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道教可以吃肉,佛教不能吃肉?

為什麼?
道士可以吃肉,和尚不可以?


道教不提倡吃肉是因為道士覺得肉食氣濁,不如果蔬的清氣,但是勞作和習武都是需要體力補充的,所以一般提倡適當吃肉,而且人吃肉是符合天道運行規律的,不該禁止,只要適度、適當就好。佛教不讓吃肉是從梁武帝滅佛時間開始的,當時人民為了躲避戰禍和徭役,出家的太多了,老蕭火了,都出家去了,正常生活怎麼辦?你不是不殺生嘛,行,肉也別吃了,你不是要禁慾嘛,行,媳婦也別取了。元初時,王重陽祖師借佛教戒律完善了自己一支的道教戒律,創建了全真道派,全真的戒律在原則上還是比較嚴的。現在道教戒律都偏向了正一的路子,該吃肉吃肉,適度就好,該結婚結婚,陰陽相合才是正道


道教雖然不完全禁止食肉,但是在食物上也是有戒律要求的。全真重戒行,強調不得食肉。正一雖然可以食肉,但是在特定的節日,某些宮觀也是有要求不得食肉的。所有的宮觀,在做法事之前,也是不得食肉的。雖然道教對食肉的戒律比佛教松一些,但是也是要求在飲食上保證清潔和茹素。

之所以正一保持著允許食肉,我以為還是因為道教在我國是更接地氣的宗教,在鄉間給一般民眾做法事,不能計較太多。再者,民間有很多火居道人,他們以做法事為職業,且生活不是很富裕,吃肉還能算是自己改善生活的一個好辦法呢。

佛教關於食肉的戒律其他問題已經說得很詳細了,不多說。


道教有正一全真兩大派別,正一可以吃肉婚嫁不住觀,但是不能吃葷辛、腥、香、辣之物。因其不利於「凈心止念、屏絕嗜欲」故。
葷辛,是氣味劇烈之蔬菜的統稱。通常說五辛或五葷,即蔥、蒜、韮、薤(音「謝」又
名藠頭、小蒜)、胡荽(又名香荽、胡菜)五種。此五辛何以稱葷?因其氣上沖於腦可令頭
暈,故稱為葷。《康熙字典》解釋為:葷,臭菜也,道家所禁,謂氣不潔也。五葷有刺激性
氣味,對鍊氣不利。念經時,這種污穢之氣容易沖神。呼出的氣味難聞,讓人反感。誘發欲
念,容易陽動。香:讓人貪圖享受,沉迷物慾,意志昏沉,不思進取。
辣:刺激上火,長棘生毒。攪擾清虛,不利修行。

噢對,牛肉啊,蛇肉啊都不能吃,魚蝦什麼吃泥土的都不吃。

全真的則是守清規戒律,不吃一切葷腥,不能婚嫁。大多數住觀。

佛教嘛,也就和全真差不多吧……?應該?


你聽沒聽說過,有些在家學道家功夫的,修到一定層次吃肉後會立馬從胃裡吐出來,那時他就自然不吃了。

你如果知道有這種現象,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

因為肉是有毒的,對人體有害,他功夫高了,自我保護的能力強了,所以他不能讓這有毒物經過消化再到腸里。立馬驅除。但我們一般人沒這個能力,即使吃了毒藥也沒能力吐出來。

另外你去看看古時的道家的戒律,應該有這一條,高人聖人所看到的宇宙規律應該是相同的。並不是誰抄誰的,功夫高了對一些宇宙規律他能直接看到。

有許多人覺得相同的就是誰抄誰的,這是以凡夫之情妄測聖境。他不懂宗教聖人講的東西都是宇宙規律,他看到後講出來,讓我們要遵守,然後再加一些方法使我們提升升華。所以宗教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因為宇宙規律不變的。

