么?!
王語嫣是個特別好的典型,啥都知道,啥都做不到。然後,沒屁用……
孫海平比劉翔還清楚該怎麼跑跨欄,然後呢?跑個金牌給大家看看唄?!
學一堆論,看一堆經,學會一堆知識。
然後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都說要學佛,要修行,到底要學啥,要修啥,弄明白的真沒幾個。
@護法居士 說的有點誇張了,畢竟這是大藏裡面收藏了的論。
但是這個論其實有點心靈雞湯的意思。
太虛大師對這些人的評價就是「末流」。
這就好比有好的東西不要,要次的東西一樣。
看這東西浪費時間
那麼怎樣才能生起菩提心呢?
生菩提心,必須要依著釋迦牟尼佛所留下來的教法,學修而生起。如果你不好好學修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也能生起菩提心的話,那外道也可以生起菩提心了,因為是不正確的因,是不是這樣?
那麼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講授修菩提心的方法呢?絕對有。如果沒有的話,佛陀在世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菩薩了。我們要很清楚地說明這個因果,而且這個因果是要相隨順的。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修菩提心的方法有哪些呢?從《現觀莊嚴論》等等來說的話,只有兩支或者說兩個法門,一支叫七支因果,一支叫自他相換。
這兩個修菩提心的方法是如何傳授予阿底峽尊者的呢?
「七支因果菩提心教授」,是由釋迦牟尼佛傳於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傳於無著菩薩,無
著菩薩傳於世親菩薩,輾轉傳到金州大師,後由金州大師傳於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在金
州大師身旁修學了十二年此教授。
阿底峽尊者的空正見傳承,也是由釋迦牟尼佛傳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傳龍樹菩薩,龍樹
菩薩傳提婆菩薩、佛護論師以及月稱論師三位,輾轉傳給正理杜鵑,由正理杜鵑傳給阿底峽
尊者。
「自他相換修菩提心的教授」,是由寂天論師輾轉傳授下來的。寂天論師自他相換修菩
提心的教授是從哪一部經而來的呢?從《華嚴經》。他的這個傳承教授可以參考《略論釋》
上冊 621 頁,你們下去自己找找看。
因此你從事菩薩的事業,一定要生起菩提心並具有菩薩戒。這樣才可以說你在行菩薩的
事業。如何生起具相的菩提心呢?你必須了知這兩支修菩提心的方法,然後依這兩支的教授
去思惟、受持。
很多人雖然受了菩薩戒,可是他沒有修學生起菩薩心的教授就去受菩薩戒了。這樣是很危險
的,是很容易犯戒的。所以你一定要先學習清楚才可以受菩薩戒。世間法也是一樣啊,如果
不具備老師的資格,你就去當老師的話,那誰都可以當老師了,是不是這樣?
不過,沒關係,我們還有一個補救的方法。如果受了菩薩戒以後,還不清楚什麼是菩提
心及菩薩戒內容話,現在就要好好學習,補回來。要不然的話,已經受了菩薩戒卻不知道定
須具有菩提心才可受戒,想想如果沒有菩提心人家叫你菩薩,你不覺得很奇怪嗎?這個業果
要很清楚。所以從現在開始,你一定要好好修學生菩提心的教授及菩薩戒的內容。這樣可以
了解嗎?下一步你們要好好地學。
學好因明不僅能夠度外道,而且有助於我們在學修佛法中知見的確立。如果知見、見解
沒確立,立的理由不清楚,就會很容易損壞佛法。比如:曾經有一弟子跟我說:「師父,空
性就好比口袋空空的,可以裝很多東西。」如果把空性比喻成空口袋的話,空口袋是不是空
間?空間是不是色法?你如果把空口袋比喻成空性的話,是不是會染上謗法?當然,一定會。為什麼呢?我們前面講過,空口袋是色法,是空間,有為法怎麼可以譬喻空性的這個無為法
呢?
這可不是開玩笑。相信大家都看過「百丈野狐」的公案。相傳百丈懷海禪師講經說法時,
總有一個老人安靜地坐在後面聽法,聽完開示以後就和僧眾們一起離開。有一次,老人沒有
離開而是留下來了。百丈禪師奇怪地問:「你是誰?」老人回答說:「我不是人。是一隻野
狐,迦葉佛時曾是這裡的住持。有一天一個弟子問我:『大徹大悟的修行人,還落不落因果?』
我馬上回答說:『不落因果。』。因為這個回答的惡業,我墮入五百世狐狸身,至今無法脫
身。請您慈悲開示。」百丈禪師默許後,老人合掌問道:「請問禪師,大修行人落不落因果?」
百丈禪師答曰:「不昧因果」老人聽後大悟,禮拜禪師後,於後山岩洞中去世,百丈禪師超
度他往生,這樣才得脫野狐之身。
我們想想,「不落因果」就是沒有因果,就因為這麼一句話,四個字,五百世當狐狸。
所以佛法不是想怎麼講就怎麼講的。如果隨心所欲亂講的話,佛法事業豈不是敗在我們這些
佛弟子身上了嗎?當時印度外道連因明都很清楚,而我們內道居然不清楚,這不是很值得我
們去深思嗎?
所以,因明有助於我們知見的確立,只有確立正確的知見才有助於自利利他的菩薩事業。
如果我們的知見沒有確立,我們不僅不能自利,甚至如果我們想利他還會把他人引入歧途,
這個就是所謂的「以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實在是太可悲了!
初學當依本門所修基礎要點去次第修學,不能搞大雜燴,更不能跟風學佛,尤其不能貪法,求多聞,這是學佛大忌。
入菩薩行論主要是藏傳佛教修行論著,如果你不是修密教法門的,初學沒有基礎,不能去圓融,就不適合你修學,即使你是學密的,也要在上師指導下來修學,不能自己想學什麼就學什麼。
關於發菩提心的論著很多,初學一定要根據本門的修行方式,在師父的指導下修學,不可以自學,自作主張。
不是鄙視,初學者有幾個能發起菩提心的。
適合不適合,看你自己的信心,僅就《入行論》經論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是藏地各教派共同傳講的流行很廣的經論,注釋註解在藏地多如繁星,近代也有隆蓮等漢地大師的註解。至於漢地由於有儒家與道家的心懷天下的人文善行心量基礎,沒有特別單獨強調菩提心,但隨著漢傳佛教的衰落以及傳統文化傳承中斷並被一度遭受破壞掃地出門,漢傳佛教,急需要隨著傳統儒道文化的復興承繼補足。漢地流行的主要是融合天台宗與禪宗傳承的凈土一代祖師省庵大師所著《勸發菩提心文》,這是比較契合儒道本土文化心理的發菩提心的修學指南,與佛經《地藏經》相映成趣。
推薦閱讀:
※如果某部佛經失傳了會怎樣,如果所有佛經全都失傳了又會怎樣?
※上帝/佛祖/真主 真的會保佑你嗎?
※禁欲主義者和節慾主義者是如何消耗自己過剩的精力的?
※南傳信徒為什麼那麼熱衷給大乘人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