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你開始宗教信仰?


本世紀初,一群人玩ice break的紙牌,抽到一張

             what does spiritual life means to you?

完全瞠目結舌,朋友怕我有不認識的單詞,一個字一個字的給我解釋,可我還是沒法回答。

後來,參加了多種外道的活動,都很好,很有愛。但是,唯物主意教育長大的我始終有距離感。而且,看到一些服務者的擔心和苦,所以慢慢離開。

期間,看過一次敦煌畫院的展覽,非常震撼。

再後來,因為看梁文道多次推薦一行禪師,特意找尋香港【梅村】法師,他們帶我在地鐵站里走路,帶給我從未體驗過的平和喜悅,徹底改變了我。之後也一直參加香港梅村的各種活動,今年六月還去21天的retreat。也參加了柏林寺和佛光山的夏令營。目前剛剛結束香港大學佛學中心學習。雖然依舊「貪嗔痴」三毒俱全,好歹是看到了方向,了解「人生的著力點」,無限感恩。

PS:中心也有很多外道的同學和老師,感興趣的同學請看這裡,可以明年申請哦。找尋可持續的快樂

PS2:儘管是公認的三大宗教之一,在我看來,是佛陀,一位沒有煩惱的人,關於煩難和解脫煩難的教育,需要每個人自己在日常生活這做身口意的練習。對,佛教是練習,是體驗,是成長^_^


我個人沒有宗教信仰。

只是逐漸覺得,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人文工作者,應該對宗教有所了解,這是起碼的素質。

宗教信仰並不像我們的教育中說的那樣不好,恰恰相反,有宗教信仰是件挺好的事情,懂得敬畏,道德才有可能建立,社會集體智商也會高一些。

一個不懂得敬畏更高存在的社會,是不可能建立道德的,沒有道德,社會最終可能會潰敗……

人人都應該了解有點宗教精神:包容心、敬畏感、超脫心……這樣心態會更健康,不容易陷入我執的瘋狂。

現代社會中,傳統宗教已經式微,但宗教的核心不會死:對更高存在的探索、體驗,對我執的超越——這其實是一種開放的精神,是一種心靈的科學。


目前還未信教,但是當我明白自然進化基本不可能出現如此繁盛的物種的時候,我就堅信,一定有更偉大的力量存在。


雖然我不信宗教,但是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去教堂的話,我可能是為了參加那種文化活動,希望能把與他人的距離拉得更近。我同意社會學家Tom Shakespeare的觀點:當教徒,但不信神。

社會學家Tom Shakespeare分 手後決定註冊約會網站時,發現了一個新鮮的選項:SBNR,意思是唯心但不信教。基督教教徒越來越少,沒有多少人成為無神論者,很多不參加宗教,卻相信超
自然的東西。他認為,這是人們願意相信一些信條,以自我感覺良好,卻不參加宗教,幫助他人、改善世界。

他的選擇恰恰相反,他願意當教徒,但不相信有什麼至高無上的力量、聖跡或者投胎,以及任何沒有科學證據的東西。

英語「宗教」來自拉丁語,原意是去結合或連接。宗教人群中提供紐帶,讓個人互助,連接到更廣闊的宇宙。它提出紀律,教導我們應該為別人改變個人意志。如果利用得當,宗教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獻身正義和社會行動。社會學研究顯示,參加有組織宗教對身心健康有好處。


皈依密宗上師半年左右。但後來回想起來,緣分其實很小就有。並且記得高中時期就有過一個念頭:覺得自己今生一定會信仰佛教。 -- 但當時覺得估計要到40歲左右,怎麼也要歷經紅塵種種生出厭倦之心才會皈依。

然而沒想到一切來得這麼快。

很多朋友聽說我皈依佛教的第一反應是,你經歷了什麼刺激或打擊?然而事實卻是一切都平淡如水,緣分到了,事情水到渠成。

我也不是沒有對佛法、以及我信仰的這一法脈產生過質疑 -- 流言蜚語很多,網路上不分青紅皂白惡言相譏也不在少數。但隨著自己修行的進展,以及自己對佛教的深入了解學習。我的信仰越來越堅定了。

我修行的時間還很短,長路漫漫,我並沒有太多的資格去給出意見,也會擔心因自己的不知甚解如果言之鑿鑿會給大家帶來誤導。所以我只是就自己的變化,給一點分享:

1. 心量明顯變大 -- 變得包容很多,不亂髮脾氣,一點點生出慈悲之心。我以前是很容易急躁發火的。基本和父母相處超過三天就會鬧彆扭。現在完全不會了,反而能儘力去做他們之間矛盾的潤滑劑。 以前不喜歡小動物和小朋友,對別人的苦難覺得都不以為然。現在卻容易生出同理之心,想儘力幫助別人。