現在許多人練道家功夫,他什麼也不懂,光知道打坐練功夫。他不知道古時的道觀里道士都有戒律的,我就看到過一本介紹道士戒律的書。

就算是道家功傳到民間在家人,他沒辦法持戒,或沒跟他講,但一定會講要不做壞事多做好事。真練出一點功夫後,還要求做陰功三千才能成道,否則功夫就會停滯上不去。

殺生是一種大壞事是無疑的。會受到慘烈的報復。吃肉雖要輕些,但也會牽扯進去,即使你喝一口肉湯也會受到報復。這個你去看看那些有神通常幫人看病解災的人的資料就會知道。其實古人記錄了很多這種事,但那些科學迷他不信,他非得自己親眼看到,那你肉眼凡胎怎麼看得到?所以佛經中講,佛不度無緣之人,佛無法度不信之人。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你看到過那些大肆吃肉的有修出什麼高功夫嗎?這是最重要的,因為你學這個是為了能修出高功夫成道的。不是為了玩玩的。


因為梁武帝認為吃肉不慈悲,誰不慈悲當然是假和尚,假和尚當然要砍頭啦!

於是南朝的和尚就比其他地方更慈悲了。

北朝的一看,吃肉也顯得自己不慈悲,很慚愧。也不吃肉了。

不過俗家弟子和居士(在家信佛的)好像可以吃,不嚴。

日本的和尚也不吃了,可實在受不了,後來還是吃肉了。而且日本佛教強王權弱,武士也多信佛,所以可以娶妻和擁有地產等特權。

所以你看日本和尚總是有種市儈氣息,敲罄也是叮--的一下,熟練但是無神(偏見)

東南亞的也吃肉娶妻。


錯了。這都是些似是而非、道聽途說的觀念。

道教是哪一派的道教、哪一屆的道教、

佛教是哪一派的佛教、哪一屆的佛教、

道教哪一條規定說可以吃肉、佛教哪一條規定說不能吃肉?

單獨拉出來,我來陪你玩,結合當時的時期、歷史背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析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中國古代傳統的固有文化,從上古開始,就是崇尚盡量不殺生,因為看到動物被殺死的時候恐懼心、慘叫聲,於是不忍為了吃它的肉而殺它。這是固有文化的觀念。

佛教傳進來之後,佛教的慈悲觀念與中國傳統不謀而合。

但是,凡事可以變通,在大觀念前提下,可以隨情況而變化做法。

比方說,有人被困在森林,幾天沒吃東西,差點餓死,看到剛剛死掉的鳥,這個肉你吃不吃?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當然吃啊。

活鳥呢,能不能打來吃,在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頭,並非一定能與不能。靠各人的智慧去決斷了。


強調一下,佛教沒有不能吃肉,釋迦牟尼是修行前不吃肉,修行後反而吃!藏傳佛教的喇嘛就吃羊肉。而漢傳佛教則是在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從《大般涅槃經》中找到理論,還下令全國僧人必須吃素的,這一點很致命,為什麼?看回來我剛剛說的釋迦牟尼修行前不吃肉,修行後反而吃的這個問題。

話說當年尼泊爾還是古印度的一部分,國人信仰的是奉行種姓制度的印度教,其中就有著處於統治階級、貴族階級不吃葷的傳統,這當中也包括了當時同樣處於統治階級的凈飯王。而作為他兒子的喬達摩悉達多,一個將來將要繼承王位的人,自然也不會吃葷。然而!這位王子後面悟性太高,要出家修行,開創一個隨喜隨緣的宗教,這就是佛教,它最最最最最最核心的教義就是這種隨喜。

那麼既然要隨喜,請問如果化緣的時候能不能挑化緣對象,專門待在那些貴族的家門口化緣呢?好像這樣不是很隨喜誒,那好,現在不專門去貴族家,那在平民家化緣你就有可能遇到一種情況,就是平民會吃葷,而又正好你化緣的那一家給你吃的就有肉,那怎麼辦?選擇一,不吃,到另一家再化,這明顯是費時費力效果還不一定會有改善。選擇二,不吃,讓那戶人家再做點素菜給你,嗯,如果不怕被打的話這個選擇應該可行。選擇三,感恩一番,然後悄悄把肉弄走,只吃剩下的素菜,所以這算是浪費呢?還是不隨喜呢?選擇四,感恩一番,然後吃完。顯然,最後的選擇是最隨喜,最符合佛的本意的,而釋迦牟尼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鑒於佛祖在世時叫喬達摩悉達多,成佛後才叫釋迦牟尼佛,剛剛有筆誤的地方請更正,下文將會嚴謹地對待此問題。

