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博士哪些地方是表現佛教的思想或者文化?

RT,微博有位姐姐說奇異博士是詮釋佛教理念的電影,然後給我舉了那個WiFi密碼是香巴拉的例子,那麼電影還有哪些地方體現了佛教的東西呢?我是真沒看出來啊。。


【法眼看世間】《奇異博士》中的修行密碼_儒佛道頻道_騰訊網

《奇異博士》中的修行密碼

文:德光法師

有云:如實知世間,即是出世間。很多看似世俗的事情,如果你用出世的心去做,那麼這件事情也就變得不俗了。比如說拍電影吧,有些人拍電影純粹是為了票房,為了名利,而有的人拍電影在啟迪人生意義的同時就把票房完成了,顯然後者更高級,更聰明。聽說最近新上映的《神異博士》就是一部非常佛教,非常啟發人,而且蘊含很多修行密碼的影片。作為一個出家人雖然對電影不感興趣,可是對其中的「修行密碼」卻有幾分好奇,結果看完還真的有些許感悟。

所知障是無明最大的幫凶

外科手術專家史蒂芬·斯特蘭奇本來事業有成,但在遭遇一次車禍悲劇後,雙手再也無法握住手術刀,不能繼續他的醫生職業,為了恢復雙手機能,他遠赴尼泊爾尋求幫助,遇到了古一法師。但是他極度自負,用所謂的「科學思維」去質疑脈輪、能量、信仰等古老傳承的智慧,直到古一大師運用自己的法力,將他的靈魂震出體外,讓他進入了不可思議的多元次空間才被折服。

古一大師告訴他:「博士,你以為知道世界的運作方式,其實你所知道的現實,不過只是冰山一角。」我們所知道的知識,很有可能成為障礙我們突破無明的所知障。自以為是的執著和傲慢使得我們無法接觸實相。

惡無法消滅,只能共處

奇異博士問古一法師,到底該如何消滅惡,古一法師回答他:「不要試圖消滅惡,而要學會如何與惡共處,因為惡無法消滅。」這句台詞與佛法的中道實相是那麼的接近,如果你執著的想要消滅惡,那麼首先就陷入了二元對立論的漩渦。之所以痛恨「惡」,是因為你有「善」的概念,當你看不慣別人的時候,一定是自己先存在「我認為應該怎樣」的先入為主的衡量標準,「我執」沒有了,自然就不會有看不慣的人和事,只有不執著善、惡的時候,一切才會回歸本來。

多疑的人沒有福報

奇異博士雖然臣服在了古一大師腳下,可是在練習法術的時候,仍然帶著質疑,總是懷疑雙手的殘廢導致他打不開意念之門。直到後來缺了一隻手的隱士為他展示了法術,他才肯相信是自己意念的問題。這跟現實中那些皈依了三寶,卻始終懷疑佛法,懷疑自己師父的人多麼相像。後來古一法師把他帶入喜馬拉雅的絕境,逼迫他學會了用意念開啟「任意門」。現實中,師父不可能用極端的手段去逼迫弟子修行,最多只能用不認這個弟子的方式嚇唬一下,其實如果這個弟子能夠被嚇住,也還說明他值得栽培,生氣走了的就只能感嘆他沒福報了。

修行境界取決於勤奮程度

奇異博士在驚嘆古一大師法術的同時也非常氣餒,自己到底該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呢?古一大師反問他:「你是如何擁有精湛的手術技術的?」他回答說:「努力的學習加精勤的實踐。」古一大師用反問回答了他的問題。其實修行和世俗一樣,都沒有捷徑可走,想要成功只有努力的付出。想成為一個擁有一技之長的人尚且需要付出許多努力,想修行開悟更是如此。當你在抱怨誦咒不靈的時候,反問下自己,你得到這個咒語後到底修持過多少遍呢?當你抱怨祈禱不靈的時候,反問下自己,你對三寶到底有怎樣的信心呢?轉化生命的過程中,不存在所修法門的高低,而取決於你的勤奮程度。

