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是不是病?

一個20歲的未婚女,只有一個男朋友 ,上次去醫院檢查說是有宮頸糜爛 這個在網上又有醫生說宮頸糜爛不是病 但是醫院的醫生非常的擔心 說宮頸糜爛不治好的話很容易就引起癌症 說的很可怕 有高手說明一下嗎 宮頸糜爛到底是不是病?


參考我的公眾號文章 「宮頸糜爛」不是病——「長的丑也不是它的錯啊!」

公眾號:郭大夫科普時間歡迎你的關注

再次提到「宮頸糜爛」,是因為感覺這個問題怎麼反覆強調,總是還有人去走彎路。

「宮頸糜爛」不是病,只是一種外貌,一種長相而已。長的丑,又不是它的錯,為什麼要讓它這麼無辜的接受烙鐵的酷刑,甚至被殘忍的割掉!

「宮頸糜爛」是什麼?這次我換種語言風格給大家解釋這個名詞,希望能讓更多人搞明白它。

宮頸糜爛是一個古老的名詞。在組織學研究不夠深入的情況下,醫學界錯誤的對宮頸看似鮮紅、粗糙的這種外觀,使用了「cervical erosion」這個單詞進行定義。而erosion這個單詞,在中文被翻譯為了「糜爛」的意思。根據常人的理解,那就是宮頸「爛」掉了,如同口腔潰瘍般的爛掉了。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現在的研究發現,所謂的「宮頸糜爛」並沒有真的「爛掉」,只不過是宮頸管的正常黏膜,在生育期女性活躍的雌激素刺激下,生長比較旺盛一些,佔領了宮頸陰道部的黏膜。而宮頸陰道部的黏膜,由於是復層鱗狀上皮,外觀很光滑,且沒有腺體,看起來會比鼻頭還要光滑好看,而宮頸管的黏差別非常大,它是單層柱狀上皮,甚至還有腺體,低下的毛細血管透過單層的細胞,使宮頸的外觀顯得鮮紅,而顆粒狀的腺管開口,使宮頸顯得粗糙。肉眼觀,這種「糜爛」的景像就如此產生了。如果還不能理解,它為什麼是「糜爛」,請對著鏡子,張開你的嘴,把舌頭翹起來,看看你舌頭底下的黏膜,那裡雖然是復層鱗狀上皮,但是由於非常菲薄,而且底下不平整、富含血管,外觀也不是那麼好看。其不好看的原因,和「宮頸糜爛」是相似的。現在有了更專業的名詞來形容這種現象,叫「宮頸移行帶外移」。

所以「糜爛」只是過去我們給它取了一個名不副實的代號,並不是它真的爛了。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可能被父母叫做「二狗」,難不成我們真就是「狗」了?「宮頸糜爛」只是它過去的叫法,就如同我們小時候可能被叫做「二狗」一樣。

有關「宮頸糜爛」,還有各式的治療手段,更是令人瞠目結舌。什麼微波、激光、冷凍、LEEP錐切……層出不窮。過去,我們都認為這是對的。但是,現在,我們已經深刻的認識到這麼做不對了。這些所謂的微波、激光、冷凍、LEEP刀,現在都應該是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的手段,和宮頸「糜爛」與「不糜爛」毫無關聯。所以說,如果有人想要做宮頸的微波、激光、冷凍、LEEP刀等治療,一定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有沒有明確宮頸癌前病變,有沒有按照宮頸癌篩查的標準流程去走,去做?

宮頸癌的篩查,和「宮頸糜爛」是沒有任何相關性的。我們從來不會以「宮頸糜爛」來衡量這個女性是否應該或者不應該做宮頸癌的篩查。宮頸癌的篩查,是每個21歲以上,有性生活的的女性都應該做的事情。並且每個女性都應該建立有自己的宮頸癌篩查檔案,並裝訂成冊,否則您都不知道你的冤枉錢是怎麼花出去的。

臨床上,我所接觸過的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原位癌,絕大多數都沒有明顯的宮頸「糜爛樣外觀」。她們的宮頸甚至看起來非常光滑。而還有更多的,在門診因為「宮頸重度糜爛」想做手術的女性,被發現宮頸是那麼的健康。最離譜的一次,好幾年前,一個宮頸CIN2-3累腺(癌前病變)的病人(由於當時宮頸癌篩查的標準流程,在我院許多前輩的觀念里還沒建立),直接要求做子宮全切術,術前檢查宮頸也並不明顯的糜爛,術中卻被發現已經是宮頸癌浸潤了。幸好是術中發現,沒有單純做子宮全切,而是當即改成了宮頸癌根治術,要是術後再發現,病人損失就大了,因為要是沒切夠範圍,術後是很難補救的。(文章後附上宮頸癌標準篩查流程)