喬達摩悉達多在涅槃前三個月,曾對諸比丘、諸菩薩及無數眾生講了一場法,說他涅槃後,正法將會滅盡,以他的名義宣揚其他思想的邪師到處講法,如恆河沙。於是定下了三項標準,只有完全符合這三項標準的,才是正統正法,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也就是佛教的三法印。喬達摩悉達多一生未留下任何著作,其涅槃三個月後,大弟子摩柯迦葉在摩揭陀國阿闍世王的支援下,在6月67日選500名碩學僧侶在王舍城七葉窟集結三藏,為喬達摩悉達多的講法做回憶錄,最後編成《阿含經》,目前唯一算是符合三佛印的經文。

我不敢說《大般涅槃經》是邪師所著,畢竟研習、信奉《大般涅槃經》的人數不少。但是難道因為它被多數人相信,它就是正確的嗎?當真理存在於小眾手上的時候,真理又會變成什麼?不得不說的是,如今的佛教還是當年的佛教嗎?起碼就眼睛能看到的來說,當年的喬達摩悉達多一定不會有個關羽放在廟裡。也一定不會率阿難迦葉及一眾信徒去搞放生,做什麼佛誕觀音誕法會。

至於吃不吃肉?隨喜啦~

說完佛,現在說道,這裡也強調一次,道也是吃肉的,那些搞宗教運營的,為了儀式感,為了營造氛圍,為了搞神秘,非要扯什麼資深老道不吃肉,也算是懂套路,知道歷史上沒有什麼文章規定過道不能吃肉,於是就改成是養生問題。但是請你們也留意一下目前搞保健品生意的形象也沒有多少是可以站直腰板的。而且,你們道教的祖師爺還不把肉玩出新境界了嗎?注意,這裡說的祖師爺不是老莊二聖,人家那是道家,是一門哲學。而把這門哲學應用到生活的,是另一貨——張陵,但是他也就自己玩玩,主要用來當做煉丹指南罷了,沒想到到了他的孫子張魯那裡,就活生生把道家玩成道教了。

張魯是誰?我們來看看《隆中對》的一段話「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而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沒錯,就是這個張魯在北的張魯,

看過三國演義的應該還記得裡面有個五斗米教,後來被曹操收編,該教繼續發展,終在龍虎山紮根,是為道教之始,奉張天師,故又名天師教(就是殭屍片裡面經常提到的那個),後來產生了另一派別,在終南山,時稱「南有龍虎山天師教,北有終南山傳真教」這個傳真教也是很熟悉的名字吧?好,扯遠了,回到這個張魯那裡,話說當時張魯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

看到了嗎?人家張魯是把米肉放在義舍免費供行人取食的,那些說肉有毒的「道教中人」,是想說你們祖師爺當年在實行人類凈化計劃嗎?

所以,其實說白了,那些所謂的不吃肉,都只是做給別人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別人感受到他的逼格,感受到它的專業,從而把它的宗教業績搞起來。試想一下有個大師啃著雞腿喝著五加皮來跟你講「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你心裡怎麼想?還會覺得他是個大師嗎?


只要看看佛教經典與道教經典的差別就可以看出。佛教有六道輪迴的觀念,【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

  1. 《佛說佛醫經》【人食肉譬如食其子。諸畜生皆為我作父母兄弟妻子。不可數。亦有六因緣。不得食肉。一者莫自殺。二者莫教殺。三者莫與殺同心。四者見殺。五者聞殺。六者疑為我故殺。無是六意得食肉。不食者有六疑。人能不食肉者。得不驚怖福。】

  2. 《大方等無想經》【云何得慚愧。云何得好身。云何復能得眾所愛敬身。云何得不貪。云何得不嗔。云何能得微妙光明。云何得正性。云何得自在。云何能得大眾眷屬。云何能得不壞眷屬。不退不失不貪飲食。常修知足終不食肉。於諸眾生常生愛心。常為世間之所恭敬。得名一切大施之主。得名大力。得名健行。大慈大悲大舍大喜。大慧總持。隨順世間。為安世間。為樂世間。】

