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手機廠商還推出microUSB介面的手機?

我當時認為第一個typec的手機出來後,廠商會馬上普及呢,結果到了現在仍然沒有普及,請問這是為什麼?



1.新技術的普及需要時間,尤其是出現與上一代不兼容不通用的新技術時,考慮的問題更多,比如採用新技術後,因為和老技術不兼容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不便。

2.新技術一開始,需要更高的成本,普及後才能降下來。


1.mb普及,多,

2,貴

所以一些沒有追求的公司打死不出typec,vivoxplay6,說你呢。


這個問題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想嘗試答一下,但是由於個人能力有限,可能會出現不嚴謹不合理的地方,請體諒。

1.保守的觀望態度

人類對技術科技的進步是保守的,這是寫入人類基因里的東西,當有一個新的事物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的時候,我們需要首先保守。我們觀望,我們中立,我們徘徊不前,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先祖才能在分外艱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

所有,才有了工業革命中的工人砸毀機器,才有了馬車抵制汽車。

說的有點遠了,拉回來電子領域裡說。

來用我們的電子存儲設備舉個例子,它經歷了從軟盤——&>光碟——&>U盤——&>(以後有可能是雲盤)的進化:

我是還記得我上計算機課的時候還在用那種3.5寸軟盤的(暴露年紀了),你們可能無法想像,那一張軟盤的容量是1.44M,是的你沒錯看,並且讀寫速度很慢,複製1M多的文件要一分多鐘。

軟盤在計算機歷史上存在的世界是:1987年——2002年(此數據來自百度百科)

那麼光碟呢?

我了解的也不多,咱們一起來讀讀看百度百科光碟(存儲載體)_百度百科

容量:

CD的容量只有700MB左右,而DVD則可以達到4.7GB,而藍光光碟更是可以達到25GB

比3.5寸軟盤大到不知道哪去了對吧?

還記得我們兒時曾經買的遊戲光碟吧,如果你還記得就應該記得,那個時候大點的遊戲一張光碟裝不完,會提示你打開光碟機再放入B盤 :-D

那麼光碟是何時出現的呢?其實挺久的了:

CD-ROM 1986年;

VCD 1993年;

DVD 1996年;

而且DVD和藍光光碟,一直到現在我們依然在用(順便吐槽這破百科連存儲速度都找不到)。

然後是U盤:u盤(USB快閃記憶體盤)_百度百科

誕生時間大概2002年: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

(其他的不介紹了)

發現了嗎?無論在讀寫速度上,還是在容量上都比軟盤好的光碟,並沒有讓軟盤消失,而是直到在各方面都生虐軟盤數十上百倍的U盤出現之後,軟盤才逐漸退出舞台的

2.惰性的使用習慣

這事兒拿魅族舉個例子:

在魅族推出Mback,並徹底取消了已經堅持了數年的smartbar的時候,打的廣告語是:「那些學會了之後很好用的功能,再見!」(大概意思是這個,我花了30分鐘找微博,實在找不到了 @_@)

太晚了surface沒電了明天再續。

先列大綱,歡迎幫我提供圖和思路……

翻魅族的微博翻的頭好疼 (ㄒoㄒ)

3.慣性的周邊設備

4.得過且過的廠商

5.吃瓜的群眾


歐盟欽定的(劃掉)要求的充電介面

關於快速充電,MicroUSB支援到60W(USB-PD協議)

另外,MicroUSB也可以實現正反插,可查詢專利201420808528.7

(圖片在微信上找的,可能有點糊(???))

並且IT168有相關評測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5MjA0Mg==idx=1mid=206488563sn=1417155b9b5ccfad58c153c5a97c5f9e

還有的是,USB Type-c≠USB 3.X

補充一點,這個問題在知乎的歷史上是有相似提問的。那個問題下面有一個回答很好 @李佰捷 。

【為什麼手機充電的usb介面不能統一呢?】李佰捷: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啊。每項新技術產生之初出現多個標準極其正常,先是各自為戰,再是吞併其他,最後剩下一兩…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5308288/answer/30412851 (分享自知乎網)

ps,國行iPhone提供lighting to MicroUSB轉接器。MicroUSB3.0本身就兼容 MicroUSB2.0,三星的GALAXY Note 3就用的MicroUSB3.0(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


typec這個東西,初衷是好的,要弄一個大一統的介面,但是具體到每個產品去使用的時候就不一樣了。c口有24針,然而市面上真正有24針的c口線卻少之又少。為啥呢?因為太貴了。功能多,全,那就意味著貴啊。

舉個例子

手機上,c口的機器很多了,但是他們之間所配的數據線卻不一定能通用,這裡的通用指的是能達到原裝數據線的充電功率和數據傳輸速率。當然了,能用還是能用的,大不了5v2a,再不濟5v1.5a,還是能用的嘛。將來隨著電流的放大,各家的快充來到了3a這個節點的時候,很有可能的局面是大家都只能用原裝的線了,因為不原裝的萬一出問題,一不小心三桑了,一般都是手機廠商背鍋而不是數據線背鍋。

那麼問題來了,各家都只能用自己的,不能通用你弄個c口乾啥啊?xjb搞嘛,標準microB口雖然目前最大的電流只有2a,但是再加兩針就能搞到5a至少是4.5a,也不賴嘛。至於數據傳輸,很多c口本身也就是2.0,跟microB一毛一樣。

這樣看來,c口不僅沒啥優勢,還有一大堆劣勢呢,體積大,公母介麵價格貴,短時間內的將來還有可能還不通用……


我覺得完全是智商著急,usb type-c再怎麼都比micro-usb優秀,而且,現在大部分人用的都是自己的手機線,並不會真的用別人的手機線。

我覺得只要蘋果改了基本上所有廠商都不遠了,現在最差的就是蘋果這一環


推薦閱讀:

TAG:手機 | USB | 介面標準和線纜 | USBTyp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