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發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改革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國開行啟動改革以來,已經開始吸收企業存款,如果不再享有主權級債券評級,未來是否會增設支行、網點吸收居民個人存款?資金成本上升情況下,如何保持中長期投資方面的優勢?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又將如何分離?
瀉藥。
政策性銀行改革是保密話題,保密的原因我想主要是政策性銀行的改革是我黨沒有經驗的事情,如同改革開放一樣需要摸著石頭過河。雖然萬惡的帝國主義國家早有政策性金融機構,如美帝的進出口、鬼子的協力等,但這些國家是真正的市場經濟,而我國是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以這些機構的很多經驗沒法照抄。所以與我國經濟金融密切相關的機構改革,如發改委的削權、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改革,都是神秘且不斷不斷變化的。冒昧猜測,也許受突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影響,也受核心層官員執政思路的影響。
回歸正題,樓主的問題包括CDB吸儲、主權評級、網點、政策業務內部分離等問題。
首先,吸儲和網點問題,我覺得有相關性,五大國有銀行+一些通天的股份制銀行+地頭蛇的城商銀行已經在網點鋪設和吸儲手段上做到了極致,有內部的淘汰機制、當地政府的支持、有攬儲的千奇百怪手段,和這些攬儲老手們過招,CDB是so simple, sometimes naive。而網點個數方面,CDB雖然領先另兩家政策行,但相比五大國有還是差出幾條街。你能想像公眾存取錢在一個偌大的城市只有一到兩個點嗎?我能替CDB想像的辦法就是,他們利用甲方地位,強迫貸款客戶在本行存儲。但這個辦法絕對不是一個市場的、可持續的辦法。此為理由一。
其次,主權評級問題。幾個政策性銀行急劇擴大信貸規模,但資本金都不大,都是靠政策金融債募集來資金後再對外放貸。享有主權評級,金融債券利率低,就可以白白吃入息差。但CDB改革後,將失去主權評級,金融債發債成本將大幅上升。不巧的是改革之後大經濟環境是流動性危機、市場利率上升,兩個因素使金融債籌資成本大漲,這是CDB受不了的。於是,近期CDB發生希望重回政策性。商業化、股份制是大事,都大張旗鼓報道了,如何說回政策性就回了呢?於是想了個好辦法:銀監會為CDB出具政策兜底的支持函,一年一更新,然後CDB憑此函去融資可以降低成本。此為理由二。
再次,從主營業務角度講,三大政策性銀行業務是有區分的。CDB的基礎設施建設、Eximbank的支持走出去、農發展的農業金融支持。正因為是政策性,要聽話,才能區分業務。而商業性銀行要盈利、有指標,如何好限制人家經營哪個領域的貸款呢?雖然中行外匯業務不錯、建行支持住房貸款多,但是誰會給五大行設立一個專門的融資領域呢?就是有不識相的設定了,人家中行外匯結算做得再好,就不能做住房貸款了?所以說,讓CDB商業化,怎麼再限制它只做基礎設施和固定資產融資呢?事實上,CDB在國際銀團貸款、支持企業走出去、主權貸款等各個方面伸手很長、很久了。這種伸手,就是介入了商業銀行競爭的江湖,分了別的商業金融機構、政策金融機構的蛋糕,人家會不高興的,會給上層施壓要求CDB明確定位的。這是理由三。