  3. 《梵網經》【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4. 《大佛頂首楞嚴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凈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凈明誨。】

  5. 《像法決疑經》【善男子。我若解說食肉義者。聲聞緣覺及下地菩薩之所迷悶。凡夫比丘聞之誹謗故。毘尼藏聽食肉者皆是不可思議。善男子。我從初成道乃至今日。所有弟子處處受肉食者。凡夫之人實見食肉。復有眾生見諸比丘示現食肉。復有眾生知諸比丘食肉之時深入無量諸對治門。無量比丘斷上煩惱。無量比丘斷中煩惱。無量比丘斷下煩惱。無量比丘度脫眾生令入佛道。如來教化不可思議。我從成佛已來。我諸弟子未曾食噉眾生肉也。我於毘尼中聽食肉者。定知此肉不從四大生。不從胎生。不從卵生。不從濕生。不從化生。不與識合。不與命合。當知世間都無此肉。善男子。未來世中諸惡比丘。在在處處講說經律。隨文取義。不知如來隱覆秘密。善男子。佛出於世令諸弟子食眾生肉者。無有是處。若食肉者何名大悲。】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不能吃的肉很多啊

狗肉不能吃,因為狗乃是忠烈之子。對主人一心不二,又怎忍心剝其皮,食其肉?

豬肉不能吃,因為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豬性淫,發情時候的母豬把自己的性器翹起來,任何動物要和其交配都來者不拒。其性穢,爛泥堆里打滾兒,屎尿之中呼呼大睡。林林種種之舉,足以說明豬不可食。

還有很多平時我們根本吃不到的東西,也都是不能吃的。

其實嚴格一點來說,雞肉也不能吃,但是……我饞啊!


道教簡單分全真、正一,全真和佛教一樣不可以吃肉,正一除狗、牛、無鱗魚、雁外可以吃。中國佛教不吃肉是因為梁武帝下令不可以,其他國家可以。當然,以上是簡單的說法,具體的因師傳、修鍊有所不同。更因為那十年的原因,很多東西都已經破壞了,現在很多全真道士一樣吃肉喝酒,結婚生子。


修術法的也許有些是不太禁止,但實際真正的修道人是不會吃肉的,也別說什麼受佛家影響,誰先誰後先弄明白,看點道經再說話,簡單一個理,你吃了動物的肉,這些屍體細胞會在你身體里慢慢腐爛慢慢侵染滯留在你身體的各個器官間,然後呢?修行,一個臭腐肉的大糞堆子,天天說想修行,天天身體跟著腐肉腐爛,臭不可聞,一點陽氣被吃個乾淨,還烙下輪迴因果,道家也講輪迴,這點都不知道,算了吧,另外身體臭的讓修行的人都靠不進,師父就更找不到了,更別說修道了,畜生都不如啊,先做人,在談修行,人能吃什麼,該吃什麼,去了解一下,都是要學習的,不是聽商業社會群魔忽悠你的。


佛教和道教都同樣有不能食肉的戒律。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教徒都是食肉或不食肉的,因為出家在家的關係或者教派的不同。

漢傳佛教茹素自梁武帝倡議開始,理由主要有:一、吃肉等同害人生命,犯了殺戒。二、可以培養慈悲,以己推人,我們不想被殺害,同樣也不能殺害別人。三、因為輪迴,我們吃的可能是自己的親友眷屬的肉。雖然佛經中有諸多記述吃肉的危害,但是在南傳佛教,卻是可以允許食用三凈肉,只要是「不見、不聞、不疑」的肉類就可以食用。而且西藏那邊蔬菜稀少,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但也有一些教徒堅持吃素。

