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修三十七道品,特別是四念處(小乘)?

講解得越細越好,方法越具體越好,結合生活實際最好。修三十七道品和哲學有關係嗎?


不要被文字迷惑。戒定慧、四念住、七覺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都是一回事。就是從不同的角度解說一個字——觀。

作為初學者,應該檢視的是,目前確實能夠感覺到的幾個禪修問題。調整這些實際問題,尋求一個平衡「中道」。其它的,稍作了解,留待實修進展有進一步需要時再分析。與實修不相應的,「研究」得再多,也只是莫名其妙的無病呻吟。


參加了一期葛印卡10日內觀,每天10個小時共修,其中一小時講理論,答疑解惑。法門主要是觀受念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只要10天堅持下來,基本上很多理論也就夠用了。而且葛印卡是在家人,對於在家人來說,比較相應,跟實際居士生活結合密切,國內教學點也很多。

修受念處,必然涉及其它三念處。要認真修四念處,必然要修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就是戒定慧的不同面描述而已。比如說四正勤是斷惡修善,屬於戒,四念處屬於定,八正道戒定慧三者都涉及。

三十七道品是純解脫苦的修行次第,跟那些形而上學的哲學理論無關。苦是人類共性,不屬於某個門派。所以,你是大乘,藏傳,還是基督、儒家,無神論,都可以修學。

大乘的貢獻主要是哲學和世界觀上的完善上,讓你去認識那個不生不滅的覺性。但對於如何實踐滅苦之道,反而模糊了重點。而且就算你認識到了(見性),還得回來除習氣。再者你認識到的覺性,完全可以在上座部、印度教中有另一套解釋。

所以,之前在之中虛耗了我多年時間,煩惱卻很難去掉。

現在每天按觀受念處的方法,堅持2-3小時靜坐,感覺對除習氣效果非常大,希望同修別走彎路,直入滅苦之道。


應該是三十七道品吧?說實話,雜阿含經主要主張的就是這三十七道品,但是以我目前的所學,還沒辦法將其串聯起來形成完整清晰的實修體系。但如果你有對三十七道品個別的名相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單獨提。

四念住在三十七道品的地位非常重要,三十七道品的前四道品就是四念住,除此之外,五根中的念根,五力中的念力,七覺支的念覺支以及八正道的正念,內容上全部都指四念住,因此三十七道品中,有八道品是四念住。在三十七道品中,大部分的道品都是在加行位,見道以及見道之後修的,唯獨四念住,所有階段都要修它,加行位的時候,同樣要通過禪定先觀四念住,當四念住觀到一定程度,就要進入暖頂忍世四加行了,加行位實際上就是觀苦集滅道四諦,而四念住的無常,苦,無我全部和苦諦相應,所以觀苦諦的開始實際上就是從四念住得來,無常,苦,空,無我,全部印證了,就是苦諦,苦諦的同時還有剩下的三諦也需要觀,根據觀的階段以及程度的不同,加行位分成了暖頂忍世四個階段,其中暖位,四正勤比較突出,因為需要加把勁晉級到頂位,到了頂位,四神足比較突出,因為身心可以任運轉,到了忍位,五根生起,到了世位,五根發展為五力,緊接著就是見道,見道的同時,八正道比較明顯,證果之後需要靠八正道以及七覺支將煩惱斷盡。其中七覺支的運用是以四念住為核心的,比如修身念住的時候,首先記住觀身不凈,然後開始運行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剩餘六覺支,當七個覺支圓滿後,開始進入受念住的修習,同樣首先記住觀受是苦,然後運行剩餘的六覺支,一直到圓滿再進入下個念住的修鍊,四個念住全部以七覺支圓滿後,就算此次的修行完畢。其中這四念住七覺支的修行要配合著觀呼吸而進入初禪至四禪來修,具體的修法你可以在網上查一下十六勝行,十六勝行的前四勝行是從開始觀呼吸到入根本定前,都屬於身念住,進入初二禪開始,屬於五至八勝行,都是在觀受念住,從三禪開始屬於心念住,即九至十二勝行,緊接著要觀法念住,即十三至十六勝行,這十六勝行同樣要以四念住為核心並配合著七覺支運行,這些內容都是屬於修道位的範疇,級別非常高。