我第一篇關於「宮頸糜爛」的科普文章已經發布好幾年,然而直到現在,每次接診到專程來看「宮頸糜爛」的病人,我還是會在做婦科檢查前,耗費大量口水,給她講解,宮頸怎麼就「不是糜爛」了。每次她都好像聽懂了。但是當我給她做婦科檢查的時候,她又會問「醫生,你看我宮頸糜爛嚴重嗎?」

Duang!Duang!Duang!

看來「宮頸糜爛」這個詞,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正如我小時候在老家被叫「二狗」十多年,直到現在,都奔四的人了,回老家居然還有人這麼叫我。叫我「二狗」不要緊啊,因為我長得並不像狗是吧。所以不會有歧義。但是「糜爛」這個詞太要命了,因為宮頸它長得像(糜爛)啊!「宮頸移行帶外移」這個名詞又顯得拗口,很難流行起來,所以以後我們能不能換個好聽的說法,比如叫「宮頸花粒」、或者「成熟宮頸」(因成年女性才會出現)如何?

所以親們,就因為宮頸出現「成熟」後的表現,長得不好看,我們就要用「烙鐵」去烙它,用電刀去切它么?太殘忍了吧!翹起你的舌頭,看著底下不好看,你會想著把它「烙」一「烙」嗎?想著一定特別疼吧。我覺得,你們就是欺負宮頸這個器官不知道疼。(宮頸是個內臟器官,對針刺、刀切、電烙,都不會覺得疼。)

郭銘川原創,轉載請註明作者信息!

(郭大夫小時候並不叫「二狗」,這只是一個比方。)

宮頸癌的標準篩查流程

一、常規篩查間隔:

21~29歲:對21--29歲婦女推薦TCT檢查,篩查間隔不超過3年。不推薦常規做HPV檢查。

30--65歲:對30--65歲婦女推薦聯合應用TCT和高危型HPV檢測作為初篩,篩查間隔不超過5年。如果單用TCT,篩查間隔不超過3年。

年齡大於65歲:對65歲以上既往篩查結果正常(既往10年內連續3次TCT結果陰性或連續2次聯合篩查結果陰性,且最近一次篩查應在5年內)且無CIN病史的婦女,可不必進行常規宮頸篩查,有臨床癥狀或體征者除外。如不滿足免篩條件,常規篩查方法同30-65歲。

二、TCT異常的處理

這裡就不具體說什麼樣的異常了,因為專業辭彙大家也記不住,就根據異常程度輕重來說吧。

1.異常程度輕的,可以查高危型HPV,高危型HPV陽性,照程度重的處理;高危型HPV陰性,3-6個月後複查TCT.

2.異常程度重的,直接同時做高危型HPV+陰道鏡下活檢+宮頸管搔刮。(這是最簡單的思維方式,個人總結的)

三、活檢出來的結果處理

1. 活檢結果正常,進入常規篩查流程;

2. 宮頸活檢CIN1,可以再隨訪,複查,但是如果TCT高危的,還是考慮謹慎一點。

a) 12個月後聯合篩查(細胞學+HPV檢測)。

b) TCT細胞學檢查為ASC-H、HSIL或AGC-NOS者

i. 若陰道鏡檢查滿意且宮頸管搔刮陰性,12個月後聯合篩查一次,至少2年;若HPV陽性或細胞學異常(HSIL除外)應再次行陰道鏡檢查;若任何一次細胞學檢查再次提示HSIL,建議切除治療;連續兩次隨診陰性,可3年後複查;

ii. 若陰道鏡檢查不滿意可考慮宮頸診斷性錐切(妊娠期及年輕女性除外)。

iii. 也可先複核細胞學、組織病理學及陰道鏡檢查結果,如有修訂案修訂後結果處理。

c) 如果物理治療,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必須是陰道鏡檢查滿意,且細胞學診斷為ASCUS或LSIL者,才能考慮實施物理治療;治療前宮頸管搔刮術有助於發現隱匿型宮頸侵潤癌。

d) 下列情況可以考慮宮頸切除:

i. 細胞學檢查為ASC-H、HSIL或AGC-NOS 且 陰道鏡檢查不滿意者(妊娠期及年輕女性除外

ii. CIN1經治療後複發

iii. CIN1持續2年以上

3. 宮頸CIN2/CIN3的處理:

a) 隨診觀察限於:妊娠期或年輕女性(21-24歲)的CIN2/3患者。

b) 物理治療前提:1. 陰道鏡檢查滿意;2. 治療前宮頸管搔刮術未發現隱匿型宮頸侵潤癌。

物理治療的禁忌:1. 細胞學檢查提示有可以癌細胞;2. 陰道鏡檢查懷疑有早侵癌現象;3. 病變延伸至頸管或頸管取樣為CIN2/3;4. 複發性CIN2/3;5. 有腺上皮異常者。

c) 切除治療:推薦行冷刀錐切。

(解釋:為什麼要做冷刀錐切,因為宮頸活檢只取了幾個點,並不能代表整個宮頸的病變,如果還有更嚴重的病變存留在宮頸上,那對於那些直接做子宮全切的人,手術就做錯了,範圍沒切夠。只有冷刀錐切,把整個宮頸切下來檢查,才能知道病變到底如何。)

d) 腔內放療:僅限於年齡大且有手術禁忌症的CIN2/3患者,可行腔內放療(劑量30Gy/5次)。

4. 高危型HPV持續陽性怎麼辦?

高危型HPV持續陽性,是指連續兩次檢查高危型HPV,間隔12個月,都顯示陽性。(注意,HPV的檢查間隔時間,不要少於12個月)

這時候如果檢查TCT仍然正常,還是要建議做陰道鏡下活檢。

郭大夫總結:給大家一個簡單的宮頸癌篩查到診治的思維流程

TCT結果異常→聯合高危型HPV→陰道鏡下活檢+宮頸管搔刮→宮頸物理治療或者冷刀錐切→子宮全切或者宮頸癌根治術(必要時+放化療)。

順序可不能亂來。那些檢查出宮頸CIN2或者CIN3直接就想做子宮全切的人注意了,沒有先做宮頸冷刀錐切,你根本就不知道你病變嚴重到什麼程度,可不要偷懶節省這個重要的步驟哦!

郭銘川原創,首發於郭大夫科普時間。轉載請徵求作者意見,並註明作者信息及來源!


應邀,隨便微博上搜搜就可以看到:

人民日報的微博:

一個婦科醫生的微博:

@龔曉明 龔醫生的科普文章:宮頸糜爛——一個過時的疾病

【專業名詞】

曾經有人把這個翻譯為「cervical erosion」,但是很遺憾,你翻遍國外權威的婦產科教材,你居然是找不到「cervical erosion」的診斷。然後找wikipedia,自動地轉到了「cervical ectropion」這個詞上面去了,看來維基百科還挺智能,知道這個chinenglish的翻譯想要說明什麼問題。

【什麼是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曾經是一個困擾了很多女性的一個疾病,去做體檢,幾乎是十有八九會被診斷為宮頸糜爛。

要談宮頸糜爛,可能還是需要從醫生的教育開始談起。中國醫學生的統編教材,在2008年之前的《婦產科學》上,宮頸糜爛一直是作為一個標準的疾病存在的,甚至有談到它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但是實際上,那是一個錯誤的認識。中國的婦產科學,和國際脫軌了多年。在之前婦產科大夫,把宮頸生理期出現的宮頸的柱狀上皮外翻當做是一種病理現象了,所以加以診斷。在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婦產科學》教材,在其前言中明確表示:要和國際接軌,重視知識更新……不斷更新臨床診斷治療標準。例如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國內是應該要取消「宮頸糜爛」這一診斷的,但是由於不少醫師知識更新緩慢,哪怕是在本科生教材修訂這個診斷以後5年,仍然有很多醫師在診斷「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說到底,實際上是過去對宮頸的一種正常表現的錯誤認識。


不是病 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女性到醫院做婦科檢查的時候,經常聽到「宮頸糜爛」這個詞,特別是醫生嚴肅地說「糜爛二度,甚至三度」的時候,嚇得寶寶心臟砰砰跳,甚至當某些醫生直接告訴你說這個病非常嚴重,治不好會複發,影響懷孕,甚至有可能會導致宮頸癌的時候,估計絕望的心都有了。可是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嚇人的「宮頸糜爛」真的有這麼恐怖嗎?(可以關注我的微信號:請郎中)

宮頸糜爛到底是什麼?