道教吃素是為了養生健康,而且有受佛教影響,接受佛教的皈依五戒,甚至辟穀,連五穀都覺得不幹凈、何況肉類。


也會分,道士有不結婚不吃肉的道士,也有可以結婚吃肉的道士,後者呢,叫做火居道士。我們不妨在和和尚對比一哈。

在《西遊記》中,有一回孫悟空追趕八戒來到雲棧洞,打鬥中得知彼此都是早被觀音安排好一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師兄弟,當即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回到高老莊。從此,八戒就告別了在高老莊做莊稼漢的日子,走上了護送唐僧求法的西行之旅。

在這一集里,高太公見悟空收服了八戒,非常高興,於是擺酒席酬謝唐僧。宴席上,八戒扯住高太公,說「爺,請我拙荊出來,拜見公公、婆婆如何?」這時悟空在旁說了一句:「賢弟,從今後莫再題起那『拙荊』的話。世間只有個火居道士,那裡有個火居的和尚?」

所謂「火居」的道士,就是結婚居家的道士。在我國,道教分為兩個大的派別,一派是全真派,另一派是正一派。全真派的道士,都必需出家修行;而正一派的道士,則既可以出家修行,也可以在家修行,而且,正一派中最重要的流派天師道的法統,自從張道陵以來,都是由嫡傳子孫擔任的。但和尚就不同了。一旦剃度為僧,就必需放棄家庭生活,絕沒有既當和尚又結婚的道理,這就是悟空說的:「世間只有個火居道士,那裡有個火居的和尚」的意思。不過今天的日本,和尚已經成為一種職業,所以娶妻生子的也不在少數。如果悟空西天有知,不知道會不會發出「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的感慨。

想了解更多關於西遊記冷知識歡迎關注「琳琅智庫」微信公眾號,更有茶文化、三十六計、曾國藩的智慧等你來解鎖!


碼住,等我上完課回來答……


葷腥經

(《經集》小品第二章,郭良鋆譯)

那些食用正當取得的娑摩迦、金古羅迦、支那迦①和葉果、根果、 藤果的人,他們不為了感官慾望而說謊。

吃別人施捨的、精心製作的精美食品,吃稻米製作的食品,迦葉

啊!這樣的人吃葷腥。

你說道:「葷腥對我不適宜。」梵天的親屬②啊!而你又吃精心

製作的鳥肉米飯。迦葉啊!我問個問題:你說的葷腥是什麼?毀滅生

命、殺、砍、捆、偷盜、說謊、行騙、欺詐、虛偽、與他人之妻同居。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放縱愛欲、貪食美味、沾染污垢、信奉虛無、不公正、難順應。

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粗暴、魯莽、背後罵人、背叛朋友、冷酷、驕傲、吝嗇、不肯向

任何人施捨。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恚怒、迷醉、固執、偏頗、欺誑、妒忌、吹牛、驕傲自大、與惡

人交往。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那些卑鄙的人在世上作惡,他們品行惡劣,負債纍纍,造謠誹謗

,弄虛作假。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那些人在世上對眾生肆無忌憚,取人之物卻又傷人之身,邪惡、

殘忍、粗暴、無禮。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那些人貪婪,充滿殺機,經常作惡,因此,他們死後走向黑暗,

頭朝下墮入地獄。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魚肉、齋戒、裸體、削髮、束髮、身上塗灰、穿粗皮衣、侍奉祭

火、世上許多不朽的苦行、頌詩、供奉、祭祀、順應節氣,所有這些

都不能凈化一個沒有擺脫疑惑的人。

智者守護感官,控制感官,立足於正法,喜歡正直和溫和。他擺

脫束縛,拋卻一切痛苦,不執著所見所聞。

世尊就這樣反覆地講述這個道理,這位擺脫葷腥、無所執著、難

以效仿的牟尼用各種偈頌闡明這個道理,這位通曉頌詩者明白了這個道理。

聽了佛陀講述的這些擺脫葷腥、排除痛苦的妙語,他謙恭地向如

來致敬,當場選擇出家。

註: ①食用植物。 ②指婆羅門。

=====================

和某些問題相比, 是否吃肉已經不重要了。任何為了XX而XX的事情都是不善巧的。也就是一切的刻意都是不善巧的, 修行的人慢慢就會少吃肉的, 而並不是可以去「要求」自己不吃肉。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