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皇權最大的時代是哪個時代?皇權最受制約的時代又是哪個時代?
謝邀。
這個分實際情況上的和制度設計上的。
實際情況上,就比較細,既要看時代,更要看皇帝本人,皇權最大的時候是往往那些性格比較強勢御下能力也比較強的皇帝在位的時候,皇權最受制約的自然就是性格比較弱勢御下能力也不高的皇帝。
說到這裡其實不免要定義一下皇權了,「皇權」二字到底是以「皇」為中心還是以「權」為中心?若是以皇為中心,就是落實到個人,也就是皇帝本人的權力;若是以權為中心則是公器,並非僅僅指皇帝本人,即使皇帝是個傀儡,后妃、外戚、太監以皇權的名義號令天下,仍然可以說皇權大,因為這些人正是劫持了皇權才可以呼風喚雨的。所以如果真要說的話,這個定義必須先統一了。
如果說制度設計上,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架構,最早的矛盾就是皇權和相權,另外如果兩者對軍隊的掌控力不足的話(可能是制度上的也可能是實際情況上的),兵權也會角逐最高權力。
皇帝(或者藉助皇帝權力的利益集團)如果想要更大的權力,就要架空宰相,比如漢武帝設置的內外朝,加上武帝朝的丞相幾乎無一善終,這就是皇權壓迫相權(當然也可以換個視角說成是皇權對相權壓迫的反擊)。而相權壓迫皇權的事也比比皆是,尤其魏晉時期,往往兵權也聽命於相權。
唐宋時台諫的加強逐漸成為制度設計上的一個緩衝,開始了三方制衡。
台諫的加強,緩衝了皇權和相權的天然矛盾,以往的拔河大賽變成了三角制衡,顯然更容易形成權力的均衡態勢。
皇權可以看作是決策權,相權可以看作是行政司法權,台諫可以看作是監察權。
當然這是制度設計上,實際情況往往有相侵的情況,比如皇帝如果事無巨細什麼都管,這就是皇權侵奪相權。若是宰相集團就是要搞信息封鎖內外蒙蔽皇帝,往往就能造成事實上的相權侵奪皇權。而台諫由於身份最低,往往有牆頭草的天然屬性,若是長期倒向其中一方,制衡也就無從談起。
我覺得中國歷史上,三者制衡的最好的時候就是北宋仁宗時期。皇帝扮演皇帝的角色,宰相率領高層士大夫履行相權,台諫的中層士大夫今天噴皇帝明天噴宰相,誰也不敢亂來。
宋仁宗宮裡多幾個女人,台諫一說話,他也要遵從,回到宮裡跟宮人抱怨,宮人說一定要聽他們的嗎?仁宗回答:「台諫之言,豈敢不聽?」平時要忍著台諫包拯的唾沫星子、余靖的狐臭,宰相張知白奚落他沒兒子,都得忍。
宰相呢,動不動被台諫揪住一點小錯不放,往往台諫發起一場運動,宰相就做不長了。比如呂夷簡當宰相的時候,范仲淹就不斷地彈奏他,甚至上百官圖說他任用私人,不過范仲淹這裡雖然扮演的是台諫的角色,但他當時不是台諫的身份,被呂夷簡以「越職言事」下放到地方了,還給扣了個朋黨的帽子,但是呂夷簡經此一事,宰相也沒做長,不久就罷相了。後來范仲淹自己也當了參知政事(副相),體會到了為政的艱難,對呂夷簡的處境更加理解了,晚年似乎對當初的事有愧疚之意。
正是由於北宋時期尤其是仁宗時期台諫的空前強大,使得北宋名臣輩出,因為官還沒做大就可以刷存在,出名早啊。
而且台諫的加強也有利於文明政治,以往權力相爭往往要比誰拳頭硬,直接扳手腕;現在要比誰能說得過誰,誰的嘴更厲害。(此刻對現代政治的氛圍下還要上演議會全武行打翻天的某些民主政體報以白眼)
但是,如此石頭剪刀布式的權力均衡設計也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案,它只能保證一個相對健康的政治氛圍。
比如仁宗朝雖然政治氛圍很好,但積弊也越來越多,到了神宗朝不得不搞改革。
因為權力制衡固然可以在相對更大程度上保障政治清明,但往往到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時候,內耗過多。比如西夏戰事緊張,朝廷里一百張嘴一百張說法。按照宰相的說法辦,打敗了,宰相被罵死;按照皇帝的說法辦,打敗了,皇帝被群臣「我不說話我就默默地看著你出醜」的表情擠兌死。
權力制衡在天下無事的時期是個好事,但緊要關頭往往表現為政權的主導思想不明,今天往這邊明天往那邊走。該和的時候偏要打,該打的時候又要和,運氣差一點的話每步都走錯。北宋滅亡的靖康時期,戰和主意不定,就是這樣,步步走錯,其實實力固然差,但絕不懸殊到導致如此快滅亡的程度,主要就是朝議百端舉棋不定,決策的時候偏偏每一次都信錯人、走錯路導致的。