王言。

大師。何者如來四念處。

答言

大王。沙門瞿曇四念處者。

一者 念處。

二者 念處。

三者 念處。

四者 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身念處者。謂

觀內身 外身 內外身。於此身中作二種觀。

一者 不凈觀。

二者 凈觀。

不凈觀者。觀身不凈 穢惡充滿 誑諸凡夫故。

凈觀者。作是思惟。我今因此不凈身故。得凈佛身。得凈法身 凈功德身。一切眾生所樂見身。

作是觀已。能凈二行。

一者 無常。

二者 常。

云何無常。

觀身無常 畢定當死。如是觀已。不為身故造諸惡業邪命自活。

當為此身修三堅法。

一修 身堅。

二修 命堅。

三修 財堅。

如是觀已。遠離一切身口意曲。行正直心。

云何為常。

觀無常已。得於常身。

因無常故。得功德身。

因無常故。不斷佛種 法種 僧種。

何以故。修身念處。觀察一切眾生之身。畢竟成就諸佛法身。

以有法身故。作是觀故。得平等心無分別心。不起諸漏。所謂 欲漏 有漏 無明漏。不見有我及我所。住如實際成一切智。

是名身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受念處者。謂

觀內受 外受 內外受。

於是受中。作二種觀。謂常 無常。

起慈悲心觀諸眾生。

若受樂時 生於貪心。

若受苦時 生於嗔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 生於痴心。

作是思惟。有受皆苦。

畢竟樂者。斷一切受。即是常樂。

隨所受生。常生一切慈心悲心。

若自若他 受樂受時。遠離染心 生於慈心。

若受苦時。觀三惡道。遠離嗔心。生於悲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離無明心。生於舍心。

觀一切受無常 苦 無我。

見受樂者。即知是苦。

見受苦者。如癰 如瘡。

見受不苦不樂受者。是不寂靜。

觀於樂受。即知無常。

觀於苦受。即知是空。

觀不苦不樂受。即知無我。

如是觀者。名受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心念處者。謂

觀內心 外心 內外心。

於是心中。作二種觀。謂常 無常。

常觀者。

觀於自身菩提之性。不忘不失。正念不亂。

如是觀心。又觀所發菩提之心。

是心性者。生已即滅。念念不住。不在內入。不在外入。不在內外入。不在陰中。不在界中。

作是思惟。如是心緣。為異不異。

若心異緣。則一時中有於二心。

若心即緣。不應復能觀於自心。亦如指端不能自觸。心亦如是。

作是觀已。見心無住無常變異。

即知是心。非從緣生。非不緣生。非常非斷。非內非外。非有非無。

菩提之心。亦復如是。

是心非色。不可睹見。如幻如化無所掛礙。

自觀心已。觀諸一切眾生心性。

如自心性。如自心相。一切眾生心性心相亦復如是。

知自心空。一切眾生心空亦爾。

觀自心平等。觀諸眾生心性平等亦復如是。

是名心念處。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法念處者。謂

觀內法 外法 內外法。

於是法中作二種觀。謂常 無常。

常以佛眼見一切法。至坐道場未曾中失。

觀諸法時。不見一法。乃至一切微細諸相。

離 空 無相 無願 無作 無生 無滅 無物。

不見一切法乃至微細相。不入十二緣者。

見法非法。無非是法。

云何為法。謂

無我 無眾生 無壽命 無人。

是名為法。

云何非法。謂

我見 眾生見 命見 人見 斷見 常見 有見 無見。

是名非法。

沙門瞿曇。觀一切法是法非法。何以故。

觀空無相無願。

是名一切法是法。

我慢憍慢。我及我所。攝取諸見。

是名一切法非法。

作如是觀諸法性已。不見有法非菩提因非出道因。悉是出法。若不如是求諸法者。是名滅法。

出者從緣。滅者從緣。

如是觀時。觀於三行。所謂惡行 善行 不動行。

於三行中。常行福行。行十善法。為凈三業。

凈身業者。為求諸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他不能害故。

凈口業者。有所說法眾生樂聞故。

凈心業者。於諸眾生其心平等。常入禪定故。

如是方便觀法念處。離諸一切障菩提垢。

不著常見。不著斷見。行中道見。

如是中道。世間智慧所不能見。不可宣說。不可顯示。

無有相貌。無色無處 無取無舍。清凈寂靜。

不可眼見。乃至不可觸。亦無至處。

不在世間。不出世間。不可宣說。

非多非少。非常非斷。非相非非相。非覺非非覺。

非虛非實。非此非彼。非有非無。非有為非無為。非行非非行。非生非死。非涅槃非作法。

是名中道。

不以肉眼 天眼 慧眼 觀法念處。何以故。如是三眼。無相貌故。

是故觀法以法眼觀。而心不著不失諸法。

是名法念處。

大王當知。修四念處。得四種離法。

觀身不凈 出離凈倒。

觀受是苦 出離樂倒。

觀心無常 出離常倒。

觀法無我 出離我倒。

又觀身念處離於揣食。

觀受念處離於觸食。

觀心念處離於識食。

觀法念處離於思食。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畢竟成就如是念處。是故我言。無有過失。