第四,商業業務和政策性業務剝離,這個問題更難說。分賬戶管理涉及整個銀行業務、系統的重新梳理,如果說這個再複雜也只是可以解決的技術問題的話,那麼平衡政策性業務和商業業務背後的利益就是沒法用公式解決的了。政策性業務可能是風險大的業務、盈利少的業務,可能與某種新的政治主張有關,不得不做(比如不厚從CDB重慶行獲得的貸款,比如最近CDB支持強哥搞的城鎮化貸款)。政策性業務可能涉及未來項目失敗時責任能否追究的問題,可能涉及財政補貼的問題,可能涉及不好說的政治問題……商業化後的CDB如何平衡兩種業務?是限制、減少政策性業務;還是完全不限制不減少政策性業務,只是與商業業務分賬管理?此為理由四。
第五,人治的因素。陳先生和胡先生的風格、對未來走向的判斷是不同的;分管金融的岐山大俠和凱總對未來走向的判斷也是不同的。核心人物的自身理解、未來計劃可能決定銀行完全不同的走向。例如,原來陳先生治下擴張的海外大區組,如果沒有顯著業績,都在胡先生的決策下回收了。此為理由五。
綜上,理由一+理由二+理由三既回答了你的問題,又是CDB重回政策性傾向的原因之一。
理由四+理由五,是未來咋樣還不好說(是否一定重回政策性)的原因之一。
瞎想瞎說,純學術討論,無政治傾向;難免片面或不準確,勿怪。
補充、糾正幾個小點。
銀監會的確給國開行的金融債有過批複,「明確該行XX年底之前發行的金融債券風險權重為0,直至債券到期,並視同政策性金融債處理」。這個批複從2009年開始,每年都延期一年至下一年。但是去年(2013年)有一個細微的變化,直接給了延期兩年至2015年。
銀監會目前的口徑是「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國開還是偏政策。人民銀行目前的口徑是「國家開發銀行、各政策性銀行」,已經把國開單獨分列出來,且排名在政策性前。
我不認為國開行的「商業化」「股份制改革」就要向其他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看齊,走「同質化」道路。國開行依然可以保持其優勢特點,即使不再承接國家政策任務,其在大型項目貸款、投資併購、境外貸款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可以繼續保持並發揮更大的作用。至於股份制商業化的改革,我認為應該是以完善公司治理,理順股權關係為重,而非顛覆商業模式,扭轉競爭優勢,跟其他銀行開展肉搏戰。
這題太大了,沒有幾萬字說不明白吧。
簡單瞎說點。債信問題已經不是開行一個銀行的事了,事關中國金融穩定甚至更大。因為已經明確商業化轉型,所以從理論上來說,不享有主權擔保是早晚的事。這個早晚就很巧妙了,能拖就拖唄,多拖一年是一年,為什麼要拖,後面說。所以才會有銀監會給開行的批複,「明確該行XX年底之前發行的金融債券風險權重為0,直至債券到期,並視同政策性金融債處理」(摘自 @少少 )。這個批複本身就很可笑,銀監會有什麼權利明確開行的風險權重,這應該是財政部做的事吧。
拖下去的原因是,開行沒有商業銀行的攬儲能力,也沒有那些業務人員,更不具備商業銀行提供綜合零售金融服務的能力。總之,不拖也沒辦法,全都用市場成本發債只有死路一條。另外,拖下去可以等改革啊。誰說明確商業化轉型就一定一條路走到底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老大一個心思,指哪你就得走哪,無論你之前走了多遠了都得回來。至於說開行在中長期投資(你確定這樣說合適么?)方面到底有沒有優勢,也許不能用「優勢」。各家銀行的業務結構不同,很大一部分是歷史原因,這方面業務做得多就駕輕就熟,是不是用「特點」好一些。說到中長期的風險,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性。誰敢說那些十年期、十五年期的項目沒有風險。即使融資成本不上升,風險也是難以量化的。也許平安無事都到期了,也許就是個不定時炸彈,炸在誰手裡誰倒霉。
政策性業務和商業性業務要不要剝離還不一定呢。如果剝離,方法挺多的,母子公司形式也行、控股公司形式也行、類似農行的三農事業部形式也行。具體用哪種,就是權衡與鬥爭的結果了。如果能審核通過的話 我很想知道知乎的敏(G)感(點)詞是下文中哪些