宮頸糜爛是由於女性雌性激素分泌,導致宮頸口裡面那部分宮頸細胞外移生長出宮頸口,而呈現的鮮紅色與原本宮頸口外部細胞粉紅色的視覺差異,肉眼看上去像是「糜爛」了一樣,但其實跟糜爛並沒有一絲關係。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改變,與性生活不潔也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宮頸糜爛需要治療嗎?

既然所謂的「宮頸糜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就不需要進行特別的治療。國際上其實從來就沒有「宮頸糜爛」這樣的疾病診斷,雖然我國教科書曾經將宮頸糜爛視為宮頸炎的癥狀表現,但在2008年的第7版《婦產科學》教材中已經明確將「宮頸糜爛」改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了,只不過現在臨床醫生仍沿用著這個老叫法。

這種生理變化並不會對生育造成直接影響,沒有癥狀、感染,沒有病理學改變的宮頸糜爛,其實是不用處理的,只要多注意衛生,定期複查就可以了。而需要治療的宮頸糜爛其實只佔了很少數。近些年利用「宮頸糜爛「這個嚇人的辭彙,大肆進行過度治療簡直是個別無良的醫院最常見的手段,女同胞們千萬不要再被忽悠了。

當然, 如果有白帶增多、發黃, 有異味的情況, 表明可能患有宮頸炎, 這些癥狀多是因為宮頸出現了感染以後的表現,還是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治療的。

到底會不會引發宮頸癌?

很多文章上都說宮頸糜爛會引發宮頸癌,是非常危險的疾病。其實單純的宮頸糜爛本身不會引發癌症,但如果還伴有高危性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可就要小心了。畢竟僅在中國,每年死於宮頸癌的患者就達3萬—5萬人,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

總之,有「糜爛」不等於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沒有「糜爛」也不代表不會患宮頸癌。對於宮頸疾病的預防還是要定期做體檢,正常女性1-2年就需要做一次宮頸篩查。多關愛宮頸,多關注健康,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宮頸糜爛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慢性其他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形式,而且厲害。宮頸糜爛實際上並不屬於真正的糜爛。當宮頸外口表皮的脫落被宮頸口另外一種上皮組織所代替後由於遇到覆蓋面的新生上皮菲薄,有些人可能會有接觸性出血的表現,但是只是宮頸的個體差異,就象有些人嚼點硬東西,牙齒或者嘴巴出點血,是可以理解的。在查出宮頸糜爛之前早上刷牙出血,同房後小腹墜痛,去醫院檢查後是宮頸糜爛2度,還有點盆腔積液,西醫說可以手術治療才會好,當時因為害怕也就相信了,姐姐說中藥可以調理的糜爛根本就不用手術的,手術太傷身體了,姐姐介紹一家苗醫館的苗醫配的葯文氏.苗嶺.宮頸湯.是根據我身體情況配的葯,治療段時間小腹好點了白帶也正常些,說中藥見效慢就繼續服藥調理了有幾個月,上個月去檢查糜爛和積液都好了。苗葯的確很神奇,葯醫有緣人,建議樓主去看看。


算是病,不治療就會發展嚴重,詳細私聊


兩年前被查出宮頸糜爛二度,當時真是嚇壞了,主要癥狀是出血,時不時會有點,同房會痛。出血這個是最讓我揪心的,當時媽媽說一直流血吃好的都來不及補。醫院一個女醫生對我很好,但是我感覺她也沒好方法治療,所以兩年內我沒去醫院治療過,跟男朋友分手了,也沒過性生活。期間我一直就在網上了解,加了很多群,淘寶上也看,有一次差點就在淘寶買產品了。有一個群的群主是蘇州的,我觀察了很久,剛好我那時也在蘇州,覺得應該是真的,就去她那裡治療了,我本身也是很謹慎的。她是醫院裡的醫生,在她家裡上的葯,上完會留一個圓形藥丸在陰道內,有根線在外面,次日取出。一個月一次,每次上完會拍宮頸的照片,讓我看到好轉,我一共去了四次,她說我沒用過其它葯所以好的快點。去年三月份就好了,過了一兩月去醫院查說宮頸沒問題,現在有性生活也不會出血。我覺得糜爛有癥狀的話還是要治療的,但是醫院裡的治療效果我是不太相信,很多群里的妹子去過也都治不好的,糜爛,宮頸直接上藥最有效果,其實我覺得給我上的葯很簡單,但是誰也不知道是什麼,也沒在醫院推廣,所以簡單的病都搞複雜了,哎,祝早日康復!創建於 2016-03-30作者保留權利


推薦閱讀:

TAG:醫學 | 婦科 | 婦科疾病 | 宮頸糜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