最後總結回答題主的問題,皇權最大的時代很多答案都說了,基本上就是皇帝本身比較強勢且御下能力較強的時期,而皇權最受制約的時期,如果所說的制約是那種健康的制度上的制約的話,那就是皇權、相權、台諫均衡態勢保持得最好的時期,典型如宋仁宗時期。如果說是那種病態的制約的話,傀儡皇帝時期都是。
基本上各朝開國皇帝都是本朝皇權最大者,例如嬴政,朱元璋。越往後皇權越弱,每朝的最後一個皇帝皇權都比較弱,例如漢獻帝。這樣看來皇權最弱的應該算溥儀這位兄弟了。
謝邀。中國史上有著大片空白的我不敢亂答這題…不過一般來說,大一統開國時期,皇帝個人威信高精力足,相對能壓制主要制約皇權的封建地主和宦官集團。
此外,開國時期,軍事勛貴勢力較強,也容易形成抗衡,幫助皇帝擴張皇權,但過度依賴軍鎮支持同樣容易導致皇權衰落。
總之,某種勢力過於膨脹時皇權就受制約;幾種勢力頡頏時,皇權一般比較大皇權最強盛的時代無疑是清朝,最受制約的時代應該是東晉。
司馬睿完全是靠著江東士族的支持登上了皇位,大權掌握在琅琊王氏手裡,「王與馬共天下」。世族大家把持著地方權力, 不少方鎮心懷野心,先後發生了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和桓溫專政,皇帝不但實權受制,還屢屢被打臉。
淝水之戰後,朋黨作亂,皇帝成了軍閥手中的棋子,一番混戰後,落到了劉裕手裡,然後渾渾噩噩、糊裡糊塗的東晉一朝就這麼完了。
既然是皇權,那麼就得有皇帝,秦始皇是第一個皇帝,那就從秦始皇開始說起。
這裡不討論割據和偏安的小朝廷,也不細化到某一位皇帝,因為不同的皇帝,其作風和手腕都不同,很有可能出現同一個朝代,不同的皇帝權力大小截然不同。所以這裡只能從某一個朝代綜合得出結論。中國自秦以後,大一統並且持續數百年之久的王朝有漢,唐,宋,明,清這幾個,東西晉比較亂,而秦,隋和元的持續時間太短不與討論,至於南北朝,五胡十六國等都屬於割據小朝廷,就不在細化討論了。
首先就是漢朝,其實漢朝由於有丞相這個職位的存在,皇權是受到威脅的,權相攝政與篡權者也出了好幾個,前有王莽,後有董卓,至於曹魏時期,大漢天子之權早已名存實亡,至於後面三國時代,司馬氏篡魏,諸葛亮權傾朝野,也都是相權過大的結果,所以總體而言,在漢朝的制度下,很容易出現權相亂政的情況,這個朝代,皇權收到的威脅是比較大的。當然如果皇帝特彆強勢如漢武帝者,則另當別論了,但是這裡只討論制度帶來的影響,不討論個別皇帝。
到了李唐時代,由於其繼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相權則被逐漸取消了,所以在初唐時期,皇帝的權力很大,太宗皇帝是馬上天子,既有文人度量,又有武將氣魄,所以威望極高。李唐王朝總體而言是一個重武重文的朝代,不僅文人的地位很高,武將的地位也非常高,所以李唐王朝疆域空前,帝國無比龐大。這樣龐大的一個帝國,皇帝管理起來非常困難,所以皇帝就發明了一個叫節度使的職位,幫皇帝管理一些軍事重地,具有兵馬糧草大權。就是這個變態的職位,為李唐王朝的覆滅留下了隱患,安史之亂便是源於此, 安祿山本人就是 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權力巨大。
及至趙宋,太祖杯酒釋兵權,自己的皇位本是兵變得來,當然對武將也就處處小心。所以在宋朝,文官的地位很高,武將的地位就相當低了。至於文人,還不是皇帝想用誰就用誰,所以宋神宗想變法,欣賞王安石,所以就重用王安石,保守派的司馬光也沒辦法,只能辭官,寫資治通鑒去了。由於宋代的文人地位高,所以總體而言風氣特別好,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皇帝在一群文人的熏陶下,自然而然也變得仁厚,寬大,附庸風雅起來,所以整個宋朝基本上沒有出過什麼暴君,宋徽宗還是個書畫大家。但無論如何,宋代的皇帝權力是很大的,在國內沒有任何人能夠威脅得了皇帝的權力。但是正所謂德為本,威濟之。德而不威,其國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內潰。大宋王朝就是典型的德而不威。
