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左翼青年作家的文字大概是怎麼樣的?

不是茅盾,魯迅這些大家,是柔石、殷夫、徐懋庸、艾蕪這樣的青年作家他們的小說、雜文、詩歌,閱讀起來的感覺如何?

最好能舉例說明一下


都很一般。七月派最繼承魯迅的先鋒實驗文學精神,沒有被納入偽馬克思主義秦皇_洪秀全的極權機械範疇。胡風形成的圈子很像法國文學圈子,他培養了路翎等偉大的小說家。


總之先瀉藥。

上午匆匆去圖書館找了他們的作品,首先能看出來都有些歷史了。

上圖是殷夫的《殷夫選集》的出版時間……

喜歡艾蕪的南行記,然而他並不是七月派的啊……把旅行中所見所聞所感記敘的很詳細,在進行社會剖析的同時把旅行中把社會中小人物的形象寫的與眾不同,雖都是些所謂的「中間人物」但是不由得透露出作者對他們的親切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或喜或悲,在這些或喜或悲中全都是生活中的心酸和欣喜。每個人都有飽含著人性的光澤。

徐懋庸和殷夫。徐懋庸的雜文確實是跟魯迅學習的,但是為什麼又透出一股周作人的味道……像但是不完全像。

柔石。柔石的風格我是喜歡的,但是我讀的時候又感覺透出一股茅盾的《蝕》的氣味……喜歡他的唯美。但是畢竟是左聯文學的作者,文章中對社會問題的探討隱藏在唯美的語言之間,引人深思。

那我就多說幾句七月派的事情。

胡風是最出名的人,但是路翎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路翎的《財主的(底)女兒們》開創了一種小說的寫作模式,其他的人(牛漢、綠原、阿壠等是在胡風帶領下成長的詩人)胡風在對他的批判之前和魯迅交情很好,和周揚關係非常差。就因為他和周揚關係非常差,也是他被批判的導火索。胡風這人,也算是固執至極,但是那種精神,也是當代真的繼承了魯迅先生精神的人吧。胡風最出名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思想著作,所以還是路翎好些吧。。(不過路翎被關起來幾十年以後精神狀態非常差了....)胡風的文藝思想在他死去好幾年後仍受爭議,主要是那時候文藝批判運動太嚴重,寫作非常受路線影響。


我不是那種在文學上有天賦(對形式敏感之類的)人,也對文學理論了解不深……既然題主想要我談感受,就談感受吧……我應該是有能力談感受的?

我匆匆掃過柔石的小說選,柔石的一些詩歌,以及在PDF圖說的目錄上見著過他的雜文,聽過《一個偉大的印象》,至於殷夫、徐懋庸、艾蕪這幾位前輩,我只是在革命烈士詩歌選的目錄、人物介紹之類的地方看到過他們的名字……

說到柔石的小說,第一時間我就會想起《為奴隸的母親》,這篇小說好,魯迅寫女性在舊社會的不好遭遇,會談公共領域對女性的排斥,會談女性因為生活經歷帶來的特徵觸犯迷信所以被排斥之類,總是會讓人覺得改變了觀念,颳起了現代化的風氣就會好吧?

柔石的這篇更直接,就是寫「典妻」,寫了舊中國的女性作為丈夫的所有物,作為商品的一面;寫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女性的不團結——真實的、非革命的女性認為自己是「老婆」而不是「女性」;裡面老農業資本家的一些情感看起來真好笑,貴乎那些情感類問題下的多情男在那個年代估計是這幅模樣;以及結尾里女性離開了對她來說充滿壓抑的地主家,回到了自己窮丈夫的家,與先前生的孩子同睡的時候發生的小小H情節,她抱著大兒子,大兒子卻撫摸她底乳……這個母親麻木,但是母愛作為一種動力始終支持者她,但她回到家裡,和「舊」孩子的關係不再是親情關係了。

據說柔石寫的最好的是知識分子,而不是農民。我能夠想起,他寫過當時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說「密斯脫陳」(陳先生,密斯脫:「Mr.」),記得他們泛談主義,談「只有發展資本主義才可以救中國」,當然這個救,是強國,而不是解放老百姓。

忽然又想起了《二月》,這篇小說我一開始是覺得詭異的,但是,看了別人的分析就理解了。我們不僅僅要從階級看,也要從性別看,這篇小說也是深刻的。

至於柔石的詩歌,正好我借了《革命烈士詩抄》看,裡面有《戰!》和《血在沸》。《戰!》(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不過既然你問我我的閱讀感受,我就把自己的感受寫了吧)讓我看到了厭女的,民族主義的革命者。至於《血在沸》,可能在有能力的讀書人眼裡,是不好的詩歌,是不夠普世的,但是我讀了真的感覺好,激動——革命理論、黨生活、危險與秘密行動的經驗上的言論多麼健康啊。

《一個偉大的印象》真好,裡面有一個落後,但是在行動著改變著自己的世界。一定要聽一聽,不僅僅是去閱讀。

大概是這樣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日本作家桐野夏生?
一名作家或者編劇一定要有較好的邏輯思維嗎?
在世的小說創作者中,誰的最新作品你會追看?為什麼?
詢問寫網路小說的作家們,當你的孩子知道你在寫網路小說的時候,你心裡有什麼感觸?
已有一定寫作經驗的人,如何成為作家?

TAG:歷史 | 作家 | 文學 | 中國近代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