2. 遇到挫折心態非常平和。說來也怪,我皈依之後的半年,工作上遇到了不曾有過的打擊。而且因為跳槽,從一個本來環境很單純的地方去了一個較為複雜的地方。但在這個過程中, 自己從未有過抱怨和極端的想法,非常從容的能剔除很多不好的情緒,而直接面對問題本身尋求解決思路。要是放在以前,一定會被情緒控制很久。

雖然才半年,但自己的變化自己感覺得到。整個宇宙觀世界觀也起了很大的變化。佛教里所說的,在我看來是更大層面的宇宙科學,而非一劑止痛藥。當然,我不會強行去說服周圍的人以及網友們都去贊同我的說法。一切業力所致。緣分到了自會來。

祝好啦:)


16歲的時候去美國留學進入了一所基督教(新教)學校,並和一個基督教家庭一起生活了兩年直到高中畢業。

那是我的世界觀第一次得到質疑。

雖說在那之前,我並沒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觀系統。我沒有好好想過有神或者無神的問題。對那時的我而言,神還沒有進入我的認知。

所以突然被基督徒的圈子包圍,我覺得新奇的很。作為一張空白畫紙,並且還沒有很強的獨立思考探究能力的我,當時很容易地被灌輸了基督教思想。被強烈衝擊過後的我猛然意識到自己以及很多國人對宗教世界理解的匱乏,開始向爸媽傳達基督教教義。

其實我對基督教的理解還沒有那麼深刻,雖然在唱詩班表演經常讓我在做禮拜的時候唱到熱淚盈眶,感激耶穌背著十字架為我們贖罪,等等,但我清楚的知道對於基督教我還是無法完全信服。尤其是上天堂和下地獄這個概念,我說什麼都很難完全接受。

後來我上大學了,去了一所美國公立學校。學校裡面什麼人都有。第一個學期我還堅持去參加一些bible study的活動,沒多久就堅持不下去了。 沒有host family在身邊對我進行約束,再加上美國大學活動的豐富多彩,很快我就把基督教的東西忘得一乾二淨了。也不會因為自己sin了就感覺不得了地愧疚。

那時的我想,screw it,等我玩夠了再等耶穌救我吧。哈哈

我意識到基督教是束縛不了我的,也無法使我信服。但我就這麼被打回原形了嗎?並不是。我覺得這一段經歷還是assure了我一個觀點,就是這個世界上一定是有神的。當時我是這麼想的。神,the deity.現在應該會換種說法吧。神, the high power.

哦對了,高中的時候,我還一直處在一種低級的糾結狀態,就是直覺告訴我這個世界有神存在,但我又無法找到科學依據去證明,不確定自己是否該相信自己的直覺。

Alan Watts說過Science is not the fairy god mother. 這應該是我現在的想法了。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宗教。這句話也是在知乎看到的。我現在還想再加一句話。宗教的盡頭是spirituality.

離開基督教圈子三年後,現在的我應該早已脫離宗教的約束,我認為spiritual path is the right way. 這種spirituality不需要一個神以角色的形式出現來約束我們或者製造規則。

在我看來比宗教更值得探討的是宇宙運行的規則。不是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一定不是最初的起點。除了了解宇宙,還要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和這個世界究竟存在一種什麼樣的聯繫。

回到問題本身,我猜,在越發了解了宗教以及spirituality之後,我就越發覺得spirituality and mindfulness以及各種東方思想才是更合適我的。宗教一直糾結對與錯,spirituality只是讓你更接近你自己。越發接近自己,越發懂得自己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沒有外界地壓迫和束縛,我反而更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怎麼還是離題了…算了 就當是分享我的故事和感悟吧)


初信。。。人類在地球上存在這麼多年,都沒有看到任何的物種進化(從一種生物演變到另一種生物),從這個角度,可以判斷進化論這一假說是錯誤的。。。當然這樣講不夠詳細o&>_推薦《遊子吟》,是高級知識分子解析世界上為什麼有神

諾貝爾獎獲得者大部分都是基督徒,這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他們的知識水平,科學素養,文化素養遠高於一般人,他們的選擇該是相對正確的

願神保佑你,阿門!


累覺不愛,信神了。


推薦閱讀:

船貨崇拜者為什麼沒有丟棄他們的信仰?
為什麼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甚至印度教,拜火教或者各種宗教中的神似乎很在乎人類是否信仰他?
拒絕僧人為不同信仰的親人超度,會被譴責嗎?是否侵犯了僧人的宗教信仰自由?
為什麼中國人信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信仰馬列,但沒有本土信仰?
如何評價當代中國青年的精神信仰?

TAG:信仰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