1樓的仁兄應該是同事,作為基層分行的員工隨便補充幾句。
從網點個數來說,國開行少於另外兩家真正的政策性銀行,目前僅在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蘇州、伊犁、三亞設有一、二級分行,吸收小額存款方面完全無法和商業銀行競爭。當前基層分行實際存款大部分是貸轉存,另外一部分是地市財政性存款、交通廳車船稅、貸款項目的資本金之類,存款餘額大致只有貸款餘額的1/5左右。增設網點吸收居民存款絕對不是,也不應該是開行的理想發展路徑:1、商業銀行存款競爭白熱化,開行若如此則同質化嚴重,且收效不會太大;2、銀監會對於各銀行新設網點的審批非常嚴格,要形成遍布城鄉的網點遙遙無期;3、現在開行全行員工應該不超過9000人,新設網點要求的人員配備磨合也不是一日之功。前幾年有開行收購華夏銀行的傳聞,這樣倒是可以快速彌補網點和人員的問題,但若要按題主說的完全新建,一步步在現在基礎上擴張的可能性甚小。
資金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如何保持中長期貸款,而非樓主說的投資的優勢?大力吸收存款!開行金融債即使有國家信用,成本也遠高於存款,一年期金融債利率都是4%出頭。但是如上所說吸收存款這條路開行一直在努力但個人並不看好。
開行目前中長期貸款方面相對商業銀行的競爭優勢主要在:1、期限長,普通保障房、水利等項目動輒10年,軌道交通、高速公路25年也是大把;2、利率低,開行目前對於收益雖然也有考核,但是就像對存款的考核一樣跟商業銀行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且開行內部並無有效的業績激勵機制,員工對於收益並不敏感,所以去年6月錢荒時期甚至有相當項目存在利率倒掛的情況;3、對於客戶存款等其他要求也不及商業銀行那樣變態,綜合融資成本低於商業銀行不少;4、額度大,作為一個基層評審員工,接觸到的9位數的項目確實是小項目。個人認為未來銀行的利潤增長也將從利差轉移到拉皮條,開行雖然一直宣傳自身投資(國開金融)、貸款、發債、租賃(國銀租賃)、證券(國開證券)牌照齊全,但其實本身中間業務水平相對商業銀行來說並無實際優勢。最根本的優勢還是在於國家信用擔保後開行能較容易地籌集到大量的資金(目前開行資產飛奔在破9萬億的路上),放貸給客戶的時候並不「苛求」收益,這種優勢造就了開行目前在很多中西部省份高大上地位。至於樓主說的保持優勢,如果這個最根本的情況不變一切ok,但內在很多瑕疵決定其並不是一個良性循環體。也就是若基本面變化,個人並不看好開行能保持優勢。說到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的分離,這裡先說個背景再打個比方。開行的核心籌資來源金融債的主要購買對象是各家商業銀行,政策性和商業性業務也可以類比為大藍籌和創業板。當經濟形勢向好時候,商業銀行的主要資金當然投向收益巨大的創業板,而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低風險的修修路政府還錢也不失為買大藍籌避險。從開發銀行方面,前兩年國際業務大躍進,國內支柱產業等等搶的都是創業板的籌碼。這就涉及到一個巨大矛盾,商業銀行「被迫」天量購買了金融債,開行拿著商業銀行轉過來的這部分錢,在創業板和大藍籌都直接跟商業銀行交鋒搶生意,這讓商業銀行非常不滿,才有要求明確開行定位,政策性業務和商業性業務分離的呼聲。還是結合前述,開行目前的運行機制就是建立在一個並不良性的政策基礎上,所以不管各種名目怎樣滿天飛,所謂的分離倒目前也就停留在紙面。不過樂觀一點講,目前開行國際業務收縮,以及籌備的「住宅金融事業部」體現了真正政商分離的嘗試,即低利率(基準下浮10%),長期限(10年),大金額支持棚戶區改造,這部分業務真正實現體現國家意志,資金保本經營的政策性特質,其後續效果有待檢驗。作為一個非金融專業的選手,作為一個了解國開行的人,我得說,國開行真的不是政策性銀行啊。它會做很多基建工程和市政工程這種商業銀行不是特別熱情的,貸款周期長的項目,但是它真心不是福利機構。而且,國開行的領導從98年開始就定性了,想找我,必須遵守市場規則,別跟我賴賬,否則小心我參你。我不是你的atm,我頂多當你的低息信用卡。當然了,孵化完了市場之後,地方政府一般也會因為土地升值具備了較強的經濟實力,骨頭讓人家啃了,湯熟了,肉順道也是要分幾塊的。這就是國家開發銀行的玩法。