坦然面對生死

古一大師在重傷垂死之際,靈體飄到大廈窗前將時間定格,所有的一切都停滯了,唯有雪花一片片落下,那鏡頭唯美極了。奇異博士挽留她,可是她洒脫的面對生死,面對自然規則,一遍遍的操縱時間,只為看雪花落下,而不是改變生死結局。多少人在生死面前都膽怯、脆弱,哪怕肉體都不行了,仍然貪戀最後一口氣,可是誰又能逃過一死呢?倒不如趁著還有時間,在活著的時候就好好修行,隨著定力的增加,平時賞雪、聽風、看落葉就能進入那種寂靜,只有這樣,在最後時候才有可能坦然的面對自己和法界。

修行才能改變宿命

電影中的黑暗勢力「多瑪暮」,本應該是戰無不勝,擁有摧毀一切的力量的,可是後來竟然被神異博士不怕死的精神降伏了,他一次次的送死,又一次次的復活,讓黑暗勢力最後都不得不屈服讓步。古一大師說過,多瑪暮只是利用人們的恐懼而存在,如果人們沒有恐懼,那麼他就會因為缺乏力量而衰弱。每個人在面對「不可戰勝」的困難的時候,都是下意識的逃避,其實當你前腳繞過麻煩的時候,麻煩就會緊隨其後來找你了;當你成功避開困難的時候,也就失去了成長的機會。人們畏懼的只是「畏懼」本身罷了,想要改變,契機就在當下一念。看透困難和麻煩的本質,它就再也拿你沒辦法了,這,就是修行。

勇於面對不圓滿,生命才會圓滿

神異博士與他的女同事克莉絲汀之間有一段朦朧的感情,可是他卻不敢承認,但是在生死關頭,他通過「任意門」回到克莉絲汀身邊,一方面是尋求幫助,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在最後時刻能夠見到自己最愛的人。現實中幾乎所有人都在偽裝自己,但是也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其實誰都不傻,美國大選的結果說明了現在人們的價值觀,寧願選擇「真小人」也不能容忍「偽君子」。世俗尚且如此,何況修行呢?很多人看似在修行,實則卻垂涎紅塵的誘惑,就這樣在左右搖擺中,既沒有得到世俗的享受,也沒修行好,不肯坦然面對自己內心,又如何能降伏慾望呢?只有勇於面對自己的不圓滿,生命才會最終圓滿起來。

超越小我,才能成就

古一大師臨死前,要神異博士肩負起保護地球的重任,神異博士拒絕了,他心中只有自己的善惡生死,他學習法術只是想治好自己的雙手,並不想承擔什麼重任,所以即便學會了法術,雙手在不使用法術的時候仍然是廢的。古一大師跟他說,你不能只為自己,而要為所有的眾生。在不得不為眾生而奮鬥的時候,他超越了。修行也是這個道理,當你發心越大,誓願約堅固的時候,反而容易成就,看似是在利益他人,實際上是成就了自己。

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違者追究責任!

就是你這個問題,和下邊兩個回答,讓我從床上爬起來衝進電影院,最後倆座位,這會兒才回來……

所有的都是佛教啊!

各個次元之間轉換,靈魂出竅,不就是開悟之後大地平沉,虛空粉碎嘛?感覺黑暗勢力好像阿修羅,好暴力~

突然好嚮往電影里,還有比禪宗更快的修行方法,羨慕……

  又一好萊塢的佛教傳銷廣告作品:奇異博士。

  原本好好的中東背景原劇情,被電影找借口改編到愚昧佛教的發源地;

  把karma換成同音字kamar(特意選kamar-taj這種打廣告的虛構地名)來耍小花招,假裝不是在傳銷佛教karma給佛教教義打廣告;

  以精神決定(中文字幕組會特意把英語原文的shape翻譯成"塑造"的意思,使觀眾便於理解成"決定")物質的說辭強推唯心的廣告,試圖把"精神"作用的可信與否的問題強綁靠於等同在證明佛教的正確性。四處胡亂傍扯與竊據其他流派內容的佛教,在原本不屬於佛教的其他內容被證明與捧抬時,在佛教的社會廣告宣傳就下使人直接聯想到的佛教,好似佛教就成了被證明正確的對象。這就類似像談及素食,若被某種程度驗證了素食好,就要牽帶與延伸變成說明佛教好,扯到佛教正確的身上似的,或者同樣談及靈魂,談及瑜伽,談及武術,等等等等;