需要注意的是:《阿含經》定義四念處是「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而在中國更為人所熟知的是龍樹說的「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去參加禪修營導師給的主要指導就是「如實觀照當下發生的名色法現象」。三十七道品跟哲學沒什麼關係,是指導實修、指導見到真實法的概念法。

根據我自己目前的理解(以後可能會進一步修正)覺得:以四聖諦為主幹是可以串起三十七道品的,以八正道為主幹也可以串起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並不是互相割裂的概念,而是實修指南,修行中都會用到。從四聖諦的角度:修行的過程就是一個見苦、苦集、滅苦的過程。見苦(無常、無我)、見苦的集起(即十二因緣)、以滅苦為目的、滅苦的途經(八正道)。八正道(戒方面:正命、正業、正語)(定方面:正定、正念、正精進)(慧方面:正見、正思維)。禪修中,其實就涉及到八正道的每一個分項都要用到。而修到一定程度就會觀到名色法的緣緣相繼、剎那生滅…等等現象(我目前沒有觀到,只是理論知道),因為親見而生起相應的智慧,隨著修行的深入道果正智相繼生起。理論是為了樹立正見相當於是藏寶地圖,實修就是自己腳踏實地去尋寶。

四念處密集禪修營就是教四念處的。而且如果有理論基礎,參加過幾次禪修營應該可以把理論體系串起來了。

以我目前接觸和參加過的來看,南傳出家人指導的四念處密集禪修營挺靠譜的。我自己參加過的都是馬哈希系的禪修營。因為這個派系的禪修導師普遍是理論實修並重的,我自己比較喜歡這樣的導師,而且每次禪修確實會得到很多指導,非常受益。具體禪修資訊可以搜一下「馬哈希內觀」的微信公眾號。


依師修。


四念處是修學佛法是基礎,無論大乘、小乘都要修學,佛法無大小。是眾生心有大小,有小乘心,以小乘為正,才有人入小乘道。

網上有很多三十七道品的佛法書籍和講座,但都是大乘法,因為中國是大乘國土,所有寺廟都是大乘法門,都是行菩薩,發廣大菩提心,求證無上正等正覺。恐怕所有回答的同修,也都是給你講的是大乘法門。小乘的善知識不好找啊,都在東南亞一代呢。


「這樣的三十七道品,處處貫通佛陀念住呼吸與禪定的訓練」

摘自阿姜李尊者《解脫的技能》

(四念處)

當你念住呼吸時,能夠同時達到四念處。呼吸為「身」、覺受在色身內、心在色身內、心理素質[法] 在心內。

我們坐著禪定時的四念處: 呼吸是「身」、舒適與不舒適是「受」、純凈與清晰是「心」的狀態、而心定是「心的素質」。

(四神足)

修習禪定時,我們必須為它注入成功的四神足:

Chanda(欲求)[欲神足]: 對呼吸有著友好的興趣,守著呼吸,了解入息時帶入什麼。如果不出息,會死。如果出息而不入息,也會死。要連續使心集中在這上面,不要管其它事。

Viriya(精勤)[勤神足]: 勤於了解有關呼吸的一切事務。你必須專心於「我現在要入息,我現在要出息; 我要使它長、短、輕、重、暖、涼,等等。」 你必須掌管呼吸。

Citta(專心)[心神足]: 專心於呼吸。觀察外在呼吸怎樣進入,與色身上部、中央、下部的內在呼吸相連接; 這些內呼吸存在於胸部——肺、心、胸廓、脊椎; 與腹部——胃、肝、腎、腸; 還有從手指腳趾與身體各毛孔流出的呼吸。

Vimansa(明辨)[觀神足]: 觀想、評估進來滋養色身的呼吸,看它是否盈滿色身、是否有自在自然感、是否還有地方需要調整。要注意外在呼吸怎樣與內在呼吸碰觸、看它們是否在各處相連、看呼吸對地、水、火元素的作用怎樣升起、維持與消逝。