我認為,可以商業化運作,可以追求收益、參與市場競爭,但完全沒必要政策性和商業性業務分離。
開行在總結自身經驗時,最為成功的一點就是在市場信用不成熟不健全的時候,進行了「銀政合作」的模式,用地方政府的信用和能力把預算軟約束變硬,從而保證借款的本息按期償還。前面已有答案提到了,開行業務涉及時間長、規模大、回款慢、利潤低的兩基一支(基礎設施投資、基本建設投資、支柱產業),而這些領域確實是之前商業銀行較少涉及的行業,金融供給不足。開行靠國家信用以相對較低的成本融資,而後供應這些項目。利潤率上肯定不及商業銀行的投資項目,但是這類項目關係到國計民生,有著非常大的正外部性(比如高鐵、棚戶區改造)。作為政策性銀行完成這樣的任務無可厚非。
當然,在業務向商業銀行領域發展的時候,國開行與商業銀行產生競爭從而引起後者的不滿,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有很多答案都提到商業銀行吸儲的難度,開行憑藉國家信用就能輕鬆融資,從而以更低成本介入競爭,難免會被認為是不公平的。但是反過來一想,這樣的競爭是否能促進企業融資成本的降低,同時更好地配置資金?跳出銀行的利益來看,多一個有力的巨頭參與市場,顯然能惠及到資金的需求方。
至於政策性與商業性業務的分離,理論上看似乎很有必要。但在市場化條件下,無論是否是政策需要,判斷投資、貸款與否還是依靠市場的信號發射機制,簡言之就是價格。在不斷市場化改革的背景下,即便確實還存在著依靠政策直接配置資金的情況,但更多的情況是政策通過價格來引導資金。只要覺得有利可圖,包括商行在內的任何銀行都可以參與那些大型項目(這也是目前一些項目現實的情況,多家銀行參與融資,規模大小不一致)。改革最為徹底的做法,就是不要區分何為政策、何為商業,統一按市場規則辦事。政策的調控空間,也僅限於影響價格。這樣的狀態,無論是對開行,還是對整個市場,應當都是最為有利的。對政策性銀行有一定了解,簡單說幾句。
國開行啟動改革以來,已經開始吸收企業存款,如果不再享有主權級債券評級,未來是否會增設支行、網點吸收居民個人存款?
不會,至少暫時來說看不到這方面跡象。
債信確實是個問題,但解決方法絕不是吸收居民個人存款。舉例來說,基本沒有「網點」的CDB,和其他具有如此多網點的銀行去競爭,以己之短攻彼之長,還想以此來解決關係到自身存亡的資金來源問題?想想也知道不可能。資金成本上升情況下,如何保持中長期投資方面的優勢?
和大行相比,業務方面有一定差異。
仍以CDB為例,雖然已經完成改制,現在是「具有政策性銀行性質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但重點還是在於「政策性」三個字。
比如前幾年光伏大幹快上的時候,CDB就是主力銀行。最近的棚戶區改造、住宅金融事業部等動向,都能看出CDB是和國家政策保持一致的。說白了,國家政策導向的這些領域,很多時候風險較高,單純靠市場化的商業銀行是不夠的,這時候就是政策性銀行發揮作用的時候。當然,資金成本上升,對利差方面肯定有較大影響。目前來看,更多是在向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的方面努力,比如之前提到的企業存款,以及和其他銀行合作等方式。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又將如何分離?
