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實地也不易——六問六答,讓你徹底了解跟痛症(腳後跟疼痛)!

在骨科門診,因為腳跟疼痛來就診的病人非常多,其中很多人已經被困擾多年。能引起腳跟疼痛的疾病也很多,今天就這其中最常見的,也是最主要的一大類疾病——跟痛症,來給大家做個分享。在這篇科普文章里,我把病人對於這個疾病常見的問題總結了一些,做一個答疑。如果有其他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繼續討論。


問題一:「什麼是跟痛症?」 「跟痛症是什麼病,好治么」 「跟痛症主要有什麼癥狀」

跟痛症是一大類能引起足跟部周圍疼痛的疾病的總稱。多發於中老年人,足跟部有過外傷史,走路過多,平時不怎麼運動短期內突然大量運動,肥胖者,孕婦及運動員常見。在美國大約10%的人口一生中會有跟部疼痛性疾病,每年有超過兩百萬人因此就醫,而在國內呢,跟痛症是足踝外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在成人中發病率約有11-15%。

大多數跟痛症病人的典型表現是休息過後,在足跟剛踩地的時候刺痛感比較明顯,走一小會癥狀就緩解不少,若是走的多了,或者工作了一天,又開始疼了。疼痛模式簡化為 落地疼——走幾步緩解——走多又疼。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過類似的經歷,那很可能就是這個病了。


問題二:「我為什麼會得跟痛症」 「導致足跟疼痛的原因是什麼」 「我的腳後跟又沒受過傷,怎麼會疼」

跟痛症的產生目前骨科學界普遍認為存在以下四類病因。

1,跖底筋膜炎

先來看看什麼是跖底筋膜。

上圖中白色的條索狀的是肌腱和筋膜,其中位於腳底板的那一條就是跖底筋膜,紅色的部位就是跖底筋膜的病變部位。所謂跖底筋膜炎,就是這條筋膜在腳後跟的止點處發炎了。實際上也並不全是因為炎症,更多時候是因為反覆勞損、退變,引起的筋膜微小的撕裂口。

當我們走路抬起腳後跟時,前腳掌和地面接觸並負重固定,後腳跟抬起,跖底筋膜被拉伸,天長日久,每天要走多少步,如此大量的反覆的拉伸,逐漸導致了這條筋膜的病損。

跖底筋膜炎的疼痛位置一般在腳後跟的底部稍偏內,常常按壓會有疼痛感,腳跟下面有固定的壓痛點。

所以,可以想像下,如果你體重比較大,或者走路特別多,或者是軍人/運動員長期高強度訓練,又或者是孕婦短時間內體重迅速增加,再或者平時不怎麼運動突然增加運動量,很容易導致跖底筋膜的微小撕裂、勞損積累,從而導致肌腱病變和發炎。

幾乎所有的跖底筋膜炎的病人,都有早晨起床下地時腳後跟疼痛的經歷。

2,跟骨周圍神經卡壓

這個名詞很學術。通俗的說,就是神經在途經跟骨周圍時,被跟骨周圍的肌腱、韌帶、骨骼、骨刺、脂肪,或者因為炎症而水腫的跖底筋膜等「勒住」了。神經這東西很脆弱,只要你卡住它,不讓它舒舒服服的,它就會馬上讓你不能舒舒服服的,主要表現是疼痛或者麻木,有的會往腳底板放射。還有的病人常常表現在夜裡疼。

3,跟墊病變

跟墊就是跟骨下面的纖維脂肪墊。

這個纖維脂肪墊平時就像是個腳後跟的小鞋墊一樣,在我們每一次走路、跑跳過程中起到吸收震蕩,減震緩衝等作用。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積勞成疾,這個小墊子的內部結構損壞了。這個也很好理解,你就是買的再好的鞋墊子,用的時間久了都會穿爛吧,尤其前腳掌和腳後跟下面的鞋墊最先磨爛。這個脂肪墊也一樣,被磨爛了。這時候就會在腳踩地的時候產生疼痛的癥狀。

4,跟骨病變

還是這張圖。

上圖中纖維脂肪墊上面那個斜著的骨頭就是我們的跟骨,跟骨是我們人體非常堅強又非常脆弱的一塊骨頭。為什麼這麼說呢,跟骨是我們直立時主要的負重骨,我們的體重一半左右傳遞到跟骨。在我們年輕的時候,這塊骨頭非常堅硬,即使你從高處跳下,跟骨大多數時候也能讓你安全著陸。但是,漸漸的,年紀大了,問題來了。