大明王朝皇帝的權力也是很大的。成祖之後,太監的權力開始變大。東西兩廠加上錦衣衛,明朝的特務情報機構非常強大,所以明朝大臣的日子是不好過的,稍有不慎就給你按上一個謀反的罪名,然後抄家。內廷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權力不下內閣首輔。所以整個明朝就是內廷外廷相互制衡,內廷有司禮監,外廷有內閣。理論上這樣的格局對皇帝是最有利的,但是萬曆皇帝是個例外,被馮保和張居正架空了。但是這樣的制度,容易造成皇帝懶政,所以明朝昏君出的比較多。不過只要皇帝收回硃批之權,太監就沒有什麼權力了,這就是為什麼九千歲那麼牛逼,所有人都拿他沒辦法,可是崇禎皇帝很輕鬆就把他拿下了。總體而言,明朝皇帝權力和宋朝皇帝權力差別不大。
清朝皇帝的權力是最大的。尤其是康熙以後,雍正皇帝改土歸流,設立軍機處,大大強化了皇權的影響力,到了乾隆皇帝,那完全是乾綱獨斷了,大臣以稱奴才為榮,只有滿族人才有資格當奴才,漢人都沒資格。皇帝的權力到了清朝幾乎達到逆天的地步了。不過在清朝當皇帝也比較累,所以清朝皇帝幾乎個個勤政,乾綱獨斷嘛,啥事都要皇帝排板。
所以綜上而言,清朝的皇帝權力最大。漢朝的皇帝權力受到的制約最嚴重。
清雍正乃皇權之頂峰,中國皇權一般客觀上受兩面制約,一是以丞相為首的各朝廷衙門大臣,二是內廷的各大太監,雖然內廷太監的權力對於皇權依附的程度要比外臣的程度高,而且起初賦予內廷的權力也不大,但是自從明罷相壓制大臣權力後,內廷太監的權力也隨之膨脹,甚至到了可以和外臣(如內閣首輔)一同壓制皇權的地步,即是到了清代嚴令禁止太監干政,一些太監也會因為太靠近權力中心而有較大的隱性權力(如李蓮英),但是清有明削弱外臣權力的積累,又有不許太監干政的鐵令,又經過幾代努力的打擊滿族貴族的勢力,加之雍正親力親為,皇權終於到那時達到頂峰.
至於最受制約,當然是漢末魏晉時期,皇權受外戚,世家,宰相,太監,軍閥等多面制約,無論是何進,董卓,曹操,謝安的故事都有耳聞,甚至是那種權力中心成為皇帝以後馬上會開始轉移的狀況。
但是無論在鼎盛時期,還是衰微時期,皇權與內外臣的權力都會達成一個動態平衡,因為內外臣權源於皇權,真正的皇權消失是1912年的事
清朝軍機處的建立是皇權的最高點。中央集權達到頂峰。皇權至高無上。皇權的對立面就是相權。這也是朱元璋廢了宰相的原因。相權強大的時候,皇權就弱。
明清最大 最可憐的是東晉的皇帝........
皇帝只有一個人,精力有限,能力有限。
丞相,內閣,軍機處,內延等等其實是一個性質。
皇帝通過掌控這些個機構來掌控所有勢力。
難道軍機處就不會架空皇權,內閣,軍機處再發展下去,就會變成君主立憲,皇帝變成明星。
因此皇權是否集中和皇帝的能力有關。
皇帝有能力自然不會太倚重這些個機構,而束手束腳。所謂帝王心術,其實就是讓這些個機構,重臣相互制約,而皇權得以彰顯。
同時對皇權有致命影響的不僅僅在朝堂上,還在地方勢力,宗親,世家,諸侯等。
所以每一代皇帝都會努力去消藩。
看皇權大不大,其實也好看,人民苦累,臣子苦累,那皇權肯定大,反之就不行。
首先,我們先明確一下什麼樣的皇權是強盛的?我認為:強盛的皇權下應該是沒有與之勢均力敵的力量,即,如士紳藩鎮外戚宦官這四大主要勢力中的一種勢力不能與皇權抗衡。例如,唐朝中晚期的宦官廢殺皇帝、藩鎮割據,就可以說此時的皇權不振;西漢的外戚專政也是皇權的不振。
然後這個問題得從多個角度來看:一、國家是否大一統? 中國自秦以來大一統的王朝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秦、西漢、新、東漢、西晉、隋、唐、元、明、清正好十個朝代(以秦的疆域大致作為劃分大一統王朝的依據)。其中清朝絕對是皇權的巔峰,而處於長時間動蕩中的西晉,應該是大一統王朝最後皇權最虛弱的朝代。 而非大一統的王朝大致是趙宋、三國、東晉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遼、金等。這些王朝都算是比較穩定的王朝,起碼有自己的首都。其中趙宋算得上是皇權強盛的了(無宦官外戚干政無藩鎮作亂),比較弱的應該是東晉。(待續)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