就CDB來說,至少目前沒提分離的事情,政策性業務繼續做,如中間業務等極具商業性的業務也在逐步發展,比如去年就進行了資產證券化這種業務。如果分離了,那就等於出來一家改制前的CDB+一家小商行,這麼做的point在哪兒?大致如此。也來說說本人的看法。有些觀點表示贊同,有些又有些異議。 眾所周知,國開行在2008年就進行了股份制改革,也就是所謂的商業化。但是到現在5年時間了,改革並不是很徹底,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涉及的部門和利益比較大。當然,這些並不是我輩能決定的。
首先,個人認為股份制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也有利於開行的發展,更好的服務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但是股份制以後,個人認為並不是要轉行成一般的商業性銀行,這點還是很認同一樓的觀點,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的5大商業銀行,又有十二家全國性質的股份制銀行,而且各地又有自己的銀行,比如北京銀行,上海銀行之類,還有農村信用社,致使我國銀行高度的同質化,有過這些股份制銀行工作經驗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在這些銀行里,你能拉來存款,就是爺,否則什麼也是不,為什麼神木農商行會出現一個啥都不幹反而能當上副行長的龔愛愛,為什麼招商銀行招聘只要關係戶的孩子,還不就是因為人家能拉來存款(這麼說可能會遭到某些憤青的質疑,但是社會就是這樣,銀行也是圖利的,也是很現實的)。存款可是銀行的命根子啊,沒有存款,銀行哪來的錢去貸款,怎麼能營利。如果開行也變成類似工農中建交之類的存儲型銀行,放棄自己中長期銀行的定位,則會加劇銀行業的同質化,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是很不利於開行的發展。國家的發展不僅需要大型的商業銀行,也需要向國開這樣的服務國家戰略的中長期銀行;而且目前國開的機構也只到省會城市,根本不具備成為儲蓄銀行的條件,個人認為短期內也不會改變,09年那會開行想收購深發展,結果沒成功,說明高層也不希望國開行走傳統商業銀行的老路子。
但是股商業化改革既然已經啟動,肯定不會停下來,更不會回到以前。有些人認為其最終目的就要上市,本人則並不這麼認為。商業化的目的應該是讓開行實現政策性銀行的市場化運作,使其受市場制度約束。摒棄傳統財政融資的觀念和方法,按照金融運行的規則辦銀行,也不照搬商業金融簡單地籌資和放款的模式,而是立足市場落後的國情,以市場化融資為載體和手段,融入市場建設的要求和方法,用融資推進政府、市場、企業等要素的整合,以系統化、社會化的方法解決市場空白、缺失、落後,也就是陳行長的開發性金融。大家都知道,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化是很健全的,但是向美國,日本,德國,新加坡都有各自的政策性銀行,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市場化也會存在自己的弊端,也需要政府進行一定的調控。08年的那場金融風暴更加體現了這種弊端。而我國的市場建設還很不健全,城鄉差異大,更需要有政策性金融的存在。而且大家都知道一旦上市之後,那麼企業所追求的就是利潤的最大化,那麼開行所有的目標就會只有一個:賺錢!這將會很不符合國家對開行的使命。簡單舉幾個例子,開行目前的業務,比如助學貸款,保障房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都是公益性的民生工程和國家的重大戰略,但是中央財政必不能完全予以滿足,而這些正是投資周期長,無法盈利的,一般的商業銀行不願意涉足的領域,這更加體體現開行的重要性。 所以本人個人認為,開行商業化肯定是有別於傳統的商業銀行,會選擇一種兼具商業銀行功能,同時具有政策性業務的模式。。一樓說道開行的債務問題,及就是其資金來源。隨著商業化進程的加快,應該讓其政策性業務和商業性質業務分離。對於其資金來源,依然以發行金融債為主,只是對於政策性業務,其金融債風險為0(也就是國家財政兜底);對於商業性業務,其風險和商業銀行一樣,並自負虧盈。當然,這裡必須對政策性業務和商業性業務進行嚴格區分。本人認為,對於政策性的業務,監管機構可以根據國家經濟的發展需求,設定一定的規模上限,避免開行無限制發行政策性金融債。至於商業性的金融債卷,這發行多少尤其自己決定。堅持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和市場業績的統一。 政策性金融代表公共利益,或者准公共利益,是服從國家的特定的產業政策、社會政策或者戰略意圖需要的。