跟骨是這樣一塊骨頭,外殼堅硬,但是殼子裡面充斥了骨小梁,也就是松質骨,這些松質骨隨著年齡增大會變得越來越疏鬆,強度也會越來越低,這就是骨質疏鬆,這種骨質疏鬆讓我們的跟骨不再像年輕時候一樣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和衝擊力,有時候甚至只是走路多一些或者活動劇烈一些,也會導致內部骨小梁的斷裂,當然了,這些斷裂的小梁只能用顯微鏡才能看到,因此我們稱為微骨折。這些微骨折雖然你看不到,但是它真實存在,一樣會讓你產生疼痛,尤其在你的腳後跟負重的時候。而有時候,由於突然受到衝擊力,跟骨會出現明顯的壓縮骨折,這種骨折也經常被忽視。當出現了這種骨質疏鬆或者微骨折,它們導致的疼痛往往範圍更廣泛而不是一個固定的點,是一小片區域,或者用力擠壓跟骨也會疼。多數時候這種疼不是間斷的,而是會持續一段時間。

除了骨質疏鬆和微骨折之外,跟骨骨刺有時候也會引起跟痛症。

這種跟骨骨刺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見,但是你可不要認為你的腳跟疼痛就是這個骨刺引起的。這種骨刺我們稱之為牽拉骨刺,看下面的圖。

這個跟骨骨刺常見的部位往往是跖底筋膜的起點,恰恰是因為跖底筋膜在運動中反覆的牽拉這裡的骨骼,大腦命令身體里的鈣質在這裡沉積,來加強這個點(就好像防止這個筋膜從骨骼里拔出來一樣),久而久之,就有了這個骨刺。所以,骨刺也很無辜,也很被動。但是我們看到這個骨刺,就知道,這個人的跖底筋膜是一個反覆勞損的筋膜,腳後跟是一個反覆勞損的腳後跟,脂肪墊也是一個反覆勞損的脂肪墊,所以,這個骨刺提示我們,這個人跟痛症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使現在還沒出現癥狀,也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除了跟骨骨質疏鬆、微骨折、骨刺外,還有一個可能導致跟骨病變的因素,就是跟骨高壓症。神馬?只聽說過高血壓,怎麼骨頭也能高壓。有一部分高血壓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血管的管徑、通暢度、彈性等變的不如從前了,心臟想把血液泵到全身的阻力增加了,出現了高血壓。而跟骨由於長在人體的最低處,跟骨內部的靜脈里的血液想要克服重力往上迴流,是很「累」的。是的,血管也不是鐵打的,日以繼夜的工作下,它們也會退化衰老。慢慢靜脈血迴流不是那麼「鏗鏘有力」了,很多血流變的很慢,在跟骨內部淤積,而跟骨前面說過了,是一個外殼比較硬,包裹的也比較嚴實的骨頭,這樣裡面的壓力釋放不出來,也就產生了疼痛。中醫有雲,不通則痛嘛。

5,跟腱及跟腱周圍病變。

再來看這簡單有效的示意圖。

剛才說了,腳底板橫著的那條是跖底筋膜,而腳後面豎著的那條,就是跟腱了。也就是武俠小說里自廢武功所說的「腳筋」。

這個跟腱可以看到也是終止於跟骨上,它也會出現前面類似跖底筋膜一樣的微小撕裂、勞損、炎症等等,就不再贅述了。再者,嚴格來說,跟腱周圍疼痛並不在我們所說的跟痛症範疇,我們醫學上講的跟痛症,主要還是集中在腳跟底部附近的疼痛,而跟腱痛則在腳後的後側甚至踝關節的後側,位置偏上。但是有一點一定要注意,有一些風濕科的疾病,如強直性脊柱炎,這是一種侵犯肌腱韌帶起止點的疾病,所以有的強直性脊柱炎的病人會出現跟腱的疼痛、病人自己說就是腳後跟疼,而這有時候偏偏是一部分強直性脊柱炎病人早期唯一的癥狀。所以,在門診,只要是十幾歲,二十來歲的,尤其是瘦長身材的男孩來說自己腳後跟疼,我一般都會讓他們排查下強直性脊柱炎。畢竟這個病早期發現還是很有治療意義的。


問題三:「得了跟痛症怎麼治療」 「跟痛症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什麼」 「腳後跟疼怎麼治?」

說了這麼多,重頭戲到了,又該劃重點了。

其實,很遺憾的告訴大家,對於這個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常見病,現代醫學還是很難根治的。手段五花八門,保守治療的方式十幾種,但是很難有療效確切,能夠標本兼治的方法。主要原因是

①該病造成疼痛的原因很難,而不同原因導致的癥狀有很多相似性,難以明確具體原因,就很難針對性治療。

②跟痛症很多是一種積勞成疾的疾病,在衰老面前,醫學的力量的是蒼白的。

③很多病人並不願意因為腳後跟疼就去做手術。也並不願意堅持一些物理康復鍛煉,只願意吃藥打針。

④由於足踝外科在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以往認為跟痛症就是吃吃藥貼貼膏藥打打封閉就行了,像腱鞘炎一樣,治不好也得這樣治,不行就忍著。這主要還是骨科領域細分不夠,大多數醫生都願意去研究脊柱、關節、骨折,卻忽視了對這些「小毛病」的研究。而隨著足踝外科的獨立和發展,跟痛症已經逐漸被重視,很多標準化的治療方案和指南也已經出台。接下來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下各種治療方法,希望大家能夠堅持。