  藉助在美國常見的被佛教綁架、等同給佛教打廣告的內容,試圖讓在美國受佛教傳銷轟炸的廣大觀眾在種種暗示中自然聯想到佛教;

  又扯所謂香巴拉,又扯給梵文與梵文作品(大多數人不會知道佛教在印度其實一直是被踢出門去的地位,印度教不是佛教,而是佛教的山寨剽竊受害者之一,佛教在社會中的廣告宣傳受眾只會知道其與梵文有關,輕易把梵文簡單聯想成象徵佛教,連續暗示更加強這種作用)

  總之把影片活活編成處處暗地與佛教直接關聯的概念,半間接的暗地吹捧佛教。

  佛教(或任何傳銷內容)的社會廣告宣傳正是這樣,用不著具體鋪展開任何佛教思想或文化,也正是必須要避免鋪展開,避免導致談及佛教教義說辭背後的實質基礎,避免被人追溯起邏輯性、可信性、品格性,只需要使受眾不知不覺展開對其廣告中概念的崇拜性。

  假託信仰或小說作品的外衣,一部分社會個體把(過分聯繫與暗示現實存在內容的)娛樂幻想作品看作與現實無關,在孤閉的想像結論中把批評與揭露者看成是上綱上線的同時,卻確實的投合了另一部分特定社會個體的需要:暗地作以鼓吹佛教地位形象,暗地作以把觀眾介紹向佛教崇拜中的契機,把虛構內容當作輔助證據與教材文本,或至少作為勾誘的鋪墊(或叫作打開鎖的鑰匙這種不當的中性稱呼)。這一點可以參考於僅由金庸小說這類的作品大肆推廣就能導致勾誘多少人投合佛教,投合於吹捧佛教的內容。

  劇情中一開始假裝人物將是"受引導"自主理解到某種另外的"現實",其實劇情是自己打自己臉,隨後明擺著是強迫灌輸的手段,把劇情中人物硬拉到不可能自願接受其存在的環境中,把這矇混成是所謂自願接受,使劇情中人物接受(相信)"那是現實"。用劇情中人物的說法就是用迷幻藥作用;

  同樣於佛教的灌輸影響,影評區除了禿驢教徒假裝談影片本身的去大吹"影片深度",同樣噁心的是科學教信眾教徒(或者被長期洗腦者),動不動就亂安上個"科幻"去不由自主吹捧"科技"或"科學"。

  p.s.好萊塢被中國收購的發生,只是事發後已經滲透到一定程度的表現結果而已,而不是由此剛打開大門。

  另外比起說是片方出於zz原因而改編作品避開中東的原背景地,到該說是出於zz原因(或傳銷下的利益鏈條)而故意改編投合禿驢教。禿驢教在美國隨處可見砸大錢滲透入影視娛樂作品等等各種社會內容中,穿插其教義說辭的傳銷廣告。為什麼避免說成中東,正是出於避免把中東文化暗擺到這種捧抬的位置上,所以才會有必要避免,不然根本不需要避免。

從古一開始說: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那段開始,他的靈魂經歷了幻境,那段幻境彷彿是對中陰身的描述。到後面不管是奇異博士放下我執,可以摺疊的城市,隨意切換的地點,還是他永恆輪迴一次次被殺掉,這部電影都借鑒了很多關於佛法的思想,也在闡述這些思想。

真受不了上面這些什麼好玩好看的東西都往佛教上沾的人。這電影不過是借鑒了一些佛教元素,比如密碼是香巴拉,僅此而且,再無其他。看過就看過了,了就好,別琢磨,娛樂而已。

《奇異博士》全片31個彩蛋,漫威的細節讓人驚嘆

外媒解讀奇異博士的彩蛋。

我不喜歡那些把佛教跟科學甚至跟一部娛樂大片生拉硬拽的扯上關係的人,顯得特別low。

那幫人用法術畫出來的圖和盾應該是借鑒了佛教曼坨羅的造型。


靈體出身、因果、信仰治病、放下自以為是的觀念、多元時空觀念等


光頭;放下自以為正確的觀念;時空;非真世界


背後的價值觀都是佛教的價值觀


時間,空間的轉換和變化,對於物質究極狀態的解釋,都切都是空性。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佛教 | 電影編劇 | 思想開放 | 奇異博士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