此外,隨著資金來源、融資方面市場化的擴展,許多國家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也在進行改革,在一定的範圍內從事商業性的投資業務,但商業性業務是有限的。比如說日本開發銀行從十幾年前就開始這麼做了,但到前幾年為止,它的商業性投資業務,只佔它全部投資業務的1%-3%,不超出3%,是極其有限的。個人認為這是其商業化的一個很好的借鑒。開行目前遭到了很多商業銀行的不滿,憑藉政策性金融的優勢到處和商業銀行搶生意,引來的很多的非議。政策性銀行的業務領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應該隨著一個國家不同時期經濟結構的調整來決定業務進入、退出的問題。當商業性金融進入了新的深度和廣度,可以支持某個行業的發展時,那麼政策性金融就要退出,這樣才能帶動產業發展的功能。在這個過程中,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出現有限的、適當業務交叉是不可避免的,但總體上政策性銀行應該把握不與商業銀行競爭的基本原則。90年代,那個時候向公路,水利,油氣等領域,都是大中型商業銀行不願意涉足的領域,但是開行正式憑藉此來支持國家的經濟建設,但是如今這些領域早已經成為香餑餑,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爭搶的目標。開行可以適當的進行讓利,至於向保障房之類的,則開行應該發揮其中長期銀行的優勢,服務國家戰略和民生工程,開發新型戰略產業,等到這些產業成熟壯大時,則可以主動退出,讓商業銀行來進行主導,自己則可以提供戰略諮詢(當然,適當時候也可以進行參與,不過此時只能以商業性來對待,自負盈虧,不能享受金融債風險為0待遇),將自己的經驗傳授於商業銀行。避免出現大家都在爭奪大城市、大項目、大企業,而這種同構性造成資金分布的極其不平衡,一邊是城市和工業的資金過剩;一邊是政府和城市企業、東北地區、中小企業資金的嚴重短缺,兩者相互結合,發揮自身的優勢,服務國家的經濟發展。一樓說開行的地方政府貸款問題,的確開行將大量的貸款投向地方融資平台,但是其他的商業銀行沒有么,估計不見得比開行少,而且開行以前所發行的債卷都是0風險,財政兜底,所以風險不大。只是以後商業化後,開行對於地方政府的貸款恐怕不能有求必應了,個人認為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和風險評估(比如目前的光伏行業),至於那些所謂的政績工程,則應堅決不予放貸!要逐漸理順和地方政府的關係,將有限的貸款真正投入到那些真正符合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領域中去。部分領域則應嚴格按照商業化的模式進行運作,保持適當的盈利,減少對財政的依賴。 至於財政部的扶持,個人有自己的看法。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在中國所有的銀行當中,財政部持股是第一的只有2家,一個是交通銀行,佔四分之一左右;另一個就是開行,佔51%。不知道大家注意沒,開行的最大股東就是財政部,而且持股過半(另外兩個股東則是中央匯金和社保基金理事會,沒有一家國企和外資企業)。所以說,財政部肯定不會對開行放手不管的。但是商業化後,財政部應該只會對政策性業務進行財政兜底。商業性業務就不會予以買單。而且個人覺得今後也不會引進外資,因為即使是發達國家也有數家國有獨資銀行,以此來服務自身的發展需要。西方國家開發性金融都是政府干預、政府主導,但運作是市場化的。開行最終商業化應該也會走這條路,政府干預、政府主導,但運作是市場化。
以上僅是是個人愚見,希望大家共同討論。
國開行已經不是政策性銀行了....改制了.....
目前國際趨勢是政策性銀行的政策性本業的回歸,國際上的趨勢也差不多,因為中國政府暫時還離不開"政府的錢袋子",否則分稅制早就改了,地方政府沒錢找誰?商業銀行可以,但是形勢一旦不好他們跑的比誰都快,最終可能是政策性銀行去接盤。 還有就是盈利的要求,財政部給你拿錢,不是讓你給我糟蹋,而是產生效益,他們的考核非常細,所以過去說的保本微利原則早就拋到大海了,看看他們的資產排名就知道了,值得提出的是農發展這個過去的小銀行這幾年猛追啊,資產過2萬億元了!
手機作答,後期補充,歡迎交流!
忍不住答兩句中國不缺少商業銀行,工農中建不應也不會成為政策性銀行商改的方向,保留一個巨量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對中國政府是必要的,至於他是不是叫商業銀行並不重要,目前各方也沒有把cdb當作商業銀行,今後的模式還有待繼續摸石頭過河。目前cdb對利潤要求甚高,大股東有必要認真思考一下機構的定位。純國資的銀行不應逐利為經營目標,這是我一直堅定以為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