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書籍都是平放?

看到電視劇里古代的書籍都是平著擺放,跟我們現在豎著擺放,把書脊印的書名露出來方便查找不同,這是為什麼呢?這樣不是很不方便嗎?


中國古代的書籍裝幀不止線裝一類,還有捲軸裝、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等,裝幀形式不同,存放方式就不同,不一定都是平著放。

嚴格意義上的線裝書明代才出現並成為主流。到今天為止,留存下來的古籍通常都是線裝書,現代出版的古籍通常也是線裝書。

同樣地,電視劇里出現的「古代書籍」幾乎都是線裝書,哪怕是反映宋朝的電視劇。這些「古代書籍」大多藍皮帶函套,也許是劇組採購的現代出版的線裝書,也許是自己製作的道具書,總歸都屬於線裝書的範疇。

線裝書一般要用錐子打眼,穿兩處紙捻,砸實,然後上封面,打四個洞,用線穿起來。就像這樣:

剪掉線,拆開封面,會發現裡面還有紙捻。這樣即使線斷了,書也不容易散開。差不多是這樣(這個紙捻是剛穿好的):

中國紙本來就軟,線裝書的封面用紙差不多跟內頁一樣柔軟,書就站不起來。一批線裝書並排,或者外麵包上函套、夾板,能站得起來,可是一段時間以後,書背(書脊)很可能就成了波浪形。同時,古代書籍開本差別很大,不同開本的線裝書並排站著放,大開本的書往往會變形。這類變形的書短時間很難恢復原狀,翻閱時還容易產生褶皺或破損。

日本的線裝書,經常打六個孔,封面用的紙很厚,很硬,叫做「和裝」。

這樣的線裝書站起來放問題不大,可是和裝書的線和中國線裝書的線一樣脆弱,年頭一久一老化很容易斷,斷了以後包角會裂開,書背也變得鬆散,總歸不如現代書籍裝幀牢固。日本一些大部頭的書出版時會有木製書盒,書在書盒裡也是躺著放的。

因為線裝書太軟,所以只能躺著。線裝書在出版時往往印一條封簽,貼在封面左上角,註明書名冊次。有的像地方志還會在封簽右邊再貼一張方形紙片,記載本冊內容概要。但是躺著放,看不到封簽,所以收藏時會在書根(極個別在書背)用墨筆寫上書名、卷次、冊次等信息,以便快速找書。同時有條件的圖書館或藏家也會印製書籤,夾在書中,書籤的信息可以包含書名、索書號、分類、冊數等等,更方便使用。

日本內閣文庫所藏的《鉅宋廣韻》就是這樣,書根有書名、冊次,還有一個簡易書籤(這個簽有可能是粘貼在封面上的)。還有的書在出版時書根就已經印好書名、冊次了。

可是線裝書都平放嗎?有時也未必。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非善本的線裝書是當作普通圖書管理的。上個世紀末,人們甚至可以將線裝書借出帶到家裡閱讀。所以不是每本線裝書都能得到躺著放的待遇。為了更有效地利用空間,便於取書,很多線裝書都是立著放的,這導致不少書尤其是大開本線裝書嚴重變形。

有些圖書館會為線裝書製作紙質的書套,跟函套不一樣。函套是上下開口;這種書套只有側面開口(書口或書背所對的那面)。

其中一種書套是固定的,只要把書從開口塞進去就可以,不知是有意無意還是後來變形,這種書套開口的中間部位特別窄,需要用手掰開,把書一點一點擠進去,這個過程中封面很容易磨損;另一種書套的正面不固定,可以掀開,把書放進去,合上,系好線就可以,不會損壞書,好很多。當然書套不限於這兩種,還有上下和側面都開口的,像個文件夾,或者做成盒子的,甚至把幾冊線裝書加硬封皮改成精裝書的。

這類書套可以把線裝書壓得很緊,即使站著放也不容易變形。我看哈佛燕京圖書館的線裝書就有這麼放的。

浙江圖書館很多帶書套的普通古籍也是站著放的,我沒拍過照片。

躺著放是對線裝書的一種保護,如果自己有線裝書,最好還是躺著。順道說一句,精裝書最好也平放或者書口朝上放,要不書脊會損壞,很難看。


用紙質地比較柔軟,不宜直立擺放


這個和裝幀形式有關。簡冊和捲軸自然需要平放。但是宋代蝴蝶裝出現之後,書籍實際上是立放的。不過是書口向下,書脊向上。包背裝 線裝出現以後,才改為平放。因為此時版心向外,原來的上架方式會磨損字跡。


線裝書因為沒有硬封面,裝訂相對較松,更要注意平放。還有,不要疊得太高。雖然不及豎放美觀。但是對於有價值的書,還是這樣放好。


線裝書查找時看書籤、書根。


學校圖書館的線裝書,裡面還夾著干煙葉,四毛幾一本。

從右向左豎著書寫,多有殘頁。


早期的蝴蝶裝,也是立起來插在架子上的,和現在的精裝書差不多。


線裝書沒函套,也立不起來啊……


在紙普及以前,竹木簡和帛書都很難規整立起

可能和造紙業的發展有關係

再說了,古代把書本平放是不是一種常態、書店這種很多書的地方有沒有不同這些都不清楚


推薦閱讀:

TAG:書籍 | 中國古代歷史 | 古籍版本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