這一切來自於對物質事件的禪觀,也合乎大念處[mahasatipatthana]的稱謂。當心發展四神足達到圓滿、念住與警覺達到圓滿時,色身果報是痛的寂止。心的果報是,一路導向超世: 證得入流、一還、不還、與阿羅漢果。

(五力)

如果你真正培養了定力,會有五種力量[五力]。(1)信力,你對於自己努力的結果升起信心。(2)精進力升起,不需別人強迫你。從那裡開始,(3)念力對你的行動有更綜合性的關注。(4)定力在你的行動中堅實地確立起來,同時升起了(5)明辨力,了解一切正誤之事。這些力量稱為五力。

(五根)

止禪[samatha]是讓心安駐於單一目標。它不去與其它事物建立接觸;它保持清除了外在雜念的狀態。觀禪[vipassana]是心在全方位的念住與警覺狀態下,放開對一切念頭的關注。當滲透著洞見[內觀智]的寧靜在心裡升起時,五根同時升起,成為主宰:

(1)信根[Saddhindriya]:你的信念堅定強大。無論誰說什麼、說好說壞,你的心不受影響。

(2)精進根[Viriyindriya]:你的精進有韌性。無論是否有人教,你繼續努力,不倦怠、不灰心。

(3)念根[Satindriya]:念成為主宰,在大念處中擴展開來。你不需要強迫它。它傳遍全身,好比大樹的枝丫護著整個樹榦,無需任何人上下扯動。覺知在坐、站、行、躺每個姿勢上通體明亮。它自己知道,不需要你去想。這種全方位的覺知,就是大念處的意思。

(4)定根[Samadhindriya]:你的定力也成為主宰。無論做什麼,心不動搖、不走偏。即使你在講話,嘴巴張得一米寬,心照樣正常。如果色身想吃、躺、坐、站、走、跑、想,不管什麼,那是它的事。如果它哪裡疲倦、疼痛,還是它的事,心保持正直、安駐一處,不偏離到其它事上。

(5)明辨根[Pa??indriya,慧根]也在你內心成為主宰,使心證得入流、一還、不還、甚至阿羅漢果。

(七覺支)

為了使心斷離色、聲、香、味,等等,我們必須培養定力,它由七個基本因素[七覺支]組成——

1.念覺支[sati-sambojjhanga]: 心牢固地定駐於呼吸,對身、受、心、法有覺知。

2.擇法覺支[dhamma-vicaya-sambojjhanga]: #35731;呼吸傳遍全身,成為大念處。了解怎樣調整、改進、選擇、利用呼吸,讓它給我們帶來安適。我們摒棄凡是有害的呼吸、培養凡是有益的呼吸。

3.精進覺支[viriya-sambojjhanga]: 對呼吸不棄不忘。我們粘著它、它粘著我們,不停地從心裡驅除五蓋。我們不抓緊、不涉入干擾性的雜念里。不斷使心的寂止越來越強。

4.喜覺支[piti-sambojjhanga]: 心安靜時,呼吸充實而清新。我們遠離五蓋、遠離各種躁動感。好比一塊一塵不染的白布,心這般潔凈時,只會舒適與充實起來,於是便升起了滿足感,稱為喜。

5.輕安覺支[passaddhi-sambojjhanga]: 呼吸在全身堅實。各元素寧靜,心也寧靜。沒有什麼麻煩與擾動感。

6.定覺支[samadhi-sambojjhanga]: 呼吸堅實、穩固、不動搖。心堅守一處。

7.舍覺支[upekkha-sambojjhanga]: 當身、受、心、法在這兩類呼吸中相安相適時——當心守著呼吸的這些側面時,它根本不需要造作任何事物。它不抓住任何好與壞的表現形式。它處於中性、不受干擾、不贊同與反對任何事。

(八正道)