①:拉伸訓練,也就是針對腓腸肌和跖底筋膜的拉伸。

國人最大的問題是認為只有打針吃藥手術才叫治療,卻極度的,非常的,令人費解的忽視物理康復訓練的功效。這種拉伸訓練被所有的指南和專家共識推薦,一般堅持幾個星期就能有明顯的緩解作用,簡單易行,難在堅持。

大家每天分組練習,比如每次拉伸20秒,每組20~30個,或者每次持續拉伸3分鐘,每組5個。每天安排3~5組。

②夜間夾板或支具。這個據我自己經驗,在我國患者人群中使用基本不現實,他們要求自己舒服的意願實際上遠遠大於治療疾病的意願,我在門診給病人提到這個,立馬就能就他們的眼神里捕捉到認為我是要賣他們東西賺他們錢的影子。所以,不費唇舌了。

③封閉。針對有固定痛點的病人,可以封閉治療。各層級的醫院都可以打封閉也都在打封閉,但是在這裡我提醒一下,封閉注射是激素藥物,有糖尿病的慎用,還有就是每年同一部位不要超過3次,還有就是如果你不是有固定的痛點,而是一片範圍都疼,我勸你還是算了吧,打了也沒啥持久作用。

④體外衝擊波治療。單次高強度或者多次低強度的衝擊波治療對60%左右的患者有效,可以嘗試。但是使用衝擊波治療是有一定要求的,最主要的就是在癥狀出現6個月以上的跖底筋膜炎的病人考慮使用。此外,血友病、凝血障礙、兒童和惡性腫瘤的不能應用。

⑤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治標的,能暫時緩解癥狀,或者讓疼痛有所減輕的方法,比如

A:吃消炎止痛藥

B:每天熱水泡腳

C:腳底貼一些膏藥(下面把話筒傳給祖傳秘方的部門)

D:後跟硅膠軟墊

E:腳底每天塗抹扶他林或者XX藥水

F:按摩、手法推拿

⑥還有,很重要的,也是最難以做到的。就是減肥。這是正兒八經的治本。

⑦對於頑固性的跖底筋膜炎和神經卡壓,可以到區域性診療中心,開設有足踝外科的大醫院,進行手術治療,松解跖底筋膜和/或腓腸肌松解,松解卡壓的神經等。小針刀據說也有效,但是中醫我不懂,不表態。只建議找正規醫院去做。

⑧補鈣、補維生素D、晒晒太陽,適量體育鍛煉。增強骨質,總沒錯的。

無論哪種治療,都需要堅持,這個小病很難根治,可能會反覆發作。


問題四:「坐月子/孕婦/產婦 為什麼會腳後跟疼」

A:短期內體重迅速增加

B:懷孕期間不正常的步態

C:懷孕期間走路都是謹小慎微的,生完孩子後帶孩子抱孩子等相對運動量突然增大。

D:孕婦相對缺鈣,骨質疏鬆。

E:懷孕期間激素比例的變化和相對營養失衡,對肌腱等組織的膠原合成產生了影響,容易形成微損傷並難以及時自我修復。

問題五:「如何預防跟痛症」

A:減肥

B:運動前做好拉伸,循序漸進,根據自己平時的運動能力和運動量來進行鍛煉。不要今天想起減肥了,就想一口氣恨不得跑個馬拉松去。過猶不及,老祖宗的話里滿滿的哲理。

C:平時多做做前面提到的跖底筋膜拉伸,如果你是高危人群的話。

D:飲食均衡,保證鈣質攝入,女性絕經開始就要補鈣。男性55歲後也常規開始補鈣。不止補鈣,還有維生素D和曬太陽,適量有氧運動。

E:避免從高處跳下,還有到了一定年齡了就不要總是參與高對抗性的競技運動,比如羽毛球,足球,籃球。

F:不要長距離快速度的走路來鍛煉身體。想散步沒問題,自己控制節奏。

G:每天熱水泡泡腳,增加腳步的血液循環,延緩勞損積累。


問題六:「哪些人群是跟痛症的高危人群?」

除了前面提到的肥胖、孕產婦、運動員、軍人、老年人外,還有以下人群。

A:扁平足患者

B:高弓足患者

C:跟骨過度內翻或外翻畸形的患者

D:拇外翻患者

E:糖尿病患者

F: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患者

G:因工作需長期站立或遠距離行走的患者

H:足部骨折過或者手術過的患者

I:骨質疏鬆患者

J:平時缺乏運動的人群

K:長期抽煙的人群

L:曾經有過身體其他部位出現過腱鞘炎或者神經卡壓症的患者

M:痛風患者

N: 肝腎疾病患者

O:下肢髖關節或膝關節或其他疾病導致的步態不良的患者

結束。


推薦閱讀:

剪臍帶的時候產婦會不會有疼痛感,嬰兒呢?
跑步中常見的損傷及預防治療
研究:疼痛究竟有多痛?
牙痛怎麼辦?
康復訓練動作莫貪多,動作做對是關鍵

TAG:脚跟 | 疼痛 | 病变 |