當你的定力強到這一步時,可以升起明辨: 對於苦、苦因、滅苦、滅苦之道的知見,都在呼吸之中。我們可作如下解釋:出入息為苦: 入息為苦的升起,出息為苦的消逝。對出入息無知無覺,不了解呼吸本質,這是苦因。入息時有覺知、出息時有覺知、了解呼吸本質,也即對出入息有如實知見:這是聖道之一的正見 。了解哪些呼吸方式不舒適,了解怎樣改變呼吸,了解「那樣呼吸不舒順; 我要這樣呼吸才有自在感」: 這是正志尋想與正確地評估呼吸的各個側面: 這樣的心理素質是正言。了解改善呼吸的各種方法: 例如,長入息短出息、短入息短出息、短入息長出息、長入息長出息,直到掌握最舒適的呼吸方式: 這是正業 。了解怎樣利用呼吸凈化血液、令這股清凈血液滋養心肌,怎樣調整呼吸令身輕安、心輕安,怎樣呼吸令身心滿足清新: 這是正命 。調整呼吸,直到它使身心輕安,只要尚未達到,則繼續努力 :這是正精進自始至終對出入呼吸有念住、有警覺,了解呼吸的各個側面——上行、下行的呼吸感,胃部、腸部的呼吸感,經由肌肉從各個毛孔流出的呼吸感,隨著每一次出入呼吸,把握這些覺受: 這是正念 。心只專註與呼吸相關的事件,其餘波瀾不驚,直到呼吸細微,進入安止定,從那裡出發獲得解脫洞見: 這是正定

(四正勤)摘自坦尼沙羅尊者《定義念住》

《念處經》中,兩者還與第三個素質—精勤—並存。精勤意味著用心於所做之事,盡己所能善巧而為。這並非意味著必須不停使勁流汗,而是指連續培育善巧習慣,遣除非善巧習慣。要記得通往自由的八聖道上,正念由正精進引生。正精進是精進於善巧。念住藉著提醒你堅持下去,對該精進一路支持,不令失落。


這個在下曾經回答過好幾個了,題主不妨搜搜看,這裡在下想說說其他的問題。還是從一部經說起吧,貌似叫羅雲經(經名記不住了,不確定是這個名字……不過題主看了在下的敘述,相信能找到的)。經中說:佛公子幾次希望世尊能給他一個修行方法,結果世尊都說:今未是時。然後在某天,突然叫住正準備出去乞食的佛公子,然後告訴他你當如此這般(數息法),最後佛公子據此法門而得阿羅漢。希望題主深入思維一下:為何世尊會幾次拒絕佛公子的請求???四諦為啥是苦、集、滅、道而不是苦、集、道、滅甚至是道、苦、集、滅???

在沒有強烈的出離心以前,在沒有搞清楚解脫的「原理」以前,最好不要以為找個法子一直練(為啥是「練」而不是「修」呢?齜牙)下去就可以解脫,沒這種好事!!!但凡有一點點這類似的期望,皆屬外道趣,最好擯止!!!


佛法是全方位立體的,最好各方面都要知道一點,吃喝拉撒睡,一方面搞不好都很難入進去,結合生活實際,那就是飲食清凈,言行清凈,身清凈,心清凈,四念處一下子就進去了,日常生活搞的一塌糊塗的人怎麼可能入到佛法里去。


就未見道時候,修四念處,是最簡單高效的方法。

四念處重點是觀,觀四個方面。對照舉例就是六根六識很好觀吧。當作觀六根六識一樣觀身,觀受,觀心,觀法。

長時間練習觀四念處有何作用呢,時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點像制心一處的作用,讓觀的那個和被觀的那個合一不亂竄。

三十七道品內容太豐富了,暫時不好細說了。

觀四念處如果太繁複,觀一個「苦」字,「苦」諦。

四念處都繞不開「苦」諦呀。 身不凈,受苦,心無常,法無我。是不是可以集中在「苦」諦上了。突破「苦」時,就到「道」諦。小乘核心

-----------

我這麼講實有點大言不慚,只是自己覺得就這麼寫了,如有偏頗和慢之處見諒和自己會改正。

推薦看此提問的「護法居士」那篇。那才是正經內容


天,這種問題咱能別帶上哲學標籤么?簡直是醉了。


很簡單。

別修了。

因為結合不了實際。

為什麼?

因為沒有妙用。

因為是有為法,應作如是觀。

沒學,離佛很近。

學了,離佛很遠。

地獄門前僧道多。

做夢娶媳婦,竟想美事。

打坐玩幻覺,竟想美事。

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謝邀!

海空法師講解的《四念處修行法要》介紹了修「四念處」的方法,很清晰明了,很實用,如按照此方法精進修行而不輟,至少可證人無我境界。推薦您找來學習,百度文庫可搜到。


推薦閱讀:

「你看見的是真相,而唐僧看見的是心相」如何理解《三打白骨精》里觀音對悟空說的這番話?
為什麼那麼多人拜佛?佛自己都無欲無求 怎麼會成全世人所求?那不是與自己相悖么?

TAG:哲學 | 佛教 | 修行 | | 小乘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